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流行病学:
1.地区性分布:
①国内:北方更多见,秦岭地区、太行山以南河南【林州】、河北、山西三省交界区最高
②国外:中亚一带、法国、非洲、中南美洲
③民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土库曼族、伊朗波斯人较高
2.男性多于女性:1.3-3:1
3.中老年易患:40岁以上多见,50岁以后高发,60-64发病率最高
病因:
1.环境因素:重度烟(烈)酒、亚硝胺、真菌为主要因素
(1)物理因素:粗糙/过硬食物、过烫食物、进食过快
(2)化学因素:①化学物质/化学品:亚硝胺、咀嚼槟榔或烟丝或吃胡椒、腐蚀性食管灼伤狭窄【造成弥漫性上皮增生,为癌前病变】
②含有32亚硝胺的食物:熏腊食物、酒类等
③营养缺乏:动物蛋白、新鲜蔬果、2C【危险因素】、B、、、【可能】
(3)生物因素:
①真菌:镰刀菌、白地霉菌、黄曲霉/黑曲霉。可能与感染有关
②慢性炎症:胃食管反流病、贲门失弛缓症、食管憩室等【炎症-溃疡-弥漫性上皮增生】
2.遗传因素:
①有家族聚集性,可能跟染色体畸变有关
②、p53等抑癌基因失活;、、1等癌基因激活
病理:
早期
①管壁僵硬、蠕动可中断、钡剂滞留
②小龛影、小充缺、边缘毛刺状③黏膜增粗、紊乱、迂曲、中断
晚期
髓质型
缩窄型
蕈伞型
溃疡型
发生率
50-60%
5-10%
15-20%
10%
大体病理
管壁增厚,癌瘤上下端呈坡状,侵及管壁全层、全周
切面灰白实体肿块
环形生长,明显环形狭窄,累及全周,预后差
卵圆形扁平肿块,向腔内呈蘑菇样隆起
表面溃疡
向外生长,引起深陷而边缘清楚的溃疡
组织病理
我国鳞癌为主(80-90%)欧美腺癌为主(>50%)
食管钡餐
管腔明显狭窄、不规则充缺
黏膜破坏、粗乱
近端食管扩张
管腔明显狭窄
偏心性大充缺
龛影
其他征象还有蠕动消失、软组织影等
阻塞症状
阻塞重,内镜常不能通过
阻塞重、早
一定程度阻塞
阻塞轻、晚
扩散转移
直接
壁内扩散为主,黏膜下层→上下端及全层→邻近器官
淋巴
主要途径:黏膜下层【转移率18-33%】,外膜以后【78-89%】
①颈段、胸上段:颈、上纵隔为主
②胸中段:颈、上中下纵隔、上腹平均
③胸下段、腹段:下纵隔、上腹为主
④锁骨上、腹主A旁为远处转移(M1)
血道
肝、肺、骨、肾、肾上腺、脑,较晚出现
早中晚分期:
分期
病变长度
病变范围
转移
早期
0
不定
黏膜层内
无
I
<3
黏膜下层内
中期
3-5
部分肌层
>5
肌层全层或侵犯外膜
局部转移
晚期
明显外侵
远处转移或器官转移
临床表现:
1.早期:
①吞咽粗硬食物时可有胸骨后不适感,如:烧灼样/针刺样/牵拉摩擦样疼痛
②食物通过缓慢,有滞留感、哽咽感,可通过吞咽水后缓解消失
③症状时轻时重,持续长短不一,可无症状
2.中晚期:
(1)进行性吞咽困难:
①程度:固体食物进食困难—半流质—液体进食困难
②咽下疼痛:癌肿糜烂溃疡或伴食管炎,以进热食、酸性食物明显,可放射至颈肩胸背部
③返流:返流物包括宿食、黏液可有脱落组织块,可为血性
④消瘦:慢性脱水、营养不良、消瘦、无力等
⑤假性好转:水肿消退或组织块脱落,可暂时改善吞咽困难,易误诊
(2)直接蔓延、食管外侵犯:
①颈交感N节:征,包括眼裂缩小、眼球内陷、瞳孔缩小、同侧面无汗和潮红
②喉返N:声音嘶哑
③气管:可引起气管-食管瘘,瘘管—进食剧咳—感染【肺炎、肺脓肿、纵隔脓肿】
(3)远处转移【淋巴道、血道】:
①淋巴道转移:锁骨上肿大、腹主A旁撕裂致大出血—呕血
②血道转移:肝大、肿块、腹水、黄疸【肝】胸水、咳黏痰【肺】骨痛【骨】昏迷【脑】
(4)恶病质
诊断:
胃镜+活检
甲苯胺蓝染色【蓝】卢戈碘液染色【黄】活检确诊
食管钡剂造影
见上
食管壁厚度>5,与周围器官分界模糊,难以发现早期食管癌
食管超声
-
鉴别诊断:
食管炎
类似早期食管癌症状,X线无异常发现,可通过食管镜进行鉴别,需要定期复查
食管憩室
1.牵出型:纵隔淋巴结炎症2.膨出型:不能完全排空,症状较明显,X线检查可鉴别
食管静脉曲张
多见于下段,X线,串珠状充盈缺损。
良性肿瘤
平滑肌瘤:发展缓慢,症状轻,X线见一光滑半月形阴影,黏膜光整
食管镜见腔内隆起性肿块
食管息肉
起源于黏膜下层,带蒂,腔内生长,内镜下摘除或手术摘除
贲门失弛缓症
表现为吞咽困难,间隙发作,病程长,进展慢,X线见“鸟嘴样”狭窄,黏膜光滑。食管镜检查可以明确
食管良性狭窄
多为化学灼伤的后遗症,儿童和年轻人多见,有吞强碱或强酸病史
治疗:
1.手术治疗【首选】:
(1)原则:完全性清除【癌瘤上下5-8】、淋巴结清扫
(2)适应症:①除T4b、N3、M1者;②心肺肝肾功能好者;③放疗后复发、无远处转移者
(3)禁忌症:①T4b、N3、M1出现任何一个;②心肺肝肾功能差,无法耐受手术者
(4)并发症: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乳糜胸、反流性食管炎、胸内出血、心血管并发症、肺炎、脓胸、膈疝、上消化道出血等
(5)术后肺部并发症:包括肺炎、肺部基础疾病加重、肺不张、呼衰等
①危险因素:高龄、吸烟、术前肺部并发疾病、营养不良等
②预防措施:
1)术前充分全面的检查,纠正低蛋白血症,戒烟
2)合并肺部疾病患者,给予低流量吸氧、解痉、平喘、雾化吸入祛痰和抗生素使用;同时嘱患者吹气球、爬楼梯锻炼肺功能,帮助患者在床上练习咳嗽。
3)术中注意减少对肺组织的损伤,术中避免损伤、刺激气管壁和肺门的神经丛以及喉返神经;术中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
