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整式的乘除及乘法公式专项训练
第一单元 整式乘法
【例题精选】:A组
例一、填空题:
(1) (2)
(3) (4)
(5) (6)
(7) (8)
评析1:(1)幂的运算法则是学好全章知识的基础,而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又是整式乘法的主要依据之一。
(2)法则中的底数既可以是具体数,也可以是字母,既可以是一个单项式,也可以是一个多项式,指数为正整数,这个法则可以推广到三个或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只要是同底数幂相乘,幂的个数不受限制。
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评析2:(1)第(9)(10)小题注意运算技230.125´8,0.25´4的结果都是1,第(11)小题中注意避免出现的错误,第(12)小题为与括号前面-1相乘结果为正,第(13)小题中,前面的括号有(-1)2=1,后面的括号有,在运算中,注意运算顺序。能合并同类项的应合并。
(2)从上述各例可以看出,幂的乘方法则,从变形的角度看,此法则是将“双层”幂变成“单层幂”。积的乘方法则注意积的每一个因式,不要漏掉某因数,此法则可以推广到三个以上因式的积的乘方,积的因式中如果有数字的因数,计算结果要把它的乘方结果计算出来。
答案:(9)、-8 (10)、4 (11)、 (12)、 (13)、
例二、选择题:
(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2) 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
A、 B、
C、 D、
(3)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
A、B、
C、 D、
(4)下列计算结果错误的是( )
A、
B、
C、
D、
(5)下面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
B、
C、
D、
(6)要使成立,则a、b的值分别是( )
A、1,2 B、1,-2
C、-1,-2 D、-1,2
(7)下列各式中,不能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去化简的是( )
A、 B、
C、 D、
(8)已知m为奇数,n为偶数,则下列各式的计算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9)下列各式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
B、
C、
D、
评析:1、单项式相乘,实际上化为系数,相同字母及不同字母三部分来计算,系数相乘时,注意先确定符号,再计算它的绝对值,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出现的字母,在计算最后结果一定要写进去。
2、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容易出现漏乘问题,其实,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结果仍是一个多项式,其项数与多项式的项数相同。
3、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中,体现了数学中的转化思想,首先将多项式乘以多项式转化为单项式乘以单项式,进而转化为有理数的乘法和同底数幂的乘法,在计算时要防止漏项,注意积中各项的符号。
答案:(1)、D (2)、B (3)、B (4)、B (5)、C
(6)、B (7)、B (8)、D (9)、D
【例题精选】: B组
例一、
解法一:解原式
解法二:解原式
例二、计算
错解①:
错因:没有用多项式的乘法法则进行运算,或错认为-1不是一项而产生丢项错误;
错解②:
错因:当-1与多项式相乘时,没有改变项和-5的符号;
错解③:
错因:看题计算中有时误认为
例三、计算
解:原式
本题中,有两层括号,要注意从里往外去括号时的法则,随时合并同类项,最后结果应该按某一字母的升(降)幂排列。
例四、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
解:原式
当时 原式
例五、解不等式
解:
例六、当 不含,x项。 求m、n的值
解:原式
原式中不能含有x2,x项
解出
则满足题目中的要求
例七、四个连续偶数a、b、c、d中最后一个数是第2个正偶数,如果,求这四个数
解Q a、b、c、d是四个连续偶数,而最后一个偶数是第2 则m是偶数,c应是m,b是m-2,a是m-4
据 有
得
a、b、c、d这四个偶数分别为100,102,104,106
【专项训练】:
一、选择题:
1、的计算结果是( )
(A) (B) (C) (D)
2、下列计算:
其中错误的有( )
(A)5个 (B)4个 (C)3个 (D)2个
3、的计算结果是( )
(A) (B) (C) (D)
4、计算的结果是( )
(A)-2100 (B)-2 (C)2 (D)2100
5、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6、化简的结果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判断题:(对的打“3”,错的打“5”)
(1) ( ) (2) ( )
(3) ( ) (4)( )
(5) ( ) (6) ( )
(7) ( )
(8) ( )
(9) ( )
三、填空题:
(1) (2)
(3) (4)
(5) (6)
(7) (8)
(9)当时,的值为
(10)当,则
四、计算:
(1)
(2)均为大于1的自然数
(3)
五、解不等式
六、已知
求证
答案:
一、(1)B (2)A (3)D (4)A (5)C (6)B
二、(1)5 (2)5 (3)5 (4)5 (5)5 (6)5
(7)5 (8) 3 (9) 3
三、(1)81a8b12 (2)5a2m (3)81x14
(4) 2a23-2 (5)-()23 (6) (7)-45 109 (8)
(9)-64 (10)
