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大班9的组成教案
【篇一:学习9、10两数的组成】
【数学活动】学习9、10两数的组成
【活动目的】
1. 运用已有经验,类推9、10两数的组成。
2. 会根据互换规律,写出另一组数的组成。
3. 进一步感知总数和部分数之间的包含关系。
【活动准备】
1. 物质准备:每个幼儿10个胶粒(或贝壳、小石子等)、“房子图”、8、9、10的分合式记录纸。
2. 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材料《科学?小猪的西瓜房》《科学?花儿朵朵开》,亲子手册《领域活动?击鼓》。
【活动过程】
一、 复习8的组成分解。
1. 教师逐个出示8的四组分合式记录卡(即1和7、2和6、3和5、4和4),幼儿根据互换规律说出8的此外三组分合结果。教师运用等差排列的形式依次出示这七组分合结果。
二、 引导幼儿运用规律学习9和10的组成。
1. 先数出9个胶粒,可以按照一边每次多1、另一边每次少1的方法和互换规律,在房子图上进行分合,并用等差排列的形式依次记录在房子图上。
2. 师幼分享交流:9有几组不同的分法?(幼儿回答,教师在黑板上用等差排列的形式依次记录,引导幼儿发现一边每次多1、另一边每次则少1,或运用互换规律,推出另一组数的组成。)
三、 引导幼儿运用规律学习10的组成。
规定幼儿运用互换和互补规律在分合式上写出10的组成,再用胶粒在房子图上进行验证。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分合的过程和结果。
四、 指导幼儿完毕操作材料《小猪的西瓜房》和《花儿朵朵开》。
【篇二: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设计:10的分解与组成】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设计:10的分解与组成
一、设计意图
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纲要》规定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本学期大班幼儿已经学过了《6—9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组成他们也已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成活动目的与幼儿爱好最优化的结合。
二、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和互相互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测力、分析力,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数学的爱好。
三、活动重点
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10的9种分法。
四、活动难点
总结归纳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五、活动准备
教具学具:矿泉水瓶若干个,废报纸球10个,铅笔,记录单,黑板,粉笔,学习教科书,数字卡片。
六?活动形式:集体?小组和个别相结合
七、活动过程
一、复习9的组成,玩碰球游戏,出示数卡。如
几球?(2?3?4?5?????)
嘿嘿,你的1球碰8球(集体小组和个别)
二、学习10 的组成和分解。
(一)、创设情境,手指歌导入。
1?手指头呢,可重要了我们做事情都需要它。手指头还可以变成小动物和我们一起玩,看他们来了????
2?手指头除了跟我们玩,还可以帮我们数数呢!今天我们就用手指头数数,大家快来试一试吧!
(二)?手指动起来
1?小小手指有几根,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根一根数来做好朋友。
2?教师引导幼儿10根手指的伸法,伸出双手(和老师一起伸手指数数)
3?小朋友可真棒,来一边说一边做吧,相信你们能行!
4?数的真好,1和9合在一起是多少呢?2和8?3和7?4和6?5和5?(指名回答适时鼓励)我们还可以这样说:10可以提成1和9,9和1?????
(三)?玩游戏:打保龄球
1?幼儿动手操作,把10个矿泉水瓶摆成一排,用废报纸球去打水瓶,让幼儿观测打到了几个?尚有几个没打到?这样和起来有几个?(记一记,思考10 的多种分法)
〈1〉把幼儿提成10组,每五人一组。
〈2〉每组请一名幼儿做记录,其余幼儿动手操作。
〈3〉教师总结10的九种分法引导幼儿观测10的分解式,发现总结10以内数分解组成规律:除1以外,每个数分法的种类都比自身少1;把一个数分解成 两个较小的数,所提成的两个数合起来就是本来的数,即整体大于部分;把一个数提成两部分,假如一部分增长1,此外一部分就减少个1,即递增递减规律;互换规律。
(四)?趣味儿练习,《十只青蛙》
10 10 1010 10
∧ ∧ ∧∧ ∧
1 9 2 8 3 7 4 6 5 5
9 1 8 2 7 3 6 4
(五)结束活动:学生齐读儿歌《十只青蛙》,分组到室外组织打球比赛,巩固对10的分解和组成。回家把今天学习10的组成说给爸爸妈妈听,比比谁的办法更好。
【篇三:幼儿园教案-4的分解与组成教案】
幼儿园教案-4的分解与组成教案
教案1
活动目的:
试将数量4、5的物体提成两份。
感知一个数可以提成两个部分数,理解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学习讲述分合结果。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分合板5块,数量依次为1~5的小实物。
相关的数学书习题。
指导要点:
师示范操作方法:每次按分合板上的数字拿出相应个数的小实物,提成两份分别放入分合板并列的两个格子里。
观测分解结果:看一看每种分法是否同样,把分法相同的一组去掉,试一试尚有没有其他分法,鼓励幼儿积极交流并总结每个数字有几种分法。
讲述分合结果:分合结果可用“5”可以提成几和几,几和几合起来是5来表述。
教案2
目的:在实物操作的基础上,了解4的分解组合。
初步学习有顺序的分合一个数。
准备:每个幼儿4条小鱼,两个鱼缸,13数字卡片每人一份。画有分合号的纸条每人一张。
过程:一、讲述问题情境,引起幼儿对数字的分解组合的爱好。
小兔家里有两个鱼缸,小兔子买回来四条金鱼,要把四条鱼分开养在两个鱼缸里有几种分法?
