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9-2021北京高一(上)期末地理汇编:地球的圈层结构.docx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9582772 上传时间:2025-03-3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1北京高一(上)期末地理汇编:地球的圈层结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1北京高一(上)期末地理汇编:地球的圈层结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1北京高一(上)期末地理汇编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单选题 (2020·北京怀柔·高一期末)中新网电11月6日早晨,俄罗斯勘察加半岛的舍维留奇火山发生火山喷发,向空中喷出滚滚浓烟,其高度达6000米,根据风向,火山灰向西北方向飘散。图1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图2为“舍维留奇火山喷发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火山灰”来源于地球内部圈层的 A.软流层 B.地壳 C.下地幔 D.岩石圈 2.图1中表示岩石圈的是 A.d和c B.e和f C.d和e D.b和c 3.按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发生过程,火山喷发属于 A.气象灾害 B.生物灾害 C.海洋灾害 D.地质灾害 4.下列选项对火山灰在地球圈层中迁移顺序的描述,最合理的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2020·北京东城·高一期末)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地理事物,属于水圈的有 A.湖水与雪 B.草原和森林 C.雪山与湖泊 D.雪与森林 6.图中“湖泊”涉及到的圈层主要有 ①生物圈       ②水圈       ③岩石圈       ④大气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20·北京丰台·高一期末)中国地质博物馆的馆藏精品中华龙鸟化石。产于我国辽宁省西部含有火山灰的湖泊沉积形成的页岩中,该岩层还含有丰富的各类动植物化石。下图为中华龙鸟化石图片,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火山灰"来源于地球内部圈层的 A.软流层 B.地壳 C.下地幔 D.地核 8.关于中华龙鸟生存时期的时间表述,格式正确的是 A.年/月/日 B.朝/期/年 C.时/分/秒 D.宙/代/纪 9.根据化石推断,中华龙鸟最可能的生存环境是 A.火山频发的高原山地 B.温暖湿润的湖泊附近 C.风沙肆虐的沉积盆地 D.冰川广布的高寒荒漠 10.(2019·北京房山·高一期末)目前人类对地球内部结构的研究主要依靠 A.地质钻探 B.研究地震波 C.地层和化石 D.卫星遥感技术 (2019·北京西城·高一期末)1970年,前苏联挑选了最顶尖的科学家,在科拉半岛邻近挪威国界的地区启动“科拉超深钻孔”项目,计划挖穿地球,到1994年此次钻探工作终止,一共挖了12226米深。下图是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科拉超深钻孔”经过了(        ) ①生物圈             ②地壳             ③岩石圈             ④地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如果“科拉超深钻孔”真的钻至地心,它 (        ) A.最先到达的是内部圈层的地幔层 B.依次穿过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 C.在地壳层经过呈熔融状的软流层 D.所经过地区纵波和横波先后消失 二、综合题 13.(2021·北京大兴·高一期末)下左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局部)示意图,下右图为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中表示地壳的是____(填序号),表示地幔的是____(填序号)。 (2)一般认为,软流层可能是火山活动中____的发源地。 (3)古登堡界面以下横波波速的变化情况是____,这说明古登堡界面以下物质状态可能为____态。 14.(2021·北京朝阳·高一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理小组的同学们通过学习、研讨,对地球的空间结构和时间演变有了初步了解,以下为他们的学习成果展示: 成果1: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具有圈层结构,在高空和地球内部,各圈层基本平行分布;但在地表附近,各个圈层却相互渗透,存在物质交换。左图为同学们用橡皮泥加手绘制作的“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右图为表示地球圈层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 (1)左图中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2)右图中的①②③④对应的地球圈层名称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成果2:地球的演化历史 地球约有46亿年的历史,其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不同地质年代的古地理环境不同,主要生命存在形式的特点也不同。下图为同学们绘制的地球生命演化和大气中O2含量变化示意图。 (3)图中的地质年代甲为____。科学家划分地质年代的依据是____。 (4)读图可知,地质历史时期生物演化的特点是____,生物的出现对大气成分的影响是____。 15.(2020·北京平谷·高一期末)读图“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辨图中地震波类型并比较两者的传播速度与传播介质的差异:A波是____波,其特点是____;B波是____波,其特点是____。 (2)图中界面D是____;界面F是____,其平均深度为是____千米。 (3)图中,自F向下地震波波速出现的变化是:____,这种变化说明____。 (4)关于E层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选择填空) A.岩浆发源地B.是一个不连续的圈层C.在地球内部圈层中,体积最小D.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参考答案 1.A 2.C 3.D 4.A 【分析】 试题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 1.“火山灰”为岩浆喷发形成的,岩浆来源于地球内部的软流层,A正确。 2.图中b为生物圈、c为水圈、d为地壳、e上地幔顶部。岩层圈位于软流层以上,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为图中的d和e,C正确。 3.火山喷发出现在岩石圈,属于地质灾害,D正确。气象灾害发生在大气圈好干旱、寒潮等。生物灾害发生在生物圈如植物病害、鼠害等。故选D。 4.火山喷发的物质形成火山灰飘浮过程位于大气圈,经过沉降过程落在地表,进入水圈和生物圈。沉降物质堆积形成岩石圈,A正确。 5.A 6.A 【解析】 5.读图可知图中的圈层属于水圈的湖水与雪,A正确。草原和森林属于生物圈,B错误。雪山与湖泊,雪山属于岩石圈,湖泊属于水圈,C错误。雪与森林,雪属于水圈,森林属于生物圈,D错误。故选A项。 