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阶段测试十二 物质构造与性质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1.(8分)(·四川)X、Y、Z、R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2是红棕色气体;X与氢元素可形成XH3;Z基态原子的M层与K层电子数相等;R2+离子的3d轨道中有9个电子。
请回答问题:
(1)Y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Z所在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主族元素是________。
(2)XY离子的立体构型是________;R2+的水合离子中,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是________。
(3)Z与某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晶胞如上图所示,晶胞中阴离子与阳离子的个数比是________。
(4)将R单质的粉末加入XH3的浓溶液中,通入Y2,充足反应后溶液呈深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1s22s22p4 ②Cl
(2)①V形 ②O
(3)2∶1
(4)2Cu+8NH3·H2O+O2===2[Cu(NH3)4]2++4OH-+6H2O
解析 分子式为XY2的红棕色气体为NO2,故X为N元素,Y为O元素,M层与K层电子数相等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则Z为Mg元素,+2价离子的3d轨道上有9个电子的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则R为Cu元素。
(1)O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第三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主族元素为Cl元素。
(2)NO与O3为等电子体,两者构造相似,为V形;在Cu2+的水合离子中,O原子提供孤电子对,Cu2+提供空轨道。
(3)由晶胞构造可看出,阳离子位于顶点和体心,故阳离子个数=×8+1=2个,阴离子位于面心和体内,故阴离子个数=×4+2=4个,故阴离子与阳离子个数比为2∶1。
(4)深蓝色溶液中具有的离子为[Cu(NH3)4]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以及原子守恒可写出离子方程式。
2.(8分)(·新课标全国Ⅱ)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相似,b的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有3个,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d与c同族;e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但次外层有18个电子。回答问题:
(1)b、c、d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e的价层电子轨道示意图为________。
(2)a和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共价化合物中,分子呈三角锥形,该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分子中既具有极性共价键、又具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是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两种)。
(3)这些元素形成的含氧酸中,分子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的酸是________;酸根呈三角锥构造的酸是________。(填化学式)
(4)e和c形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的晶体构造如图1,则e离子的电荷为________。
(5)这5种元素形成的一种1∶1型离子化合物中,阴离子呈四面体构造,阳离子呈轴向狭长的八面体构造(如图2所示)。
该化合物中,阴离子为________,阳离子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该化合物加热时首先失去的组分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N
(2)sp3 H2O2、N2H4
(3)HNO2、HNO3 H2SO3
(4)+1
(5)SO 共价键和配位键 H2O H2O与Cu2+的配位键比NH3与Cu2+的弱
解析 a、b、c、d、e为前四周期元素,a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相似,且原子序数最小,a为H;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内层电子数为2,即,为O元素;b的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有3个,且原子序数不不小于氧元素,则b为N元素;e的原子序数最大,且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第四周期中,次外层有18个电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共有29个电子,推知e为Cu元素;d与c同族,且原子序数比O大比铜小,推知d为S元素。
(1)b、c、d分别为N、O、S,因N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3p3,p轨道半充斥,故第一电离能最大的为N;e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故价层电子轨道示意图为。
