资源描述
如何预防脑血管类疾病
脑梗塞及脑血管的保健
一、 脑 毛 细 血 管 梗 塞
●● 何谓脑毛细血管梗塞
脑毛细血管梗塞是:在脑深层穿通的直径数百微米(1微米=1毫米的千分之一)穿通动脉引起硬化,形成微小病兆,虽然是动脉硬化,但是起因不是胆固醇等脂质付着在血管内壁引起的,而是血管内壁变硬、变厚引起堵塞,病变原因有许多,主要原因是随着年龄血压升高引发病变。上图是由MRI图像。左图 正常的脑;中图 白色小点是脑毛细血管梗塞。右图 弥漫脑白质病变。脑周边因血流不足而变性,是由多种毒性因素引起脑白质病。
李先生(45岁男性)的例子
下面介绍李先生(45岁男性)MIR(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左图的MRI图像中两处白色小点是脑微细血管梗塞。对45岁的人来说,有2~3处有脑微细血管梗塞是常见的,在40多岁的人中,每3个人就有1人会发现脑微细血管梗塞。50多岁的2人当中就有1人,60多岁的人约有8成会发现脑微细血管梗塞。
李先生体检时只有上述的大脑两处有脑毛细血管梗塞之外,其它都正常。用 MRA(MRA是利用MIR同样的技术,只照出血管的装置)检查颈部的血管,都正常,再次详细检查,发现有1处颈动脉变狭窄(右图),虽然症状极微,但是说明了颈动脉开始变狭窄了。
李先生还做了重心振动检查,他闭着眼睛站立时,身体会摇摆,身体的重心会偏斜,这个试验说明与脑两处有脑毛细血管梗塞是有关联的。
大脑中的脑毛细血管梗塞,就像脸上的绉纹、黑斑般随着年龄引起的大脑的老化现象。
现阶段李先生是健康的,问题在于脑毛细血管梗塞会不会进一步发展?两年以后进行同样的检查,发现脑毛细血管梗塞数增加,颈动脉变狭窄状况也发展就应该开始接受内科治疗。
李先生的这种数毫米左右的脑毛细血管梗塞有数处,不会有什么症状,因此通常称为「无症候性脑血管梗塞」。对此症状不理不管,微细血管梗塞会在大脑各处产生,结果脑萎缩,进一步发展引起痴呆症。多数痴呆症是大脑各处发生脑毛细血管梗塞引起的。虽然是毛细血管梗塞,但是在大脑的重要部位发生的话,会引起半身麻痹,语言障碍等。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约有7成人的大脑各处都有脑毛细血管梗塞。
脑毛细血管梗塞虽然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但切不可忽视,必需重视!再重视!
左图是52岁女性的MRI图像,没有任何症状,但是脑毛细血管梗塞有数处(白色部位)。
右图是67岁男性的MRI图像,在箭头部位引发脑梗塞而紧急入院。大脑多处有脑毛细血管梗塞。
●● 容易引起脑毛细血管梗塞的人的性格和生活习惯
l 少运动的人
脑的血流不足容易引起脑毛细血管梗塞,少运动的人,不只是大脑,全身的血液循环都不好,因此缺少运动也是容易引起脑毛细血管梗塞。
少运动的一些人,一般来说日常生活中活动范围较窄,和人接触也不多,对大脑的刺激少,因而脑的血流不够。
人的身体不活动便会衰弱,肌肉也是,大脑也是,用的不多会衰弱,结果容易引起脑毛细血管梗塞。
l 体温较低者
近来低体温者(体温只有35度)增多,体温的高低关系到血管的收缩,假如肌肤的末稍血管收缩,体温会变低,影响正常的血压,对血管造成坏影响。
l 性格较内向,容易忧郁的人
根据调查,性格较内向,不能熟睡、经常忧郁、社交活动少的人,脑较多发生毛细血管梗塞。原因不是很清楚,可能是生活动空间较窄,少参加社交活动,与人接触不多,不能充分使用大脑,大脑的某些部位衰弱,因而引起脑毛细血管梗塞。
l 不怎么用手的人
手被称为「第二脑」,和大脑的关系密切。在大脑中,中枢、运动中枢之中支配手指的领域占最大面积。经常用手指的人,经常刺激脑神经,提高脑的血流。反过来,很少用手指的人,脑的血流不够,容易引起脑毛细血管梗塞。为了防止大脑的衰弱,预防脑毛细血管梗塞,平时应多活动手指。
