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经济学题目整理
一、 选择题
第一章
1.经济学主要是研究:( A )
A、与稀缺性相关的问题 B、如何在股票市场赚钱
C、为什么无法作出选择 D、用数学方法建立理论模型
2.当资源不足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时:B
A、政府必须决定谁的要求不能被满足 B、必须作出选择
C、必须有一套市场系统起作用 D、价格必定上升
3.选择具有重要性,基本上是因为:c
A、人们是自私的,他们的行为是为了个利益
B、选择导致稀缺
C、用于满足所有人的资源是有限的
D、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影响有限
4.经济学主要是研究:b
A、自由市场上的价格 B、面对稀缺性而作出的资源分配决定
C、把收入分配给个人 D、政府对私人部门的影响
5.稀缺性的主要含义是:b
A、一个人不应该把今天能买到的东西留到明天买
B、必须作出选择
C、需要用政府计划来决定资源的运用
D、政府计划无法决定如何运用资源
6.时间:d
A、不是稀缺资源,因为永远有明天 B、与资源分配决策无关
C、对生产者是稀缺资源,但对消费者不是
D、对任何人都是稀缺资源
7.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d
A、证明只有市场系统可以配置资源
B、选择最公平的收入分配方法
C、证明只有计划经济可以配置资源
D、因为资源稀缺而必须作出的选择
8.下列哪一项是实证经济学的说法?a
A、失业救济太低 B、降低失业比抑制通货膨胀更重要
C、医生挣的钱比蓝领工人多 D、妇女与男子应该同工同酬
9.下列哪一项是规范经济学的说法?a
A、医生挣的钱比蓝领工人多 B、收入分配中有太多的不平等
C、通货膨胀率用于衡量物价变化水平
D、去年计算机的价格是2500美元 E、通货膨胀率上升了
E、如何用公式表示消费者的偏好
10、相对于人们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表现为( )。b
A.相对科技进步不断地制造出来B.相对的稀缺性C.相对的稳定性D.相对的可塑性
第二章
1、下列哪一项会导致某种商品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
A.消费者收入增加 B.互补品价格上升
C.替代品价格上升 D.该商品的价格下降
2、在得出某种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时,下列因素除哪一种外均保持常数?d
A、个人收入 B、其余商品的价格
C、个人偏好 D、所考虑商品的价格
3、如果商品A和商品B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则A的价格下降将造成d
A、A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A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B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B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4、其他条件不变,建筑工人工资提高将使:a
A、新房子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
B、新房子供给曲线右移并使房子价格下降
C、新房子需求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下降
D、新房子需求曲线右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
5、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衡水平以下可能导致a
A、黑市交易 B、大量积压
C、买者按低价买到了希望购买的商品数量 D、A和C
6、经济学家所说的“需求曲线”,是指描述价格和需求量关系的曲线。这样集中研究价格意味着:b
A、经济学家相信价格是影响需求量的唯一因素
B、经济学家假设其他因素对需求量的影响不变,这样价格的效果就独立出来。
C、经济学家不恰当地忽略掉其他影响需求量的因素
D、这个模型的预测能力没有什么价值
7、 当供求力量自由作用时,一次谷物欠收的效果通过什么显示在市场上?B
A、政府规定的个人谷物购买量的限制 B、谷物价格上升
C、谷物价格下降 D、谷物贸易量增加
8、咖啡价格上升一般会导致:d
A、咖啡需求曲线左移 B、咖啡伴侣等咖啡互补品需求增加
C、茶等咖啡替代品需求减少 D、茶等咖啡替代品需求增加
9、玉米价格下降一般会导致:d
A、玉米供给量沿着供给曲线增加 B、玉米供给供给曲线左移
C、玉米供给量增加 D、玉米片供给曲线右移
10、如果糖价格上升,糖果供给曲线会向 移动,均衡交易量 均衡价格会 。a
A、左,减少,上升 B、左,减少,下降
C、左,增加,下降 D、右,减少,上升 E、右,增加,下降
11、在炎热的天气中,小鸡的死亡率会上升,从而新鲜家禽的价格也会上升涨。这种价格上升是家禽(鸡)的 曲线向 移动造成的,它同样会导致均衡数量 d 。
A、供给,左,增加 B、需求,左,减少
C、供给,右,减少 D、供给,左,减少 E、供给,右,增加
12、价格支持是 均衡价格的法定价格,导致 。d
A、低于,短缺 B、高于,短缺 C、低于,过剩
D、高于,过剩 E、等于,市场出清
13、成功的商品广告会:c
A、使该商品需求曲左移
B、使该商品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增加
C、使该商品需求曲线右移
D、使该商品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减少
14、下列哪一个因素可能导致电影票需求曲线移动b
A、电影院规模变化 B、录像带租价变化
C、电影供给增加 D、看电影的价格变化
15、如果市场价格处于均衡价格,那么:a
A、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等于生产者愿意出售的量
