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等腰三角形性质及判定(提高)知识讲解.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9583036 上传时间:2025-03-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3.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等腰三角形性质及判定(提高)知识讲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等腰三角形性质及判定(提高)知识讲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等腰三角形性质及判定(提高) 【学习目标】 1. 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能利用它证明两个角相等、两条线段相等以及两条直线垂直. 2. 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3. 熟练运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进行推理和计算. 【要点梳理】 要点一、等腰三角形的定义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其中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做底角. 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则它叫等腰三角形,其中AB、AC为腰,BC为底边,∠A是顶角,∠B、∠C是底角.    要点诠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且都等于45°.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只能为锐角,不能为钝角(或直角),但顶角可为钝角(或直角). ∠A=180°-2∠B,∠B=∠C= . 要点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作用 性质1证明同一个三角形中的两角相等.是证明角相等的一个重要依据. 性质2用来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垂直关系等. 3.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顶角平分线或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是它的对称轴,通常情况只有一条对称轴. 要点三、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 要点诠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是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重要定理,是将三角形中的角的相等关系转化为边的相等关系的重要依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是互逆定理. 【典型例题】 类型一、等腰三角形中的分类讨论 1、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则顶角的度数为( ). A.60° B.120° C.60°或150° D.60°或120° 【答案】D; 【解析】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可以是锐角、直角、钝角,然而题目没说是什么三角形,所以分类讨论,画出图形再作答. (1)顶角为锐角如图①,按题意顶角的度数为60°; (2)顶角为直角,一腰上的高是另一腰,夹角为0°不符合题意; (3)顶角为钝角如图②,则顶角度数为120°,故此题应选D. 【总结升华】这是等腰三角形按顶角分类问题,对于等腰三角形按顶角分:等腰锐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和等腰钝角三角形,故解此题按分类画出相应的图形再作答. 举一反三: 【变式】(2020•杭州校级二模)等腰三角形有一个外角是100°,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   . 【答案】50°或80°. 解:①若100°的外角是此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邻角, 则此顶角为:180°﹣100°=80°, 则其底角为:(180°﹣80°)÷2=50°; ②若100°的外角是此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的邻角, 则此底角为:180°﹣100°=80°; 故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50°或80°. 故答案为:50°或80°. 类型二、等腰三角形的操作题 2、根据给出的下列两种情况,请用直尺和圆规找到一条直线,把△ABC恰好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不写做法,但需保留作图痕迹,在图中标注分割后的角度);并根据每种情况分别猜想:∠A与∠B有怎样的数量关系时才能完成以上作图? (1)如图①△ABC中,∠C=90°,∠A=24°;猜想: (2)如图②△ABC中,∠C=84°,∠A=24°;猜想: 【思路点拨】在等腰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与“等角对等边”,本题应从角度入手进行考虑. 【答案与解析】 (1)作图: 猜想:∠A+∠B=90°, (2)作图: 猜想:∠B=3∠A. 【总结升华】对图形进行分割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类新题型,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动手实践能力,本类题目的答案有时不唯一. 举一反三: 【变式】直角三角形纸片ABC中,∠ACB=90°,AC≤BC,如图,将纸片沿某条直线折叠,使点A落在直角边BC上,记落点为D,设折痕与AB、AC边分别交于点E、F, 探究:如果折叠后的△CDF与△BDE均为等腰三角形,那么纸片中的∠B的度数是多少?写出你的计算过程,并画出符合条件的折叠后的图形. 【答案】 解:若△CDF是等腰三角形,则一定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设∠B为度 ∠1=45°,∠2=∠A=90°- ①当BD=BE时 ∠3= , 45°+90°-+=180°, =30° . ②经计算ED=EB不成立. ③当DE=DB时 ∠3=180°-2 45°+90°-+180°-2=180°, =45°. 综上所述,∠B=30°或45°. 类型三、等腰三角形性质判定综合应用 3、(2020•应城市二模)如图,点D、E在△ABC的BC边上,AB=AC,AD=AE.求证:BD=CE. 【思路点拨】要证明线段相等,只要过点A作BC的垂线,利用三线合一得到P为DE及BC的中点,线段相减即可得证. 【答案与解析】 证明:如图,过点A作AP⊥BC于P. ∵AB=AC, ∴BP=PC; ∴AD=AE, ∴DP=PE, ∴BP﹣DP=PC﹣PE, ∴BD=CE.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做题时,两次用到三线合一的性质,由等量减去等量得到差相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已知AD是△ABC的中线,BE交AC于E,交AD于F,且AE=EF. 求证:AC=BF. 【答案】 证明:延长AD至点G,使DG=AD,连接BG. A B C D E F G 4、如图,AC=BC,∠ACB=90°,∠A的平分线AD交BC于点D,过点B作BE⊥AD于点E.求证:BE=AD. 【答案与解析】 证明:如图,延长BE、AC交于点F. ∵∠1=∠2,AE=AE,∠AEB=∠AEF=90°, ∴△AEB≌△AEF(ASA). ∴BE=FE=BF. ∵∠3=90°-∠F=∠2,BC=AC, ∴△BCF≌△ACD(ASA) ∴BF=AD,BE=AD. 【总结升华】在几何解题的过程中,当遇到角分线或线段垂线时常考虑使用翻折变换,可保留原有图形的性质,且使原来分散的条件相对集中,以利于问题的解决. 举一反三: 【变式】已知,如图,AD为△ABC的内角平分线,且AD=AB,CM⊥AD于M. 求证:AM=(AB+AC) . 【答案】 证明:延长AM至点E,使ME=AM,连接CE. ∴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