此外,有些疾病也会引起脑毛细血管梗塞,如高血压、高脂血、糖尿病,都会促使动脉硬化,堵塞脑血管,不旦是脑毛细血管梗塞,还可能引严重的脑梗塞。患有这些疾病者,应积极接受治疗。
●● 自我诊断脑毛细血管梗塞
自我诊断脑毛细血管梗塞的方法,虽然无法和MRI技术比较,但能够简单地了解自身的脑毛细血管梗塞的情况。 下述各项目中,假如有3个以上,很可能你有脑毛细血管梗塞。
无任何前兆,忽然头痛,或者肩膀酸痛。
经常耳呜、头晕。
行走不稳。容易绊倒。行走时双脚容易纠缠跌倒。
●● 双手的动作来诊断脑毛细血管梗塞
〖方法之一 伸出双手 〗
① 全身放松直立,双脚平肩,双臂向前伸出与地面平行,手背向上,五指并拢伸直。
②闭眼睛维持① 状态10秒钟。
〖诊断〗
★ 做了②动作后,假如一只手臂无意识地向下垂的话,这只手的另一边大脑可能会有脑毛细血管梗塞。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身体各部位和连接大脑的锥体路(进行运动时基本的神经传递路)在延髓附近交差引起的。
★ 做了② 的动作后,手臂向下垂而手指展开,很有可能在大脑的前头叶发生脑毛细血管梗塞。原因是前头叶与运动机能、自律神经有关。
★ 做了② 的动作后,双臂仍伸直、手指仍并拢,只是往下垂的话,很有可能锥体路的各处发生脑毛细血管梗塞。若双臂下垂手指也展开的话,维体路、或者大脑基底核(在脑的中心部位,保持正常的姿势,调整肌肉的机能)很有可能发生脑毛细血管梗塞。
〖方法之二 转动双手掌 〗
① 全身放松,双臂弯曲,手心向着脸部,手指展开。
② 手心手背向内向外迅速旋转15秒钟,同时数一数旋转次数。
〖诊断〗
15秒内能均匀地旋转25~30次,脑毛细血管没有梗塞。假如旋转无法做到均匀,或者旋转速较慢,那么这只手的另一侧大脑大有可能发生脑毛细血管梗塞,另外在锥体路、大脑基底核很有可能发生脑毛细血管梗塞。
〖方法之三 合双手中指〗
① 闭着眼睛,双臂向左右水平张开,中指伸直。
② 双臂手心慢慢向胸前靠拢,使双手的中指接触,中指相碰后即刻打开眼睛。
〖诊断〗
双手的中指不能完好地接触,有5公分以上的距离,说明可能有脑毛细血管梗塞。
这动作也是检查肩膀及上手臂的微调整是否正常。微调不好说明小脑有障碍。
〖方法之四 转移杯子里的水〗
① 双手各拿一个相同的杯子,一个装满水,另一个是空的。
② 反复把有水的杯子的水倒入空杯子里,在10秒钟内重复进行5~6次。
〖诊断〗
倒入水时能够保存九成水,说明脑毛细血管没有梗塞。
假如倒水时溅出的水超过10%,即杯子保存的水不到九成,说明大脑基底核、小脑很可能有脑毛细血管梗塞。
这个动作常作为手震动的检查,也作为检查集中力的方法,也是锻炼大脑方法。
以上几种诊断若发现有病变,应尽快到医院接受检查。
●● 预防及改善脑毛细血管梗塞的手保健操
周边的细胞补救死亡的细胞
手被称为第二脑,手和大脑的连结最密切。用手时大脑受到强烈的刺激,其刺激的范围很广。因为在脑的感觉中枢、运动中枢中占最大面积的是支配手的领域。
多使用手能够大范围内刺激大脑,促进脑的血流。脑的血流畅通,血管也不会堵塞。因此经常做手的体操,改善、预防脑毛细血管梗塞。
发生脑血管梗塞,梗塞部分的脑神经细胞死亡,死亡了的细胞不能再生,尤其是重症的脑血管梗塞,假如细胞死亡的范围大,想完全恢复大脑本来的机能很困难。
脑毛细血管梗塞和脑血管梗塞比较,脑毛细血管梗塞能够恢复大脑本来的机能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原因是毛细血管梗塞的部位细小,细胞死亡的范围也小。
