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年级语文集体备课计划第二学期一、 指导思想集体备课就是利用集体智慧与知识, 集思广益,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经过教学信息交流与互补, 在课前对教材、 对学生、 对教法、 对学法、 对课程资源等进行充足准备与整合,以及课后对上课情况充足反思和提出改善策略,从而达成共同提升教学质量一个教学研究活动。备好课是上好课先决条件, 备课质量好坏, 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集体备课是老师掌握教学规律, 积累教学经验, 提升业务水平和文化水平关键步骤。所以, 在个人备课基础上, 必需强化集体备课, 发挥群体效应。 二、 合作标准1、 合作标准: 新课程改革在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同时, 也要讨老师合作探究, 形成研
2、讨气氛,发挥“集团效应”优势。“一个思想与另一个思想交换, 能够形成两种思想。”集体备课作为老师合作研讨一个有效形式, 对于发挥老师团体合作精神, 集思广益, 取长补短, 含有不可或缺作用。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早期, 教学中还没有现成经验可循, 集体备课能够有效地避免老师个体研究势单力薄情况, 发挥集体智慧作用, 最大程度地降低教学中不足和失误。2、 继承和发扬标准。我们要避免纯粹“拿来主义”, 对于网络教育资源和现有教案要结合自己教学实际, 有舍取、 有选择吸收和利用, 形成自己特色。3、 共性与个性结合标准。主教案是集体智慧结果, 操作性强, 但因为每位老师所面对个体不一样, 必需因材施教,
3、 要有针对性个性教案, 在课堂上做到二者有机结合, 避免出现“模式教育”。 三、 “集体备课”程序(一)定时间: 双周四下午第一节课。(二)定地点: 一年级办公室。(三)定内容: 1、 研究教材: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基础要求要求, 认真钻研教材,领会教材意图。 备课时, 要尽可能地多搜集、 阅读资料。能够上网查找多种备课资料, 取长补短, 将新教学理念结合班级、 学生、 老师(本人)、 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等情况进行资料整合、 取舍, 实现最优化。明确所教章节内容在本学科及该专业培养中所处地位; 了解本章节内容与其她章节以及其她学科之间关系。然后确定本章节在讲课时深度、 广度及讲授范围, 突出关键
4、 注意难点, 努力争取少而精。 2、 研究学生: 备课时应充足考虑班级学生实际情况, 如学生年纪、 个性特点、 爱好、 爱好等, 还应备好学生上课时可能会提出多种问题, 做到“胸有成竹”。3、 研究教法: 第一、 选择教学方法时, 在考虑到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同时, 还要兼顾各个方面, 所选择教法要富有教学哲理, 能应变。第二、 要有创新意识。老师讲课方法要有“新意”, 要在“新”、 “奇”上下功夫。要重视激发学生爱好, 不停创设学习情境, 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探索, 激励学生独立思索, 给予学生宽广思维空间。第三、 老师语言要生动、 有趣, 富有鼓动性。学生高涨学习热情有赖于老师富有鼓动性教学
5、语言。4、 研究学法: 依据教材内容以及教学目标, 选择符合学生实际学习方法。提倡“自主、 合作、 探究”学习方法。经过不一样学法及不一样活动形式引导学生自学自悟、 讨论交流, 激励学生提出自己见解和不懂问题, 充足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作用,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和发展”主体,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5、 课后对上课情况充足反思和提出改善策略。(四)定中心讲话人。 每个集体备课小组每一次集体备课应该有一位中心讲话人, 中心讲话人应该有具体准备,其她组员略简,结束时交教导处。四、 “集体备课”活动要求。1 、 老师要根据要求时间, 按时抵达指定地点, 进行集体备课, 不得迟到或缺席。若因特殊情况, 确实不能进行集体备课, 必需提前请假, 并安排好补备时间。2、 集体备课期间, 参与集体备课老师要认真推行职责, 主动发表自己见解, 不做与集体备课无关事情, 确保集体备课质量。 3、 集体备课结束前, 备课组长要将下次集体备课内容和中心讲话人确定好, 方便提前作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