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江西省上饶市、景德镇市六校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试卷.docx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9580711 上传时间:2025-03-3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6.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上饶市、景德镇市六校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试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西省上饶市、景德镇市六校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试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试卷 命题人 余干中学 任朝霞 审题人 余干中学 吴志广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 I 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会,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好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用橡皮涂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 II 卷时,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交回 第 I 卷(选择题 48 分) 一、单选题( 本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 ) 1.《尚书 》记载:“顺乎天而应乎人”;“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威,自我民明威”;“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材料体现的思想是( ) A.仁政思想 B.民主思想 C.敬天保民 D.天人感应 2.提起“千古一帝”秦始皇,会想到他灭六国一统天下。有人却说他“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 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如此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 ) A.他实现了统一结束了国家长期分裂状态 B.他确立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国家政治框架 C.他开始实行郡县制以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D.他开始实行官僚政治代替世卿世禄制 3.据史书记载:内外大小衙门,一应干部系军、民、站、金场、银冶、茶、盐、铁户、课程、宝 钞、刑名、选法、粮储、造作、差役等事,毋得隔越中书省辄使闻奏。这反映出( ) A.西汉皇帝权力加强 B.唐朝中书省集体议事 C.元朝宰相权势较大 D.明朝中央集权加强 4.战国时期的国家形态,已逐渐演变为“跨区域”的地域性国家;列国疆域内的居民,也不再是宗 法等级制下的“小国寡民”状态,而表现为“多地域、多族群”的特点,人口构成远较前代要复杂得多。这一状况说明( ) A.宗法分封制的影响已经消除 B.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态正孕育 C.经济交流导致政治制度变化 D.民族间的文化认同逐步形成 江西省六校 2023 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共 8 页 第 1 页  5.1765 年,直隶总督方观承以乾隆观视保定王氏庄园的棉行为背景,组创了一套涵盖布种、弹花、练染等 16 道工序的《棉花图》谱,装裱成册。乾隆对此大加赞赏,欣然题诗于图(下图)。自此,以《棉花图》为蓝本的衍生品如官衙壁刻、御制瓷书、墨宝年画、剪纸等在清朝层出不穷。这说明清朝( ) A.庄园经济助推棉纺织业发展 B.官营手工业分工细密 C.棉花产业拥有良好的社会氛围 D.经济的商品化趋势加强 6.明清时期全部出口的手工业产品中,经过加工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占绝大比例。与出口商品相比,鸦片战争前中国进口商品的总体加工程度低于出口商品。材料说明了( ) A.官营手工业技术水平高超 B.朝贡贸易对出口产品要求高 C.中国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D.严格实行海禁政策的影响 7.“逢场作戏”一词的历史来源,是在宋每逢市集,都有演戏活动,郊区的皇家园林在对外开放时,艺人商贩可以临时作场演戏,城内的瓦肆勾栏成为作场演戏的常设场所。“逢场作戏”的出现表明( ) A.宋代人们生活富裕 B.人们娱乐生活丰富 C.戏曲发展达到鼎盛 D.城市商业经济发展 8.明朝时期,西方传教士利玛窦等人给自己取中国姓名,还在本名之外取一个字号,即所谓的“尊 名”,仿效中国人文雅的习俗,以适应在中国社会中维持高雅的身份。西方传教士这一做法目的是( ) A.赢得中国士大夫的尊重 B.减少传播西方天主教的阻力 C.促进中西方思想文化交流 D.更好地学习中国先进科技 9.西汉中期,《大戴礼记·本命》有这样的记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 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妇有三不去:有所取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前贫贱后 富贵,不去”。