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锻 造 实 习 教 案一、锻造实习的目的1、了解锻造基本概念2、了解主要锻造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与特点4、熟悉锻造的简单工序及应用二、安全注意事项1.实习前穿戴好各种安全防护用品,检查各种工具的木柄是否牢固。空气锤上、下铁砧是否稳固,铁砧上不许有油、水与氧化皮。2.要根据加热坯料的形状选择好夹钳,夹持牢靠后方可锻打,以免坯料飞出伤人。3.只有在指导人员直接指导下才能操作空气锤。空气锤严禁空击或锻打较硬的东西。4.锻锤工作时,严禁用手伸入工作区域内或在工作区域内放取各种工具、模具。5. 锻区内的锻件毛坯必须用钳子夹取,不能直接用手拿取,以防烫伤,要知“红铁不烫人而黑铁烫人”的常识。6. 设备一旦
2、发生故障时应首先关机、切断电源。三、锻造的基本概念锻压是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材料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具有一定形状与尺寸的毛坯或零件的加工方法。它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加工方法。锻压包括锻造与冲压。锻造又可分为自由锻造与模型锻造两种方式。锻造能消除金属铸锭中的一些铸造缺陷,使其内部晶粒细化,组织致密,力学性能显著提高。重要的机器零件与工具部件,如车床主轴、高速齿轮、曲轴、连杆、锻模、刀杆等,大都采用锻造制坯。锻造生产工艺过程:下料加热锻造冷却检验。自由锻造是利用冲击力或压力使金属在上下砧面间各个方向自由变形,不受任何限制而获得所需形状及尺寸与一定机械性能的锻件的一种加工方法,简称自由锻。自由锻造分手
3、工自由锻与机器自由锻两种。四、自由锻造的工具与设备常用的机器自由锻设备有空气锤、蒸气-空气锤与水压机,其中空气锤使用灵活,操作方便,是生产小型锻件最常用的自由锻设备。空气锤的规格是用落下部分的质量来表示,一般为201000kg。(另外还有加热炉及锻件冷却。简要介绍)空气锤的型号(用汉语拼音字母与数字表示):C 41- 75 B 第二次改进 主参数(落下部分重量为75公斤) 型别(第4组第1型空气锤) 类别(锤类)1、 空气锤的结构原理空气锤是由锤身(单柱式)、双缸(压缩缸与工作缸)、传动机构、操纵机构、落下部分与锤砧等几个部分组成,如图a所示。空气锤是将电能转化为压缩空气的压力能来产生打击力的
4、空气锤的传动是由电动机经过一级皮带轮减速,通过曲轴连杆机构,使活塞在压缩缸内作往复运动产生压缩空气,进入工作缸使锤杆作上下运动以完成各项工作。空气锤的工作原理如图b。 空气锤a)外形图 b)工作原理1-工作缸 2-旋阀 3-压缩缸 4-手柄 5-锤身 6-减速机构7-电动机 8-脚踏杆 9-砧座 10-砧垫 11-下砧块 12-上砧块13-锤杆 14-工作活塞 15-压缩活塞 16-连杆 17-上旋阀 18-下旋阀2、 机器自由锻的工具钳手 克棍 压铁 剁刀 冲子 垫环剁垫 摔子 压肩摔子 机锻工具(1) 夹持工具:如圆钳、方钳,槽钳、抱钳、尖咀钳、专用型钳等。(2) 切割工具:剁刀、剁垫、
5、克棍等。(3) 变形工具:如压铁、摔子、压肩摔子、冲子、垫环等。(4) 测量工具:如钢直尺、内外卡钳等。(5) 吊运工具:如吊钳、叉子等。3、机器自由锻的操作接通电源,启动空气锤后通过手柄或脚踏杆,操纵上下旋阀,可使空气锤实现空转、锤头悬空、连续打击、压锤与单次打击五种动作,以适应各种加工需要。(1) 空转(空行程)当上、下阀操纵手柄在垂直位置,同时中阀操纵手柄在“空程”位置时;压缩缸上、下腔直接与大气连通,压力变成一致,由于没有压缩空气进入工作缸,因此锤头不进行工作。(2) 锤头悬空当上、下阀操纵手柄在垂直位置,将中阀操纵手柄由“空程”位置转至“工作”位置时,工作缸与压缩缸的上腔与大气相通。