6.湖泊中有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这涉及到的是生物圈,湖泊本身属于水圈的一部分。读图可知图中的湖泊是存在于山体之间的且湖泊的边缘是主要是由岩石组成的,可知其涉及到了岩石圈。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湖泊”涉及到的圈层主要有生物圈、水圈以及岩石圈,可知A正确,BCD错误。故选A项。 7.A 8.D 9.B 【解析】 7.火山灰由岩浆喷发形成,岩浆来源于地球内部的软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故选A。 8.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地质年代的表述应采用宙/代/纪,ABC错误,D正确。故选D。 9.根据材料信息“该化石形成于含有火山灰的湖泊沉积形成的页岩中,该岩层还含有丰富的各类动物化石”,既然该岩层中含有丰富的各类动植物化石,说明中华龙鸟生活的环境最可能是温暖湿润的湖泊附近,B正确;其他选项所示的环境较为恶劣,动植物数量少,ACD错误。故选B。 10.B 【详解】 据所学知识可知,目前人类对地球内部结构的研究主要依靠地震波,B正确。故选B。 【点睛】 地震波在介质改变时会有不同的传递速度,并在交界面上产生折射、反射等行为,这些特性被用来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 11.A 12.B 【解析】 11.据题干可知,“科拉超深钻孔”在地下12226米(12.226千米)深,而莫霍界面在地下33千米深处,莫霍界面至地面为地壳,所以“科拉超深钻孔”还在地壳里,②对。而地壳属于岩石圈的组成部分,③对。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所以“科拉超深钻孔”也经过了生物圈,①对。“科拉超深钻孔”还在地壳里,还没到达地核,④错。①②③对,故选A。 12.地球的内部圈层由外到里依次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如果“科拉超深钻孔”真的钻至地心,那么,它最先到达的是内部圈层的地壳,A错。莫霍界面在地下33千米,古登堡界面在地下2900千米,所以,依次穿过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B对。软流层在上地幔上部,不在地壳,C错。经过古登堡界面时,纵波波速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纵波可以通过固液气三态物质,不会消失,D错。故选B。 13.(1)     ①     ② (2)岩浆 (3)     横波消失     液或气 【分析】 该题以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和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示意图相关信息为材料,设置了3个小问,涉及了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1)根据所学知识,莫霍面是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莫霍面以上为地壳,莫霍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是地幔,因此图中表示地壳的是①,表示地幔的是②。 (2)一般认为,软流层的状态是熔融状态,可能是火山活动中岩浆的发源地。 (3)由右图可知,古登堡界面以下横波消失,而地震波横波只能在固态状态下传播,因此可推断古登堡界面以下物质状态可能为液态或气态。 【点睛】 地震波是指从震源产生向四周辐射的弹性波。 14.(1)图中“岩石圈”错误,应改为“地壳”。 (2)     水圈     岩石圈     生物圈     大气圈 (3)     古生代     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岩石年龄等 (4)     生物逐渐由简单到复杂,从海洋到陆地,由低级向高级演化     使氧气在大气中的含量增加 【分析】 本题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和地球演化史。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水平和综合思维能力。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莫霍界分地壳和地幔层,因此左图中岩石圈标注处应是地壳。 (2)读右图可知,①层提供渗透到②层,因此①层为水圈,下渗到②层岩石圈;④圈层降因此④圈层为大气圈;③圈层供氧给④圈层,③圈层为生物圈。 (3)图中的地质年代甲为前寒武纪之后,中生代之前,植物登陆及发展,蕨类植物发展,因此为古生代。由图可知,科学家划分地质年代的依据是岩石的年龄,地层的层序,以及生物演化的阶段。地层层序具有成层的特点,在沉积岩层未发生构造变动(如逆掩断层和褶皱倒转)的情况下,沉积层序保持着正常层序,先形成的岩层在下,后形成的岩层在上,既上覆岩层比下伏岩层为新。可以推知古地理环境,地层形成的时代越早,其中含有的化石构造越简单,形成时代越晚的地层其中含有的化石越高等、构造越复杂。同一时代形成的地层中所含的化石基本相同;不同时代形成的地层,其中所含的化石也不同。生物演化阶段可以推知地质年代。 (4)读图可知,生命是由化学物质从无机到有机演化而来的,原核生物的出现,藻菌生态系统的形成(蓝藻是最早出现的放氧生物),真核生物的出现(绿藻是最早具有真核的生物),洋藻类和无脊椎动物时代(三叶虫时代),鱼类的出现和发展(蕨类植物时代),两栖类的出现,裸子植物和爬行运动,鸟类的出现和发展,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从猿到人。地质历史时期生物演化的特点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海洋到陆地逐渐演化而来。而且生物的演化具有不可逆性的特点。读图可知,生物的出现使大气中氧气的含量迅速增加,并达到稳定的状态。 【点睛】 15.     横     速度较慢,且只能通过固体介质     纵     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液、气三态介质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2900     横波消失,纵波速度骤减     该深度以下物质状态不是固态     A 【分析】 本题考查了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及各圈层的特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 (1)图示E是横波,F是纵波;横波,速度较慢,且只能通过固体介质; 纵波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液、气三态介质。 (2)D是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F是古登堡界面,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平均深度约为2900千米。 (3)F是古登堡界面,地震波自上往下通过该界面时横波消失,纵波速度骤减,说明F界面以下物质状态不是固态,外地核可能是液态。 (4)E层是地幔层,上地幔顶部存在一软流层,是岩浆发源地,A正确;地幔是一个连续的圈层,B错误;地球是一球体,地球半径约6371千米,地幔厚度接近2900千米,且在地核外部,在地球内部圈层中,体积最大,C错误;石油、天然气资源是由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形成的,存在于地壳层,D错误。故选A。 【点睛】 8 / 8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