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实录.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9772445 上传时间:2025-04-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实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实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 9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执教:陈曼华 教材分析: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专题,帮助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大自然所蕴藏的规律、道理、启示。 《自然之道》是本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作者和同伴以及一名生物向导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想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海的。首先,当“我们”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啄时,不顾向导的劝阻,执意要他把幼龟抱向大海。接着,成群的幼龟因接到错误信息,从巢穴鱼贯而出,争先恐后地爬向大海,结果导致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最后,“我们”虽然拯救了一些幼龟,但仍感到十分后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丰富学生见识,使学生认识到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同时培养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学习目标: 1.学会“幼、蠢”等14个生字;正确理解 “侦察、愚蠢、争先恐后、愚不可及”等词语含义。 2.理解课题“自然之道”的含义。 3.初读课文,从总体上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4.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重点: 一是学会生字词,理解“争先恐后”等词语含义;二是读懂课题“自然之道”的含义,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抓关键字词,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有关绿龟的图片或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3.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 图片引入 师:同学们先欣赏下这些美丽的图片,感受大自然的神秘。 2、 复习旧知识 师:我们已经学过许多有关大自然的文章,谁能举例说说? 生:《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长城》…… 3、 揭示课题 师:你们真棒!大自然神秘奇特,美丽无比:雄伟的高山、奇异的溶洞、广阔的草原,当然也少不了浩瀚的海洋。 今天,陈老师就要带大家一起来到美丽的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在这里,我们不仅欣赏了海景、珍稀动物,还得到了一个启发。你们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吗?又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自然之道》。 师板书,让学生书空。 师:伸出你们的食指,我们一起来书写课题“自然知道”。 来,我们一起把课题读下! 生:自然之道。 4、思考:“道”是什么意思?(道理、规律) 师:大家思考下:这个“道”是什么意思?陈老师从字典里查到了4个意思,哪个更符合这里的意思? 生:第3个:道理,规律。 师:所以课题说的就是--大自然的道理,大自然的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复习来导入课文,唤起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及向往。初识“自然之道”,从题目字面上了解什么是“自然之道”,而此处对“道”的理解仅仅是浅层次的理解。】 二、检查预习 1、 检查字词 师:预习了这篇课文,词语是不是掌握了呀?现在就让我们通关检验吧! ①  出示八个生字:幼、侦、嘲、愚、蠢、吁、彻、啄 师:老师这儿有两组的字想请你们读一读并组词。(生读,课件出示拼音。) 认真观察这些字,你们认为有哪些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呢? 恩,你们真是火眼金睛!/真棒,相信你们都有掌握好了!(这是念“xū”,气喘吁吁。“幼”和“幻”字要区分,多了一笔变幼稚,少了一笔满幻想。“啄”--尖尖嘴,把虫啄,一定记得添上去。“蠢”--“春字撇捺要舒展,两只虫子藏下面”。)板书“蠢”。 现在请大家翻开书本第38页,写个“蠢”字。(师四周指导) ②  出示十个成语:争先恐后、欲出又止、踌躇不前、若无其事、见死不救、鱼贯而出、愚不可及、无遮无拦、气喘吁吁、响彻云霄 师:这篇课文还出现了许多的四字成语。