B、存在超额需求 C、存在超额供给 D、不存在改变价格的力量
第三章
1、如果某种物品价格下降5%引起需求量增加6%,那么,需求的价格弹性为:C
A 0.30 B 0.60 C 1.2 D 3.0
2、如果某商品的需求富有价格弹性,则该商品的价格上升会使C
A、该商品销售收益增加 B、该商品销售收益不变;
C、该商品销售收益下降 D、该商品销售收益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3、政府对卖者出售的商品每单位征税5美元,假定这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零,可以预料价格的上升B
A、小于5美元 B、等于5美元
C、大于5美元 D、不可确定
4、如果价格下降10%能使买者的总支出增加1%,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A
A、富有弹性 B、具有单元弹性
C、缺乏弹性 D、其弹性不能确定
5、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是2,价格由1元上升至1.02元会导致需求量:C
A、上升4% B、上升2% C、下降4% D、下降2%
6、如果一个厂商降低其商品价格后,发现收入下降,这意味着:A
A、商品需求缺乏价格弹性 B、商品需求富于价格弹性
C、商品需求具有单位价格弹性 D、价格弹性大于1
7、如果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等于2,价格 会导致总收入 A。
A、下降,增加 B、下降,减少 C、上升,增加
D、上升,不变
8、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完全富有价格弹性,需求曲线将会:A
A、呈水平状 B、呈垂直状 C、向上倾斜 D、向下倾斜
9、如果 ,那么一个企业希望增加收入时就应该降低其商品价格A
A、商品需求富有价格弹性 B、商品具有单位价格弹性
C、商品需求完全没有价格弹性 D、商品需求缺乏价格弹性
第四章
1、下列哪种情况是边际效用:a
A 面包的消费量从一个增加到两个,满足程度从5个效用单位增加到8个效用单位,即增加了3个效用单位。
B 消费两个面包获得的满足程度为13效用单位
C 消费两个面包,平均每个面包获得的满足程度为6.5个效用单位
2、总效用曲线达到最高点时:b
A 边际效用曲线达到最大点
B 边际效用为0
C 边际效用为正
3、已知商品X的价格为1.5元,商品Y的价格为1元,如果消费者从这种商品得到最大效用的时候商品Y的边际效用是30,那么商品X的边际效用应该是:c
A 20 B 30 C 45
4、两种商品的价格按相同的比例上升,而收入不变,消费可能线:a
A 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B 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C 不发生变动
5、根据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相结合在一起的分析,消费均衡是:a
A 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相切之点
B 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相交之点
C 离原点最远的无差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
6、预算线绕着它与横轴的交点逆时针方向转动是因为(假定以横轴度量X的量,以纵轴度量Y的量):d
A、商品X的价格上升 B、商品Y的价格上升
C、消费者收入下降 D、商品X的价格不变,商品Y的价格上升。
7、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消费者均衡的条件c
A、MUx/Px=MUy/Py
B、货币在每种用途上的边际效用相等
C、各种商品的效用相等
8、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a
A、消费者偏好 B、消费者收入
C、所购商品价格 D、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
9、消费可能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b
A、消费者的收入 B、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C、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价格 D、以上三者都不是
10、商品X和Y的价格按相同的比率上升,而收入不变,预算线a
A、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B、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C、不变动 D、向左下方或右上方移动
第五章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种说法是: B
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的
B、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也一定减少
C、随着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趋于下降,其中边际产量的下降一定先于平均产量
D、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
2、等产量曲线是指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代表:D
A、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是不能变化的
