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一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复数满足(i为虚数单位),则(为的共轭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
A. 第一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2. 的值是( )
A. B. C. - D.
3. 某工厂12名工人的保底月薪如下表所示,第80百分位是( )
工人
保底月薪
工人
保底月薪
1
2890
7
2850
2
2860
8
3130
3
3050
9
2880
4
2940
10
3325
5
2755
11
2920
6
2710
12
2950
A. 3050 B. 2950 C. 3130 D. 3325
4. 从两名男生和两名女生中任意抽取两人,若采取有放回简单随机抽样,则抽到的两人中有一男一女的概率是( )
A. B. C. D.
5. 已知向量、是两个非零向量,且,则与的 夹角为( )
A. B. C. D.
6. 已知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如果,,那么
B. 如果,,那么
C. 如果,,,那么
D. 如果,,则m与所成角和n与β所成的角不相等
7. 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在他的著作《九章算术注》中,称一个正方体内两个互相垂直的内切圆柱所围成几何体为“牟合方盖”,刘徽通过计算得知正方体的内切球的体积与“牟合方盖”的体积之比应为,若“牟合方盖”的体积为18,则正方体的棱长为( )
A. 18 B. 6 C. 3 D. 2
8. 在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则的形状为( )
A. 钝角三角形 B. 等腰直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9. 设i为虚数单位,复数,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若为纯虚数,则实数a的值为2
B. 若在复平面内对应点在第三象限,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C. 实数是(为的共轭复数)的充要条件
D. 若,则实数a的值为2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中,若,则点D是边BC的中点
B 已知,,若,则
C. 已知A,B,C三点不共线,B,C,M三点共线,若,则
D. 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点M满足,则
11. 已知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将函数的图象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再将所得函数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的图象,则下列关于函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点是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
B. 是图象的一条对称轴
C. 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D. 若,则的最小值为
12. 如图,在直三棱柱中,,,,点M是棱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异面直线BC与所成的角为 B. 在上存在点D,使平面ABC
C. 二面角的大小为 D.
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 已知,则的值为________.
14. 数据5,7,7,8,10,11的平均数是________,标准差是________.
15. 一个底面半径为2的圆锥,其内部有一个底面半径为1的内接圆柱,若其内接圆柱的体积为,则该圆锥的表面积为________.
16.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已知,,,,,则__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
(1)求与夹角的余弦值;
(2)设,若,求实数的值.
18. 某学校就学生对端午节文化习俗的了解情况,进行了一次20道题的问卷调查,每位同学都是独立答题,在回收的试卷中发现甲同学答对了12个,乙同学答对了16个.假设答对每道题都是等可能的,试求:
(1)任选一道题目,甲乙都没有答对的概率;
(2)任选一道题目,恰有一人答对概率.
19. 在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
(1)求A;
(2)在①,②,③这三个条件中,选出两个使唯一确定的条件补充在下面的问题中,并解答问题,若________,________,求的面积.
20. 受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的影响,全国各地学校都推迟2020年的春季开学,某学校“停课不停学”,利用云课平台提供免费线上课程,该学校为了解学生对线上课程的满意程度,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对该线上课程评分、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
(1)求图中a的值;
(2)求评分的中位数;
(3)以频率当作概率,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样本评分在和内的学生中共抽取5人进行测试来检验他们的网课学习效果,再从中选取2人进行跟踪分析,求这2人中至少一人评分在内的概率.
21.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M中,,,以AC为折痕将折起,使点M到达点D位置,且.
(1)证明:平面平面ABC;
(2)设Q为线段AD上一点,P为线段BC上一点,且,求三棱锥的体积.
22. 已知,,,将曲线的图象向右平移得到函数的图象.
(1)若,,求的值;
(2)若不等式对任意恒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