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药用植物学考试知识点归纳.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9505758 上传时间:2025-03-29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5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用植物学考试知识点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药用植物学考试知识点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用植物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整体学习要求: 1、 学习认识药用植物基本结构组成 2、 学习药用植物外部形态特征及所属科特征,学会判别药用植物 3、 紧记常见药用植物,尽可能多地学习和认识药用植物种类及其药用功效 一. 绪论 药用植物学研究内容及任务 凡能治疗、预防疾病和对人体有保健功效植物称为药用植物。药用植物学是利用植物学知识、方法来研究和应用药用植物一门科学。药用植物学主要研究内容和任务是: (1) 判定生药植物基源,确保药材起源准确性。 (2) 调查药用植物资源与文件考证,合理利用与保护药用植物资源。 (3) 依照植物亲缘关系与新技术,寻找扩大新药源。 同名异物:如人参伪品有:商陆科植物商陆、豆科植物野豇豆、茄科植物华山参、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桔梗科植物桔梗、马齿苋科植物土人参和菊科植物山莴苣等。 同物异名:益母草,东北称坤草,江苏称天芝麻或田芝麻,浙江称三角胡麻,青海称千层塔,四川称血母草,甘肃称全风赶,广东称红花艾,云南称透骨草等。 假如缺乏丰富药用植物学知识和野外工作实践,不能以科学方法对药材及其原植物 进行准确分类、判定,往往会造成药材起源不一或判定错误,轻则浪费资源,重则出现毒副作用,甚至威胁患者生命。 新药源利用:如萝芙木:降压药利血平、长春花:抗癌药长春新碱、喜树:喜树碱、红豆杉:紫杉醇 现化植物生物技术应用: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在组织培养、遗传育种和生产次生代谢产物中应用 二. 植物细胞 植物细胞是植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基本单位 原生质体 原生质体是细胞内有生命物资总称,包含细胞质、细胞核、质体、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等。 细胞质 细胞质为半透明、半流动、无固定结构基质,位于细胞壁与细胞核之间,是原生质体基本组成部分。 细胞质膜(质膜)功效: (1) 选择透性;(2)渗透现象;(3)调整代谢作用 细胞器是细胞质内具备一定形态结构、成份和特定功效微小器官,也称拟器官。 细胞核包含核膜、核仁、核液、染色质。 质体包含叶绿体、有色体和白色体;叶绿体主要由蛋白质、类脂、核糖核酸和色素所组成,其所含色素有叶绿素甲、叶绿素乙、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线粒体是细胞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等物质进行氧化场所,其对物质合成和盐类积累等起着很大作用。 