B、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价格是不变的
C、不管投入各种要素量如何,产量总是相等的
D、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是相等的。
3、劳动的平均产量等于:B
A、平均每个工人可以生产的产量 B、边际产量对产出的比率
C、产量的变化除以劳动的变化 D、产量对劳动使用量的比率
4、当MP为负时,我们是处于:D
A、对L的第一阶段 B、对K的第三阶段
C、对L的第二阶段 D、上述都不正确
5、当平均产量AP为正且递减时,MP可以是:D
A、递减且为正 B、递减且为负
C、为0 D、上述任何一种情况
第六章
1、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划分取决于:D
A、时间长短 B、可否调整产量
C、可否调整产品价格 D、可否调整生产规模
2.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称为:B
A、平均成本 B、固定成本 C、长期成本 D、总成本
3.在长期中下列哪项是不存在的?A
A、固定成本 B、平均成本 C、机会成本 D、沉没成本
4.使用自有资金也应计算利息收入,这种利息从成本角度看是:B
A、固定成本 B、隐性成本 C、会计成本 D、生产成本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厂房设备投资的利息是可变成本 B、货款利息的支出是可变成本
C、总成本在长期内可以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D、补偿固定资本无形损耗的折旧费是固定成本
6.利息支付和折旧都属于:B
A、可变成本 B、固定成本
C、沉没成本 D、以上都正确
7.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为U形的原因与A
A、规模报酬有关 B、外部经济与不经济有关
C、要素的边际生产率有关 D、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所占比重有关
8.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各种产量的B
A、最低成本点的轨迹 B、最低平均成本点的轨迹;
C、最低边际成本点的轨迹 D、平均成本变动的轨迹
9.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固定成本:C
A、在开始时下降,然后趋于上升 B、在开始时上升,然后趋于下降
C、一直趋于下降 D、一直趋于上升
10.如果不变投入的成本上升:D
A、平均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上移
B、边际成本曲线上移,平均成本曲线不变
C、平均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都不受影响
D、平均成本曲线上移,边际成本曲线不变
11.其他方面相同,只存在一个 总成本曲线,但因为 投入水平可以不同,存在许多 总成本曲线。B
A、短期,可变,长期 B、长期,不变,短期
C、长期,可变,短期 D、短期,不变和可变,长期
E、短期,不变,长期
12.如果劳动是唯一可变的投入,而且劳动的边际收益递增,产量随劳动的增加而 ,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 。C
A、以更小的幅度增加,下降 B、以更小幅度增加,上升
C、以更大幅度增加,下降 D、以更大幅度增加,上升
13.下面关于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C
A、如果边际成本超过平均成本,平均成本可能上升或下降
B、边际成本上升时,平均成本一定上升。
C、如果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一定下降。
D、平均成本下降时,边际成本一定下降。
E、边际成本不可能低于最小平均成本。
14.如果劳动是唯一的可变投入,而且劳动的边际收益递减,边际成本曲线:A
A、斜率为正 B、一开始斜率为负,后来斜率为正
C、一开始斜率为正,后来斜率为负 D、斜率为负
15.下面哪个关系是正确的:C
A、边际成本递增时,边际产量递增 B、边际成本递增时,平均成本递增
C、边际成本递增时,边际产量递减 D、边际成本递增时,边际产量不变
E、边际成本递增时,平均成本下降
第七章
1.在MR=MC的均衡产量上,企业( )。D
A.必然得到最大利润 B.不可能亏损
C.必然获得最小的亏损 D.若有利润,则利润最大;若有亏损,则亏损最小
2.如果在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上,AR小于SAC,但大于AVC,则厂商( )。B
A.亏损,立即停产 B.亏损,但继续生产
C.亏损,生产或不生产都可以 D.获得正常利润,继续生产
3.在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产量上必然有( )。D
A.MR=LMC≠SMC,其中MR=AR=P
B.MR=LMC=SMC≠LAC,其中MR=AR=P
C.MR=LMC=SMC=LAC≠SAC,其中MR=AR=P
D.MR=LMC=SMC=LAC=SAC,其中MR=AR=P
4.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如果某行业的厂商的商品价格等于平均成本,那么( )。C
A.新的厂商要进入这个行业
B.原有厂商退出这个行业
C.既没有厂商进入也没有厂商退出这个行业
D.既有厂商进入也有厂商退出这个行业
5.假如某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从水平线变为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说明( )。B
A.既有厂商进入也有厂商退出这个行业 B.完全竞争被不完全竞争所取代
C.新的厂商要进入这个行业 D.原有厂商退出这个行业
6.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条件是( )。B