4)术后呼吸道管理,患者尽早半卧位或坐位,给于患者叩背协助排痰或挤压患者颈部气管,引发咳嗽,促进痰液排出,扩张肺组织,增加雾化吸人次数,并且静滴化痰药物,可以行床边支气管纤维镜吸痰,必要时行气管切开吸痰。
5)防止肺部感染,控制补液速度及补液量,防止肺水肿,能进食后应当少量多餐,进食后避免平卧
(5)术式:
①经胸食管癌切除+胃/肠代食管术:常规术式。
②胸腔镜微创切除:用于较早期食管癌、心肺功能差不能耐受开胸者
③姑息性减状手术如:食管腔内置管术、食管-胃/结肠转流吻合术、胃造瘘术等
④颈段/胸上段首选放疗;胸中段首选手术+放疗;胸下段首选手术
2.内镜治疗:
方式
备注
早期食管癌
①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病灶<2,无转移者
②内镜下消融术
治疗后标本不能病理检查
③氩离子束凝固术
佩带心脏起搏器者禁用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较快禁用
进展期食管癌
①单纯扩张
需反复扩张,仅用于局限病变
②食管内支架置放术
治疗癌性狭窄的姑息性疗法,可长时间缓解
上段/贲门部肿瘤不宜使用
③内镜下癌肿消融术
-
3.放疗:
(1)术前放疗:目的:使癌肿及转移的淋巴结缩小,周围小的血管和小的淋巴管闭塞,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手术中播散。放疗结束后2-3w手术
适应症
禁忌症
照射野数
照射范围
照射剂量
照射时间
根治性放疗
①患者一般情况在中等以上;
②病变长度不超过8;
③无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无声带麻痹, 无远处转移;
④可进半流质或普食;
⑤无穿孔前征象
恶液质
食管瘘
穿孔
大量出血
野数:3野(前正中野、背部两斜野)
范围:长以病变两端各放3~4,宽5~6
60-706-7w
常规放疗2次,5次/周
姑息性放疗
①患者一般情况较差;
②病变长度超过8;
③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或声带麻痹;④减症治疗,如骨转移时止痛,气管受压时缓解呼吸困难
无
略小于根治性放疗,可前后两野对穿照射
一般为45-50 4-5w
(2)术后放疗:术中切除不彻底者。术后3-6w开始放疗
(3)单纯放疗:多用于颈段/上胸段癌或手术禁忌症者。(4)三维适形放疗
4.化疗:
(1)单纯化疗【姑息性化疗】:不能耐受手术、放疗的晚期病人(常用联合化疗方案、、等)
(2)术前化疗:缩小病变,减少术中肿瘤扩散;提高根治性切除率
(3)术后化疗:姑息性切除术后以提高五年生存率;根治性切除术后防止和延缓癌的复发或转移
★应定期检查血象,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附:食管癌标准临床路径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食管癌(10:C1500.1)
行食管癌根治术(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93:42.41/42.42/42.5-42.6)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13-21天
时间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3天
住院第4天
(手术前1天)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 完成病历书写
□ 开化验单及检查申请单
□ 主管医师查房
□ 初步确定治疗方案
□ 上级医师查房
□ 临床分期与术前评估
□ 根据病情需要,完成相关科室会诊
□ 住院医师完成病程日志、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书写
□ 上级医生查房
□ 完成术前准备
□ 术前病例讨论,确定手术方案
□ 完成术前小结、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输血同意书、授权同意书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 胸外科二级护理常规
□ 饮食:◎半流质饮食◎流质饮食
临时医嘱:
□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 凝血功能、血型、肝肾功能、电解质
□ 感染性疾病筛查
□ 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
□ 内镜检查+活检
□ 影像学检查:胸片正侧位、胸部(平扫+增强扫描)、上消化道造影、腹部超声或
□ 超声心动图、食道内镜超声(酌情)
长期医嘱:
□ 雾化吸入
临时医嘱:
□ 拟明日全麻下行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
□ 术前禁食水
□ 术前肠道准备
□ 术前留置胃管
□ 备皮
□ 备血
□ 其他特殊医嘱
主要
护理
工作
□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 入院护理评估
□ 呼吸功能锻炼