液泡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结构,也H是万微 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明艳区分之一。 内质网可分为两种类型:一个是膜表面附着许多核糖核蛋白(核糖体)小颗粒,称粗糙内质网,其主要功效是合成输出蛋白(分泌蛋白);另一个是内质网上没有核糖核蛋白小颗粒,这种内质网称光滑内质网,主要功效是多样,如合成、运输等。 2.细胞后含物 后含物通常是指细胞原生质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非生命物质。其中包含淀粉、菊糖、蛋白质、脂肪和晶体。 晶体:(1)草酸钙结晶,包含单晶、针晶、簇晶、砂晶、拄晶;(2)碳酸钙结晶。二者区分是碳酸钙结晶加醋酸或稀盐酸则溶解,有二氧化碳旗袍产生,而草酸钙结晶则没有。 生理活性物质 生理活性物质是一类能对细胞内生化反应和生理活动起调整作用物质总称,包含酶、维生素、植物激素和抗生素等。 后含物:通常是指细胞原生质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非生命物质总称,包刮淀粉、菊糖、蛋白质、脂肪和脂肪油、晶体。  生理活性物质:是指能对细胞内生化反应和生理活动起调整作用物质总称,包刮酶、纤维素、植物激素和抗生素等。 原生质体:是指细胞内全部有生命物质总称,包刮细胞质、细胞核、质体、高尔基体、线粒体、核糖体、溶酶体等,是细胞主要组成成份,细胞代谢活动 都在这里进行。 草酸钙结晶是钙中和植物体内有毒害大量草酸形成结晶,被认为是起解毒作用。 3.细胞壁 细胞壁是包围在原生质体外面具备一定硬度和弹性薄层,是由原生质体分泌非生命物质(纤维素、果胶质和半纤维素)形成。 在光学显微镜下,通常可将相邻两细胞所工友细胞壁分成为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三层。 细胞壁特化:木质化、木栓化、角质化、黏液质化和矿质化。 木质化是细胞壁中增加了木质素,可使细胞壁硬度增强,细胞群机械力增加。 木栓化是细胞壁中增加了木栓质,木栓化细胞壁常呈黄褐色,不易透气和不易透水,使细胞原生质体与外界隔离而坏死,成为死细胞;对植物内部组织具备保护作用。 角质化是原生质体角质积聚在细胞壁表面形成角质层,可预防水分过分蒸发和微生物侵害,增加对植物内部组织保护作用。 黏液质化是细胞壁中所含果胶质和纤维等成份变成黏液一个改变,常在壁报表面呈固体状态,吸水膨胀成黏滞状态。 矿质化是细胞壁中增加硅质或钙质等。增强了细胞壁坚固性,使茎、叶表面变粗,增强植物机械支持能力。 细胞壁与液泡、质体一起组成了植物细胞区分于动物细胞三大特征。 三. 植物组织 1、 植物组织类型 植物组织包含分生组织、薄壁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和分泌组织。 2、 维管束及其类型 维管束是维管植物包含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输导组织系统,维管束为束状结构,贯通于整个植物体内部,除了具备输导功效外,同时对植物体还能起着支持作用。依照维管束中韧皮部于木质部排列方式不一样,以及形成层有没有,将维管束分为以下几个类型:有限外韧维管束、无限外韧维管束、双韧维管束、周韧维管束、周木维管束和辐射维管束。 四. 植物器官 被子植物器官依据他们胜利功效,通常可分为两大类:一类称营养器官,包含根、茎和叶,它们共同起着吸收、制造和供给植物体所需要营养物质作用,使植物体得意生长、发育;另一类称繁殖器官,包含花、果实和种子,它们主要起着繁殖后代延续种族作用。 1. 根 根通常是植物体生长在土壤中营养器官,具备向地性、向湿性和背光性。