今天陈老师从中挑选了十个,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再读) 接下来,我们要来PK,看看谁的眼口最齐心,反应最快,能快速补充完整圈出的成语。准备好了吗? 2、初读课文 师:真了不起呀!这么多字词都难不倒你们。再来听听你们的课文朗读吧,有没有信心?(有!)先看大屏幕,记住朗读时的要求。朗读的同学要做到读准音、读正确、读流利(生齐读)。而听的同学们要认真听,并圈出不理解的词句。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读一个自然段。先酝酿下--开始吧! 生朗读,师四处走动,引导学生找出错误并更正。 师:刚才他们有没读准确呀?生:有!(恩,读得很好。)/没有,……错了。 【设计意图:检查预习情况,了解学情,重点讲解学生易错字词。其次,扫清字词障碍,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好准备。以多种形式帮助学 生积累词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文的初读要求明确,让 全班都有事可做,同时能再次熟悉课文内容。】 三、理清脉络 1、 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着幼龟离巢进入大海写了哪几件事? 师:你们相当厉害啊,预习成果非常棒,把课文准确、流利地读完。 接下来,陈老师要给你们一个任务。大家自由读课文,并思考:课文围绕着幼龟离巢进入大海写了哪几件事?(3件事:①发现幼龟遇险;②解救幼龟;③反害幼龟,后悔不已。) 2、将全文按照顺序归纳:用“首先……接着……最后……”的句式训练说话。 师:刚才同学们总结了课文具体描写的三件事,那么谁愿意尝试着把这三件事串联起来,说清楚文章的主要内容呢?采用“首先……接着……最后……”的句式。(如果实在没人回答,就出示课件,引导学生集体归纳。)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对文章内容进行归纳。遵守循序渐进原则,从思考、概括三件事到运用句式训练总结归纳,通过对概括方法的引导与训练,帮助学生学会用简短的话语说清主要内容,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和方法。】 四、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观看视频,了解绿龟 师:本课是围绕着幼龟离巢进海展开描写的。那么我们的可爱主角“绿龟”,你们有所了解吗?(没有) 播放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绿龟。 师:观看了视频,相信你们对绿龟有了更深的了解。绿龟的寿命非常长,最长的有400多年,而绿龟的体重也是不可小觑的。 2、 出示第二自然段 师:本课是怎样描写绿龟的呢?请大家齐读这段话。 师:谁能说说绿龟的体重? 生:长大后的绿龟,体重在一百五十公斤左右,然而幼龟的体重却不到它的百分之一。 师:请大家先想象这两者的差距。(出示一组图片)看,这是长大后的绿龟,这是幼龟,能体会到它们的差距吗?(不能)那么再来看这组图片。说说感受吧。 生:幼龟真的好小啊!/绿龟好大呀! 3、 归纳写作方法:列数字、作比较。 生:能够确保句子意思表达得准确。 师:在写作方法上,作者运用了哪几个? 生:列数字、作比较。 4、 理解“争先恐后”在本文的作用(作铺垫) 师:再来看,幼龟们终于要离巢进海了,一个个都“争先恐后”着(课件突显)。是因为太兴奋了吗? 师:那是为什么?(提示:请大家齐读下面一句话并思考幼龟“争先恐后”的原因。) 生:因为“从龟巢到大海……美食。”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一下呢?抓住关键字词。 师:哦,原来是为了保命啊!怪不得幼龟要“争先恐后”。你们说这个词用得好吗?(好!)好在哪?在本文的作用是什么? 生:做铺垫。/ 为下文埋下伏笔。 5.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师:道路不短,惊险却多,稍不留心,小命不保!可见,我们在读这段话时用怎么的语气较好呢? 生:担心的语气。(点名有感情地朗读) 6、 全班质疑: 师:一个“争先恐后”就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幼龟是怀着美好的愿望奔向大海的,然而等待它们的是什么呢?接下来又是怎样的场景呢?作者他们的举动又有何效果呢?更多的精彩,让我们在下节课一起去探讨吧! 【设计意图:利用多种形式的课件展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生动地帮助学生理解相关内容。在具体内容的教学上,尽量让学生开口表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最后通过全班质疑总结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并为下节课埋下伏笔,从而也鼓励学生再次朗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 五、作业布置 1.写会本课生字新词,摘抄自己喜欢的语句。 2.搜索有关自然的名言警句。 【设计意图:字词的理解是阅读中最基础的环节,因此需要严格要 求学生扫除字词障碍,而优美语句的积累对于学生的写作非常重要。这 都是为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做好铺垫,也不断巩固学生的已学知识。课外 拓展旨在开阔学生视野,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板书设计: 9、自然之道 救龟 -- 害龟 -- 救龟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