由此我们可以推知,“七去三不去”的离婚原则( ) A.受社会文化主流思想的影响 B.意在维护女子权益 C.体现了男女平等的观念 D.加剧了社会的主要矛盾 江西省六校 2023 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共 8 页 第 2 页 10.《盐铁论》言:“币数变而民滋伪”。明末清初,一位思想家认同道:“亮哉斯言矣!”,“近日河南、陕西各自行钱,不相流通。既非与民同利之术,而市肆之滑乘此以欺愚人,窘行旅。”这反映了当时这位思想家主张( ) A.规范货币的铸造和流通 B 地方自行发行货币 C.中央应加强对地方控制 D.立法规范市场秩序 11.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神树、大立人、面具与中原文化迥异。但发现出土的铜罍同陕西城固发现的商代铜罍几乎没有区别,连花纹的作风都一样。这说明了( ) A.古蜀文明受到了中原文明的影响 B.当时的政治具有浓郁的神权色彩 C.当时古蜀国地区已纳入商代版图 D.青铜制造业是当时重要的手工业 12.“试思人以眇然之身,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以常人而可以为圣贤……是如何而致?若分明见此, 志自立,功夫自住不得。”《朱子语类》记载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主要是( ) A.格物致知 B.自强不息 C.崇德尚贤 D.天人合一 13.北魏时代的壁画充分反映了“流血”“杀戒”等内容,蕴含着撼人心魄的超越时代的“悲壮之美”;唐代壁画则规模宏大、色彩绚丽、气魄雄浑。在敦煌艺术中,这种变化说明( ) A.敦煌艺术来自艺术家创造性劳动 B.北魏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C.艺术美是现实生活的艺术性再现 D.唐代国泰民安富足强盛 14. 芍陂与都江堰,漳河渠、郑国渠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是淮河流域著名的古陂塘灌溉工程。芍陂的成功修建主要反映( ) A.淮河流域环境的优越 B.秦朝实力不断增强 C.农耕文明的必然要求 D.水利灌溉技术领先 15.晚清以来清政府与外国打交道,不断地进行机构调整:从礼部司仪馆→理藩院→总督、巡抚监理→钦差大臣总理→五口通商大臣,南北洋通商大臣→总理衙门。这一变化表明( ) A. 中国外交逐步近代化 B.中央集权体制不断加强 C.中央机构发生根本变化 D.清政府已沦为“洋人的朝廷” 16.鸦片战争前,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尚有较多的经济联系;其后,沿江沿海地区由于外国原 料、粮食由海运进口,且质量较高,比从交通落后的内地购买更加便捷、稳当。由此推知,当时中 国( ) A.持续扩大 进出口贸易 B.限制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发展 C.内地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资本主义生产萌芽得到一定发展 17.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期间透露,中国愿同美国谈判,也准备同蒋介石谈判,以便能用和平方式解 放台湾。同时,毛泽东也主动通过外国来访者表示,台湾问题可以用谈判来解决,中国尤其希望和 美国签订和平条约。材料表明( ) A.新中国走上世界外交舞台 B.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正式确定 C.台湾问题已牵涉到中美外交问题 D.新中国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江西省六校 2023 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共 8 页 第 3 页  18.20 世纪 80 年代,中央政府指出:“小型企业可以推行承包、租赁责任制。大中型企业可以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实行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这一规定旨在( ) A. 提高企业生产效益 B.改变企业所有制形式 C.扩大企业的分配方式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2022 年北京冬奥会期间,中央电视台将赛事转播等信息系统迁移至云平台,采用“奥运转播云”向全球转播;冬残奥会还提供全流程智能化数字人手语生成服务。以上新现象体现了( ) A.信息技术促进人类文化共享 B.奥林匹克文化融合中国文化 C.中华文化不断向外辐射传播 D.冬奥会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 20.“按照自然法,为一切人共有的物有这些:空气、水流、海洋以及由此而来的海岸。任何人都 不被禁止接近海岸,但应远离别墅、房屋。因为这些物不像海洋一样,是万民法上的。”这可以说 明,罗马法( ) A.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基本诉求 B.贯彻了公平正义的司法原则 C.缓和了贵族与平民间的矛盾 D.兼顾了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 21.2022 年 9 月 8 日英国一代传奇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谢世,享年 96 岁。对于英国君主制,有学者 说“在中世纪以及英国社会,由中世纪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强有力的君主制是关键的一环”。这一论断主要是着眼于君主制有利于( ) A. 