6、此时,压缩活塞上行,被压缩的空气进入大气;压缩活塞下行,被压缩的空气由空气室冲开止回阀进入工作缸的下腔,使锤头上升,置于悬空位置。(3) 连续打击(轻打或重打)中阀操纵手柄在“工作”位置时,驱动上、下阀操纵手柄(或脚踏杆)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使压缩缸上、下腔与工作缸上、下腔互相连通。当压缩活塞向下或向上运动时,压缩缸下腔或上腔的压缩空气相应地进入工作缸的下腔或上腔,将锤头提升或落下。如此循环,锤头产生连续打击。打击能量的大小取决于上、下阀旋转角度的大小,旋转角度越大,打击能量越大。(4) 压锤(压紧锻件)当中阀操纵手柄在“工作”位置时,将上、下阀操纵手柄由垂直位置向顺时针方向旋转45,此时工作缸的
7、下腔及压缩缸的上腔与大气相连通。当压缩活塞下行时,压缩缸下腔的压缩空气由下阀进入空气室,并冲开止回阀经侧旁气道进入工作缸的上腔,使锤头压紧锻件。(5) 单次打击单次打击是通过变换操纵手柄的操作位置实现的。单次打击开始前,锤处于锤头悬空位置(即中阀操纵手柄处于“工作”位置),然后将上、下阀的操纵手柄由垂直位置迅速地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到某一位置再迅速地转到原来的垂直位置(或相应地改变脚踏杆的位置)这时便得到单次打击。打击能量的大小随旋转角度而变化,转到45时单次打击能量最大。如果将手柄或脚踏杆停留在倾斜位置(旋转角度45),则锤头作连续打击。故单次打击实际上只是连续打击的一种特殊情况。五、 锻造工艺
8、过程及基本工序自由锻基本工序,着重讲镦粗、拔长、冲孔、切断、弯曲及其应用(结合样品)1. 镦粗镦粗是使坯料的截面增大,高度减小的锻造工序。镦粗有完全镦粗、局部镦粗与垫环镦粗等三种方式。局部镦粗按其镦粗的位置不同又可分为端部镦粗与中间镦粗两种。如图所示。镦粗主要用来锻造圆盘类(如齿轮坯)及法兰等锻件,在锻造空心锻件时,可作为冲孔前的预备工序,镦粗可作为提高锻造比的预备工序。镦粗的一般规则、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下: 被镦粗坯料的高度与直径(或边长)之比应小于2.53,否则会镦弯(图a)。工件镦弯后应将其放平,轻轻锤击矫正(图b)。局部镦粗时,镦粗部分坯料的高度与直径之比也应小于2.53。 镦粗的始
9、锻温度采用坯料允许的最高始锻温度,并应烧透。坯料的加热要均匀,否则镦粗时工件变形不均匀,对某些材料还可能锻裂。(a) (b) (a) (b) 镦粗 镦弯的产生与矫正a)完全镦粗 b)局部镦粗 a)镦弯的产生 b)镦弯的矫正 镦粗的两端面要平整且与轴线垂直,否则可能会产生镦歪现象。矫正镦歪的方法是将坯料斜立,轻打镦歪的斜角,然后放正,继续锻打。如果锤头或抵铁的工作面因磨损而变得不平直时,则锻打时要不断将坯料旋转,以便获得均匀的变形而不致镦歪。 锤击应力量足够,否则就可能产生细腰形,如图a所示。若不及时纠正,继续锻打下去,则可能产生夹层,使工件报废,如图b所示。(a) (b) (c) (a) (b
