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1、亿以内数的认识:
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都是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 10或十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是数位,像这样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2、数的读法:
①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亿级和万级的数都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字或“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3、数的写法:
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
4、比较数的大小:
①两数相比,位数多的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时候,就再比下一位,以此类推。
5、改写成用“万”或“亿”做单位的数:
①整万数的改写:去掉末尾的4个0,写上一个“万”字。如:40000 = 4万 230 0000 = 230万
②整亿数的改写:去掉末尾的8个0,写上一个“亿”字。如:46500000000 = 465亿
6、求近似数:
①用“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0到4) 还是等于或大于5(5到9) 。
②非整万数或整亿数,要先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再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如:256000≈260000=26万 (五入) 1340600000≈1300000000=13亿 (四舍)
7、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 ……,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 0 ),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 无限的 )。每相邻两个自然数的差是( 1 )。最小的一位数是(0 ),最大的一位数是( 9 )。最小的两位数是( 10 ),最大的两位数是( 99 )。最小的三位数是( 100 ),最大的三位数是( 999 )。
8、按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一级。个级包括(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 万级包括(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亿级包括( 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 )。
9、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计算器。在计算器上,是(开关键及清屏键)。是(清除)键。键只能清除(当前显示的数据),因此键在修改时作用很大。而键能全部清除数据。
10、1亿有多大? 100张纸的厚度是1厘米,一亿=一百万个100, 1厘米×一百万=1000000厘米=1万米
第二单元 【公顷和平方千米】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平方米 )、( 平方分米 )和( 平方厘米 )。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有( 公顷 )和(平方千米 )。计量比较大的土地面积用( 平方千米 )作单位。1平方千米=100公顷
2、边长是( 1厘米 )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边长是( 1分米 )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边长是( 1米 )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边长是( 10米 )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亩,
边长是( 100米 )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边长是( 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400米跑道围起来的部分,面积大约是( 1公顷 )。200个50平方米的教室面积大约是( 1公顷 )。
3、1平方千米=( 100 )公顷=( 1000000 )平方米 1公顷=( 10000 )平方米
1平方米=( 100 )平方分米 = (100)平方厘米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1、积的变化规律:
两个数相乘,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2、数量关系式:
单价 × 数量 = 总价 总价 ÷ 单价 = 数量 总价 ÷ 数量 = 总价
速度 × 时间 = 路程 路程 ÷ 速度 = 时间 路程 ÷ 时间 = 速度
3、火车过桥问题:
所行的路程 = 桥长 + 火车车身长
过桥需要的时间 = ( 桥长 + 车身长 )÷ 速度
火车行驶的速度 = ( 桥长 + 车身长 )÷ 时间
第六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1.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此条了解即可,不要求完全背下来 )
①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三位数。
②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
③求出每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2.商的变化规律:
两种不同的表述方法,意思相同。
①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零除外),商不变。
②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零除外),商不变。
第三单元 【角的度量】
1、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相同点是,它们都是( 直的 )的;不同点是线段有( 2 )个端点,射线有( 1 )个端点,直线有( 0 )个端点,也可以说直线(没有)端点。线段是( 有限 )长的,射线和直线是( 无限 )长的。线段( 可以 )测量出长度,射线和直线(不可以)量出长度。
2、直线的两端可以无限延伸,射线只有一端可以无限延伸,而线段两端都不可以延伸。
3、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条直线或射线,经过两点只能画( 一 )条直线或线段,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4、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 角 ),这一点的角的( 顶点 ),这两条射线是角的两条(边 )。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5、角按照大小可以分为(锐)角、( 直 )角、( 钝 )角、( 平)角和(周 )角
6、( 小于90度 )的角是锐角,记作:锐角<90°;( 等于90度 )的角是直角,记作:直角=90°;( 大于90度小于180度 )的角是钝角,记作:90°<钝角<180°;(等于180度)的角是平角,记作:平角=180°;(等于360度)的角是周角,记作:周角=360°。
7、1周角=( 2个 )平角=( 4个 )直角= ( 360 ) 度
1平角=( 2 )直角=( 180 )度 1个直角=( 2)个45度的角
8、角的计量单位是( 度 ),用符号( “° ” )表示。
9、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将其中1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 1 )度,记作( )。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制作了度量角的的工具是( 量角器 )。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 180 )份,其中一份就是( 1度 )。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 )。
10、画角步骤:
①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封线的端点重合,0 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②在量角器65°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③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11、量角的步骤:(1)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 顶点 )重合,0 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 重合 )。
(2)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 度数 )。
12、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 叉开的大小)有关,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
1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对顶角相等。
第五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 平行 )和( 相交 )。
2. 两条直线不平行就相交,不相交就平行,前提是“在同一平面内”。
3.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4.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相交
平行
5. 垂直 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相交分为:普通相交 和 垂直相交两种。
图二:“直线A和直线B相互垂直;直线A是直线B的垂线;点C是垂足。”
6.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所有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即“点A到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点A到这条直线的距离是10厘米”
7.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8.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9.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10.梯形: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它不具有稳定性;三角形则具有稳定性。
11.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
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
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梯形
正方形
12.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它们都是四边形。
四边形的分类
第七单元 【统计】
1.常用的统计图有三种: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2.条形统计图分为: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3.条形统计图的优点:可以更清楚更直观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优化】
1.沏茶问题:
目标:用最短的时间喝到茶。
策略:首先要明确沏茶的大致顺序,也就是说哪些事情要先做,然后再考虑还有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能同时做的事尽量同时做,这样才能达到最节约时间的目的。
2.烙饼类问题:
目标:研究 在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的情况下,最节约时间的烙饼方式。
策略:烙饼问题的最佳方案是每一次尽可能地让锅里放最多的饼,尽可能不浪费锅面的空间,就节省了时间。
如烙3张饼时,如果先烙2张,再烙1张,需要用4份时间;可如果第一次先烙2张饼的正面,第二次烙其中一张的反面和第三张饼的正面,第三次则烙最后两个反面,3份时间就够了。
图表分析:锅内一次只能放下2张饼,烙一面需要3分钟
1号饼
2号饼
3号饼
所用最少时间
第一次
正面
正面
3 × 3 = 9分钟
第二次
反面
正面
第三次
反面
反面
策略:让锅内保证每次都有2张饼再烙。
口诀:烙饼问题不简单,确定单双是关键,双数2张2张算,单数先2后再3。
计算最少时间的方法:饼的张数(不包括1张饼)× 烙一面所需要的时间
3.排队论问题策略:依次从等候时间较少的事情做起,就能使总的等候时间最少。
4.“田忌赛马”问题策略:田忌用下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用上等马对齐王的中等马,用中等马对齐王的下等马。三场两胜,田忌胜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