根主要有吸收、输导、固着、支持、贮藏和繁殖等功效;根通常呈圆柱形,生长在土壤中,越向下越细,想四面分枝,形成复杂根系。 根类型:(1)主根和侧根、纤维根;(2)定根和不定根;主根、侧根和纤维根都是直接或间接由胚根所形成,有固定生长部位,所以称定根;有些植物根并不是直接或间接由胚根所形成,而是从茎、叶或其余部位生长出来,这些根产生没有一定位置,故称不定根。 根变态:(1)贮藏根;根一部分或全部肥大肉质,其贮藏大量营养物质,这种根称贮藏根。(2)支持根;自茎上产生一些不定根深入土中,以增加支持茎干力量,这种根称支持根。(3)气生根;由茎上产生,不深入土里而暴露在空气中不定根,称为气生根。(4)攀援根;攀援植物在茎上生出不定根,能攀附在物体上使其茎向上生长,这种根称为攀援根。(5)水生根;水生植物根漂浮在水中呈须状,称水生根。(6)寄生根;寄生植物根插入寄生组织内,吸收寄主提内水分和营养,以维持本身生活,这种根称寄生根。 根初生结构;根初生结构从外到内可分为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皮层分外皮层、皮层薄壁组织和内皮层;内皮层细胞壁增厚情况特殊,一个是内皮层细胞径向壁局部增厚,增厚部分呈带状,围绕径向壁和上下壁而成一整圈,称凯氏带。维管柱是在根内皮层以内全部组织结构统称,在横切面上占有较小面积,包含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三部分,有植物还具备髓部。 根异常结构 一些双子叶植物根除了正常次生结构外,还产生一些通常少见结构类型,比如产生一些额外维管束以及附加维管柱、木间木栓等,形成了根异常结构,也称三生结构。 2. 茎 茎顶端有顶芽,叶腋有腋芽,茎上着生叶和腋芽部位称节,节与节之间称节间,木本植物茎枝上还分布有叶痕、托叶痕、牙鳞痕和皮孔等。 芽 芽是还未发育枝条、花或花序。依芽生长位置分:(1)定芽;芽在茎上生长有一定位置。定芽又分顶芽,生于茎枝顶端芽;腋芽(侧芽),生于叶腋芽,有植物腋芽生长位置较低,被覆盖在叶柄基部内,知道叶脱落才显露出来,称柄下芽;副芽,一些植物顶芽或腋芽旁边生出芽。(2)不定芽;芽生长无一定位置,不是从叶腋或枝顶发出,而是生在茎间节、根、叶及其余部位上芽。 按茎质地分木质茎、草质茎、肉质茎;按茎生长习性分直立茎、缠绕茎、攀援竞和匍匐茎。 茎变态可分为地上茎变态和地下茎变态两大类型。地上茎变态包含:(1)叶状茎或叶状枝,茎变为绿色扁平状或针叶状;(2)刺状茎,茎变为刺状常粗短坚硬不分枝;(3)钩状茎,通常呈钩状,粗短,坚硬,无分枝,位于叶腋,由茎侧轴变态而成。(4)茎卷须,常见于具备攀援茎植物,茎变为卷须状,柔软卷曲,多生于叶腋;(5)小块茎和小鳞茎,有些植物腋芽常形成小块茎,形态与块茎相同。(6)假鳞茎,附生兰科植物基部肉质膨大呈块状或球状部分。 地下茎变态:(1)根状茎;(2)块茎;(3)球茎;(4)鳞茎,球形或扁球形,茎极度缩短称鳞茎盘,被肉质肥厚鳞叶包围,顶端有顶芽,叶腋有腋芽,基部生不定根。 双子叶植物茎初生结构:从外到内分为表皮、皮层和维管柱。 维管柱包含初生维管束(初生韧皮部、初生木质部、束中形成层)、髓和髓射线(髓射线也称初生射线,位于初生维管束之间薄壁组织,内同髓部,外达皮层。)。 双子叶植物茎次生结构:次生木质部是木本茎次生结构主要部分,是木材主要起源。次生木质部是由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木纤维和木射线组成。次生韧皮部常由筛管、伴胞、韧皮纤维和韧皮薄壁细胞组成。韧皮射线是次生韧皮部内薄壁组织。 双子叶植物根状茎结构特点: (1) 表面通常具备木栓组织,少数具备表皮或鳞叶; (2) 皮层中常有根迹维管束和叶迹维管束斜向经过; (3) 皮层内侧有时具纤维或石细胞; (4) 贮藏薄壁细胞发达,机械组织多不发达; (5) 中央有显著髓部。 