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1北京初三(上)期末化学汇编
水的组成
一、单选题
1.(2021·北京石景山·九年级期末)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A.CO2 B.H2SO4 C.N2 D.KCl
2.(2021·北京朝阳·九年级期末)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KCl B.NaOH C.SO2 D.H2SO4
3.(2020·北京房山·九年级期末)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试管1中得到H2
C.该实验说明水由H2和O2组成 D.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16
4.(2020·北京密云·九年级期末)下列选项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的物质可能是氧化物的是
A. B.
C. D.
5.(2020·北京昌平·九年级期末)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水晶(SiO2) B.纯碱(Na2CO3) C.灰锰氧(KMnO4) D.钟乳石(CaCO3)
二、填空题
6.(2021·北京大兴·九年级期末)水是生命之源。
(1)电解水可制得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生活中常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的物质是_____。
(3)请任举1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做法:_____。
7.(2021·北京房山·九年级期末)下列是关于水的实验。
(1)A中水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 __________ (填“改变”或“不改变”)。
(2)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
8.(2020·北京门头沟·九年级期末)水是生命之源。
(1)生活中常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的物质是_____。
(2)空气制水机能充分利用大气中的水分制出饮用水,主要过程如下:
①被过滤装置除去的有害物质的直径_____(填“大于”或“小于”)滤孔直径。
②从微粒的角度分析,压缩冷凝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变为液态的的水,变化的是_____。
(3)电解水的实验如图所示,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试管a生成的气体是_____。
9.(2020·北京通州·九年级期末)鲜度保持卡(如图)以纸片为载体,以食用酒精(C2H5OH)和柠檬酸为原料制成。经常用于蛋糕、面包、月饼等食品包装内,能在被保鲜食品的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气相保护层,从而达到保鲜的目的。
(1)酒精属于____(填字母序号)。
A 单质 B 氧化物 C 化合物
(2)酒精挥发形成气相保护层的过程发生的是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10.(2020·北京丰台·九年级期末)牙膏中常用碳酸钙、氢氧化铝[Al(OH)3]和二氧化硅(SiO2)作为摩擦剂。
(1)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2)Al(OH)3属于_____(填序号)。
A 混合物 B 纯净物 C 化合物 D 氧化物
11.(2019·北京东城·九年级期末)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1)甲图是简易净水器装置,其中小卵石和石英砂的作用是__________。
(2)乙图为电解水的装置图。试管2中的气体是__________,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下列做法中,有利于节约用水或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淘米水浇花
B 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C 使用节水型马桶
12.(2019·北京海淀·九年级期末)水是生命之源。
(1)如图为自然界的水循环示意图。从微粒角度分析,水变为水蒸气时,变化的是 ______ 。
(2)如图为电解水实验。与b管相连的是电源的 ______ (填“正”或“负”)极。用燃着的木条检验a管所得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 ,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
13.(2019·北京昌平·九年级期末)半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H2、CO、CO2、N2和水蒸气。工业上用半水煤气合成氨(NH3)的过程如下所示。
(1)过程Ⅰ中,反应为CO + H2O H2 + CO2,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
(2)过程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反应。
14.(2019·北京丰台·九年级期末)水是生命之源。
(1)空气制水机能充分利用大气中的水分制出饮用水,主要过程如下:
①能被过滤装置除去的有害物质的直径_____(填“大于”或“小于”)滤孔直径。
②从微粒的角度分析,压缩冷凝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变为液态水,变化的是_____。
(2)电解水实验如右图所示,试管2中生成的气体是_____。
15.(2019·北京门头沟·九年级期末)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通过电解水实验可以研究水的组成。电解水的实验如图所示,收集到氧气的是玻璃管______(填“①”或“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_组成的。
(2)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在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_______
三、实验题
16.(2020·北京顺义·九年级期末)回答下图所示实验的相关问题:
(1)甲实验中,导线a、b连接电源后一段时间,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则导线a连接电源的____极(填“正”“负”)。
(2)乙实验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3)丙实验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二氧化碳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A项错误;
B、硫酸是由氢、硫和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B项错误;
C、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单质,故C项正确;
D、氯化钾是由钾、氯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D项错误;
答案C。
【点睛】
单质是指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C
【详解】
A、氯化钾中没有氧元素,故选项错误;
B、氢氧化钠中含有三种元素,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硫中只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
D、硫酸中含有三种元素,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
