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资金流量核算.pptx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960921 上传时间:2024-04-09 格式:PPTX 页数:61 大小:285.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金流量核算.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资金流量核算.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资金流量核算.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资金流量核算.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资金流量核算.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节 资金流量核算基本问题第二节 实物交易核算第三节 金融交易核算第四节 资金流量表的编制与应用分析第一节第一节 资金流量核算基本问题资金流量核算基本问题(一)什么是资金流量核算?以社会资金运动为对象,系统反映社会资金的来源、去向、流量、流向及余缺调剂状况的宏观核算方法。一、资金运动与资金流量核算国民经济运行实物运动资金运动以货物和服务为载体的运动(生产、交换、使用)实物循环镜像:伴随实物流动而产生的价值流动结合伴随脱离(二)资金是怎么运动的(二)资金是怎么运动的?金融交易(无实物对应)货物和服务收入可支配收入消费投资生产交易初次分配、再分配使用储蓄金融交易资金运动全过程生产形成的原始收入是

2、资金流量核算的起点随着信用活动及金融市场的发展而发展主要代表人物:美国经济统计学家米切尔,1944年根据自己对货币问题的研究拟定了支付的流量、概念和数据的初步调查的备忘录,提出了资金流量的基本概念及从整体上考察资金动态的观点。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M柯普兰:1944年应美国经济研究局之邀,主持了一个研究项目,1947年在美国经济学年会上发表通过美国经济跟踪货币流通一文,标志着资金流量核算的诞生。1952年出版专著美国货币流量的研究并对美国1936-1942年的资金流量进行估算。其方法之后被美国官方采纳与使用,第一份官方货币流量报告美国资金流通1939-1953。20世纪50年代后期,英、加、日、德

3、、荷、苏等国相继编制了本国资金流量表 1968年纳入新SNA核算二、资金流量核算的产生与发展简介二、资金流量核算的产生与发展简介我国的核算历史:财政、信贷平衡表 资金流量表 改革开放后才开始引进研究 国家统计局在86年试编了全国资金流量简表,87年组织7个省市统计局开展资金流量表的试编。初步形成我国的表式和编制方案。1992年纳入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并要求国家、省(市)编制。1997年又对机构部门分类、交易项目等进行了较大的修订,97年4月撰写了中国资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核算进一步规范。1997年首次在统计年鉴上公布了1992年以来的资金流量表。三、资金流量核算的范畴三、资金流量核算的范畴1、

4、仅以金融交易(狭义)为核算范围,核算的起点是储蓄投资差。一般统计组织和管理系统较松散的国家采用。各国银行大都采用此范围。货币银行资料完整,编表时间短,实用性强。但协调性较差。2、金融交易+部分非金融交易(储蓄投资部分)。核算的起点是储蓄。美、英、德等国家采用。3、金融交易+最终产品的交易(GDP)。核算的起点是各部门增加值。中国、加拿大采用。4、金融交易+最终产品+中间产品的交易(总产品的交易),核算的起点是总产出。(理论上)(一)资金流量核算的可能范畴(二)我国资金流量核算的模式-3收入初次分配核算再分配流量核算可支配收入与使用核算金融交易核算具具体体内内容容四、资金流量核算的基本原则(一)

5、分类原则:部门分类原则:机构部门分类交易分类原则:实物交易(经常性交易、投资性交易)金融交易经常性交易各部门日常的收入和支出。是非金融交易中除投资交易以外的收支活动。包括劳动报酬收支、财产收支、财政收支、转移收支等初次分配与再分配收支,以及消费支出金融交易机构单位为扩大再生产或增加实物储备而发生的收支。投资性收入=总储蓄+资本转移收入投资性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储备+资本转移支出+购买其他非金融资产净额投资性收入-投资性支出=储蓄投资差投资性交易实物交易(非金融交易)各部门围绕金融资产和负债而发生的交易活动。即与金融债权的产生和清偿有关的交易。有国内金融交易与国外金融交易。货币所有权和货物服

6、务的所有权发生变更经常交易储蓄投资支出金融交易123资金流量核算范畴视图资金流量核算范畴视图上述核算范畴又可以用下列图示来表示。上述核算范畴又可以用下列图示来表示。(二)复式记帐原则(三)权责发生制原则(三)记价原则(实物交易部门采取市场价格原则,与生产帐户价格一致;金融交易中货币市场交易按交易工具的面值计算;资本市场按发行价格而非市场交易价)资金流量核算基本框架标准式资金流量表住户部门非金融企业金融机构部门政府部门国外部门ususususus实物交易经常帐户收入Y净转移收入T消费C投资帐户储蓄S实物投资I储蓄投资差金融交易金融帐户金融资金使用Fu金融资金来源Fs存款、贷款等国外资本往来储备资