A.P=AR B.P=MR C.P=MC D.P=AC
7.假定某完全竞争厂商在目前产量水平上的边际成本平均成本和平均收益均等于1美元,则这家厂商( )。A
A.肯定只得到正常利润 B.肯定没得到最大利润
C.是否得到最大利润还不能确定 D.肯定得到最少利润
8.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已知某厂商的产量是500单位,总收益是500元,总成本是800元,总不变成本是200元,边际成本是1元,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他应该( )。B
A.增加产量 B.停止生产
C.减少产量 D.以上任一措施都采取
9.对完全垄断厂商来说( )。C
A.提高价格一定能够增加收益 B.降低价格一定会减少收益
C.提高价格未必能增加收收益降低价格未必减少收益 D.以上都不对
10.完全垄断厂商达到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B
A、MR=MC B、MR=SMC=LMC
C、MR=SMC=LMC=SAC D、MR=SMC=SAC=LAC
11.一个垄断者是( )D
A、特定行业中最大的那个厂商 B、一种有很多完全替代品的产品的唯一卖方
C、只有少数几个厂商的行业中最大的那个厂商 D、一种没有替代品的产品的唯一卖方
12.形成垄断竞争最基本的条件是 ( )A
A.产品有差别 B.企业利用国家赋予的特权
C.厂商的数目相当多 D.信息是对称的
13.最需要进行广告宣传的市场是( )C
A.完全竞争市场 B.完全垄断市场 C.垄断竞争市场
14.寡头垄断市场形成的最基本条件是( )A
A.对资源或技术的控制 B.产品差别的存在
C.某些行业规模经济的要求 D.厂商的数目很多
第八章
1.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B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B、政府给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一笔佣金;
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
2.下列哪一项计入GNP?D
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
B、购买普通股票;
C、汽车制造厂买进十吨钢板;
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货款利息。
3.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D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 B、建造一座住宅;
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 D、以上都是。
4.下列项目中,( )不属于政府购买。B
A、地方政府办三所中学;
B、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
C、政府订购一批军火;
D、政府给公务人员增加薪水。
5.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B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6.今年的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民生产总值,说明D
A、今年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
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
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
7.“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C
A、一定是对的; B、一定是不对的;
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 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
第九章
1.当消费函数为C=3+0.5Y,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A
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 B、小于边际消费倾向;
C、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2.如果在消费—收入图形上,消费曲线向上移动,这意味着消费者D
A、由于减少收入而减少储蓄S;
B、由于增加收入而增加了储蓄S;
C、不是由于增加收入,而是其他原因使储蓄S增加;
D、不是由于增加收入,而是其他原因使储蓄S减少。
3.IS—LM曲线表示满足( )的关系D
A、收入—支出均衡; B、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
C、储蓄与投资均衡; D、以上都对。
4.当所有居民为了增加财产而增加储蓄时,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就减少了这种现象被称为A
A、节约的悖论; B、支出的悖论;
C、负的乘数效应; D、自发储蓄效应。
5.引起IS曲线向右方移动的原因是:C
A、对未来利润预期变得悲观;
B、政府削减国防开支;
C、政府决定降低个人所得税;
D、实际货币需求大于实际货币供给。
6.引起IS曲线向左方移动的原因是:D
A、政府决定修建一条高速公路;
B、政府决定降低个人所得税;
C、中央银行降低贴现率;
D、政府削减国防开支。
第十一章
1.( )不属于失业者。A
A 工假在家修养者 B 调动工作的间歇在家休养者
C 正在等待某项工作者 D 刚进入劳动队伍未找到工作的工作者
