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5 科学探究
【教学内容】
浙江教育出版社,《科学》七年级上册第1章第5节《科学探究》第27~31页)。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②理解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
⑵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②初步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生活生产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知道生活中到处存在科学探究
②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①教学重点:通过科学探究收集信息并处理信息得出结论
②教学难点:科学探究中实验方案的设计
【教学准备】
①手电筒、灯丝烧断的灯泡、灯泡、螺丝刀、磁铁、多个黑盒(内置铁球、塑料球等)
②多媒体课件
【设计说明】
科学探究是了解科学的基本方法。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要以学生日常生活中较为熟悉并有初步体验的实例为载体。结合学生初步具有的观察、分析和实验能力,进行简单的科学探究实践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认识、体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在认识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中,要着重提高如何提出问题,建立猜想与假设,怎样收集处理数据,以及如何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培养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地运用所学的科学探究方法解决日常遇到的问题,为今后的学习和探究奠定基础。
【概念图】
生活中一个简单的探究实例
科学史中一次成功的探究活动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怎样根据人脚印的长度来判断人的身高
黑盒里面有什么
一、设置情境,引入新课--------生活中的探究
出示手电筒。请同学上台演示手电筒的操作。(现象:手电筒不能亮。)
问:我们观察到什么现象?
问:从观察的现象中,你思考到什么问题?
生:手电筒为什么不亮?
问:你认为导致手电筒不亮的原因有哪些?
生:可能电池没电了;可能开关坏了;可能导线断了;可能灯泡坏了……
讨论原因:电池没电,不可能,其余灯都亮着。
问:在这么多的猜想与假设中,你想先验证哪个假设?为什么?
生:灯泡。因为,灯泡可能性最大,检验灯泡最简单;
问:我们怎么判断灯泡的好坏?
生:(1)观察灯泡。(2)换新灯泡。(3)或将此灯泡换到另一手电筒上。
请学生演示(怎么检验?)。
观察到现象:手电筒亮了,说明是灯泡坏了。
手电筒不亮的问题我们已经解决了,现在请你说出我们解决问题的过程。
1.提出问题:手电筒为什么不亮?
我们是怎样提出问题的?根据观察,观察到乙手电筒不亮,提出问题的发现往往在于仔细地观察。
2.建立猜想与假设:
你们是怎么想到这么多的猜想与假设?依据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日常生活经验或所学知识越多,越有利于猜想与假设的提出。
3.设计实验、收集证据、验证假设:
我们怎样设计实验的。在实验中你是如何验证假设的。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在观察中收集证据,验证假设。
4.得出结论:灯泡坏了。
小结,上述过程是我们探究《手电筒为什么不亮》的基本过程,也是我们研究其他问题的一般过程,更是科学家探究科学的一般过程,只不过科学家在探究申比我们更善于发现问题,建立猜想与假设,能设计更好的实验验证他们的猜想与假设罢了。我们称这个通过发现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二、新课教学
(一)天花和牛痘的故事--------科学家的探究
(二)我们一起探究。
1.脚印的探究。
问:每天,我们都在行走,都会留下一串串脚印。你是否观察和研究过自己和同学们的脚印?
生:没有。
问:但有些人却十分关注人们留下的脚印,他们是谁?
生:警察在犯罪现场勘察罪犯留下的脚印。
问:为什么警察如此关注罪犯留下的脚印?
生:可能通过脚印了解罪犯的身高、体重、职业、性别等。
问:除了警察,还有哪些人关注人们留下的脚印?
生:考古学家测量古代人脚印,希望了解古人的身高、体重、性别等。
师:可见脚印可能与人的身高、体重、性别有关。
现在我们主要探究:脚印的长度与人的身高有什么关系。
如何再次检验结论是否正确?(通过讨论、交流、测数据检验等)
在手电筒的探究中,我们可以直接观察手电筒各部分的结构;在我们研究脚印实验中,我们可以直接测量脚印的长度。但日常生活中,有些问题我们是无法直接观察和测量的。如当我们生病发烧时,能否直接观察到病变的器官?不能。这些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和测量的问题就家被包裹在盒子里的东西。该如何去探究呢?
2.黑盒探究。
出示一个盒子。不打开盒子,该怎么运用我们的智慧和已有知识了解盒子里装的东西?
生:通过实验测量与判断。
问:怎么测量与判断?
生:摇,感觉物体大小。
移,估计物体的形状。
吸,判断是否铁制物体……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体验一下。
分组实验:进行黑盒探究
师:请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探究了解盒内物体有多大?什么形状?估计是什么材料做的?……并将操作记录表中,最后阐述自己探究的过程。看看哪组猜得最快、判断得最准确。
请学生依据表格,阐述自己探究的基本过程
当学生叙述之后,打开盒子,观察盒内物体,检验学生推测的结果。若学生判断错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判断错误?操作步骤是否合理了有没有更好、更接近被推测物体的方法进行探究?(分析操作步骤)
小结:对黑盒中物体的探究,是在不断地提出问题、建立假设、验证假设中,逐步接近盒中的物体。人们对许多问题的探究也是如此;科学家对科学的探究也是在不断地提出问题、建立假设、验证假设中逐渐逼近真理。
思考:黑盒是否一定是黑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问题是黑盒问题?…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从手电筒熄灭了解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然后通过所学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去探究了脚印和黑盒问题。除了今天我们所研究的问题外,在我们的身边,在日常生活中,在自然界中,你还能发现或提出问题吗?你知道该如何去研究吗?
四、课堂练习
五、板书设计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