7、产第二节实物交易核算一、收入分配核算(一)分配基本问题生产过程所创造的产品价值依照一定的规则被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单位及个人所占有,形成最终收入用以购买商品和劳务,从而实现国民生产成果的最终使用的过程。核算意义核算意义:是是再生产的重要环节再生产的重要环节是生产关系的重要内容是生产关系的重要内容(二)国民分配的基本流程(二)国民分配的基本流程1、初次分配生产成果生产成果在生产部门内部所进在生产部门内部所进行的行的直接分配直接分配(对参与生产过程的要素所有(对参与生产过程的要素所有者以及政府进行的分配,包括者以及政府进行的分配,包括参与生产过程的资产出让产生参与生产过程的资产出让产生的财产收入)的

8、财产收入)*产生的分配流量与生产有关,是生产性收入*初次分配结果形成原始收入分配依据:参与生产过程的各生产要素所作的贡献 以及生产要素所有者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多寡初次分配的流量劳动者报酬财产收入生产税净额工资奖金津贴社会保障缴款特殊地,我国还包括个体劳动者收入资产所有者将其拥有的资产的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单位使用者而从对方获取的收入利息利息红利红利地租地租国内生产总值政府企业居民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劳动报酬第一层次:生产成果的直接分配第二层次:财产收入的分配国库券利息、储蓄利息、债券、股票利息等进口税国外经过初次分配,各机构部门得到各自的原始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各机构部门得到各自的原始收

9、入。初次分配流程图国民经济初次分配的结果形成各部门的原始收入企业原始收入=增加值-支付的劳动报酬-支付的生产税+(得到的财产收入-支付的财产收入)政府的原始收入=增加值-支付的劳动报酬+得到的生产税净额+(得到的财产收入-支付的财产收入)住户的原始收入=增加值+(得到的劳动报酬-支付的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得到的财产收入-支付的财产收入)各部门原始收入合计即:国民总收入(GrossNationalIncome)*国外净要素收入=来自非常住单位的要素收入支付给非常住单位的要素支出要素收入是指生产要素劳动、财产收入在初次分配基础上所进行的,通过现金或实物转移所实现的收入的间接分配活动。2、国民

10、再分配、国民再分配*再分配是在初次分配基础上进行的*再分配的起点是原始收入*再分配的主要途径是转移收支*转移是交易的一种形式,指一个机构单位向另一个机构单位提供货物、服务或资产,而不收取任何回报的交易。由转移所产生的收入和支出即为转移收支。转移可以分为经常转移和资本转移(转移的对象是否是资产或与资本形成有关),实物转移和现金转移等。经常转移是指经常地、有规律地发生的,并会影响转移双方现期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一种无偿转移。经常转移收支与现期的收入、消费有直接关系,故需在收入分配与使用帐户中反映。资本转移是指以资产所有权被转让造成转移双方资产增减为前提而不涉及现期收入的转移支付。它只会影响双方的

11、投资水平或财富水平,发生数额较大,但不经常也无规律。由于转移额的使用目的是用于投资或积累,故在资本形成帐户中反映。*收入再分配中的各项转移仅指经常转移。其主要形式有(1)现期所得税、财产税等;通常由其他部门向政府部门转移,形成政府部门的转移收入。(2)社会交款和社会福利;通常在全社会机构部门间交错发生。(3)其它经常转移;政府企业居民所得税、其它收入税、经常转移收入净额所得税、其它收入税社会救济和补贴其它转移再分配流程图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结果,形成各机构部门的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结果,形成各机构部门的可支配收入支配收入 初次分配再分配区别分配进程分配活动性质分配主体体现分配原则初次分配交换性生

12、产性收入 效率再分配非交换性(转移性)转移性收入 社会公平与发展国民可支配收入(国民经济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结果)常住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获得的最终可以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收入。国民可支配总收入 =国民总收入+来自国外的净经常转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国外净经常转移收入其中经常转移收入则指国际间无偿援助捐赠,侨民汇款等。二、收入使用核算(消费和储蓄)可支配收入-最终消费=总储蓄三、非金融投资核算非金融资产生产资产非生产资产固定资产存货贵重物品自然资源专利权商誉对非金融资产进行的交易非金融投资非金融投资-储蓄投资差的形成资金来源本部门储蓄(可支配收入-消费)资本转移净额资金使用非金融投资资