10、) 镦歪的产生与矫正 细腰形及夹层的产生a)细腰形 b)夹层2. 拔长拔长是使坯料长度增加,横截面减少的锻造工序,又称延伸或引伸,如图所示。拔长用于锻制长而截面小的工件,如轴类、杆类与长筒形零件。(a) (b) (c) 拔长a)拔长 b)局部拔长 c)心轴拔长拔长的一般规则,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拔长过程中要将毛坯料不断反复地翻转90,并沿轴向送进操作,如图a所示。螺旋式翻转拔长如图b所示,是将毛坯沿一个方向作90翻转,并沿轴向送进的操作。单面顺序拔长如图c所示,是将毛坯沿整个长度方向锻打一遍后,再翻转90,同样依次沿轴向送进操作。用这种方法拔长时,应注意工件的宽度与厚度之比不要超过2.5,否
11、则再次翻转继续拔长时容易产生折叠。(a) (b) (c) 拔长时锻件的翻转方法a)反复翻转拔长 b)螺旋式翻转拔长 c)单面顺序拔长 拔长时,坯料应沿抵铁的宽度方向送进,每次的送进量应为抵铁宽度的0.30.7倍(图a)。送进量太大,金属主要向宽度方向流动,反而降低延伸效率(图b)。送进量太小,又容易产生夹层(图c)。另外,每次压下量也不要太大,压下量应等于或下于送进量,否则也容易产生夹层。(a) (b) (c) 拔长时的送进方向与进给量a)送进量合适 b)送进量太大、拔长率降低 c)送进量太小、产生夹层 由大直径的坯料拔长到小直径的锻件时,应把坯料先锻成正方形,在正方形的截面下拔长,到接近锻件
12、的直径时,再倒棱,滚打成圆形,这样锻造效率高,质量好。如图所示。 大直径坯料拔长时的变形过程 锻制台阶轴或带台阶的方形、矩形截面的锻件时,在拔长前应先压肩。压肩后对一端进行局部拔长即可锻出台阶。如图所示。(a) (b) 压肩a)方料压肩 b)圆料压肩 锻件拔长后须进行修整,修整方形或矩形锻件时,应沿下抵铁的长度方向送进,如图a所示,以增加工件与抵铁的接触长度。拔长过程中若产生翘曲应及时翻转180轻打校平。圆形截面的锻件用型锤或摔子修整。如图b所示。(a) (b) 拨长后的修整a)方形、矩形面的修整 b)圆形截面的修整3. 冲孔冲孔是用冲子在坯料冲出透孔或不透孔的锻造工序。一般规定:锤的落下部分
13、重量在0.155t之间,最小冲孔直径相应为30100mm;孔径小于100mm,而孔深大于300mm的孔可不冲出;孔径小于150mm,而孔深大于500mm的孔也不冲出。根据冲孔所用的冲子的形状不同,冲孔分实心冲子冲孔与空心冲子冲孔。实心冲子冲孔分单面冲孔与双面冲孔。 单面冲孔:对于较薄工件,即工件高度与冲孔孔径之比小于0.125时,可采用单面冲孔(图)。冲孔时,将工件放在漏盘上,冲子大头朝下,漏盘的孔径与冲子的直径应有一定的间隙,冲孔时应仔细校正,冲孔后稍加平整。 双面冲孔:其操作过程为:镦粗;试冲(找正中心冲孔痕);撒煤粉;冲孔,即冲孔到锻件厚度的2/33/4;翻转180找正中心;冲除连皮;如
14、图所示。修整内孔;修整外圆。(a) (b) 单面冲孔 双面冲孔冲孔前的镦粗是为了减少冲孔深度并使端面平整。由于冲孔锻件的局部变形量很大,为了提高塑性,防止冲裂,冲孔应在始锻温度下进行。冲孔时试冲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孔的位置正确,即先用冲子轻冲出孔位的凹痕,并检查孔的位置是否正确,如果有偏差,可将冲子放在正确的位置上再试冲一次,加以纠正。孔位检查或修正无误后,向凹痕内撒放少许煤粉或焦炭粒,其作用是便于拔出冲子,因可利用煤粉受热后产生的气体膨胀力将冲子顶出,但要特别注意安全,防止冲子与气体冲出伤人,对大型锻件不用放煤粉,而是冲子冲入坯料后,立即带着冲子滚外圆,直到冲子松动脱出。冲子拔出后可继续冲深,此
15、时应注意保持冲子与砧面垂直,防止冲歪,当冲到一定深度时,取出冲子,翻转锻件,然后从反面将孔冲透。空心冲子冲孔:当冲孔直径超过400mm时,多采用空心冲子冲孔。对于重要的锻件,将其有缺陷的中心部分冲掉,有利于改善锻件的机械性能。4. 切割切割是使坯料分开的工序,如切去料头、下料与切割成一定形状等。用手工切割小毛坯时,把工件放在砧面上,錾子垂直于工件轴线,边錾边旋转工件,当快切断时,应将切口稍移至砧边处,轻轻将工件切断。大截面毛坯是在锻锤或压力机上切断的,方形截面的切割是先将剁刀垂直切入锻件,至快断开时,将工件翻转180,再用剁刀或克棍把工件截断,如图a所示。切割圆形截面锻件时,要将锻件放在带有圆