单子叶植物茎结构特征: (1) 单子叶植物茎通常没有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终生只具初生结构,不能无限增粗; (2) 单子叶植物茎最外层是由一列表皮细胞所组成表皮,通常不产撑周皮。 (3) 表皮以内为基本薄壁组织和散布在其中多数维管束,所以无皮层和髓及髓射线之分。 单子叶植物根状茎结构特征: (1) 少有周皮,表面仍为表皮或木栓化皮层细胞; (2) 皮层常占较大致积,常分布有叶迹维管束; (3) 内皮层大多显著,具备凯氏带; (4) 有些植物根状茎在皮层靠近表皮不部位细胞形成木栓组织。 3. 叶组成 叶起源于茎尖周围叶原基。发育成熟叶通常由叶片、叶柄、托叶三部分组成。 叶片分裂、单叶和复叶 常见叶片分裂有羽状分裂、掌状分裂和三出分裂三种;依据叶片裂隙深浅不一样,又可分为浅裂、深裂和全裂三种。 一个叶柄上只生一个叶片,称单叶。 一个叶柄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叶片,称复叶。复叶分为:三出复叶、掌状复叶、羽状复叶和单身复叶。叶轴缩短,在其顶端集生3片以上小叶,称掌状复叶;叶轴长,小叶片在叶轴两侧排成羽毛状称羽状复叶。 叶序 叶在茎枝上排列次序或方式称叶序。常见叶序有以下几个: (1)互生 指在茎枝每个节上只生一片叶子,各叶交互而生; (2)对生 指在茎枝每个节上着生相对两片叶子,有与相邻两叶成十字排列成交互对生; (3)轮生 指每个节上轮生3片或3片以上叶; (4)簇生 指2片或2片以上叶子着生短枝上成簇状。 叶变态 叶变态种类很多,常见有:苞片(生于花序中或花序基部变态叶)、鳞叶、刺状叶、叶卷须、捕虫叶。 叶片结构 通常双子叶植物叶片结构可分为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 表皮 通常由一层排列紧密生活细胞组成,也有由多层细胞组成称复表皮。 叶肉 进行光合作用场所,分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两部分。栅栏组织紧接上表皮下方,而海绵组织位于栅栏组织与下表皮之间,这种叶称两面叶;而植物叶在上下表皮内侧都有栅栏组织,称等面叶。 叶脉 主要为叶片中维管束,主脉和各级侧脉结构不完全相同。主脉和较大侧脉是由维管束和机械组织组成。 单子叶植物叶结构中叶肉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显著分化,属于等面叶类型。 4. 花 花通常是由花梗、花托、花被、雄蕊群和雌蕊群等部分组成;其中雄蕊群和雌蕊群是花 主要能育部分。 (1) 花梗又称花柄,通常呈绿色、圆柱形,是花和茎连接部分,使花处于一定空间位置; (2) 花托是花梗顶端稍膨大部分,花被、雄蕊群、雌蕊群均着生其上; 花被是花萼和花冠总称。一朵花萼片彼此分离称离生萼;萼片相互连合称合生萼。花冠是一朵花中全部花瓣总称,位于花萼内方。常见花冠类型有:十字型(花瓣4枚,分离,上部外展呈十字形)、蝶形(花瓣5枚,分离,上面一枚位于最外方且最大称旗瓣,侧面2枚较小称翼瓣,最下面2枚最小,顶端部分常连合并向上弯曲,称龙骨瓣)、唇形(花冠下部筒状,上部为二唇形,上唇常2裂,由2枚裂片连合而成,下面由3枚裂片连合而成)、管状、舌状、漏斗状、高脚蝶状、钟状、辐状或轮状。 雄蕊群 雄蕊群是一朵花中全部雄蕊总称,经典雄蕊由花丝和花药两部分组成。花丝为雄蕊下部细长柄状部分,其基部着生于花托上,上部承托花药;花药为花丝顶部膨大囊状体,是雄心主要部分。 雄蕊类型 (1)单体雄蕊 花中全部雄蕊花丝连合成一束,呈筒状,花药分离; (2)二体雄蕊 花中雄蕊花丝连合成2束; (3)多体雄蕊 雄蕊常多数,花丝连合成数束; (4)聚药雄蕊 雄蕊花药连合成筒状,花丝分离; (5)二强雄蕊 花中有4枚雄蕊,其中2枚花丝较长,2枚较短; (6)四强雄蕊 花中有6枚雄蕊,其中4枚花丝较长,2枚较短。 