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及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9712179 上传时间:2025-04-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7K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及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及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态变化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图(1) 1. 摄氏温度把     的温度规定为O℃,把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规定为100℃。 2.在使用温度计时,要将温度计与被测物体,并保持足够长的_ ;在读取数据时温度计不能 被测对象,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_ 。 3.图(1)是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情况,其读数为: ℃。 4.每年三月份,是黄河开凌季节,滚滚黄河水托带着冰凌顺流而下,蔚为壮观。随着春天的脚步,河水里的冰越来越少,这种现象在物理学中叫 ;开凌季节,当地水温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5. 夏天,人们通常在屋子里放一些冰块可以用来降温,放冰块的容器中发生的物理现象有: 和 ,这两种物理现象都 热量。 6.固体分为 和 两类。它们的重要区别是_ 有一定的熔点,而_ 没有一定的熔点。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7. 蒸发要 热,使液体和周围物体温度 ,有降温作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_ 、 和_ 。 图(2) 8. 在实施人工降雨时,飞机在云层里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迅速  而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急剧遇冷而   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在下落过程中又    成小水滴落下来。 9. 根据温度测量实验,绘制了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所示。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在4 前,杯里的物质处于 (填“固态”、“液态”或“固液混合态”);在4 —95分钟时间内,该物质处于 (填“固态”、“液态”或“固液混合态”);在9以后,杯里的物质处于_ _(填“气态”、“液态”或“气液混合态”)。 10. 沸腾时液体温度变化规律是_ 。沸腾的条件是①_ ;② 。气压越低,沸点越 。 11. 学生做实验,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用酒精灯对烧杯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在此实验中看到,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    。停止加热后,碘的蒸气没有液化,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碘,这种现象叫    。 12. 海波的溶点是48℃。则:50℃的海波呈    态,10℃的海波呈    态。 13.图(3)图片中分别表示的是什么物理现象: A: ,B: ,C: ,D: 。 A:冰窗花 B:湖面水汽 C:冰雪消融 D:泼水成冰 图(3) 三、汽化和液化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4. 把℃的冰放入0℃的水中(周围气温为0℃),过一段时间,则( )。 A.有些冰会熔化成水;B.有些水会凝固成冰; C.冰和水的多少都没变;D.无法判定 15. 下列属于凝华现象的例子是(   )。 A.积雪融化;B.雾、露的形成;C.霜的形成;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16. 我们身边随处都有热现象出现,下列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初春,湖面上的薄冰层开始融化;B.盛夏,打开冰箱门形成的“白气” 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隆冬,教室的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 17. 下列现象中利用了升华吸热的是(  ) 。 A.向地上洒水会使周围更凉快; B.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冰凉 C.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 D.游泳完,上岸后感到有点冷 18. 洗热水澡时,卫生间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洗完后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水在镜面上发生的两种物态变化是(  )。 A.先汽化后液化;B.先液化后汽化;C.先凝华后升华;D.先升华后凝华 19. 铁匠打制铁器时,把烧红的铁棒放入水中,听到嘶嘶的响声,并看到“白气”冒出,这是因为( )。 A.水先凝固后蒸发;B.水先沸腾后液化;C.水先沸腾后蒸发;D.空气中水蒸气液化了 20. 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升高;B.晶体和非晶体都有一定的熔点 C.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升高;D.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21. 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3℃的是 ( )。 A.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B.北京冬季最冷的室外温度;C.健康成年人的体温;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22.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熔化和汽化; B.凝固和凝华;C.凝固和液化; D.汽化和升华 23. 用两个相同的铁锅来煮鸡蛋,两锅中分别倒入同样多的水和个数一样的鸡蛋。甲锅中的水烧开后,用急火来煮;乙锅中的水烧开后,用文火来煮,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煮熟。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种方法比乙种方法省燃料,又省时间; B.乙种方法比甲种方法省燃料,但省时间; C.甲种方法比乙种方法省燃料,但费时间; D.乙种方法比甲种方法省燃料,这两种方法所用的时间相近 三、简答题(共12分) 24. 常言道;“下雪不冷化雪冷”,请你说出“化雪冷”的道理。(8分) 25.夏天用扇子扇风,可以达到乘凉目的,试解释为什么?(8分) 四、实验题 26. (12分)如图(4)所示,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记录表格如下: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6 99 图(4) (1)观察到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从实验可得出,沸腾是从液体    和     同时发生的剧烈的   现象。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     热,但温度        。 (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第    分钟记录的数据是明显错误的。 (3)由表可知,加热了    分钟水开始沸腾,水的沸点是    ℃。 (4)小丽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则图        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27.(12分)如图(5)所示,是某物质融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该物质的熔点为: ℃,该物质是一种 。 图(5) (2)在第10分钟时,该物质的状态是: ,固液共存的时间为: 分钟。 (3)图象中的段表示该物质的过程,这个过程温度保持不变,但还是要不断。 (4)段该物质为态,继续加热它的温度会. 物态变化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 冰水混合物、沸腾的水;2. 充分接触、时间、脱离、垂直;3. -6;4. 融化、不变;5.融化、气化、吸收;6.晶体、非晶体、晶体、非晶体、相同;7.吸、下降、温度、液体表面、液体表面空气流通快慢;8.升华、凝华、融化;9.晶体、固态、固液混合态、气液混合态;10.不变、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低;11.升华、凝华;12.液、固;13.凝华、气化、融化、凝固。 二、选择题 14;15;16;17;18;19;20;21;22;23。 三、简答题 24. 雪熔化时要从周围环境吸热,使周围空气温度下降,所以“化雪冷”。 25.用扇子扇风,加大了周围空气流通,气化速度加快。 四、实验题 26. (1)内部、表面、气化、吸、不变;(2)7;(3)5、99;(4)b、a 27.(1)50、晶体;(2)固态、30;(3)融化、吸热;(4)气、不变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