虽然毛细血管梗塞而死亡的细胞不能再生,但是受害的范围小,假如增强周边受伤的神经细胞的血流,活化神经细胞,被活化了的神经细胞,代替本来就死亡的神经细胞工作,可恢复大脑本来的机能。
脑毛细血管梗塞任由它发展,会发展成为身体麻痹、痴呆。假如是轻微的脑毛细血管梗塞,做一个月左右的手的体操,就能大大改善症状。
前述的手的体操是用来诊断有无脑毛细血管梗塞,作为增强脑血流,预防脑毛细血管梗塞也有作用,建议继续做下去。
下面介绍预防及改善脑毛细血管梗塞较有效果的数种体操。
早晚进行3分钟手保健操
合手掌及手背
① 站立、展开双脚平肩,或坐在椅子上,双手向前伸直与地面平行,五指并拢,合左右掌心。
② 反转双手,合左右手背。① 和② 的动作为一套,要有节奏地进行,每分钟进行50~60套。
旋转手臂操
① 站立、双脚平肩,双手向上伸直,以肩膀为轴,大幅度旋转手臂,如右图,旋转直径约10公分。
② 双手向前伸直,以肩膀为轴,旋转手臂(左图)。
③ 双手向左右展开,以肩膀为轴,旋转手臂(右图下)。
※ 每天做① ~③三套 ,每套做10次,
一个人做剪刀、石头游戏
左右手玩剪刀、石头游戏,一只赢,另一只手必需是输。例如,右手是石头,左手必需是剪刀。要有节奏地进行,重复做10次。
画旋涡
① 在纸上画5毫米间隔的旋涡,约画5圈(左上图)。
② 用不同颜色的笔,沿着上图的旋涡画同样的旋涡(左中图),画出的线条不能与原来的线条重叠。要在10秒钟内画完。
〖诊断〗
画旋涡时有两处以上线条重叠,或者线条出界,这说明很有可能有脑毛细血管梗塞。
●● 原地踏步诊断脑毛细血管梗塞
① 在地面做个记号,确认自已所站立的位置,伸直身体。
② 闭眼睛,原地踏步50次,脚要升高,左右摆手。
〖诊断〗
原地踏步后,假如身体移位45度以上,或者离开原地75公分,很有可能发生脑毛细血管梗塞。
在地上滚动的大脑体操
① 躺在床或者地板上,双手向上伸直。
② 保持① 的姿势下,把身体向左向右旋转。重复进行5~10次。
二、 脑 动 脉 粥 样 化 症
在动脉里细小的粒状物聚集在一起成为粥状的血块。它是胆固醇等脂质的集合体。这种物质使动脉壁增厚,失去弹性,妨碍血流,称作动脉粥样化。
粥样物变大破裂,身体本身的防御能力,为了修补伤口,聚集血小板。
血小板的作用是:人们因受伤流血,血小板就凝结血液制造血栓,盖住伤口止血。血小板凝结在血管里就成为血栓,堵塞脑部及心脏的血流。
上述病变发生在脑内的比较粗的血管,或者颈动脉(内颈动脉)上。
这种病变发展缓慢,数小时,或者数天病况逐渐恶化,很少忽然大发作。
动脉粥样化因发展缓慢,会产生侧副血行路,血流通过侧副血行路通道就流动。也就是说,身体本身的自然修复能力,保护着身体。例如颈动脉堵塞了,另一侧正常时不会出现症状。
人们较注意心脏及脑部的动脉粥样化。实际上颈动脉发生动脉粥样化是很常见的,原因是颈部和心脏的血管是同类型的,虽然位置不同,只要是同类型的话,符合一定的条件,就会发生动脉粥样化。
颈部的动脉粥样化进一步发展,会发生「一次性脑虚血」,其因是颈部的动脉形成的小块血栓,一时堵塞血管引起的,不久血栓溶解,血流恢复正常。
虽然是一时性的堵塞,血流停止,将会影响大脑的机能,出现各种危险信号。
三、 脑 梗 塞
脑动脉本身无异常也会引起脑梗塞,起因是心脏的跳动节律纹乱,引发心房细动(心律不整的一种),心房以超过正常5倍的速度不规则地震动,在心房内形成涡卷状的血流(如右图箭头所指),结果心房内血液淤塞,形成血栓。心脏所形成的血栓随着血液流到大脑,使脑的血管堵塞,脑组织缺血坏死,这是心原性脑梗塞。
脑动脉本身不会像动脉粥样化那样产生有侧副血行路,脑的大动脉忽然被堵塞,成为重症脑梗塞。发病后就立即出现重症,如半身麻痹、语言障碍、半盲、失去意识、4~5天后死亡等等病危状况。
左图是脑中风的大约分类。
脑毛细血管梗塞是轻症。
脑动脉粥样化是中症。
心原性脑梗塞是重症。