2.下例关于自然失业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 自然失业率是经济周期自然产生的失业
B 自然失业率包含摩擦性失业
C 自然失业率是历史上最低限度水平的 失业率
D 自然失业率与一国经济效率关系密切
3.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C
A 永久性失业 B 摩擦性失业 C 周期性失业 D 结构性失业
4.某人由于钢铁行业不景气而失去工作,这种失业属于( )。B
A 摩擦性失业 B 结构性失业 C 周期性失业 D 永久性失业
5.( )会增加失业。C
A 退休工人的数量增加 B 退休劳动力队伍的人数增加
C 离开学校找工作的人数增加 D 离开工作上学的人数增加
6.以下对通货膨胀的描述正确的是( )。A
A 货币发行量过多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的上涨
B 房屋价格的不断上涨
C 价格水平的偶然上涨
D 货币发行过多导致股票价格上涨
7.短期菲力普斯曲线说明( )C
A、通货膨胀导致失业
B、通货膨胀是由行业工会引起的
C、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负相关
D、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正
二、 判断题
第二章
当我们想让人们节约水时,提价是最有效的方法。 √
第三章
1、需求的价格弹性为零意味着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2、卖者提高价格可能会增加总收益√
3、农产品的需求一般来说缺乏弹性,这意味着当农产品的价格上升时,农场主的总收益增加。√
4、只有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才能薄利多销。√
5、如果某种物品价格从7元上升为9元,需求量从8500单位减少为7500单位,则需求弹性为0.5,属于需求缺乏弹性。 ×
6、如果人们对牙膏的支出在总收入中只占一个微不足道的比例,那么牙膏的需求就是缺乏弹性的×
第四章
1、效用就是使用价值。×
2、基数效用论采用的分析方法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3、只要商品的数量在增加,边际效用大于0,消费者得到的总效用就一定在增加。√
4、如果消费者从每一种商品中得到的总效用与它们的价格之比分别想等,他将获得最大效用。×
5、两条无差异曲线的交点所表示的商品组合,对于同一个消费者来说具有不同的效用。×
6、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增加而商品的价格不变,则无差异曲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7、在任何一个社会中,消费都是消费者个人的事,政府不必用政策进行调节。×
第六章
1.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短期是指1年以内。×
2.在短期内,所有生产要素均不能调整。×
3.在短期内,管理人员的工资均属于可变成本。×
4.厂商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可变成本等于边际成本。√
5.在长期中无所谓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之分。√
6.短期总成本曲线与长期总成本曲线都是从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一条曲线。×
7.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一定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8.停止营业点就是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交点。√
9.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厂商的利润为零。×
10.长期平均成本实际上就是平均可变成本。√
11.利润最大化就是实现无限的利润。×
第七章
1.产品有差别就不会有完全竞争√
2.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线。×
3.只有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平均收益才等于边际收益,其他市场上都不存在这种状况。√
4.在完全垄断市场上,边际收益一定大于平均收益。×
5.寡头垄断市场的形成与产品是否有差别并没有什么关系。×
6.引起垄断竞争的基本条件是产品无差别。×
三、名词解释
第一章 稀缺、机会成本
第二章 需求、需求定理P9、供给P11、供给定理P13、均衡价格P14、支持价格P18、限制价格P18
第三章 需求价格弹性P19
第四章 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无差异曲线、消费可能线
第五章 边际收益、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生产者均衡、等产量线、等成本线
第六章 沉没成本、机会成本、显性成本、隐性成本
四、简答题
第二章
1、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P6 123456
2、需求量和需求是同一概念吗?需求量的变化和需求的变化一样吗?为什么?不是P10
3、影响供给的因素有哪些?P11 123467
4、供给量和供给是同一概念吗?供给量的变化和供给的变化一样吗?为什么?不是,不一样,P14
第三章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P22
第四章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第五章
等产量线的特征
五、分析题
第二章
1.为什么很多酒吧喝水要钱,却又提供免费的花生米?
