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级评价师试题A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2.下列选项中,( )不是区域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案涉及的重要内容。D
A. 区域整体布局 B. 区域应急救援体系规划
C. 区域的安全管理规划 D. 动物保护
4. 《工业公司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93)规定,工业公司总体规划,应符合城乡总体规划的规定。有条件时,必须与城乡和邻近( )在生产、交通运送、动力公用、修理、综合运用及生活设施等方面协作。D
A. 学校 B. 建筑物
C. 部队 D. 工业公司
6. 在不考虑其他规定期,下列地段和地区中( )可作为厂址选择。 D
A. 采矿陷落(错动)区界线内
B. 坝或堤决溃后也许淹没的地区村庄
C. 历史文物古迹保护区
D. 设防地震烈度六度以下地区
8. 区域的安全管理规划,不涉及( )的规划。D
A. 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 B. 安全管理机构设立
C. 重点防护区的监督管理 D. 自然科学研究
10. 下述( )不是区域规划、产业环境和产业结构方面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的重点。C
A. 建设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B. 项目结构风险
C. 金融风险 D. 消防安全的风险
12. 区域内危险有害因素对区域周边的影响分析不涉及( )。D
A. 区域内建设项目和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B. 区域周边生产、经营单位的活动和周边居民24小时平常生活情况进行调查
C. 根据定性定量计算的结果分析固有危险度
D. 区域内资金密度调查
14. 生产区是厂由生产工艺装置、( )、公用工程设施等组成的区域。A
A. 辅助设施 B. 居民区
C. 医院 D. 学校
16. 下述( )哪个选项属于自然灾害。 C
A. 核爆炸 B. 锅炉爆炸
C. 地震 D. 大面积停电
18. 分析区域( )对区域内建设项目和生产经营单位的影响时,应考虑周边公司发生火灾、爆炸、有毒气体泄漏等事故波及本建设项目和生产经营单位的范围及影响等。C
A. 植被 B. 生态系统
C. 周边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 D. 自然条件
20. 大型建筑物、构筑物、重型设备和生产装置等,应布置在( )、地基承载力较大的地段。A
A. 土质均匀 B. 厚度大的新近堆积黄土
C. Ⅳ级自重湿陷性黄土 D. Ⅲ级膨胀土
危险和危害限度评价
22. HAZOP研究的侧重点是( )各种具体值。A
A. 工艺部分 B. 安全措施
C. 安全设施 D. 设备维修
24. HAZOP引导词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可以使所有相关( )的工艺参数得到评价。A
A. 偏差 B. 设备
C. 工艺 D. 装置
26.( )可以使用HAZOP方法。D
A. 故障装置 B. 报废装置
C. 退役装置 D. 建设项目和在役装置
28. 与宏观目的相配套的风险管理的近期目的通常分为( )目的。A
A. 损失前和损失后 B. 评价前和评价后
C. 管理前和管理后 D. 整改前和整改后
30. 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环节为( )。A
A. 建立指标集→建立评价集→拟定权重集→对各方案建立指标与评价间的模糊关系→综合评价→归一化解决,得到模糊评价结论
B. 建立指标集→拟定权重集→对各方案建立指标与评价间的模糊关系→建立评价集→综合评价→归一化解决,得到模糊评价结论
C. 建立评价集→对各方案建立指标与评价间的模糊关系→建立指标集→拟定权重集→综合评价→归一化解决,得到模糊评价结论
D. 建立指标集→建立评价集→对各方案建立指标与评价间的模糊关系→拟定权重集→综合评价→归一化解决,得到模糊评价结论
32. 模糊评价结论是通过( )得出的。A
A. 归一化解决 B. 矩阵加法
C. 矩阵乘法 D. 头脑风暴法
34. 热通量准则以热通量作为衡量目的是否被伤害的指标,当目的受到的热通量大于或等于引起目的伤害所需的临界热通量时,目的被伤害。其合用范围为:热通量作用时间比目的达成( )所需要的时间长。A
A. 热平衡 B. 热辐射
C. 临界量 D. 热伤害
36. 当热通量准则或热剂量准则均不合用时,应当使用( )。A
A. 热通量-时间准则 B. 超压准则
C. 冲量准则 D.超压-冲量准则
38. 定量风险分析的基本内容不涉及( )。D
A. 风险的辨认或者风险筛选 B. 对危险发生的频率的评估
C. 对危险产生后果的评估 D. 建立模糊评价集
40. 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蒙德火灾爆炸毒性指数评价法和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法等常用的( )也可以用于事故损失的预测。D
A. 概率分析方法 B. 定性分析方法
C. 人的认知可靠性分析方法 D. 危险指数评价法
风险分析及风险控制
42. 技术负责人评价报告审核内容涉及:评价资料是否齐全、危险因素辨认是否漏掉、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是否合理、对策措施或整改意见是否有针对性、( )、报告格式是否符合规定等。D
A. 是否有错别字
B. 风险分析是否按程序进行
C. 评价报告档案管理是否按规定进行
D. 评价结论是否准确
48. 在对安全评价报告附件中检测检查报告的引用对的性审核时不需关注的是( )。D
A. 有效期 B. 检测检查时间
C. 检测检查结果 D. 检测单位法定代表人
50. 可以对安全评价报告进行审定的是( )。C
A. 三级评价师 B. 二级评价师
C. 一级评价师 D. 技术专家
52. 对评价依据进行审核时,要重点要核对( )的合用性和时效。A
A. 法规标准 B. 评价结论
C. 风险分析结论 D. 评价方法