前面已经讲过,脑梗塞不是动脉硬化引起,血管本身是完好的,因此血栓溶化,再次恢复血液流动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在这种情况下,经数小时的脑血管坏死以后,再次恢复血流,该部位出血,引发的「出血性脑梗塞」的死亡例子不少。
患者本身,或者患者身边的人,发现很可能是脑血管梗塞,不管是轻还是重,应该马上叫救护车把患者送到医院接受检查。
血液流动完全停止,脑细胞马上死亡,心脏停止跳动,脑数分钟内死亡。可是脑血管梗塞的情况就不相同,某部位的血管堵塞了,但是前面的血流不等于零,虽然极微弱、它还是流动的,此部位的脑的机能停止了,但不是完全死亡,这种状态能够持续维持数小时。因此发生脑梗塞后即时治疗非常重要。
现在用新的治疗方法tPA,可在3小时以内,尤其是在2小时以内溶化受堵塞的血管部位的血栓。
此外,「精神压力过大」「大量饮酒」「过劳」「睡眠下足」时也会引发心房细动,其中精神压力过大最容易引发心房细动,有着很大的精神压力的状况下,千万不要大量饮酒。
脑梗塞的危险信号
下列症状是脑中风的前兆,应该即时到医院接受检查(蛛网膜下腔出血除外)。
★ 单侧的手脚麻痹。
★ 手握住的东西不知觉地忽然掉下。
★自已感觉不到,别人看来是单只脚拖着走路。
★感觉不到身体一侧边接触的物件,因而碰撞。
★ 单只眼睛像被窗帘挡住般看不清楚。
★ 视物模糊、见物重叠
下列症状一时出现(约15分钟),随后恢复原状(一次性脑虚血:TIA)。这可能是「脑中风前兆」需要注意。
★一时讲不出话,无法理解别人讲的话。
★一时口齿不清。
★一时不能很好地写字。
★ 一时无法很好地喝饮料、或者吃食物。
★ 一时头晕、不能直走。
★ 一时站不起来,不能行走。
食物中的多胺预防动脉硬化,减少脑梗塞的机会
●● 何谓多胺
预防动脉硬化,减少脑梗塞的食物中的特效成分是多胺(又称聚胺)。它由氨基酸的一种精氨酸合成,但是它不属于氨基酸。是肽的同类。肽是两个以上的氨基酸结合的物质,多个氨基酸结合的物质为多肽,结合100个以上氨基酸为蛋白质。
黄豆中的黄豆肽的疗效的主要成分是多胺。多胺在人体内形成,人体内的多胺以腐胺(putrescine)、亚精胺(spermidine)、精胺(spermine)三种类,其中最重要的是亚精胺和精胺。
●● 多胺在体内的作用
① 提高免疫力
多胺是细胞增值、生存有关的物质。人们知道提高免疫力的氨基酸中,精氨酸最优异,这和多胺是有关联的。
② 抑制炎症
有些人认为胆固醇是引起动脉硬化,脑梗塞的原因。实际上单是血管壁聚集胆固醇也不会产生动脉硬化,要在某种条件下才能引发动脉硬化。例如,LDL(坏胆固醇)被氧化后成为氧化LDL就是炎症。逐渐成为慢性炎症血管就变硬,也就是说,动脉硬化是慢性炎症引起的。
③ 抑制炎症可预防动脉硬化
为何引起炎症?在血管中形成氧化LDL时,免疫细胞聚集,开始进行排除氧化LDL的战斗,这就是炎症。此时从免疫细胞中出来作战的是LFA-1因子,应战的是血管内皮细胞的ICAM因子。细胞膜表面这种因子有300种以上,但是只有LFA-1因子出来和ICAM因子接战。这两种因子一旦结合,信息传递到细胞,细胞活跃起来,促进炎症,炎症逐渐慢性化,组织变硬,这就是动脉硬化。要预防动脉硬化就要避免产生炎症。
④ LFA-1因子和ICAM不结合不会引起炎症
LFA-1因子随着年龄增强,也就是说年龄越高越容易引起炎症。LFA-1因子可以说是老化因子。抑制 LFA-1因子的形成,不让它和ICAM结合,就不会有炎症。极端地说消灭LFA-1就不会产生炎症,也不会有动脉硬化。
根据日本的调查,单从血液中的胆固醇值来看,日本女性比美国女性高,但是因动脉硬化而死亡的人数,美国女性比日本女性高许多。心肌梗塞、脑梗塞而死亡人数,不论男女在先进国家中日本最少,保持着长寿世界第一。这和日本人的饮食习惯有关,他们较多进食含多胺较多的食物。
