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彩虹》教学设计及反思
《彩虹》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认识"虹、座"等生字;会写"那、到"等7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读懂、读好多个分句组成长句子, 注意分句间停顿, 并能试着读出问句语气。
3.感受纯真想象世界, 体会关心家人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句子、读好词语基础上, 读好多个分句组成长句子, 能读出问句语气。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 感受纯真想象世界, 体会关心家人美好情感。
教课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画导入, 引出课文。
1.出示彩虹简笔画
引导学生用词语、词组或句子描述彩虹。
2.引读课文。
(1)出示第一自然段。
(2)识记生字"座", 词语"一座房子、一座桥", 掌握"座"量词使用方法。
(3)引导学生了解"这座漂亮桥"就是彩虹, 让学生体会课文语言生动, 不出现"彩虹"依然能够把事物说清楚、说详细。
3.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学习生字。
1.引导学生读课文。
(1)听范读, 画出生字词, 读准字音、注意字形, 画出不了解地方。
(2)学生自己读课文。
(3)分自然段展示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 整体感知。
1.整体感知,学习第二自然段。
2.学习问句。
(1)出示第一个问句。
引读短语:
浇花用水壶
那把浇花用水壶
你那把浇花用水壶
读出问语气。
(2)出示第二个问句。
"假如我提着它, 走到桥上, 把水洒下来, 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
想一想, "我"在干什么?试着圈一圈"我"动作。(引导学生发觉这是三个连续动作。)
"我"真提着父亲水壶吗?你是从哪发觉?
"不是我在下雨吗?"读出问语气。
(3)出示第三个问句。
情境朗诵, 读出问语气。体会"我"体贴懂事, 关心家人。
(4)把三个问句连起来读, 读通句子, 读出分句间停顿, 读好问句。
四、识记生字, 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写生字"到、那", 引导学生观察发觉。
2.关注左右结构字书写规则。
3.教师范写, 并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练写。
4.书写讲评与展示。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本堂课我十分重视"读",以问题为引领,以读为根本,引导学生读出感受,让孩子们在整堂课中一直保持那份"读"热情与渴望。有重点地指导学生读好长句,读好问句,使学生在充分地读中内化语言,培养语感,加深情感体验,同时重视学法指导,抓住契机指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从而达成"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