有些酒吧一杯清水卖四块钱,但免费的咸花生却可随意索要。花生的生产成本肯定比水高,那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理解这种做法的关键在于,弄明白水和咸花生对这些酒吧的核心产品——酒精饮料——的需求量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花生和酒是互补的。酒客花生吃得越多,要点的啤酒或白酒也就越多。既然花生相对便宜,而每一种酒精饮料又都能带来相对可观的利润率,那么,免费供应花生能提高酒吧的利润。
反之,水和酒是不相容的。酒客水喝得越多,点的酒自然也就越少了。所以,即便水相对廉价,酒吧还是要给它定个高价,打消顾客的消费积极性。
大多数人到酒吧是喝酒聊天,吃点小食品(包括花生米),这样一来酒吧免费提供这些食品(成本相对酒的利润来说较低),顾客就会点相对多的酒水饮料,从而提高了酒水的利润。而酒水饮料喝多了,让人感觉口干的感觉,所以会需要酒水,而且是必须的,所以水的价格可以相对较高,这也是为了防止顾客来酒吧不点酒水直接点水的一个手段。
2、有人说食盐需求的变动是由于食盐价格的降低所引起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3、收入增加和价格下降都可以使彩电的市场销售量增加。从经济分析的角度看,收入增加和价格下降引起的销售量增加有什么不同?
答:(1)某种商品的销售量的变化可以有两种情况,即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这两者是不同的。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动。
(2) 商品价格下降会引起该商品需求量增加。在图上表现为沿着同一条需求曲线向右下方移动(由a点移动到b点。
(3) 收入增加引起整个市场需求增加。在图上表现为整条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从D1移动到D2)。
4、对下列的两个命题作出判断:
(1)有人说,“破坏一个城市的最好办法除了轰炸之外就是限制房租了”。你认为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1)对。因为在限制房租(即实行价格上限)的情况下,房东不愿意修理房子,也不愿增加住房,一个城市一定破破烂烂。
(2) 一种观点认为,“最低工资法是保护所有低收入者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不对。最低工资法保护已有工作的低收入者,使他们的收入有保证。但增加了失业(即供给过剩),使另一些低收入者找工作更困难。
5、下面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经济学家认为,降低价格一定会使供给量下降是一条规律,可是这个规律也有例外。例如,1970年十位数字的计算器每台卖150元,到1975年只卖50元,然而销售量却增加了3倍。可见,降低价格不一定会使供给量下降。
这句话不正确。对一般商品来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降低价格一定会使其供给量下降这条规律是无可疑义的。但是这且是一般情况,对于高科技产品, 由于科技进步,生产计算机的投入品价格降低,就是生产成本降低了,将导致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从而在更低的价格下,供给量更大。
用均衡价格观点分析:当技术进步,成本降低,如果市场价格保持不变(高于实际的均衡价格),则市场上出现超额供给(供给量增加),超额供给使市场价格趋于下降
总结:经济学家所指的是供给规律,前提是商品的其他条件不变,而题干中商品的科技条件提高了,所以不能从这个角度否定供给规律
第三章
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不利,因为农业要歉收。但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有利,因为农业歉收以后谷物涨价,收入会增加。对这两种议论你有何评价?