四、(1) (2)
(3)18x-93
五、
六、略解:
第二章元 乘法公式
【例题精选】:A组
例一、平公差公式
填空题:
(1) (2)
(3) (4)
(5) (6)
(7)
评析1: 在应用乘法公式进行计算机,多项式的系数(如(2)、(6)题)、指数(如(7)题)、符合(如(6)、(7)题),不一定符合公式的标准形式,但对题目的结构特征进行认真观察,就可以发现(6)、(7)这两个题目仍然可以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
解:(1)
(2)
(3)
(4)
(5)
(6)解法一、
解法二、
(7)原式
评析2: 乘法公式中的字母a、b可表示数,也可以表示字母,还可以表示一个单项式或多项式。如等等。适当地添加括号〈又如后面例二中的(4)、(6)题〉可更易于应用乘法公式,添括号的方法不同使每题解法不同但结果相同。一定要认真审题,把不符合公式标准型的题目,进行整理或变形化为公式的标准型式后再去应用公式。
例二、完全平方公式
计算题:
(1) (2)
(3) (4) (5) (6)
评析与解:
解:(1)原式
(2)解法:
①原式
解法②原式
此题既可用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计算如解法①,又可以把变成用两数差的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3)原式
或者原式
(4)如果利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去计算,很麻烦,观察题目特点,可以先化成平方差公式的形式,计算起来较方便
解:原式
(5)解:原式
(6)本题中把2a看成公式中的a,(3)看成公式中的b,运用公式逐步展开
解:原式
例三、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
(1) (2)
(3) (4)
(5) (6)
解:(1)原式
(2)原式
(3)原式
(4)前面括号内有分别为公式里的a和b,后面括号有,从符号看也符合公式原形
解:原式
(5)解:原式
(6)本题应利用公式的特点,灵活使用乘法公式
解法①
解法②
例四、错因分析
(1)。错因:它不符合平方差公式的条件,2x与2y不是同一个数,不审题便套用公式。
(2) 错解:。错因:本题中的两数是3和1应是(3)2不是3()2,题中的两数要与公式中的两数对好。
(3) 错解:。 错因:本题应对16平方,错把162误为16。
(4) 错解:。错因:题中2a应为4a往往把(2)2中的数2与公式中系数2混淆了。
(5) 错解:。错因:不符合公式条件而误选,此时只能用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作。
【例题精选】: B组
例一、计算
评析:若先用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展开再相减将使运算复杂,若逆用平方差公式使一些项对消掉,从而使运算简捷。
解:原式
=10x
例二、
评析:若顺向直接用公式先平方展开再相乘将烦杂,若用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将较简单。
解:原式
例三、化简
评析:若直接计算繁而易错,若观察到这四个因式很有规律,如果再增添一个“2-1”因式,便可连续应用平方差公式。使问题易解。
解:原式
例四、计算
评析:通过观察,两个括号内的字母部分与平方差公式相近,但常数不符,又很有“缘”,我们可以发现-1=2-3,而5=2+3,能使用公式使本题巧解。添加括号的技巧是使符合相同的项做为公式中的a,符号不同的项通过添括号成为公式中的b。
解:原式
例五、设的值
解:由≠0
∴
则
评析:初看本题似乎与乘法公式无关,但对立方和差公式结构非常熟悉时,能认识到对于条件中的,再乘以一个2就是公式。此时,解题思路已明显而得。
例六、已知
解:
∴
∴
例七、已知
解:
当
例八、
解:∵
∴
∴
评析:由例六到例八,想说明,由乘法公式我们不难得出下面五个公式变形的式子
① ②
③ ④
⑤
这些式子可使许多有关多项式乘法的解题过程变得简捷巧妙,提高思维的创造力。
类似练习还可以作下面的题:
1、已知
2、已知
3、已知
4、已知
【本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式中,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
A、 B、
C、 D、
2、与之积等于的因式为 ( )
A、(7x-y2) B、(72) C、(-7x-y2) D、(y2-7x)
3、下列等式能够成立的是 ( )
A、 B、
C、 D、
4、要使式子4a2—12a 成为一个完全平方式的结果,则应加上 ( )
A、3 B、9 C、2.25 D、1.5
5、等于 ( )
A、 B、
C、 D、
6、所得结果是 ( )
A、 B、
C、x44 D、
7、加上如下哪一个后得 ( )
A、2 B、3 C、4 D、0
8、等于( )
A、 B、 C、 D、以上答案都不对
9、下列各式不能用立方差公式计算的 ( )
A、 B、
C、 D、
10、下面四个式子与(a-b)相乘所得的积中是二项式的有 ( )
① ② ③ ④
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①和② D、③和④
二、填空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计算题
1、 2、
3、 4、
5、 6、106´94
7、
8、
9、
10、
四、化简求值
1、
2、
五、解不等式
六、已知求下列各式的值
求① ② ③ ④
七、已知的值
八、设4 求证
答 案
一、1、C 2、C 3、C 4、B 5、C
6、D 7、C 8、C 9、A 10、C
二、1、 2、 3、
4、2n,4,m2 5、 6. 7、 8、 5,0.04a2,25
9、48 10、
三、1、 2、
3、 4、
5、 6、
7、0 8、
9、 1 10、2b3
四、1、原式=
2、原式
五、
六、① 68 ② 36 ③ 0 ④ 52
七、 7
八、提示:左边
右边=64 ∵左=右 ∴成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