(2)a为H,与N、O、S可形成二元共价化合物,分别为NH3(三角锥形),H2O(V形),H2S(V形),其中呈三角锥形的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可运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先求价层电子对数为3+×(5-3)=4,故为sp3杂化;还能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H2O2(H—O—O—H)、,H—O、H—N为极性键,O—O、N—N为非极性键。
(3)这些元素可形成含氧酸HNO2、HNO3、H2SO3、H2SO4,分子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的酸是HNO2、HNO3;酸根呈三角锥构造的为H2SO3,SO价层电子对数为3+×(6+2-6)=3+1=4。
(4)e为Cu,c为O,由图1可知,晶胞中含Cu原子为4个,含O原子为8×+1=2个,故化学式为Cu2O,O为-2价,则Cu为+1价。
(5)具有H、N、O、S、Cu五种元素的化合物,结合书本选修3络合物有关知识,结合题目所给信息,观测中心为1个Cu2+,周围为4个NH3分子和2个H2O分子,得到该化合物化学式为Cu(NH3)4SO4·2H2O,加热时,由于H2O和Cu2+作用力较弱会先失去。
3.(8分)(·山东)石墨烯(图甲)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平面构造新型碳材料,石墨烯中部分碳原子被氧化后,其平面构造会发生变化,转化为氧化石墨烯(图乙)。
(1)图甲中,1号C与相邻C形成σ键的个数为________。
(2)图乙中,1号C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该C与相邻C形成的键角________(填“>”“<”或“=”)图甲中1号C与相邻C形成的键角。
(3)若将图乙所示的氧化石墨烯分散在H2O中,则氧化石墨烯中可与H2O形成氢键的原子有________(填元素符号)。
(4)石墨烯可转化为富勒烯(C60),某金属M与C60可制备一种低温超导材料,晶胞如图丙所示,M原子位于晶胞的棱上与内部。该晶胞中M原子的个数为________,该材料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3 (2)sp3 < (3)O、H (4)12 M3C60
解析 (1)石墨烯是层状构造,每一层上每个碳原子都是以3个共价键与其他碳原子形成共价键的。
(2)图乙中1号碳形成了4个共价键,故其杂化方式为sp3;图甲中的键角为120°,而图乙中1号碳原子与甲烷中的碳原子类似,其键角靠近109.5°。
(3)只有电负性较大的非金属元素与氢元素才可形成氢键。
(4)一种晶胞中M原子的个数为12×+9=12;一种晶胞中C60的个数为8×+6×=4,M与C60的个数比为3∶1,故该材料的化学式为M3C60。
4.(8分)(·江苏)具有NaOH的Cu(OH)2悬浊液可用于检查醛基,也可用于和葡萄糖反应制备纳米Cu2O。
(1)Cu+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2)与OH-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________(填化学式)。
(3)醛基中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是________;1 mol乙醛分子中具有的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
(4)具有NaOH的Cu(OH)2悬浊液与乙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u2O在稀硫酸中生成Cu和CuSO4。铜晶胞构造如下图所示,铜晶体中每个铜原子周围距离近来的铜原子数目为________。
答案 (1)[Ar]3d10或1s22s22p63s23p63d10
(2)HF
(3)sp2 6 NA或6×6.02×1023个
(4)2Cu(OH)2+CH3CHO+NaOHCH3COONa+Cu2O↓+3H2O
(5)12
解析 (1)Cu的原子序数为29,根据洪特规则特例:能量相似的原子轨道在全充斥(如p6和d10)、半充斥(如p3和d5)和全空(如p0和d0)状态时,体系的能量较低,原子较稳定,因此Cu原子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故Cu+核外基态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
(2)OH-为10电子微粒,电子数相等、原子数相等的微粒之间互为等电子体,故可以是HF。
(3)醛基()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因此中心C原子为sp2杂化;乙醛的构造简式为CH3CHO,CH3CHO中,C—H键是σ键,C===O中,一种键是σ键,另一种键是π键,C—C键是σ键,因此1 mol CH3CHO中有6 mol σ键。
(4)CH3CHO被新制Cu(OH)2氧化为CH3COOH,CH3COOH再与NaOH反应生成CH3COONa。
(5)根据晶胞可知,铜晶体是面心立方构造,顶点离面心的铜原子距离近来,一种晶胞中,一种顶点离它近来的面心铜原子有3个,通过一种顶点的晶胞有8个,共24个面心铜原子,1个面心铜原子由2个晶胞共用,故每个铜原子周围距离近来的铜原子有12个。
5.(8分)(·福建)氮化硼(BN)晶体有多种构造。六方相氮化硼是一般存在的稳定相,与石墨相似,具有层状构造,可作高温润滑剂。立方相氮化硼是超硬材料,有优秀的耐磨性。它们的晶体构造如右图所示。
(1)基态硼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2)有关这两种晶体的说法,对的的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立方相氮化硼具有σ键和π键,因此硬度大
b.六方相氮化硼层间作用力小,因此质地软
c.两种晶体中的BN键均为共价键
d.两种晶体均为分子晶体
(3)六方相氮化硼晶体层内一种硼原子与相邻氮原子构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其构造与石墨相似却不导电,原因是________。