⑤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产生的多胺会减少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产生的多胺会减少,但是个人差异很大,同年龄的人,血液中所含的多胺浓度最高和最低相差3倍。高龄的长者中多胺数值高的也有不少。
人体的多胺主要在消化器官产生,消化器官提供大量的多胺。肠内的多胺不会被分解而被体内吸收。
●● 多吃富含多胺的食物
长寿地区的疫学调查中,有益健康的食物是:谷物、水果、豆类、奶酪、酸奶。这些食物成分的共同点是含有多胺。
牛奶中几乎没有多胺,但是奶酪、酸奶中含很多,为什么呢?多胺是由微生物、植物、动物的细胞制造。让微生物、牛奶发酵使它们在自已的体内制造多胺,因此奶酪、酸奶中含多胺。
高发酵的奶酪、酸奶中多胺含量很高,日本的纳豆中多胺的含量也很高,但是纳豆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够接受的食物,在日本爱吃纳豆的主要是关东地区的人。我国人最适宜的是黄豆等豆类及其发酵制品。
●● 多胺过多的病是什么?
多胺过多的病是癌症。体内所有细胞都产生多胺,假如细胞非常活跃多胺产生就越多。癌细胞是年轻且非常活泼,它不断地增殖,因此有癌细胞的人,血液中的多胺浓度高。但是,因为有了癌细胞多胺才增加,而不是多胺增加才患癌症。
多胺对健康的人来说能预防癌症,但是已经患有癌症的人,多胺可能会使癌症恶化,因此患有癌症的患者,不要积极摄取含多胺较多的食物。
●● 一天吃多少多胺才有疗效
通过摄取食品来增加多胺而达到一定的疗效,学者以纳豆做了试验,每餐吃一包,吃连续吃了三天,血液中的多胺浓度,可以抑制LFA-1,也就是说防止了引起炎症的最初阶段。
这只是试管里的试验,在人体内是否能抑制LFA-1,这个问题较复杂,估计抑制LFA-1需要半年至一年,也就是说长期天天吃纳豆才有效,爱吃纳豆的人也许能做到,否则难于实现。总之,现在已知血液中多胺浓度高者LFA-1较低。建议为了健康积极摄取含多胺较多的食品。右图9种食物中多胺的含量。浓度(nmol/g or ml)。
五、脑 梗 塞 体 质
穿通支动脉
某些人平常血压、血糖值、胆固醇值正常,勿然脑梗死,或者脑出血而死亡,这些人可能是容易患脑梗塞体质者。
何谓脑梗塞体质者呢?请看右图,通常脑血管是树枝般从大枝分成小枝,由小技再分枝(右图右下)。脑梗塞体质者的细血管(约0.5毫米粗)直接长在粗血管上面,这种血管被叫作穿通支(右图左下),有这种血管者血压异常波动。通常轻微的动作不会使血压上升,该体质者轻微的动作也使血压异常上下,对血管的负担是很重的。根据调查具有这种体质者引发脑梗塞的概率为通常人的6倍。左图是某脑梗塞体质者24小时测定的血压波动图。此人平常测定血压正常,但是24小时内好几次超过了诊断基准值(135mmHg,夜晚120mmHg:红色线条),睡眠时也波动,早上起床时急速上升。
另外,具有这种体质者不是天生的,而是随着年龄、生活过于紧张、吸烟等使人逐渐变成这种体质。
量血压来判断容易患脑梗塞体质者
坐在椅子上量血压(第一次),然后原地站起后坐下量血压(第二次)。
〖第一次量的收缩压〗- 〖第二次量的收缩压〗= 〖两次收缩压之差〗
连续量数天,每次收缩压之差为15mmg以上,可能是已经变成容易患脑梗塞体质者。
早晚血压差大者也有可能是容易患脑梗塞体质者。例如临睡前所量的收缩压比早晨所量的收缩压高15mmg以上者,也可能是容易患脑梗塞体质者。
易患脑梗塞体质者预防措施
容易患脑梗塞体质者预防脑梗死、脑出血的方法是:恢复血管的弹性来抑制血压的异常波动。