氧化物定义:只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纯净物。
3.B
【详解】
A、电解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A错误;
B、根据“氧一氢二”,试管2中得到氧气,B正确;
C、该实验说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C错误;
D、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D错误;
故选:B。
4.A
【详解】
A、示意图中只有一种分子,该分子由两种原子构成,可能是氧化物的分子,符合题意;
B、示意图中有三种分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示意图中只有一种分子,该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的分子,不符合题意;
D、示意图中有三种分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
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的分子。
5.A
【详解】
A、水晶(SiO2)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正确;B、纯碱(Na2CO3)是由钠、碳、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错误;C、灰锰氧(KMnO4) 是由钾、锰、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错误;D、钟乳石(CaCO3)是由钙、碳、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错误。故选A。
点睛:抓住氧化物的特征(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 2H2O通电2H2↑+O2↑ 肥皂水 洗菜水浇花(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详解】
(1)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通电2H2↑+O2↑,故填:2H2O通电2H2↑+O2↑;
(2)生活中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故填:肥皂水;
(3)节水的措施有:用洗菜水浇花、洗衣水用来洗拖把等等。故填:洗菜水浇花(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7. 不改变 2H2O通电2H2↑+O2↑
【详解】
(1)A中水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不改变,只是水的状态变化,为物理变化。
(2)B中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通电2H2↑+O2↑。
8. 肥皂水 大于 水分子间的空隙 2H2O通电2H2↑+O2↑ H2
【详解】
(1)硬水不易使肥皂水起泡沫,所以用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
(2)有害物质的直径大于滤孔直径可以被过滤装置除去;压缩冷凝时水分子间的空隙变小,水蒸气变为液态的的水;
(3)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通电2H2↑+O2↑
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所以a试管中是氢气H2。
9. C 物理
【详解】
(1)根据酒精(C2H5OH)化学式可知,酒精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单质、氧化物,属于化合物。故选C;
(2)酒精挥发形成气相保护层的过程中,只是物质状态发生改变,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10. +4 BC
【详解】
(1)Si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2)Al(OH)3属于纯净物和化合物,故选B、C。
11. 过滤 氧气(O2) 2H2O2H2↑+O2↑ AC
【详解】
(1)根据净水简易装置图,可知水经过小卵石可除去较大颗粒的固体不溶物,而石英砂则可除去小颗粒的固体不溶物,因此小卵石、石英砂都起到过滤的作用,故填过滤;
(2)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1:2,试管2中气体故填氧气;水在通电条件下可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通电为2H2O2H2↑+O2↑;
(3)A、用淘米水浇花,一水多用能节约用水,故符合题意;
B、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造成水的污染,故不符合题意;
C、使用节水马桶,能节约用水,故符合题意。
故选AC。
12. 分子之间的间隔 负 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2H2O通电__2 H2↑+O2↑
【详解】
(1)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水变为水蒸气时,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故此空填写:分子之间的间隔;
(2)由图可知,b管产生的气体体积比a管多,所以,b管为氢气与电源负极相连;
a管为氧气,用燃着的木条检验它时,观察到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通电2H2↑+O2↑
13. CO、CO2、H2O 化合
【详解】
(1)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过程Ⅰ中,反应为CO+H2OH2 +CO2,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CO、CO2、H2O;
(2)过程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
【点睛】
氧化物的概念可简记为:两元素、氧元素、化合物。
14. 大于 分子间隔 氧气
【详解】
(1)①能被过滤装置除去的有害物质的直径大于滤孔直径;
②压缩冷凝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变为液态水属于物理变化,变化的是分子间隔;
(2)根据电解水实验,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且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1:2,由图可知,试管2中生成的气体为氧气。
15. ① 2H2O通电__2H2↑+ O2↑ 氢元素和氧元素
【详解】
(1)由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可知,试管b中是电源的负极产生的气体较多为氢气,试管①中为电源的正极产生的气体较少是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通电__2H2↑+O2↑;电解水时产生了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电解水过程中,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分别结合为氢分子和氧分子,最小的微粒是氢、氧原子;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为1个氧分子。
16. 负 水倒吸入集气瓶内,瓶内液面升高至“1”处 冷却掉落的熔融物,防止瓶底炸裂
【详解】
(1)根据“正氧负氢”、“氧一氢二”,则导线a连接电源的负极。
(2)空气中氧气的的体积分数为五分之一,乙实验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水倒吸入集气瓶内,瓶内液面升高至“1”处。
(3)丙实验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冷却掉落的熔融物,防止瓶底炸裂。
9 / 9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