16、凹槽的剁垫上,边切边旋转锻件,如图b所示。(a) (b)切割a)方料的切割 b)圆料的切割5. 弯曲使坯料弯成一定角度或形状的锻造工序称为弯曲。弯曲用于锻造吊钩、链环、弯板等锻件。弯曲时锻件的加热部分最好只限于被弯曲的一段,加热必须均匀。在空气锤上进行弯曲时,将坯料夹在上下砥铁间,使欲弯曲的部分露出,用手锤或大锤将坯料打弯,如图a所示。或借助于成型垫铁、成型压铁等辅助工具使其产生成型弯曲,如图b所示。(a) (b)弯曲a)角度弯曲 b)成形弯曲六、螺母的锻造过程锻造前要根据锻件的形状、尺寸大小及坯料形状等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基本工序与确定锻造工艺过程。螺母的锻造过程序 号火 次操 作 工 序工
17、具备 注1下料剪床 按锻件图尺寸,考虑料头烧损计算坯料尺寸并使H。/d。2.521镦粗尖口钳32冲孔尖口钳圆钩钳冲子43锻六角心棒用心棒插入孔中,锻好一面转60锻第二面,再转60即锻好53罩圆倒角尖口钳罩圆凹模63修整心棒平锤修整温度可略低于800(先示范,学生再实际操作。)机加工前,锻件要进行热处理,目的是均匀组织,细化晶粒,减少锻造残余应力,调整硬度,改善机械加工性能,为最终热处理做准备。(实习的目的与意义、实习的内容及操作步骤、实习小结)1、 金属锻造前为什么要加热?2、 自由锻造有哪些基本操作工序?各有何用途?3、 指出空气锤各组成部分的名称。4、 冲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冲压有哪些基本
18、工序?板料冲压一、冲压生产概述利用冲压设备与冲模使金属或非金属板料产生分离或变形的压力加工方法称冲压,也称为板料冲压。这种加工方法通常是在常温下进行的,所以又称冷冲压。板料冲压的原材料是具有较高塑性的金属材料,如低碳钢、铜及其合金、镁合金等。非金属(如石棉板、硬橡皮、胶木板、皮革等)的板材、带材或其他型材。用于加工的板料厚度一般小于6mm。冲压生产的特点。 可以生产形状复杂的零件或毛坯。 冲压制品具有较高的精度、较低的表面粗糙度,质量稳定,互换、性能好。 产品还具有材料消耗少、重量轻、强度高与刚度好的特点。 冲压操作简单,生产率高,易于实现机械化与自动化。 冲模精度要求高,结构较复杂,生产周期
19、较长,制造成本较高,故只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场合。在一切有关制造金属或非金属薄板成品的工业部门中都可采用冲压生产,尤其在日用品、汽车、航空、电器、电机与仪表等工业生产部门,应用更为广泛。二、板料冲压的主要工序按板料在加工中是否分离,冲压工艺一般可分为分离工序与变形工序两大类。分离工序是在冲压过程中使冲压件与坯料沿一定的轮廓线互相分离;而变形工序是使冲压坯料在不破坏的条件下发生塑性变形,并转化成所要求的成品形状。 冲裁在分离工序中,剪裁主要是在剪床上完成的。落料与冲孔又统称为冲裁,如上图所示,一般在冲床上完成。 弯曲示意图 拉深示意图在变形工序中,还可按加工要求与特点不同分为弯曲、拉深(又称拉延)与