气候不好对农民是否有利就是要看农民总收入在气候不好的情况下如何变动。显然气候不好的直接影响是农业歉收,即农产品的供给减少,这表现为农产品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假若此时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状况不发生变化,即需求曲线固定不动,那么农产品供给的减少将导致均衡价格的上升。由于一般的对农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入之间的关系可知,此时农民的总收入将随着均衡价格的上升而增加。故在需求状况不因气候不好发生变化并且对农产品需求缺乏弹性的情况下,气候不好引致的农业歉收对农民增加收入是有利的。当然,如果需求状况也同时发生变化,或者需求不是缺乏弹性,那么农民将不因气候不好而得更多的收入。因此,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依赖于对弹性系数及需求状况的所作的假设,一般不能笼统下判断。
第四章
1、 钻石用处小而价格昂贵,生活中不可少的水却非常便宜。
水对人类的重要性的确大于钻石,人们从水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总效用是大于钻石的,但是,商品的价格或价值不是由其总效用而是由边际效用决定的。
同理,水的价格也不是由水的总效用而是由最后一单位水的边际效用来决定的。由于水资源是相对充足的,人们从最后一单位水得到的边际效用很小,人们只愿意付非常低的价格。相反,钻石是相对稀缺的,供给量少,从而影响了其边际效用很高,因此价格昂贵。
2、 如果你有一辆需要四个轮子才能开动的车子有了三个轮子,那么当你有第四个轮子时,这第四个轮子的边际效用似乎超过第三个轮子的边际效用,这是不是违反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不违背边际效用递减律。因为边际效用是指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增
加(或减少)的总效用的量。这里的“单位”是指一完整的商品单位,这种完整的商品单位,
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有效性的前提。比如,这个定律适用于一双的鞋子,但不适用于单只鞋子。对于四轮子而言,必须是有四个轮子的车才成为一单位。三个轮子不能构成一辆四轮车,
因而每个轮子都不是一个有效用的物品,增加一个轮子才能使车子有用。因此,不能说第四个轮子的边际效用超过第主个轮子。
第五章
1、规模报酬的递增、不变和递减这三种情况与可变比例生产函数的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的三种情况的区别何在?“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不可能也会面临报酬递减的现象,”这个命题是否正确?
规模报酬问题论及的是,一厂商的规模本身发生变化,相应的产量是不变、递增还是递减,或者说是厂商根据他的经营规模大小设计不同的工厂规模;而可变比例生产函数所讨论的则是在该厂的规模已比固定下来,即厂房、设备等固定要素既定不变,可变要素的变化引起的产量(报酬)递增、递减及不变等三种情况。
当厂商经营规模较大,在给定技术状况下投入要素的效率提高,即规模报酬递增的同时,随着可变要素投入的增加到足以使固定要素得到最有效利用后,继续增加可变要素,总产量的增加同样将会出现递减现象。所以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可能也会同时面临报酬递减现象。
答:规模报酬的递增、不变和递减与可变比例生产函数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的区别如下:规模报酬问题论及的是,一厂商的规模本身发生变化(这假定为该厂的厂房、设备等固定要素和劳动、原材料等可变要素发生了同比例变化)相应的产量是不变、递增还是递减,或者说是厂商根据他的经营规模大小(产销量大小)设计不同的工厂规模;而可变比例生产函数所讨论的则是在该厂的规模已经固定下来,即厂房、设备等固定要素既定不变,可变要素的变化引起的产量(报酬)递增、递减及不变等三种情况。
“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不可能也会面临要素报酬递减的现象。”这个命题是错误的。规模报酬和可变要素报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规模报酬问题讨论的是一座工厂本身规模发生变化时相应的产量变化,而可变要素报酬问题论及的则是厂房规模已经固定下来,增加可变要素时相应的产量变化。事实上,当厂商经营规模较大,在给定技术状况下投入要素的效率提高,即规模报酬递增的同时,随着可变要素投入的增加到足以使固定要素得到最有效利用后,继续增加可变要素,总产量的增加同样将会出现递减现象。所以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也会同时面临要素报酬递减现象。
2、 假定生产X产品使用A、B两种要素,则A的价格下降必导致B的使用量增加,对吗?
不对。当要素A的价格下降时,由于替代效应厂商会多使用相对便宜的要素A,少使用相对昂贵的要素B,即用要素A来替代要素B。同时由于产量效应,厂商对各种要素使用量都将较前增加。基于替代效应与产量效应的综合作用,要素B的使用量并不一定增加。
3、 在要素A和B的当前使用水平上,A的边际产量是3,B的边际产量是2,每单位要素A的价格是5,B的价格是4,由于B是较便宜的要素,厂商如减少A的使用量而增加B的使用量,社会会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同样多产量。
不对。这意味着多花1元钱买进要素B所能增加的产量,小于少花1元钱使用要素A所减少的产量,也就是说,为了补偿1元钱买进A所损失的产量,所需增加使用的B所费将大于1元钱,因而增加要素B使用量而同时减少要素A使用量将会使总成本增加而产量不变,而并不能够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同样多的产量。
4、假定生产某产品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