如何保持血管弹性?近来一些科学家强调深沉的睡眠非常重要,因为晚上睡眠时交感神经被抑制,白天紧张工作了的血管得到放松,晚上睡眠时间是恢复血管弹性的时间。假如晚上睡得不好,时时醍来,交感神经活跃,血管就继续处于紧张状态,血压上升。其结果血管逐渐失去弹性。
除了睡眠之外,减少盐的摄取,适当运动也是重要的。
如何实现深沉睡眠
睡眠不好的人往往「旧脑」觉醒,「旧脑」指的是鸟类、哺乳类都有的本能的脑。睡眠不好的人虽然大脑皮层等新脑睡着了,但是「旧脑」觉醒因此不能熟睡,左图是不能熟睡者的脑图像,本来应该熟睡的「旧脑」异常活跃(红色部位)。例如,虽然不想睡到了时间就上床睡肯定睡不好!想睡才上床睡就能深沉睡眠。最重要的是掌握好自己能够深沉睡眠的入睡时间。上床后害怕不能入睡而过于紧张时「旧脑」觉醒。在此介绍「松弛肌肉法」能够助你深沉入睡。
此法要点是:紧张收缩肌肉后,马上松弛肌肉。消除身心的紧张,镇静「旧脑」而进入深度睡眠。此法的关键是把紧张收缩的肌肉,一口气放松。其后有意识地体验放松的感觉。入睡前的30分钟做「松弛肌肉法」,想睡就上床睡觉。
「松弛肌肉法」
① 握紧手掌的方法:坐在椅子边上,背部不要伸直,处于自然状态,双手掌放在腿上,用力握紧手掌约5秒钟,然后一口气放松握紧的手掌,放松15秒钟,此时要体会放松的感觉。重复做2次。
② 坐在椅子边上,背部不要伸直,处于自然状态,握紧手掌双手臂紧靠身体,双手臂压胸部,肩膀向上使力5秒钟。一口气放松身体恢复到原状,放松15秒钟,此时要体会放松的感觉。重复做2次。
实现深度睡眠法
① 旁晚睡一下难于实现深度睡眠。午睡要在午后1~3时期间,睡30分钟以内。尽早午睡到旁晚就不想睡,睡眠聚集下来,实现深度睡眠。
② 旁晚运动一下,疲倦聚集下来,实现深度睡眠。运动散步除外,室内做上述介绍的「松弛肌肉法」体操等。
③ 上午3、4点钟就睡醒的人,可能此人的生物时钟过于往前,这种人旁晚时段晒阳光可把生理时钟往后推。相反,早上难于起床者,建议晒晨早的阳光。
④ 人体深部的温度急速下降时时人们就想睡觉。入睡前的1~2小时40℃水中入浴,使人体深部的温度上升,入睡前体内深部温下降容易实现深度睡眠。
左图是熟睡的人的脑图像。睡得深沉,抑制交感神经的活动,血管恢复了弹性,血压稳定。
右图睡不好的人的脑图像。睡得不好,交感神经的活跃,血管硬而紧张,血压不稳定。
四、 预 防 脑 梗 塞 的 体 操
●● 小腿肚的按摩
由心脏输出的血液,经过动脉把氧气和营养物质送到全身各处的细胞。另一方面,从细胞接受的废物、二氧化碳经由静脉送回心脏。
心脏起着泵的作用把血液输送到全身。但是心脏没有能力吸收血液,到达末梢血管的血液,通过静脉回到心脏。静脉的血管壁为了能够顺利输送血液,管壁柔软,为了防止血液逆流,各处有弁。要把静脉内的血液输送到心脏,要靠静脉周边的肌肉,静脉被夹在肌肉中,肌肉象挤牛乳般把静脉里的血液送到心脏。
小腿肚有各种强勒的肌肉。这些肌肉不断进行着收缩、弛缓动作,把下半身的静脉里的血液送回到心脏。
全身血液中约7成是在下半身,上半身的血液较容易回到心脏,但是下半身的血液因为重力的关系较难回到心脏。小腿肚负担着把下半身约占7成的血液送回到心脏。
假若小腿肚的血液循环不好,血液不能顺畅地输送到心脏,将会减少循环着全身的血液流量,各个组织所接受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减少了,引起各种疾病。因此小腿肚可以说是「第二个心脏」。
小腿肚的按摩详细内容请看本网页的自然疗法→保健操 → 小腿肚的按摩
●● 按摩血管
按摩血管就是刺激小动脉
大动脉如胶管般富弹性,随着血液的流动伸缩。小动脉是由自律神经自动控制,开或者关闭调节血液的流量(与人的意识无关)。
在此所说的按摩血管就是刺激小动脉。小动脉存在骨和肌肉,肌肉和肌肉之间。自律神经的一种「血管扩张神经」沿着小动脉外壁走动,它调整血流。「血管扩张神经」是不能由人的意识调整,但是它对外来的刺激有反应。
