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地暖设计参数.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9765030 上传时间:2025-04-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暖设计参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地暖设计参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板采暖 管间距的计算,用什么公式计算管间距。 希望高手说的具体点 最佳答案 地暖作为暖通专业的一项新技术,发明与使用不过几十年。引进国内,也不过十几年,设计要比传统散热器系统的更加繁杂,设计研究与经验在我省尚欠成熟。   因为设计是良好施工的基础,设计和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和影响其使用效果,地面龟裂等一系列问题,也会影响到其他工作的顺利进行与质量水平。   地暖系统的设计应当经过严密认真的计算与细致的研究。 安装工程设计图纸   设计依据   1、《地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2001年版、修订版)   2、《实用供热设计手册》   3、《民用建筑节能设计规范》   4、《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应用技术规程》(北京市2000年10月1日实施)   5、《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工程技术规程》(河北省2001年1月1日实施)   6、《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7、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合同、设计委托书   地暖系统设计主要参数   1、地板表面的平均温度:   ①人员经常停留的地面,宜采用24℃-26℃,温度上限值28℃。   ②人员短期停留的地面,宜采用28℃-30℃,温度上限值32℃。   ③无人员停留的地面,宜采用35℃-40℃,温度上限值42℃。   2、供回水温度;   ①供水温度的上限值60℃、65℃、70℃、75℃等。   从安全和使用寿命考虑,民用建筑的供水温度不应超过60℃。   ②供回水温差宜小于或等于10℃。   3、热负荷:   ①全面辐射采暖的热负荷,应按有关规范进行。对计算出的热负荷乘以0.9-0.95修正系数或将室内计算温度取值降低2℃均可。   ②局部采暖的热负荷,应再乘以附加系数。 (见下图) 采暖面积与房间总面积比值 0.55 0.40 0.25 附 加 系 数 1.30 1.35 1.50   4、有效散热面:   计算有效散热量时,必须重视室内设备、家具及地面覆盖物对有效散热面积的影响。   5、填充层:   ①厚度不宜小于50mm。   ②当面积超过30m2或长度超过6m时,填充层宜设置间距小于或等于6m,宽度大于或等于5mm的伸缩缝。   面积较大时,间距可适当增大,但不宜超过10m。   ③加热管穿过伸缩缝时,宜设长度不大于100mm的柔性套管。   6、压力: 工作压力不宜大于0.8MPa。如超过应采取措施。   7、流速:   加速管内水的流速不应小于0.25m/s,不超过0.5m/s。同一集配装置的每个环路加热管长度应尽量接近,一般不超过100m,最长不能超过120m。每个环路的阻力不宜超来30Kpa。      8、绝热层: 柚板结构层间应设绝热层,宜采用PS板,容量≥20kg/m3,厚度不宜小于25mm。 设计步骤   1、方案设计:   ①根据建筑施工图及相关数据,计算建筑物热负茶。   ②与建筑其他相关专业(水、电、装饰等)协调地暖系统设计有关间距。   ③确定集配装置(分水器)的位置。   2、施工设计:   ①计算建筑物的有效散热负荷。   ②计算建筑物的有效散热面积。   ③地暖系统布置及水力计算。   ④其他附属设备选择。   ⑤与相关专业会签,并经审核绘制出正式施工图。  3、设计完成,应将设计各有关资料,打印装订成册。 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除(二)部分外,设计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采用分户独立式热源或集中采暖负荷的90%。或将房间温度降低2℃计算。   2、在住宅中应用,应考虑家具遮挡等因素对散热量的影响,乘以适当修正系数。   3、垂直相邻房间,除顶层外,各层均应按房间采暖热负荷扣除来自上层的热量,确定房间所需散热量。   4、不同地面材质、散热量不同,为保证室温要求,设计时应尽量按散热量比石材低的木材板考虑,用户即使选用石材类做地面,也不会影响采暖效果。   5、为满足一户中各朝向房间室温的匀衡,耗热量计算中应考虑方向附加及附减,外墙多的房间,热损失多,加热管必然密些。南向中间房间热损失少,管间距必然大些。   6、尽量考虑将生产冷水管布置在地板采暖结构层中,但应避免管一相互穿越。   7、合理划分环路区域,昼量做到分室控制,避免与其它管线交叉。   8、设计中应特别注意,同一分集水器上管长尽量保持一致,避免造成阴力失衡和管材浪费。   9、对以独立式燃气炉为热源的系统,应控制管长≤90m,以减少阻力,并特别注意阴力平衡和管内流速问题。   10、为保证地面不裂,管间距不得小于100mm,局部过密处在管上皮10mm处加钢丝网;为保障地温度均匀性,管间距不易大于350mm。   11、供回水温度宜小于60℃(最大不超过70℃),供回水温差应小于10℃,系统工作压力不宜超过0.8MPa。   12、无论采用何种热源,地板采暖与供回水系统的温度、水量和所用压差等参数都应匹配。   13、应特别注意在设计选择参数时,PEX管内流速不得小于0.25m/s,否则会产生气塞现象。   14、根据规范,在长度超过6-8m应设置膨胀缝材。每30-40m2应设膨胀缝材,但膨胀缝并不是越多越好,应合理设置。   15、确保地板采暖层的厚度(不包括面层厚度),住宅厚度为≥70mm(复合保温厚度20mm,豆石混凝土厚度为50mm,管上皮豆石混凝土的厚度不少于30mm。   16、不同地面标高应分别设置分集水器。 地暖末端系统的热舒适性主要与管间距和管径有关,管间距决定单位面积的地暖管长度,在地暖末端设计时,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地暖管道单位发热量。在地暖温度50°时,影响地暖管发热量大小的决定因素是地暖结构层的导热性能。只要记住两个数据就可以把地暖末端设计好: 1、25W/米,用水泥砂浆找平层(3CM)作为导热层的湿式地暖环境,地暖管发热量每米为25W左右。管间距15CM每平方地暖管(Dn16)长度6.6米,其散热量约165w/平方;管间距20CM每平方地暖管长度5米,其散热量约125W/平方。水泥层厚度、水温、管径对散热量影响作为修正系数。 2、22W/米,用铝板作为导热层的干式地暖环境,地暖管(Dn16)发热量每米为22W左右,管间距15CM铝板型干式地暖系统,散热量约145W/平方;管间距20CM的铝板型干式地暖,其散热量为110W/平方,水温、管径对散热量影响作为修正系数。当然,没有导热层的干式地暖单位面积散热量很低,只有60W左右,地暖就不热! 上述数据均来源于国家热工检验报告。简单有效!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