(4)立方相氮化硼晶体中,硼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该晶体的天然矿物在青藏高原地下约300 km的古地壳中被发现。根据这一矿物形成事实,推断试验室由六方相氮化硼合成立方相氮化硼需要的条件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NH4BF4(氟硼酸铵)是合成氮化硼纳米管的原料之一。1 mol NH4BF4具有________mol配位键。
答案 (1)1s22s22p1 (2)bc
(3)平面三角形 层状构造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电子
(4)sp3 高温、高压 (5)2
解析 (1)B的原子序数为5,故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1。
(2)立方相氮化硼只具有σ键,a项错误;六方相氮化硼质地软,是由于其层间作用力为范德华力,作用力小,b项对的;B、N均为非金属元素,两者形成的化学键为共价键,c项对的;六方相氮化硼属于分子晶体,立方相氮化硼属于原子晶体,d项错误。
(3)观测六方相氮化硼的晶体构造可知,每个硼原子与相邻3个氮原子构成平面三角形。其构造虽与石墨相似,但由于N的电负性较大,共价键上的电子被N原子强烈吸引,不能自由移动,因此不导电。
(4)立方相氮化硼晶体中,每个硼原子形成4个共价单键,因此为sp3杂化;地下约300 km的环境应为高温、高压。
(5)NH中存在一种由氮原子提供孤电子对、H+提供空轨道而形成的配位键;在BF中,存在一种由F提供孤电子对、B提供空轨道而形成的配位键,因此1 mol氟硼酸铵中具有2 mol配位键。
6.(8分)(·新课标全国Ⅰ)初期发现的一种天然二十面体准晶颗粒由Al、Cu、Fe三种金属元素构成,回答问题:
(1)准晶是一种无平移周期序,但有严格准周期位置序的独特晶体,可通过________措施辨别晶体、准晶体和非晶体。
(2)基态Fe原子有_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Fe3+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可用硫氰化钾检查Fe3+,形成的配合物的颜色为________。
(3)新制备的Cu(OH)2可将乙醛(CH3CHO)氧化成乙酸,而自身还原成Cu2O。乙醛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1 mol乙醛分子中具有的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乙酸的沸点明显高于乙醛,其重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2O为半导体材料,在其立方晶胞内部有4个氧原子,其他氧原子位于面心和顶点,则该晶胞中有________个铜原子。
(4)Al单质为面心立方晶体,其晶胞参数a=0.405 nm,晶胞中铝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列式表达Al单质的密度________g·cm-3(不必计算出成果)。
答案 (1)X射线衍射
(2)4 1s22s22p63s23p63d5 血红色
(3)sp3、sp2 6 NA CH3COOH存在分子间氢键 16
(4)12
解析 (1)辨别晶体、准晶体和非晶体可运用X射线衍射的措施。
(2)基态铁原子的3d能级上有4个未成对电子,Fe3+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Fe(SCN)3呈血红色。
(3)由乙醛的构造式()知,—CH3、—CHO上的碳原子分别为sp3、sp2杂化。由于1个乙醛分子中具有4个C—H键、1个C—C键、1个C===O键,共有6个σ键,故1 mol乙醛分子中具有6 NA个σ键。乙酸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而乙醛分子之间不能形成氢键,故乙酸的沸点明显高于乙醛。根据均摊原理,一种晶胞中具有的氧原子为4+6×+8×=8(个),再结合化学式Cu2O知一种晶胞中具有16个铜原子。
(4)面心立方晶胞中粒子的配位数是12。一种铝晶胞中具有的铝原子数为8×+6×=4(个),一种晶胞的质量为×27 g,再运用密度与质量、晶胞参数a的关系即可求出密度,计算中要注意1 nm=10-7 cm。
7.(8分)(·衡阳二次联考)既有六种元素,其中A、B、C、D为短周期主族元素,E、F为第四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请根据下列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A
元素原子的核外p电子总数比s电子总数少1
B
元素原子核外s电子总数与p电子总数相等,且不与A元素在同一周期
C
原子核外所有p轨道全满或半满
D
元素的主族序数与周期数之差为4
E
是前四周期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
F
在周期表的第七列
(1)A基态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其电子云在空间有________个方向,原子轨道呈________形。
(2)某同学根据上述信息,所画的B原子的电子轨道排布式为。该种排布违反了________原理。
(3)F位于________族________区,其基态原子有________种运动状态。
(4)CD3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测其分子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某金属单质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如图甲所示,其晶胞特征如图乙所示,原子之间互相位置关系的平面图如图丙所示。则晶体中该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该单质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为四种基本堆积方式中的________。
答案 (1)3 纺缍体或哑铃形
(2)泡利不相容
(3)第ⅦB d 25
(4)sp3 三角锥形
(5)12 铜形(或面心立方堆积)