假如用力刮皮肤,那一部分变红,就是血管扩张神经对局部的刺激的反应。
按摩的刺激深入到动脉深部,血管扩张神经反应,扩张小动脉,促进血流。
按摩的手法
要扩张小动脉,按摩的手法是关键,方法是:手掌紧贴皮肤,上下搓一搓皮肤和骨(或者搓一搓肌肉和骨),或者前后左右滚动,施于压力。不是按摩皮肤表面,而是用力摇动皮肤使深部受到压力。
注意点
需要给于一定的压力,但是脖子前面不可太用力,本来就有疼痛部位也同样不可太用力。要完成以下整套按摩需要10~15分钟,最好早晚坚持做按摩。
头部
太阳穴周边、两脸颊要用双手按摩。头顶、额头、鼻两侧、眼睛周边,耳朵、下巴等部位用手指按摩。
脖子
双手交差放在脖子后面按摩,脖子前面用单只手按摩。
肩膀及手臂
单只手放在肩膀上,往下按摩。腋下也按摩。上臂用另一侧的手握住,上下左右动骨头周边。手臂关节、前手臂、手掌、手背、手指也用同样手法按摩。
腰部
双手紧贴腰部两侧,上下左右移动手掌。如臀部坐在椅子上可移动身体来按摩。
腹部
双手姆指放在肋骨下方,其余四指象抓住胃般按摩。其次是双掌按压腹部中间,按摩腹部。
脚部
用双手抓住大腿,上下左右移动肌肉。双手按住膝盖周边肌肉,上下左右移动肌肉。小腿肚也也同样按摩。脚脖子用另一侧的手抓住旋转,脚背、脚底、脚指也同样按摩。
胸部
双手紧贴胸部前面两侧,上下左右移动肌肉。
背部
仰卧床上,上下左右移动身体来按摩。
●● 深呼吸(全肺呼吸)
人体抑制血栓形成的最有力的功能就是「呼吸」。
引发脑梗塞的最大原因是血栓,阻止血栓的形成,不让血栓飞到大脑,是预防脑梗塞和梗塞复发的很重要的工作。
人体通过呼吸从空气中吸收氧气,排出体内生成的二氧化碳。此生理过程中肺部产生防止血栓的形成,预防动脉硬化的物质。
肺部由细小的肺泡聚集形成,肺泡直径约0.3~0.5毫米,健康的人左右肺部共有3亿个肺泡。
吸收空气时肺泡打开,通过包围着肺泡的毛细血管,向血液输送氧气,同时排出二氧化碳。此时,在肺泡壁上产生一种生理活性物质(调节身体机能的物质)—前列腺素I2,并溶入血液中。
前列腺素I2具有降低血压,预防动脉硬化,抑制形成血栓的作用。
当人们紧张,或者兴奋时身体分泌出激素二茶酚胺。它增加从心脏流出的血量,收缩动脉结果血压上升。
前列腺素I2抑制二茶酚胺的分泌,扩张血管使血压降低。
此外,前列腺素I2妨碍胆固醇等血液中的脂质付着在血管壁上。也就是预防动脉硬化。
另外,前列腺素I2 是人体内抑制血栓形成的最强的物质。体内产生的前列腺素I2 ,大部份在肺部制造,通过血流流到全身。人们通过呼吸体内自然产生治疗高血压、脑梗塞的药物。
但是,普通的呼吸,所产生的前列腺素I2有限,肺部充分扩张,使肺泡受到压力时产生的量较多。普通的呼吸,肺部未能膨胀,3亿个肺泡中,约10~20%产生前列腺素I2,效率极低。
为了获得更多的前列腺素I2 ,建议进行以下介绍的全肺呼吸:「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五次交差进行。临床试验证明,这种呼吸法增加体内的前列腺素I2的生成。
深呼吸(全肺呼吸)的方法
〖腹式呼吸〗
① 伸直背,双手轻轻放在肚脐处,先吐出全部气。从鼻子吸气,1.2.3吸气,停止呼吸,再次1.2.3吸气,最后一次1.2.3吸气,吸收足够的气,感觉到肚子臌起。
② 边压肚子边缓缓将全部气吐出。感觉上是慢慢吹向前面约15公分处点着的蜡烛,但不吹灭。吐气的时间10~20秒钟。各个人有差异,不可勉强做。
〖胸式呼吸〗
① 伸直背,扩胸。手掌向内,轻轻展开双手。
② 手臂边向后拉的同时扩胸,从鼻子吸气,1.2.3吸气,停止呼吸,再次1.2.3吸气,最后一次1.2.3吸气,吸收足够的气,感觉到胸部臌起。