20、成形等类。其中弯曲工序除了在冲床上完成之外,还可以在折弯机(如电气箱体加工)、滚弯机(如自行车轮圈制造等)上实行。弯曲的坯料除板材之外还可以是管子或其他型材。变形工序又可分为缩口、翻边、扩口、卷边、胀形与压印等。(a) (b)翻边a)内孔翻边 b)外缘翻边三、冲压主要设备冲压所用的设备种类有多种,但主要设备是剪床与冲床。1. 剪床剪床的用途是将板料切成一定宽度的条料或块料,以供给冲压所用,剪床传动机构如图5-5所示。剪床的主要技术参数是能剪板料的厚度与长度,如Q11-21000型剪床,表示能剪厚度为2mm、长度为1000mm的板材。剪切宽度大的板材用斜刃剪床,当剪切窄而厚的板材时,应选用平刃剪
21、床。 剪床传动机构示意图1-电动机 2-带轮 3-制动器 4-曲柄 5-滑块6-齿轮 7-离合器 8-板料9-下刀片10-上刀件 11-导轨 12-工作台 13-挡铁2. 冲床冲床是曲柄压力机的一种,可完成除剪切外的绝大多数基本工序。冲床按其结构可分为单柱式与双柱式、开式与闭式等;按滑块的驱动方式分为液压驱动与机械驱动两类。机械式冲床的工作机构主要由滑块驱动机构(如曲柄、偏心齿轮、凸轮等)、连杆与滑块组成。下图为开式双柱式冲床的外形与传动简图。电动机经V带减速系统使大带轮转动,再经离合器使曲轴旋转。当踩下踏板后,离合器闭合并带动曲轴旋转,再通过连杆带动滑块沿导轨作上下往复运动,完成冲压加工。冲
22、模的上模装在滑块上,随滑块上下运动,上下模闭合一次即完成次冲压过程。踏板踩下后立即抬起,滑块冲压一次后便在制动器作用下,停止在最高位置上,以便进行下一次冲压。若踏板不抬起,滑块则进行连续冲压。通用性好的开式冲床的规格以额定标称压力来表示,如100kN(10t)。其他主要技术参数有滑块行程距离(mm)、滑块行程次数(次/min)与封闭高度等。(a) (b) 冲床a)外观图 b)传动简图1-电动机 2-小带轮 3-大带轮 4-小齿轮 5-大齿轮6-离合器 7-曲轴 8-制动器 9-连杆 10-滑块 11-上模 12-下模 13-垫板 14-工作台 15-床身 16-底座 17-脚踏板3. 冲模结构
23、冲模是板料冲压的主要工具,其典型结构如下图所示。一副冲模由若干零件组成,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工作零件 如凸模l与凹模2,为冲模的工作部分,它们分别通过压板固定在上下模板上,其作用是使板料变形或分离,这是模具关键性的零件。定位零件 如导料板9,定位销10。用以保证板料在冲模中具有准确的位置。导料板控制坯料进给方向,定位销控制坯料进给量。卸料零件 如卸料板8。当冲头回程时,可使凸模从工件或坯料中脱出。亦可用弹性卸料,即用弹簧、橡皮等弹性元件通过卸料板推下板料。模板零件 如上模板3,下模板4与模柄5等。上模借助上模板通过模柄固定在冲床滑块上,并可随滑块上、下运动;下模借助下模板用压板螺栓固定在工作台
24、上。导向零件 如导套11、导柱12等,是保证模具运动精度的重要部件,分别固定在上、下模板上,其作用是保证凸模向下运动时能对准凹模孔,并保证间隙均匀。固定板零件 如凸模压板6、凹模压板7等,使凸模、凹模分别固定在上、下模板上。此外还有螺钉、螺栓等联接件。 以上所有模具零件并非每副模具都须具备,但工作零件、模板零件、固定板零件等则是每副模具所必须有的。 冲裁模1-凸模 2-凹模 3-上模板 4-下模板 5-模柄 6-压板 7-压板8-卸料板 9-导料板 10-定位销 11-导套 12-导柱冲床操作安全规范: 冲压工艺所需的冲剪力或变形力要低于或等于冲床的标称压力。 开机前应锁紧所有调节与紧固螺栓,以免模具等松动而造成设备、模具损坏与人身安全事故。 开机后,严禁将手伸入上下模之间,取下工件或废料应使用工具。冲压进行时严禁将工具伸入冲模之间。 两人以上共同操作时应由一人专门控制踏脚板,踏脚板上应有防护罩,或将其放在隐蔽安全处,工作台上应取尽杂物,以免杂物坠落于踏脚板上造成误冲事故。 装拆或调整模具应停机进行。第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