8.(8分)(·宝鸡三检)卤素除能形成卤化物外,还可以形成卤素互化物、多卤化物等多种类型的化合物。
(1)卤族元素位于周期表的________区。基态溴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最高能量的能层符号为________。
(2)气态HF是单体或环状六聚体共存的一种平衡混合物,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IBr、BrCl等卤素互化物的构造、性质均与卤素单质相似,则Br2、IBr、BrCl的沸点由高到低的次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推测多卤素阳离子I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中心原子杂化类型为________。
(5)请比较亚氯酸(HClO2)和氯酸(HClO3)的酸性强弱:HClO2________HClO3(填“>”“<”或“=”),试从分子构造与性质的关系解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多卤化物CsICl2在加热时会分解为晶体为晶格能相对较大的卤化物和卤素互化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已知冰晶石熔融时电离方程式为Na3AlF6===3Na++AlF,其晶胞构造如图所示,●位于大方体的顶点和面心,○位于大立方体的12条棱的中心和8个小立方体的体心,那么大立方体的体心处所代表的微粒是________。若晶胞中两个近来的AlF的距离为a pm,则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g·cm-3(用含a的代数式表达,已知1 pm=10-10 cm)。
答案 (1)p 4s24p5 N
(2)HF分子间存在氢键
(3)IBr>Br2>BrCl
(4)V形(或角形) sp2
(5)< HClO2和HClO3可以分别表达为(HO)ClO和(HO)ClO2,HClO3分子中非羟基氧原子的数目不小于HClO2分子中非羟基氧原子的数目,故HClO3分子中Cl的正电性更高,导致Cl—O—H中的电子更向Cl偏移,因而在水分子作用下,更易电离出H+,即酸性更强(只要答出HClO3分子中非羟基氧原子的数目多,分子中Cl的正电性更高即可给分)
(6)CsICl2CsCl+ICl
(7)Na+
9.(8分)X、Y、Z、W、Q五种前四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五种元素中只有一种为金属元素,XW2分子与Y为等电子体,元素W的原子序数等于元素Z的原子序数加8,Q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次外层电子数等于Y和W2-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根据以上信息回答问题:
(1)X、Y、Z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次序为________。
(2)XW2的电子式为________,Y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形。
(3)Q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4)下列有关WZ2构造的说法对的的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WZ2为直线形非极性分子
B.WZ2为直线形极性分子
C.WZ2中W为sp3杂化
D.WZ2中W为sp2杂化
(5)α-QW的晶胞是立方体,用X射线粉末法测得该晶体胞边长a=520.0 pm,26 ℃测得该晶体的密度为4.1 g/cm3,请列式计算一种晶胞中具有的Q、W离子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α-QW晶胞的一种侧面的投影图如图所示。与Q离子距离近来且距离相等的W离子构成的几何图形是________。
答案 (1)O>N>C
(3)3d54s2
(4)D
(5)4.1×(520.0×10-10)3×6.02×1023÷87=4,即晶胞体中具有4个Mn2+和4个S2-。
(6)正八面体
10.(8分)化合物A(H3BNH3)是一种潜在的储氢材料,可由六元环状物质(HB===NH)3通过反应3CH4+2(HB===NH)3+6H2O===3CO2+6H3BNH3制得。A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多步去氢可最终转化为氮化硼(BN)。请回答问题:
(1)与(HB===NH)3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为________(填分子式)
(2)下列有关合成A的化学方程式的论述不对的的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反应前后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不变
b.CH4、H2O、CO2的分子空间构型分别为正四面体形、V形、直线形
c.第一电离能的大小关系为:N>O>C>B
d.A中存在配位键
(3)氮化硼(BN)有多种晶型,其中立方氮化硼与金刚石的构造类似,则其晶胞中共有________个硼原子,________个氮原子。
(4)人工可以合成硼的一系列氢化物,其物理性质与烷烃相似,故称之为硼烷。工业上采用LiAlH4和BF3在乙醚介质中反应制得乙硼烷(B2H6),同步生成此外两种产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关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所示,简要分析和解释下列事实。
化学键
B—H
B—O
B—B
键能(kJ·mol-1)
389
561
293
自然界中不存在硼单质,硼氢化物也很少,重要是含氧化合物,其原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硼酸盐中,阴离子有链状、环状、骨架状等多种构造形式。图(a)为一种无限长单链构造的多硼酸根,其化学式为________;图(b)为硼砂晶体中的阴离子,其中硼原子采用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