③ 把向后的双手臂慢慢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同时收缩咀唇 慢慢吐出胸部的所有气。吐气的感觉和腹式呼吸一样。
全肺呼吸(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每天进行三次,每次交差进行5次。。建议早晨醒来后在床上进行全肺呼吸,因为此时血压容易上升,睡眠时身体减少了水分,容易形成血栓,引发脑梗塞及心肌梗塞的危险性高,此时最需要前列腺素I2 。
有氧运动
日本的某国立体育运动效果研究室做了个调查,调查对象是长年做各种体育运动以及从来不做体育运动、日子过得舒适无压力的人士,平均年龄45岁,把他们分成4组,调查他们的血管年龄。
调查结果如下:从结果可见: 经常做肌肉体育运动10年以上的小组的血管年龄比实际年龄高许多,原因可能是做肌肉运动时,血压急速上升,为了忍受急速上升的血压,血管变得肥大。
血管年龄比实际年龄低的是有氧运动(步行和游泳)的小组。坚持有氧运动的人为什么血管年龄比实际年龄低?
血管不管是动脉还是静脉,由中膜、内膜、外膜构成。
中膜:混有弹性纤维、筋纤维的平滑肌,它调整血管的粗细。
内膜:由内皮细胞构成,受到血流的刺激就产生一氧化氮,该信息传达到中膜的肌肉,中膜的平滑肌就放松。平滑肌放松就是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壁的内膜、中膜变厚,产生一氧化氮的内皮细胞的能力也会下降。要改善这种老化现象的是进行轻松的有氧运动。有氧运动也可称作由内皮细胞进行的「有一氧化氮运动」。增加体内的一氧化氮的食物疗法请参阅本站“自然疗法→自养高血压→摄取柠檬增加体内的一氧化氮。”
轻松的有氧运动是一边哼曲一边步行的轻松的体育运动,能够坚持有氧运动,血压降低,血管变得软,提高产生一氧化氮的能力。
虽然血管内腔已经变得很厚,但是通过有氧运动,血流变得顺畅,催生生一氧化氮,将会改善变硬的动脉,使它恢复弹性、柔软性,结果,血管变得年轻了!
有学者建议在阳光下步行,原因是在阳光照射下,大脑所分泌的抗氧化物质褪黑素变得活跃,抑制胆固醇的氧化,预防胆固醇付着在动脉壁上。
最好能坚持做到: 每周步行2次,每次30分钟;或者每天两次,每次15分钟;或者每天三次,每次10分钟。最重要的是步行让你感到很愉快!
若要详细了解「有氧运动」,请参阅本站的“「自然疗法」→「健康」→科学地锻炼身体”
左上图:硬血管,肌肉较硬。通过有氧运动,血流顺畅,内皮细胞产生一氧化氮。
左下图: 一氧化氮放松血管的肌肉,血管扩张,变软,变年轻了!
五、 “咬牙切齿”来预防脑血栓
提到脑血栓,一定会让很多老年人畏惧不已,这种脑部疾病发病往往和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有很大的关系,还常常因为突然发作对老人生命造成威胁。这里,专家提出了一个简单的方法来预防脑血栓。
方法是:把上下牙齿整口紧紧合拢,且用力一紧一松地咬牙切齿,咬紧时加倍用力,放松时也互不离开,每次做数十次紧紧松松地“咬牙切齿”。这种方法对预防脑血栓很有帮助。
这样可以使头部、颈部的血管和肌肉、头皮及面部有序地处于一收一舒的动态之中,能加速脑血管血流循环,使已趋于硬化的脑血管逐渐恢复弹性,大脑组织血氧供应均充足,从而预防脑血栓,既能消除因血液障碍造成的眩晕,还有助防止脑中风发生。
预防脑血栓当然不能忘了对高血压等疾病的治疗,但是老人身体素质随年龄日渐下降,各种疾病不断出现,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脑血栓的症状,因此,对脑血栓的预防是需要一直坚持进行的。
19 / 19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