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幼稚园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3套
全国 幼师招考密押真题(1~3套)
一、 单项选择题(在以下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将其选出并把它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世界上第一所幼稚园创建者是( C )
A.洛克 B.夸美纽斯 C.福禄贝尔 D.卢梭
2.中国幼稚园教育中特有一项标准是( A )
A. 保教结合标准 B.综合性标准 C.发展适宜性标准 D.独立自主性标准
3.学前教育阶段美育重点在于培养幼儿( B )
A.美学知识 B.发觉美、观赏美能力 C.表现美技能 D.审美动机
4.中国幼稚园教学是( C )
A.幼儿活动 B.教师活动 C.幼儿与教师活动 D.个别活动
5.幼稚园课程和教学应该以( D )
A.老师个人经验和教材为基础 B.幼稚园现有条件为域限
C.幼儿家长要求为导向 D.幼儿已经有经验和兴趣为基础
6.1996年颁布《幼稚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要求幼稚园教育要以( D )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
A.唱歌 B.跳舞 C.识字 D.游戏
7.幼稚园“娃娃家”游戏属于( B )
A. 结构游戏 B.角色游戏 C.智力游戏 D.体育游戏
8.智力游戏、体育游戏和音乐游戏是( D )
A.有规则游戏 B.演出游戏 C.个人游戏 D.创造性游戏
9.能有效地提升幼儿认识、情感、意志与行为水平且能充分发挥幼儿主体作用教育方法是( B )(青海) A.复述法 B.讨论法 C.故事法 D.提问法
10.提出“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师”主张教育家是( C )
A.陶行知 B.张雪门 C.福禄贝尔 D.陈鹤琴
11.个性心理特征包含( B ) A.心理过程、心理状态、能力倾向 B.能力、气质、性格
C.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注意过程
12.“破涕为笑”现象说明幼儿情绪和意志受( B )影响。
A.记忆 B.知觉 C.注意 D.表象
13.“视崖试验”能够测定婴儿( D )
A.时间知觉 B.大小知觉 C.方位知觉 D.深度知觉
14.天空中过往飞机轰鸣引发儿童不由自主注意,这是( A )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二者都有 D.选择性注意
15.“一目十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指是注意( D )
A.稳定性 B.选择 C.范围 D.广度
16.人类短时记忆广度约为( C )
A.5±2个信息单位 B. 6±2个信息单位 C. 7±2个信息单位 D. 8±2个信息单位
17.人类认识活动中心是( D )(陕西) A.感觉 B.知觉 C.想象 D.思维
18.婴儿最初掌握语音是经过( B )学会。
A.强化 B.模仿 C.辨音 D.自发
19.幼儿有意动作发生标志是( C ) A.反射建立 B.无条件反射消退 C.手眼协调动作出现 D.幼儿能够抬头
20.通常来说,偏爱自然科学,且自尊心较强学生认知格调属于( B )
A.场依存性 B.场独立性 C.沉思型 D.冲动型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保持: 是指已取得知识经验在人脑中巩固过程,它是记忆过程第二个步骤。
2. 注意广度: 是指人在比较短时间片段中所能清楚地知觉到事物数量。
3. 家长学校: 是向家长系统介绍家庭教育知识一个形式。家长学校经常开设系列讲座,充实家长保教知识。
4. 角色游戏: 是幼儿经过饰演角色,利用想象,创造性地反应个人生活印象一个游戏,通常都有一定主题。
5. 内隐学习: 是在刺激结构高度复杂,关键信息不显著情况下,即在无意识状态下,无目标、自动化加工活动,具备随意性。
6. 竖向迁移: 是指不一样内容、不一样任务难度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影响与迁移。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 简述幼儿家庭教育作用。
(1)家庭教育确保了幼儿机体正常生长发育;
(2)家庭教育促进了幼儿智力潜能最大开发;
(3)家庭教育促进了幼儿社会化进程;
(4)家庭教育提升了儿童审美能力;
(5)家庭教育为儿童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制订幼稚园教育目标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教育目标分解方法要恰当;
(2)教育目标涵盖面要全方面;
(3)教育目标要有连续性和一致性。
3. 简述幼儿掌握概念特点。
(1)以掌握详细实物概念为主向掌握抽象概念发展;
(2)掌握概念名称轻易,真正掌握概念困难。
4. 情绪情感在幼儿心剪发展中有什么作用?
(1)情绪动机作用;
(2)情绪对认知发展作用;
(3)情绪在人际交往中信号作用;
(4)情绪对幼儿个性形成感染作用。
四、阐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幼稚园与小区合作详细方式有哪些?