□ 宣教、备皮等术前准备
□ 提醒患者禁食水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住院第5天
(手术日)
住院第6天
(术后第1天)
住院第7-14天
(术后第2-9天)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留置胃管或加留置十二指肠营养管
□ 留置尿管
□ 手术
□ 术者完成手术记录
□ 住院医生完成术后病程
□ 主管医生查房
□ 观察生命体征
□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手术情况及术后注意事项
□ 上级医师查房
□ 住院医师完成病程书写
□ 观察胸腔引流及胃肠减压情况
□ 观测生命体征
□ 注意生命体征及肺部呼吸音
□ 鼓励并协助患者排痰
□ 必要时纤支镜吸痰
□ 上级医生查房
□ 住院医生完成病程书写
□ 视病情复查血常规、血生化及胸片
□ 应用肠内营养
□ 视胸腔引流情况拔除胸腔引流管并切口换药
□ 必要时纤支镜吸痰
□ 视情况停用或调整抗菌药物
□ 视情况拔除胃管及十二指肠营养管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 特级或一级护理
□ 禁食水
□ 吸氧
□ 清醒后半卧位
□ 持续胃肠减压,记量
□ 心电监护
□ 体温、血压、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
□ 胸管引流记量
□ 持续导尿,记24小时出入量
□ 雾化吸入
□ 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 镇痛药物
临时医嘱:
□ 其他特殊医嘱
长期医嘱:
□ 胸外科一级护理
□ 静脉营养支持
临时医嘱:
□ 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
□ 胸片
□ 其他特殊医嘱
长期医嘱:
□ 胸外科二级护理
□ 停胸腔闭式引流计量
□ 停胃肠减压
□ 术后5-6天进流食
□ 停记尿量、停吸氧、停心电监护
□ 停雾化
临时医嘱:
□ 拔胸腔闭式引流管
□ 拔除尿管
□ 拔除胃管
□ 切口换药
□ 复查胸片、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
□ 必要时泛影葡胺上消化道造影
主要护理工作
□ 术晨留置胃管、尿管
□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 心理和生活护理
□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 指导术后呼吸训练
□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 呼吸功能训练
□ 心理与生活护理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签名
医师签名
时间
住院第15-20天
(术后第10-15天)
出院日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上级医生查房
□ 住院医生完成病程书写
□ 视情况拔除十二指肠营养管,逐步恢复饮食
□ 视伤口愈合情况拆线
□ 上级医生查房,明确是否出院
□ 住院医生完成出院小结、出院证明、病历首页等
□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如饮食、复诊时间、后续治疗等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 胸外科二级护理常规
□ 半流食
临时医嘱:
□ 切口拆线换药
出院医嘱:
□ 术后三周普食
□ 睡眠时床头垫高
□ 出院带药胃肠动力药、抗酸药
主要护理工作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 指导术后呼吸训练
□ 心理与生活护理
□ 指导恢复饮食
□ 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 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 出院后饮食指导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签名
医师签名
15 / 15
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别林斯基
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乌申斯基
书籍——举世之宝——梭罗
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书是唯一不死的东西——丘特
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巴甫连柯
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洛廖夫
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 ——库法耶夫
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