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水 培 吊 兰
课 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2023年5月27日
■ 指导思想
1.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和素材
吊兰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病虫害少。吊兰不仅是极佳的悬垂观叶植物,被誉为“空中仙子”,并且具有极强的吸取有毒气体的功能,故又有“绿色净化器”之美称,因而深受人们的爱慕。吊兰看得清、摸得着,把它作为学习内容和素材,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劳动与技术课程来源于现实生活,又为现实生活服务。
2.教给学生解决技术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水培花卉的种类较多,但水培方法大同小异,所以只要学会一种,就能触类旁通。因此,本节课我试图以水培吊兰为载体,以亲手操作、亲身体验、亲历情境为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学中思,通过技术实践加深对所学知识、技术的理解,学会解决技术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 教材分析
花卉无土栽培具有品质好、清洁卫生、省力省工和易于管理等优点。花卉的水培是最简朴的无土栽培方式。笔者认为,教材中 “水培吊兰” 是“花卉的无土栽培”的重要的内容,重要介绍了水培吊兰的方法和环节,教师可从水培吊兰入手,引导、启发学生寻找其一般规律,达成举一反三的目的。同时,引导学生分析、探讨花卉水培技术与生活的关系,帮助学生结识花卉水培技术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教材图文并茂,形象直观,不仅方便教师的指导,并且便于学生的实际操作。
■ 学情分析
我校地处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这里历史悠久的种花传统孕育了本地独特的园艺文化。学校以此为背景,在执行国家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园艺校本课程,努力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校园园艺文化氛围,精心打造班级园艺文化,这些因素为本课教学发明了良好的条件。不仅如此,我校八年级学生通过前期园艺项目的学习,已经拥有一定的种花经历,对花卉栽培有了一定的结识,也接触过水培花卉,这些因素为本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根据学情分析和教学需要,我一方面运用幻灯片和实物,演示、讲解水培吊兰的脱盆、清洗、修剪、定植和管理等操作要领,然后在此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水培吊兰技术实践和评价活动,以达成丰富学生劳动体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目的。
■ 课时说明
本节课的内容相对独立,可安排一节课的时间完毕教学任务。
■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水培吊兰常用材料工具;
(2)学会容器选择、脱盆、清洗、修剪、定植和管理等技能。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欣赏、学习、操作的过程,学会水培吊兰的方法。
(2)通过独立或与别人合作、交流完毕作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水培吊兰的乐趣,培养技术意识和环保意识,增强审美情趣。
■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水培吊兰的基本方法。
2.教学难点:定植的方法。
■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体验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等。
■ 课前准备
(1)水培吊兰课件及有关实物。
(2)工具与材料:盆栽吊兰,水培盆(或酒瓶,易拉罐,冷饮盒,牛奶盒,竹筒,盒子等),定植篮,剪刀,海绵(或雨花石、麻石、陶粒等),自来水等。
■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立意图
新课
引入
1.结合盆栽吊兰和大屏幕说明吊兰的美丽:叶片——细长柔软;匍匐茎——舒展散垂,花朵——洁白如雪。
2.提问:如何才干欣赏到吊兰诱人的根系?
3.板书课题:水培吊兰
学生观看盆栽吊兰和大屏幕,感受吊兰的美丽。
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从欣赏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学
习
水
培
吊
兰
的
方
法
1.展示、介绍水培吊兰常用材料工具。
2.教师现场演示、讲解脱盆的方法和要领。
3.引导、帮助学生掌握清洗吊兰的方法:
(1)指导学生看书,了解清洗吊兰的过程和规定;
(2)演示、讲解清洗吊兰的规定,并指导一名学生完毕清洗吊兰操作。
4.结合实物讲解、说明修剪吊兰的方法与规定。
5.运用实物和大屏幕说明定植吊兰的两种方法:
(1)单层水瓶定植法;
(2)双层水瓶定植法。
6.运用实物演示、讲解单层水瓶定植法。
7.结合大屏幕,演示、讲解双层水瓶定植法的操作要领:
(1)将吊兰植株栽在定植篮里:
(2)固定植株;
(3)装入适量清水。
8.运用大屏幕说明管理的方法和规定。
(1)摆放位置;
(2)换水的方法和规定。
结识水培吊兰常用材料工具。
观看教师完毕脱盆操作。
学生自学清洗吊兰的方法。
学生观看清洗吊兰的操作过程,明确清洗吊兰的方法和环节。
明确修剪吊兰的方法和规定。
观看大屏幕,明拟定植吊兰的两种方法。
观看,明确单层水瓶定植法的操作要领。
观看,弄清双层水瓶定植法的操作要领。
知道吊兰的摆放位置。
知道换水的方法和规定。
运用讲解与演示结合的方法,引导、帮助学生掌握水培吊兰的方法与环节。
水
培
吊
兰
实
践
1.结合课件提出水培吊兰实践的任务和规定,强调注意事项:
(1)人人参与,互帮互助;
(2)按程序规范操作;
(3)注意安全;
(3)节约用水;
(4)注意桌面、地面卫生。
2.巡视,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合作、创新。
3.组织评价交流活动:
(1)开展经验交流活动;
(2)指导学生完毕“学生实践效果评价表”。
观看大屏幕,明确具体任务和规定。
小组长进行组内分工。
每人独立完毕单层水瓶定植法的操作。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毕双层水瓶定植法的操作。
互相交流。
填写评价表。
搭建实践和交流平台,丰富学生的劳动体验,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拓展
演示水培技术应用图片。
观看大屏幕,理解水培技术与生活的关系。
开阔学生视野。
■ 板书设计
水 培 吊 兰
一、材料工具
二、方法与环节
脱盆 清洗 修剪 定植 管理
附:
水培吊兰实践效果评价表
班级: 小组: 姓名:
活动名称:
学 习 内 容
学 习 成 绩
自评
同学评
教师评
选择的容器与吊兰植株相匹配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能独立或合作完毕清洗、修剪、定植等操作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能积极参与合作实践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作品美观、有创新点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安全无事故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备注:学习成绩,5分为满分。请在相应的分数上打勾。
■教学反思
通过《水培吊兰》教学设计和实践,我深刻体会到,本节课比较成功的做法是:一方面,采用了小组学习模式,进行交互式的、合作性的互惠学习,这样做既符合新课程的理念,也受到同学们的欢迎,产生了较好的效果;另一方面,教学过程中采用实物展示、图片欣赏、创意交流、习作点评等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爱好;再次,能充足发挥演示的功能,突出水培环节中的基本环节,帮助学生掌握脱盆、清洗、修剪、定植和管理等水培吊兰技能的要领,为顺利完毕水培吊兰实践奠定了基础;第四,通过运用大屏幕、技术指导和作品评价等方法和手段,解决学生在定植这一环节普遍存在一些实际问题,如植株根系分布不均匀、植株固定不牢固、加水量不符合规定等,从而达成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
感到局限性的有三点:一是在引课和技术学习阶段缺少情景的营造和创设,未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二是由于课时的限制,各小组没有从容完毕双层水瓶定植法的操作,使得后期的作品评价和交流难以达成抱负的效果;三是在实践环节,小组分工不够明确,实践活动效率不高。假如能根据学生的特点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合理安排讲与练的时间,加强成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也许就会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