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一)
中学化学
分项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总分
核分人
题号
一
二
三
一
二
100
题分
10
10
10
20
50
得分
第一部分 化学教育教学基础知识
得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提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罗杰斯 B.布鲁纳 C.桑代克 D.杜威
2.下列化学课中,属于以巩固技能为主的课是( )
A.化学基础理论课 B.化学复习课 C.化学实验课 D.元素化合物知识课
3.命题是考试能否达到期望目的要求的关键所在,试题具有导向性,试题题型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复习方法,经常使用客观性试题并比重过大,学生会( )
A.注重猜重点,押考题 B.只记忆零碎知识,养成不求甚解习惯
C.答卷费时,速度慢 D.提高文字表达能力
4.教育部在2001年6月8日正式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课程改革核心理念是( )
A.学生的全面发展 B.以学生发展为本
C.研究性学习 D.素质教育
5.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内容包括( )
A.2个一级主题 15个二级主题 B.3个一级主题 16个二级主题
C.4个一级主题 17个二级主题 D.5个一级主题 18个二级主题
得分
评卷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把答案填在
横线上。
6.建构主义教学把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作为学习环境的四要素。
7.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 ,使学生掌握 ,
由教学原则调节的师生协调活动的 。
8.竞赛性的化学课堂教学评价通常称为 ;形成性的化学课堂教学评价通常称为 ;诊断性的化学课堂教学评价通常称为 。
得分
评卷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5分,共10分)
9.如何理解化学教学过程中“活动与过程的多维性”?
10.简述化学教学过程与科学认识过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二部分 化学专业知识
得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 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1.出土的锡青铜(铜锡合金)文物常有Cu2(OH)3Cl覆盖在其表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锡青铜的熔点比纯铜高
B.在自然环境中,锡青铜中的锡对铜起保护作用
C.锡青铜文物在潮湿环境中的腐蚀比干燥环境中慢
D.生成Cu2(OH)3Cl覆盖物是电化学腐蚀过程,但不是化学反应过程
2.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在人体内起抗氧化作用
B.糖类、蛋白质、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煤经汽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
D.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和用于光缆通信的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4.下列文字表述与反应方程式对应正确的是 ( )
A.溴乙烷中滴入AgNO3溶液检验其中的溴元素:Br-+Ag+==AgBr↓
B.用醋酸除去水垢:CaCO3 + 2H+==Ca2+ + H2O + CO2↑
C.利用腐蚀法制作印刷线路板:Fe3+ + Cu == Fe2+ + Cu2+
D.实验室用液溴和苯在催化剂作用下制溴苯:
5.含有一个三键的炔烃,加氢后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此炔烃可能的结构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6.下列物质混合时,既能生成白色沉淀,又能生成难溶于水的气体是( )
A.镁和热水 B.钠和CuSO4溶液
C.电石和Na2CO3溶液 D.Al和过量NaOH溶液共热
7.有机物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
8.下列液体中,不会出现丁达尔现象的分散系是( )
①鸡蛋清溶液 ②水 ③淀粉溶液 ④蔗糖溶液 ⑤Fe(OH)3溶液 ⑥肥皂水
A.②④ B.③④ C.②④⑥ D.④
9.下列各组气体在常温下能共存且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
A.NO和O2 B.HCI和NH3 C.H2和CO D.SO2和CO2
10.下列化合物与NaI,丙酮反应活性最大的是( )
A.3-溴丙烯 B.溴乙烯 C.1-溴丁烷 D.2-溴丁烷
11.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烯和苯都能与溴水反应
B.乙酸和油脂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糖类和蛋白质都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
D.乙烯和甲烷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
12.市场上经常见到的标记为Li-ion的电池称为“锂离子电池”。它的负极材料是金属锂和碳的复合材料(碳作为金属锂的载体),电解质为一种能传导Li的高分子材料。这种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反应为: Li+2Li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Li-e=Li
B.充电时,Li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
C.该电池不能用水溶液作为电解质
D.放电过程中Li向负极移动
13.对于催化剂特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催化剂只能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而不能改变平衡状态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皆不变
C.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常数
D.加入催化剂不能实现热力学上不可能进行的反应
14.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e的氢化物比d的氢化物稳定
B.a、b、e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e >b>a
C.六种元素中,c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最活泼
D.c、e、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
15.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2E(g)
若开始时只充入2mol E(g),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大了20%;若开始时只充入2mol M和1mol N 的混合气体达平衡时M的转化率为( ) A.20% B.40% C.60% D.80%
16.将a L NH3通过灼热的装有铁触媒的硬质玻璃管后,气体体积变为b L(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该b L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是( )
A. B. C. D.
17.往含I-和Cl-的稀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沉淀的质量与加入AgNO3溶液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原溶液中c(I-)/c (Cl-)的比值为( )
A.(V2-V1)/V1 B.V1/V2
C.V1/(V2-V1) D.V2/V1
18.钢铁生锈过程发生如下反应:
①2Fe+O2+2H2O=2Fe(OH)2;
②4Fe(OH)2+O2+2H2O=4Fe(OH)3;
③2Fe(OH)3=Fe2O3+3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②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
B.反应①中氧化剂是氧气和水
C.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处的钢质水管不易发生腐蚀
D.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不能发生电化学腐蚀
19.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正确的是( )
A.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 B.共价化合物:是否含有共价键
C.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大小 D.金属晶体:晶体是否能够导电
20.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B.
C. D.
得分
评卷人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1.(10分)化合物BrFx与水按物质的量之比3∶5发生反应,其产物为溴酸、氢氟酸、单质溴和氧气,且其单质的物质的量相等。
(1)化合物BrFx中,x= 。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此反应的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 。
22.(12分)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2)该反应为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多选扣分)。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 c(CO)不变
(c)u正(H2)=u逆(H2O) (d)c(CO2)=c(CO)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
23.(14分)将a mol的和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250℃,让其充分反应,假设分解产生的与,反应完后,再与反应。
(1)当剩余固体为,排出气体为,时,的值为________。
(2)当剩余固体为,NaOH,排出气体为,时,的值为________。
(3)当时,剩余固体为_________,排出气体为________。
(4)当排出的和为等物质的量时,则的值为________。
24.(14分)A、B、C、D、E、F、G、H、I、J均为有机化合物,根据以下框图,回答问题:
(1)B和C均为有支链的有机化合物,B的结构式为 ;C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反应只能生成一种烯烃D,C的结构式为 ;D的结构式为 。
(2)G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则G的结构简式为 。
(3)写出⑤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①的反应类型 ,④的反应类型 ,⑦的反应类型 。
(5)与H具有相同官能团的H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