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家校合作策略研究》课题计划
屈家岭何集小学 何军 郭琼
一、 研究背景
对现代家校合作中出现新矛盾认识使然。家校合作是提升教育有效性基础路径。受社会开放、 市场化趋势及教育本身改革等原因影响, 目前家校关系更显复杂化, 家校合作出现了多个新矛盾: 因为家长认识到接收良好教育是参与未来竞争关键条件, 所以不停抬高对儿女期望值; 家庭教育责任不停淡化, 很多家庭将儿女教育责任一股脑儿推向学校, 仅将自己定位于儿女衣食住行供给者、 教育费用负担者、 学校教育评价者或指责者角色。学校受到来自社会、 家庭及本身发展多重压力, 其责任被过分强化, “教育者替换父母关系”变得更为显著; 同时因学生“不合矩”表现、 学业成绩不良、 教育难度增加及教育效果不佳, 学校轻易将责任归咎于家庭。
对家校合作关键性共识使然。家校合作是当今学校教育改革一个世界性研究课题。
多年来, 美国为研究处理公立学校危机问题, 把家校合作作为教育研究和学校研究专题; 英国、 德国、 法国、 芬兰和挪威等欧洲国家, 也将家校合作作为教改关键组成部分。中国就开启了家校合作方面研究, 北京市东城区什锦花园小学《相关家校合作策略实践与研究汇报》中让就我们分享了不一样年级家校合作特点以及合作、 沟通多个基础形式。
对我校家校合作现实状况反思使然。我校举行家长培训、 家长会展示活动、 开放日活动等一系列家校活动, 因为有设计、 有意义、 有品位得到了家长普遍认可, 家长参与其中生动感受学校教育, 充足了解孩子在校状态。但就现代家校合作角度来看, 我们只是注意到了单向交流, 或向家长展示、 或向家长提出配合要求, 还缺乏全方面合作意识, 没有最大程度地激发家长参与热情, 错失了很多良好家长教育资源。其次, 有一部分家庭对孩子教育问题有着深刻认识, 这类家庭家长对孩子抚育有着一定研究和计划, 她们摒弃以往单纯配合、 被动局面, 期望能与学校就教育思想达成共识, 教育方法协调一致。
基于这么背景, 开展提升家校合作实效策略研究, 显得很有意义。
二、 研究基础思绪
本研究采取实践研究法, 首先对家长资源进调查分析, 建立家长资源库, 然后探究有效家校合作路径。实践过程中重视教育资源分析、 重组与整合。在充足调用政府、 社会给学校教育资源时, 充足挖掘家长中人力资源和教育资源, 建立家长资源库, 并依据学校实际主动整合开发成“家长课程”; 提倡合作方法灵动与多元, 尽可能扭转老师唱“独角戏”局面, 最大程度实现家庭与学校互动, 家庭与学生互动, 家庭与家庭间同伴互助; 重视教育影响实效与长久有效, 一切合作活动避免形式主义, 追求本真, 真正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
三、 研究预期目标
本课题研究预期达成以下三方面目标:
1、 经过研究, 整合各方教育资源, 开发一系列有意义“家长课程” 。
2、 经过研究, 提升家长和老师教育理念。
3、 经过研究, 创新家校合作模式, 形成学生健康成长立体育人环境。
四、 研究内容
围绕上述研究思绪和目标, 在研究实践上, 我们关键开展下列研究:
(一)建立有效家长资源库研究。
家长作为一个教育资源, 在人一生中含有不可替换影响作用。作为一个有益教育参与和教育影响力量, 家长参与形式是多个多样, 能够主动介入或参与学校民主化管理, 发挥必需监督作用, 也能够充足发挥自己专长, 利用岗位资源、 人力资源参与到学生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研究工作之一就是在家长群体和社会共建单位中开展走访、 调查等互动活动, 了解采集、 挖掘开发、 整合梳理有效育人资源, 然后分类架构家长资源库。
(二)开发生动“家长课程”研究。
家长走进学校, 展现自己专长当回老师, 对学生、 家长和老师三方都有利。因为家长专业背景、 爱好爱好、 生活方法不尽相同, 所以她们讲讲课程更多填补了学校教育所不能涵盖领域, 无疑能使学生开阔眼界、 增加知识。而家长也能从中体会老师“教”和学生“学”辛劳, 育儿观念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至于老师, 听听“家长老师”怎么上课, 可能会给自己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有所启迪。我们研究工作就是在形成家长资源库基础上, 让父母参与学生新课程开发, 逐步形成一系列合理、 生动“家长课程”, 让班级或学生自由选择。
(三)构建有效家校合作模式研究。
传统意义上家校合作, 通常是以学校为主导、 家庭为主体, 学校指导家庭, 老师教育家长, 在合作过程中家长被动多于主动, 更多时候是“老师讲家长听”, 这是一个单向家校合作行为。有效家校合作模式是要实现合作双向甚至是三向, 即家庭、 学校、 小区三向合作, 家庭、 学校、 小区三大教育体系融为一体, 各个要素有机联合。有效家校合作模式还要由原来指导模式转为服务模式, 用服务模式全方位地关注孩子成长。基于此, 我们从建设“学校发展智囊团”、 “家教培训团”、 “班级议事团”、 “家长义工团”切入, 构建有效家校合作模式。
1、 形成“学校发展智囊团”。
(1)充足利用家长资源, 成立家委会。
人员组成: 各层级家长代表、 社会贤士、 老师代表。
(2)每学期举行两次专题论坛活动。
2、 优化“家教培训团”。
(1)邀请嘉宾, 组建团体。
人员组成: “经典”家长代表、 优异老师代表、 教授若干。
(2)开发家长培训课程资源。
低年级: 《幼小衔接阶段怎样培养好习惯》、 《怎样使自己成为合格父母》。
中年级: 《怎样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 《孩子贪玩怎么办》。
高年级: 《营造良好家庭文化气氛》、 《冷静地对待孩子失败》。
(3)实施差异引领。
利用家教优势资源, 提供家庭结对帮助和家教咨询, 处理部分家庭家教迷惑。
3、 建设“班级议事团”。
(1)以班级为单位建章立制, 组建小型团体。
(2)每学期商讨论证“班级学期工作计划”, 策划一次专题教育活动和一次班级家长沙龙。
4、 建设“家长义工团”。
(1)公开招聘, 成立家长义工团。设团长一名, 秘书长一名。
(2)设置“行为督查”、 “校外教导员”、 “外出活动协管员”等义工服务岗。
(3)每学期由学生评选“人气家长义工”。
五、 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关键采取实践研究法, 辅以调查研究和经验总结。
六、 研究步骤
(一)研究步骤
1、 准备阶段(3月——4月):
完成课题设计, 开启研究。
2、 研究阶段(4月——5月 ):
根据方案实施研究, 并撰写阶段性研究汇报。
3、 总结阶段(5月——6月):
对课题进行全方面总结, 并撰写研究汇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