13、金使用-资金来源大于零,资金流入,产生负债。小于零,资金流出,产生资产。资金运动全过程示意图收入初次分配过程收入再分配过程可支配收入使用过程非金融投资过程金融投资过程增加值劳动者报酬企业生产税净额财产收入初次分配总收入经常性转移(收入税、社会保障、福利、其他)可支配总收入最终消费总储蓄资本转移收入资本形成总额其他非金融资产的获得减处置净金融投资初次分配总收入可支配总收入增加值总储蓄净金融投资例:我国1997年非金融企业部门的资金流量数据如下:增加值44628.72亿元,劳动者报酬支出17844.76亿元,生产税净额9728.46亿元,财产收入2282.72亿元,财产收入支出6517.83亿元,

14、经常转移支出2861.33亿元,经常转移收入321.8亿元,资本转移收入净额2127.99亿元,资本形成总额21458.47亿元。则可以编制企业的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部分)项目使用来源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财产收入初次分配总收入经常转移可支配总收入最终消费总储蓄资本转移资本形成总额净金融投资统计误差17844.769728.466517.832861.33021458.47-9049.6244628.722282.7212820.39321.810280.8610280.862127.991997年非金融企业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资金流量实物交易表非金融企业部门金融机构部门政府部门住户部门

15、经济总体国外部门使用来源使用来源使用来源使用来源使用来源使用来源1、净出口2、增加值3、劳动者报酬工资及工资性收入单位社会保险付款4、生产税净额生产税生产补贴5、财产收入利息红利土地租金其它6、初次分配总收入7、经常转移收入税社会保险付款社会补助其他8、可支配总收入中国资金流量表(一)-收入分配部分(1)非金融企业部门金融机构部门政府部门住户部门经济总体国外部门使用来源使用来源使用来源使用来源使用来源使用来源8、可支配总收入9、最终消费居民消费政府消费10、总储蓄11、资本转移投资性补助12、资本形成总额其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13、其他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14、净金融投资统计误差中国资金流

16、量表(一)-收入分配部分(续表2)表中的主要关系式初次分配总收入=增加值+收到的v-支付的v+收到的生产税净额-支付的生产税净额+收到的财产收入-支付的财产收入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初次分配总收入+经常性转移收入-经常性转移支出总储蓄=国民可支配总收入-最终消费储蓄+资本转移=资本形成总额(实物投资)+净金融投资(储蓄投资差)内部平衡各机构部门的资金来源总计=资金运用总计外部平衡各交易项目的资金来源总计=资金运用总计第三节金融交易核算一、什么是金融交易?金融交易:是指机构单位之间、机构单位和国外间所发生的能引起金融资产所有权变化的交易,包括与金融债权的产生与清偿有关的所有交易。金融交易有广义(A+

17、B)与狭义(B)区分,这里的金融交易仅指狭义的部分。A:金融工具与非金融工具的交易(居民用货币购买商品,交易的结果是发生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市场结清)B:金融工具和另一种金融工具的交易(居民用现金购买股票,交易的结果并未发生实际资源的转移,是一种资金的借贷行为,产生金融债权和债务)对金融交易的核算具体就是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发生、变动、和消失的记录、测度和计算。对金融交易的核算是资金流量核算的中心内容。二、金融资产和负债的类型(SNA)(1)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只有债权,无债务)(2)通货和存款(3)股票以外的有价证券(4)贷款(5)股票和其他权益(6)保险专门准备金(7)其他应收应付款金融

18、资产特点:对称性(有资产就有对应的负债)可流通性、可兑换性、可转让性。金融交易核算的原则;必须核算由金融交易活动引起的金融资产负债的价值变动(发生资产所有权的变化;产生新的金融资产)市场价格(估价原则)权责发生制(交易双方的记录时间应一致)取净值和合并原则三、金融帐户各机构单位间由金融交易引起的金融资产和负债变动状况可以用金融帐户来表现资产变化金融资产净获得货币黄金与特别提款权通货与存款股票以外证券贷款股票和其他权益保险专门准备金其他应收款负债变化与净值净借出(+)/净借入(-)负债净发生货币黄金与特别提款权通货与存款股票以外证券贷款股票和其他权益保险专门准备金其他应收款四、金融交易核算表表中