答案 (1)C6H6
(2)a
(3)4 4
(4)3LiAlH4+4BF32B2H6+3LiF+3AlF3
(5)B—O键的键能不小于B—B键和B—H键,因此更易形成稳定性更强的B—O键
(6)[BO2]或BO sp2、sp3
11.(10分)卤族元素指元素周期表中第ⅦA族元素,包括氟(F)、氯(Cl)、溴(Br)、碘(I)、砹(At),简称卤素。它们在自然界中都在经典的盐类存在,是成盐元素。
(1)碘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图(即价层电子的轨道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l3和NCl3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第一电离能在B、N之间的第二周期元素有________种。ClO、ClO中Cl都是以sp3杂化轨道与O原子成键的,则其微粒的立体构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氯化铝的熔点为190 ℃(2.02×105 Pa),但它在180 ℃和常压下即开始升华,则氯化铝属于________(填“原子”“离子”或“分子”)晶体。请设计一种试验来证明氯化铝属于哪种类型晶体,你设计的试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aCl的晶胞如图所示,假如把Na+去掉,将Cl-堆积形成的所有八面体空隙中填入A原子,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沿体对角线”方向将NaCl晶胞中离子投影,有助于将三维构造合理简化为平面上微粒的有序排列,试在下面的方框中画出其平面投影图像(离子均用“●”标注位置,不需指明离子种类)。
(5)纳米材料的表面微粒数占微粒数的比例极大,这是它具有许多特殊性的原因。假设某氯化钠纳米颗粒的大小和形状恰好与氯化钠晶胞的大小和形状相似,则这种纳米颗粒的表面微粒数占总微粒数的百分数为________。(保留2位小数)
(6)如图给出了某些卤化钾晶体的离子间距、晶格能、熔点等数据。请根据图中的数听阐明这些卤化钾晶体的离子间距、熔点和晶格能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sp2 sp3 3 三角锥形 正四面体形
(3)分子 在加压条件下,将氯化铝加热至熔融,测其导电性,若能导电,则属于离子晶体,若不导电,则属于分子晶体
(4)ACl
(5)0.96
(6)离子间距越大,晶格能越小,熔点越低。
12.(10分)(·长沙二模)(1)过渡金属元素铁能形成多种配合物,如:
[Fe(H2NCONH2)6](NO3)3[三硝酸六尿素合铁(Ⅲ)]和
Fe(CO)x等。
①基态Fe3+的M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②配合物Fe(CO)x的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电子数之和为18,则x=________。Fe(CO)x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 ℃,沸点为103 ℃,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Fe(CO)x晶体属于________(填晶体类型)。
(2)O和Na形成的一种只具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的晶胞构造如右图,距一种阴离子周围近来的所有阳离子为顶点构成的几何体为________。已知该晶胞的密度为ρ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求晶胞边长a=________ cm。(用含ρ、NA的计算式表达)
(3)下列有关的说法对的的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第一电离能大小:S>P>Si
B.电负性次序:C<N<O<F
C.由于晶格能CaO比KCl高,因此KCl比CaO熔点低
D.SO2与CO2的化学性质类似,分子构造也都呈直线形,相似条件下SO2的溶解度更大
E.分子晶体中,共价键键能越大,该分子晶体的熔沸点越高
(4)原子序数不不小于36的X、Y、Z、W四种元素,其中X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Y原子基态时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Z原子基态时2p原子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的电子,W的原子序数为29。
回答问题:
①Y2X2分子中Y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_,1 mol Y2X2具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化合物ZX3的沸点比化合物YX4的高,其重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元素Y的一种氧化物与元素Z的一种氧化物互为等电子体,元素Z的这种氧化物的分子式是________。
答案 (1)①3s23p63d5 ②5 分子晶体
(2)立方体 (3)BC
(4)①sp杂化 3NA或3×6.02×1023个 ②NH3分子间存在氢键 ③N2O
解析 因铁元素的价电子数为8,因此CO提供的电子数为10,故x=5,由于Fe(CO)5的熔沸点较低,因此其属于分子晶体;根据就晶胞构造可知一种晶胞中有8个“Na2O”,因此可得晶胞的边长 。
(3)A项中磷的第一电离能不小于硫的第一电离能;D项中二氧化硫为V形构造;分子晶体的熔沸点与氢键和范德华力有关。
(4)根据题目信息可知X为氢元素,Y为碳元素,Z为氮元素,C2H2分子中的碳原子为sp杂化,一种乙炔分子中具有3个σ键,因此1 mol Y2X2具有σ键的数目为3NA。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午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傍晚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