54. 评价报告的审核意见应( )。D
A. 由审核人员保存 B. 由项目组长保存
C. 销毁 D. 存档
56. 下面选项中,( )的说法是对的的。C
A. 技术专家可以作为审核人在评价报告上签字
B. 评价组应对所有审核意见无条件接受
C. 评价报告审核人应为登记在本机构的安全评价师
D. 审核意见不用保存。
58.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记录是( )审核的内容。B
A. 技术负责人 B. 过程控制负责人
C. 内部审核人 D. 被评价单位
60. 为了使评价报告符合客观、公正、真实的原则,评价报告审核的对象应从报告延伸至( )。A
A. 安全评价过程 B. 协议签订
C. 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D. 管理评审
62. 风险分析应在安全评价项目协议签订( )进行。A
A. 之前 B. 同时
C. 7日内 D. 之后,评价开始之前
64. 对评价机构的风险分析内容涉及:项目是否在资质业务范围之内,现有评价人员专业构成是否满足评价项目需要,是否聘请相关专业的( ),承担项目的风险。D
A. 监理人员 B. 管理人员
C. 检测人员 D. 技术专家
66. 以下人员中( )不是风险分析的组成人员。B
A. 具有被评价项目专业基础知识的评价人员或技术专家
B. 档案管理人员
C. 技术负责人
D. 评价机构项目管理人员
68. 下列内容中,( )不是风险分析的内容。C
A. 对拟评价项目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
B. 拟定本机构是否有能力在约定的时间内完毕评价报告
C. 签定评价协议
D. 形成风险分析的结论并形成记录
70. 机构在进行承接评价项目风险分析时发现机构现有评价人员专业能力不能满足被评价项目专业规定,此时应一方面考虑( )。A
A. 机构所聘请的技术专家能否填补
B. 转包给其他评价机构
C. 先承接项目,再对承接项目的风险限度做进一步分析
D. 先签定协议,然后再聘请技术专家
72. 检测的时机应是被评价对象( )的时间。B
A. 故障运营 B. 正常运营
C. 超负荷运营 D. 停机
74. 人员配置是否合理,( )搭配是否能满足项目的规定,决定了评价工作计划的可行性。B
A. 年龄结构 B. 专业
C. 学历 D. 专家
76. 在评价工作计划中,人员安排不涉及( )的安排。C
A. 项目组成员 B. 技术专家
C. 评价机构岗位设立 D. 报告审核人员
技术管理与培训
78. 下列各项中,( )不是提出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方案前的准备工作。A
A. 购置检测设备 B. 评价机构技术支撑需求分析
C. 评价机构经济能力分析 D. 评价机构自身技术能力分析
80. 人们将原始信息表达成数据,称为源数据,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解决,从这些原始的、无序的、难以理解的数据中抽取或推导出新的数据,这些新的数据成为结果数据。结果数据对某些特定的人来说是有价值的、故意义的,它表达了新的信息,可以作为某种决策的依据或用于新的推导。这一过程通常称为( )或数据解决。B
A. 文字解决 B. 信息解决
C. 资料汇总 D. 数据汇总
82. 业务培训教案重要内容有:培训目的、培训的重点和难点、培训( )、教具、教学过程、培训内容等。C
A. 制度 B. 成果
C. 方法 D. 教师
84. 以工作中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将实际工作中可运用的资源、约束条件和工作过程模型化,学员在假定的工作情景中参与活动,学习从事特定工作的行为和技能,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培训方法是( )。C
A. 案例分析法 B. 头脑风暴法
C. 模拟训练法 D. 敏感性训练法
86. ( )不是设立培训课程的原则。D
A. 符合学习者的需求 B. 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
C. 体现培训功能的基本目的 D.按授课者的爱好设立
88.( )不是二级评价师培训教材的重要内容。A
A. 事故树和事件树的应用
B. 区域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案编制原则和要素
C. 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
D.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文献编写方法
90. 制定安全评价报告质量评判标准和实行方案是( )级评价师的能力规定。A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92. 一个合格的安全评价报告必须遵照《安全评价通则》和各类导则的规定,做到内容全面,条理清楚,数据完整,选择的评价方法( ),提出的对策措施具体可行,评价结论客观公正。B
A. 通俗易懂 B. 科学合理
C. 常用 D. 较简朴
94. 为了保证安全评价过程及安全评价报告的质量,必须按照( )的规定开展安全评价工作。A
A.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文献 B. 被评价方
C. 机构负责人 D. 技术负责人
96.( )是一级评价师所必须具有的能力。B
A. 编制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文献 B. 熟悉ISO9000知识
C. 熟悉实验室认可准则 D. 能对混合物质的理化特性进行分析
多选题
1.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文献编写指南》中规定的安全评价报告审核涉及( )。ABC
A. 内部审核 B. 技术负责人审核
C. 过程控制负责人审核 D. 被评价单位审核
2. 安全评价机构对安全评价报告审核必须制定审核方案。审核方案应明确规定( )以及对象、范围、方法和表单等。ABC
A. 审核的人员 B. 准则
C. 程序 D. 审核费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