二、解决问题,了解4的分解组合。
1、幼儿每人四条小鱼,两个鱼缸。边分边画圆圈记录。
2、幼儿操作完后,请几个幼儿分别讲述自己是如何分的,有几种分法。并把幼儿的分法记录在黑板上,教师故意识的选取两种分法,即按顺序分和无序分。
三、发现问题,学习有顺序的分合一个数。
1、引导幼儿观测讨论:哪种分法好,容易看得清楚,记着方便,不容易漏掉,为什么?
2、教师小结:按顺序分,一边的数越来越大每次多一个,另一边的数越来越小,每次少一个。分出来的两个数合起来总数不变,都是4。
3、幼儿操作练习:按顺序分合一个数,然后再在有分合号的纸条上用数字进行记录。
四、游戏:出手指对数。[故意识按顺序出]小朋友我问你:4可以提成1和几幼儿郭老师我告诉你4可以提成1和3
五、游戏“我的伙伴在哪里”听音乐做游戏。
请幼儿自由选择数字[或实物卡片]拿在手里,随音乐自由表演,音乐停止,根据卡片上的数字找到另一个数字卡片,规定两人卡片上的数字合在一起是4.可以自由互换卡片重新进行游戏.
教案3
一、设计意图
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纲要》规定
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本学期大班幼儿已经学过了《6—9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组成他们也已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成活动目的与幼儿爱好最优化的结合。
二、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和互相互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测力、分析力,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数学的爱好。
三、活动重点
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10的9种分法。
四、活动难点
总结归纳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五、活动准备
教具学具:矿泉水瓶若干个,废报纸球10个,铅笔,记录单,黑板,粉笔,学习教科书,数字卡片。
六?活动形式:集体?小组和个别相结合
七、活动过程
一、复习9的组成,玩碰球游戏,出示数卡。如
师:这是数字宝宝几?(9)今天我们来玩碰球游戏,小朋友与老师的数合起来是9
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2?3?4?5?????)
嘿嘿,你的1球碰8球(集体小组和个别)
二、学习10 的组成和分解。
(一)、创设情境,手指歌导入。
1?手指头呢,可重要了我们做事情都需要它。手指头还可以变成小动物和我们一起玩,看他们来了????
2?手指头除了跟我们玩,还可以帮我们数数呢!今天我们就用手指头数数,大家快来试一试吧!
(二)?手指动起来
1?小小手指有几根,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根一根数来做好朋友。 2?教师引导幼儿10根手指的伸法,伸出双手(和老师一起伸手指数数) 3?小朋友可真棒,来一边说一边做吧,相信你们能行!
4?数的真好,1和9合在一起是多少呢?2和8?3和7?4和6?5和5?(指名回答适时鼓励)我们还可以这样说:10可以提成1和9,9和1?????
(三)?玩游戏:打保龄球
1?幼儿动手操作,把10个矿泉水瓶摆成一排,用废报纸球去打水瓶,让幼儿观测打到了几个?尚有几个没打到?这样和起来有几个?(记一记,思考10 的多种分法)
〈1〉把幼儿提成10组,每五人一组。
〈2〉每组请一名幼儿做记录,其余幼儿动手操作。
〈3〉教师总结10的九种分法引导幼儿观测10的分解式,发现总结10以内数分解组成规律:除1以外,每个数分法的种类都比自身少1;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
较小的数,所提成的两个数合起来就是本来的数,即整体大于部分;把一个数提成两部分,假如一部分增长1,此外一部分就减少个1,即递增递减规律;互换规律。
(四)?趣味儿练习,《十只青蛙》
10 10 10 10 10
∧∧∧∧∧
1 9 2 8 3 7 4 6 5 5
9 1 8 2 7 3 6 4(五)结束活动:学生齐读儿歌《十只青蛙》,分组到室外组织打球比赛,巩固对10的分解和组成。回家把今天学习10的组成说给爸爸妈妈听,比比谁的办法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