1.请进来方式: (1)请小区里人员为孩子开展活动;
(2)利用小区物、景和设施教育孩子;
(3)利用小区开展活动和日常发生事情教育幼儿。
走出去方式:(1)建立儿童活动机构;
(2)开展流动幼儿教育服务;
(3)建立家庭教育辅导站,开展指导家庭教育活动;
(4)与小区联手,优化小区环境活动。
2. 试述游戏在幼儿心剪发展中作用。
(1)游戏是满足幼儿需要一个基本活动方式;
(2)游戏是促进幼儿认知发展强有力工具;
(3)游戏有利于幼儿去自我中心;
(4)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自制力。
五、案例分析(共14分)
李先生儿子今年3岁,名叫浩浩,刚上幼稚园不到三周。最近,李先生发觉浩浩回家后不是埋头不语、就是大喊大叫,一提起幼稚园就万分恐惧,对任何人都不理不睬,有时候还大小便失禁。一天,浩浩要小便时候,李先生帮她脱下裤子,竟然发觉浩浩大腿两边各有几块青紫,更令人触目惊心是,其中有一处深深、尤其显著指甲印……
结合案例,谈谈你对教师体罚行为看法。(湖北)
体罚是指教师以暴力方法或以暴力相威胁,或以其它强制性伎俩,侵害学生身体和精神健康侵权行为。
教师体罚幼儿,不论从法律还是道德上都是不允许。《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要求:“学校、幼稚园、托儿所教职员对未成年幼儿和儿童实施体罚或者变相体罚,情节严重,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行政机关给予行政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实施细则第42条深入指出:“对体罚幼儿情节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由公安机关给予行政处罚,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为防止出现教师体罚幼儿行为,必须从立法、执法、监督,以及学校、家庭、社会,教师、家长、幼儿等多方面入手,确保幼儿正当权益。
考答案
汇编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福禄贝尔于1837年创建了一所学前教育机构,并于1840年正式命名为“幼稚园”,成为世界上第一所幼稚园。
2.A【解析】保教结合标准是中国幼稚园教育中特有标准。
3.B【解析】幼儿美育不是美术专业知识学习,重点在于培养幼儿发觉美、观赏美能力。
4.C【解析】中国幼稚园教学是幼儿与教师互动过程。
5.D【解析】幼稚园课程和教学应该以幼儿已经有经验和兴趣为基础,启发她们去探索并取得新知识。
6.D【解析】游戏是幼儿基本活动,是幼儿取得知识最有效伎俩。
7.B【解析】角色游戏是幼儿经过饰演角色,利用想象,创造性地反应个人生活印象一个游戏,通常都有一定主题,如娃娃家、商店、医院等。
8.D【解析】创造性游戏是幼儿创造性地反应现实生活游戏,在此基础上,确立了班级游戏内容为建构活动、演出活动、角色活动、劳作活动、益智活动等。
9.B【解析】讨论法最轻易发挥幼儿主体性,促进幼儿多维思维和社会性发展。
10.C【解析】福禄贝尔主张“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师”,强调教育幼儿时候首先应该教育母亲。
11.B【解析】个性心理特征包含能力、气质、性格。
12.B【解析】幼儿情绪和意志更多受知觉影响。
13.D【解析】“视崖试验”是吉布森和沃克设计测查婴儿深度知觉试验。
14.A【解析】儿童不由自主注意是无意注意。
15.D【解析】注意广度指是人在较短时间内所能清楚地知觉到事物数量。
16.C【解析】人类短时记忆广度约为7±2个信息单位。
17.D【解析】思维是人类认识活动中心。
18.B【解析】婴儿最初语音是经过模仿学会。
19.C【解析】手眼协调动作出现是幼儿有意动作发生标志。
20.B【解析】场独立性学生关心抽象概念和理论,更喜欢自己独立思索和学习。
汇编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张雪门在中国北方和台湾幼教界有重大影响,其“行为课程”理论成为中国幼儿教育中一份宝贵遗产。
2.C【解析】发展适宜性标准是由美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提出来。
3.D【解析】培养幼儿热爱祖国情感属于幼儿德育范围。
4.C【解析】爱心是教师通往每个孩子心灵桥梁。
5.A【解析】幼稚园实施保育和教育相结合标准,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方面发展教育,确保幼儿身心友好发展并做好入学前准备。
6.B【解析】集体活动通常是在教师直接指导下进行活动,它特点是全班幼儿在同一时
间内做相同事情,活动过程以教师引导和组织为主。
7.D【解析】幼儿在游戏中与同伴、教师交往有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
8.D【解析】范例法是直观形象法中示范性最强方法。
9.D【解析】家庭教育与幼稚园教育显著不一样之处就是缺乏显著计划性和目标性。
10.A【解析】开放日是请家长来幼稚园参加各种活动,是当前中国幼稚园和家庭相互配合形式中最常见一个形式。
11.B【解析】幼儿心理活动发展循序渐进地进行。
12.C【解析】从儿童认知发展水平看,“童言无忌”符合儿童年纪特征表现。
13.D【解析】幼儿期对颜色分辨往往和掌握颜色名称结合起来。
14.C【解析】正常婴儿感觉定位主要依靠视觉来进行。
15.B【解析】机械记忆指对所记忆材料意义和逻辑关系不了解,应用简单、机械重复方式进行记忆。
16.C【解析】依据想象活动目标,想象能够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17.C【解析】幼儿使用判断大多是依据事物外部联络和表面现象直接进行。
18.B【解析】幼儿最先掌握是名词,使用频率最高是动词。
19.D【解析】情绪在婴幼儿交往中起信号作用。
20.B【解析】幼儿能区分一个人是男性还是女性,说明她已经具备了性别概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