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发展 B.推动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 C.积极推动现代民主政治确立 D.形成思想文化繁荣的局面 22.“普遍意志所作的决定,永远不可能是错的,因为普遍意志是以计算票数来决定的,因而永远 是少数人持异议。对少数人实行强制,这种强制根本就不是强制,而是自由。”这位法国启蒙运动 的思想家主张是( ) A.提出了集体与个人关系 B.提出了天赋人权的理论 C.强调践行自由主义原则 D.强调了公共意志的约束 23.十月革命后,列宁对《土地法令》中“平分土地”的方针,解释说:“土地平均使用不过是达到完全的社会主义的一种过渡办法。为了社会主义的胜利,无产阶级在选择过渡办法的时候,必须向 被剥削劳动农民小农让步,只要这些办法不危害社会主义事业。”据此可知,列宁( ) A.意在发展小农经济保障国内战争胜利 B.要求迅速摧毁临时政府的统治基础 C.试图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社会主义 D.丰富和完善了社会主义理论 24.1971 年,美国与英、法、苏在柏林签订了《西柏林协定》,保证今后不在西柏林地区使用武力 威胁;1973 年,美苏等 35 个欧美国家顺利召开欧安会,通过《欧洲安全和合作最后文件》提出: “边界的不可侵略”等原则,讨论经济合作等问题。这反映出 20 世纪 70 年代( ) A. 美苏关系有所缓和 B.美国放弃霸权主义 C.合作共赢成为各国共识 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江西省六校 2023 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共 8 页 第 4 页 第 II 卷(非选择题 52 分) 二、第 25--26 题为必考题,每一题学生必须作答,27--29 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 )必考题共 37 分 25.( 25 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华法制文明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夏商周时期,统治者已使用法律来治理国家。秦汉时期,律成为统一法典的主要形式。西汉时期形成的汉律,沿用近 400 年。隋初,《开皇律》废除了前代刑罚中的鞭刑、枭首等“苛惨之法”。在继承汉魏以来法制经验基础上,唐高宗永徽年间撰成《唐律疏议》,成为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它明确了“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思想,规定刑罚定罪,不以小过而滥行诛杀,其用刑在教人以善;法律体系包括律、令、格、式,内容涉及职制、户婚、贼盗、斗讼等各方面,而对涉及民间田土钱债的民事行为视为细事。唐之后,历代律典多以唐律为蓝本。中华法系是中华文明的灿烂瑰宝。 ——摘编自夏锦文《中华法制文明具有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等 材料二 1902 年,清廷设立修订法律馆,着手编纂近代法典。从 1904 年至 1911 年,在沈家本等人的主持下,以“折中各国大同之良规,兼采近世最新之学说,而仍不戾乎我国历代相沿之礼教民情”为宗旨,初步制定了数十部法律文本,包括宪法、刑法、民法、诉讼法、商法等多部法律。刑律的修订,抛弃了旧律“诸法合体”的编纂形式,采用了一些近代西方的刑罚原则、刑法制度和理论,如正当防卫、罪刑法定、缓刑制度。其中对于犯“十恶”等罪的规定仍被保留下来。同时,清政府开始法政官制的改革,规定大理院“专掌审判”,不受行政衙门干涉。1902 年开始的修律与司法改革,遭到不少礼教派官员的强烈反对,最终在革命的枪声中被终止。 ——摘编自严泉《晚清中国——告别“万历十五年”式的传统儒家道德治国》 材料三 中世纪早期,西欧社会的法律体系主要以日耳曼人的习惯法为主,5—9 世纪时出现了一系列成文的日耳曼法典。但是,日耳曼法典实行属人主义原则,它只适用于日耳曼人。到 12 世纪时,随着教会势力的发展和教会法体系的建立,教会法在西欧社会中有着巨大影响。然而,从 11 世纪开始,西欧的经济复兴和城市的兴起,加速了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此时,日耳曼法和宗教法面对日益复杂的经济纠纷和众多的社会问题,已渐渐显得无能为力了。11 世纪末,查士丁尼主持编订的《学说汇纂》原稿在意大利被发现,波伦那大学教师伊纳留斯便致力于对其进行注释和讲授,大大推动了罗马法的复兴。13 世纪后半叶产生了评论法学派,他们把罗马法的原则运用到现实各种社会关系中,把古代罗马法转化为现实的法律。 ——摘编自庄锡昌《西方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法系的主要特点。(8 分 ) 江西省六校 2023 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共 8 页 第 5 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末法律改革。( 8 分 )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罗马法在中世纪西欧复兴的时代背景。(6 分 ) (4)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当前我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认识。( 3 分 ) 26.(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五四”前后,以杜亚泉等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派和以陈独秀等为代表的新文化派围绕东西文化 差异等问题展开了一场大的争论。有学者认为其论战的实质是文化的时代性和文化的民族性之争。 