19、关系内部平衡:一个部门的资金来源合计资金使用合计金融资产净增加=负债净增加+净金融投资外部平衡:各部门金融资产净增加合计各部门金融负债净增加合计每一交易项目的来源与使用合计相等国内金融资产净增加对外负债净增加对国外净金融投资非金融企业部门金融机构部门政府部门住户部门经济总体国外部门使用来源使用来源使用来源使用来源使用来源使用来源净金融投资-9080.74资金使用合计18863.27资金来源合计27944.01通货155.52存款15710.6-1572.1333761.562244.5515678.2432061.2633761.56128.171572.13贷款-1.9117707.57证券

20、2013.7保险准备金132.14结算资金-84.66中央银行贷款其他(净)2767.74国外直接投资149.44546.98其他对外债权债务34.441540.63国际储备资产国际收支误差与遗漏2135.13中国资金流量表(二)-金融交易部分第四节:资金流量表的编制和应用一、资金流量表的编制、收入分配和实物交易部分宏观资料分解法:按交易项目和机构部门类别逐项、逐部门收集原始资料来自统计部门:统计年鉴、工、农、建、投、批零商业、劳动工资统计年报来自综合部门:银行、保险、税务、劳动保障、财务来自专项调查:住户调查、普查数据加工整理确定总控制数来自核算资料:GDP、国际收支、I/O数据衔接、确定G

21、DP、进出口总值、财政收支总额、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金融交易部分数据来源货币银行统计国际收支统计金融市场统计股票市场统计、政府(企业)债券统计、货币市场统计、外汇市场统计保险统计社会保障统计专项调查机构部门帐户金融交易帐户汇总成矩阵帐户二、资金流量核算表的应用分析通过资金流量表可以全面反映社会产品的分配过程、可支配收入的使用趋向、收入分配和金融交易的关系、全社会资金交易关系的等等。分析的基本方法:S=I+DS:储蓄I:投资D:资金赢余或赤字U=SU:资金使用S:资金来源主要分析内容(一)实物交易部分1、各机构部门对GDP的贡献率分析某一机构部门对GDP的贡献率=某一机构部门增加值/GDP或

22、两者增长率对比2、分析收入分配关系初次分配关系/再分配关系/各部门可支配收入所占比例3、进行国民储蓄和投资分析计算:各机构部门的投资率=总资本形成总额/可支配收入储蓄率=储蓄额/可支配总收入各部门储蓄倾向=各部门储蓄额/各部门可支配收入某部门投资资金自给率=某一部门总储蓄/该部门资本形成总额总体流程分析机构部门分析(纵向)交易项目分析(横向)(二)金融交易部分、金融相互关系比率非金融资产总值/金融资产总值2、各部门金融资产份额(金融投资结构)某部门持有的金融资产(或某种金融资产)/全部金融资产(或全部该种金融资产)3、金融工具的部门构成(金融分布)4、国内(外)融资比率=国内(外)资金来源(使

23、用)/资金来源(使用)合计直接融资比率=有价证券来源(使用)/资金来源(使用)合计间接融资比率=存贷款的来源(使用)/资金来源(使用)合计可分别就交易项目和机构部门进行分析可分别就交易项目和机构部门进行分析5、金融机构部门中介作用分析货币需求增长率经济增长率物价指数变化率;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率商品率变化率*用货币需求方程分析货币需求其他分析内容:*金融投入产出表及斯通资金流量模型机构部门金融投资实物投资合计12 n12 m机构部门1金融投资流量矩阵AeW2n金融负债1金融负债流量矩阵Ll2m储蓄Z合计xa(1)表式结构:主词:机构部门、金融负债、储蓄-资金来源宾词:机构部门、金融资产、实物投资-

24、资金使用横向:反映各机构部门的投资过程(资金使用),包括实物投资和金融投资。纵向:反映各机构部门的资金来源,包括金融负债和储蓄(2)两个流量矩阵A:金融投资流量阵:L:金融负债流量阵,第j部门对第k种金融工具的投资(资产)第j部门通过第k种金融工具所形成的负债()六个向量:金融资产向量a金融负债向量l实物投资向量e储蓄向量z总投资(资金运用)向量w总负债(资金来源)向量x各机构部门的资金来源资金运用各金融工具的金融负债金融资产六个关系式()六个关系式()六个关系式()两大系数)两大系数A/金融结构系数(投资结构系数A*、负债结构系数L*)B/金融分布系数(投资分布系数A*、负债分布系数L*)某一部门的各种金融资产(负债)在总投资(总负债)中所占的比重某一部门对某种金融工具的投资(负债)在全社会对该种金融工具投资总额(负债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斯通流量模型基本公式:(1)测算储蓄z向量变动的模型(2)测算实物投资e向量变动的模型利用上述模型,可以求得金融投资、金融负债流量矩阵。进行分析、预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