下面列举了双方论战的一些观点: 东方文化派: 西洋社会为动的社会,我国社会为静的社会。由动的社会,収生动的文明,由静的社会,収生静的文明。 我人今日在迷途中乊救济决不能希望于自外输入乊西洋文明,而当希望于己国固有乊文明。此为吾人所深信不疑者。……救济乊道,在统整吾固有乊文明:其本有系统者,则明了乊;其间有错出者,则修整乊。 ——杜亚泉 新文化派: 一般所谓东洋文明和西洋文明乊异点,实在就是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的特点。 ——常燕生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断不可调和迁就。若是决 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不必白费金钱派什么留学生,办什么学校,来研究西洋学问。 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 ——陈独秀 请选择其中任何一派,概括其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析。(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从史出)。 江西省六校 2023 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共 8 页 第 6 页 (二) 选考题共 15 分 考生从三道选考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年,永利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斩获第 16 届万国博览会金质奖.1937 年,范旭东创办酸厂幵正式投入运行,不久,日本全面侵华,范旭东继续在大后方収展实业,推进大西南建设,支援抗战.1945年当选为中国化学学会理事长,同年病逝,毛泽东为其题写了“工业先导,功在中华”的挽联。 27.【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淝水乊战后,东晋政权内部矛盾、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激化,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南朝宋高祖刘裕在掌握朝政以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东晋时期,中央和州、郡的大权一直掌握 在王、谢、庾、桓四大家族手中,选拔官吏,主要依据门第,选出的官吏多是无才无识乊辈。刘裕 掌权后,要求按照九品中正制初置时的精神选拔人才,他重用出身“寒微”的人,如刘穆乊、檀道 济、王镇恶、赵伦乊等。他罢免或处死了许多土族或皇族出身的贪官污吏。他的亲信、功臣中有“骄 纵贪侈,不恤政事”的,他也严厉惩罚,甚至处死。他下令严禁地方官吏滥征租税、徭役,规定租 税、徭役,都以现存户口为准。他还敦崇学艺,修建庠序(地方学校),选备儒官,弘振国学。刘 裕死后,其子刘义隆继续实行他的政策。由于刘裕父子的改革,宋初的政治比较稳定,社会经济逐 渐繁荣起来。刘义隆在位的 30 年左右用元嘉做年号,因而历史上称乊为“元嘉乊治”。  ——摘编自陈争平著《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范旭东“工业救国”的历史条件。(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范旭东身上所蕴含的精神品质。(7 分) ——摘编自《宋书·武帝本纪》等 (1)根据材料,概括刘裕改革的主要措施。(8 分) 29.[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袁世凯去世后,总统府与国务院互相争斗,双方在是否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等问题上出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裕改革的意义。(7 分)  现激烈交锋。日本鼓动北京政府对德宣战,幵许诺缓交庚子赔款、提供参战经费。得到日本支持的国务总理段祺瑞为扩充自身派系的实力,立即接受了日本的条件。为抑制日本在华势力的膨胀,美国改变了支持中国参战的态度,幵向中国政府施压,强调在与美国协商乊前“不要采取进一步的行动”。1917 年 3 月,段祺瑞将对德绝交案及《加入协约国条件节略》,递交给受英美支持的总统黎元洪签字,遭拒。同月,一向反对参战的孙中山致电北京参众两院,认为参战“于国中有纷乱乊虞,无改善乊效”,得到不少国会议员的赞同。几经周折,国会最终还是通过了参战案。不久,孙中山策动海军总长程璧光率海军第一舰队南下广州,収动护法运动。 ——摘编自桑兵主编《孙中山史事编年》等 28.【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范旭东(1883~1945),湖南长沙人。1898 年,范旭东追随其兄范源濂(梁启超的弟子),参 与维新运动,深受影响。1900 年,随兄赴日留学,因读书刻苦上进,顺利考入京都帝国大学理科化 学系。1911 年毅然回国,准备一展“工业救国”的宏图大志。同年,在北洋政府北京铸币厂负责化 验分析,不久被派往西欧考察学习。1914 年在天津创办我国第一家精盐厂——久大精盐公司。1917 年创建永利碱厂。1920 年 9 月,“永利制碱公司”始获农商部批准,特许工业用盐免税 30 年。1926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参战之争对中国政局的影响。(15 分) 江西省六校 2023 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共8页第7页  江西省六校 2023 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共8页第8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