雌蕊群 雌蕊群是一朵花中全部雌蕊从称,位于花饿中心部分。 雌蕊是由心皮组成,外形似瓶状,由柱头、花柱、子房三部分组成。柱头:是由雌蕊顶部稍膨大部分,为承受花粉部位。花柱:是柱头与子房之间连接部分,起支持柱头作用。子房:是雌蕊基部膨大囊状部分,常呈椭圆形、卵形等形状,其底部着生在花托上。 雌蕊类型: (1) 单雌蕊:是由1个心皮组成雌蕊; (2) 离生雌蕊:是由一朵花内多数离生心皮组成雌蕊; (3) 复雌蕊:是由一朵花内2个或2个以上心皮彼此连合组成雌蕊; 子房位置: (1) 子房上位:花托扁平或隆起,子房仅底部与花托相连,花被、雄蕊均着生在子房下方花托上,称子房上位,这种花称下位花; (2) 子房下位:花托凹陷,子房完全生于花托内并与花托愈合,花被、雄蕊均着生于资方上方花托边缘,称子房下位,这种花称上位花; (3) 子房半下位:子房下半部着生于凹陷花托中并与花托愈合,上半部外露,花被、雄蕊均着生于花托边缘美称子房半下位,这种花称周位花。 胎座及其类型: (1)边缘胎座:由单心皮雌蕊形成,子房1室,胚珠沿腹缝线边缘着生; (2)侧膜胎座:由合生心皮雌蕊形成,子房1室,胚珠着生在相邻两心皮连合腹缝线(侧膜)上胎座。 (3)中轴胎胎座:由合生心皮雌蕊形成,子房多室,胚珠着生在各心皮边缘向内伸入于中央而愈合成中轴上,其资方室数往往与心皮数目相等; (4)特立中央胎座 (5)基生胎座 (6)顶生胎座 完全花和不完全花 一朵具备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花称完全花,缺乏其中一部分或几部分花称不完全花 两性花、单性花和无性花 一朵具备雄蕊和雌蕊花称两性花;仅有雄蕊或仅有雌蕊花称单性花,其中仅有雄蕊花叫雄花,仅有雌蕊花叫雌花;有些植物花雄蕊和雌蕊均退化或发育不全,称无性花。 辐射对称花、两侧对称花和不对称花 经过花中心可作几个对称面花称辐射对称花;花被各片形状大小不一,经过其中心只可作一个对称面,称两侧对称花;经过花中心不能作出对称面花称不对称花。 花程序和花图式 花序 花在花枝或花轴上排列方式和开放次序称花序。可分为:无限花须和有限花序。 无限花序:在开花期间,花序轴顶端继续向上生长,并不停产生新花蕾,花由花序轴基部向顶端依次开放,或由缩短膨大花序轴边缘向中心依次开放,这种花序称无限花序。其类型以下: (1)总状花序 花序轴细长,其上着生许多花梗近等长小花; (2)复总状花序 花序轴产生许多分枝,每一分枝各成一总状花序,整个花序似圆锥状,又称圆锥花序; (3)穗状花序 花序轴细长,其上着生许多花梗极短或无花梗小花; (4)复穗状花序 花序轴产生分枝,每一分枝各成一穗状花序; (5)葇荑花序 似穗状花序,但花序下垂,其上着生许多无梗单性或两性小花; (6)肉穗花序 似穗状花序,但花序轴肉质肥大成棒状,其上着生许多无梗单性小花; (7)伞房花序 似总状花序,但花轴下部花梗较长,上部花梗依次渐短整个花序花几乎排列在一个平面上; (8)伞形花序 花序轴缩短,在总花梗顶端集生许多花梗近等长消化,放射状排列如伞; (9)复伞形花序 花序轴顶端集生许多近等长伞形分枝,每一分枝又形成伞形花序; (10)头状花序 花序轴顶端缩短膨大成头状或盘状花序托,其上集生许多无梗小花,下方常有1至数层总苞片组成总苞; (11)隐头花序 花序轴肉质膨大而下凹成中空球状体,其凹陷内壁上着生许多无梗单性小花,顶端仅有1小孔与外面相通; 有限花序:植物在开花期间,花序轴顶端或中心花先开,所以花序轴不能继续向上生长,只能在顶花下方产生侧轴,侧轴又是顶花先开,这种花序称有限花序。 (1) 单歧聚伞花序; (2) 二歧聚伞花序; (3) 多歧聚伞花序:花序轴顶端生1朵花,而后在其下方同时产生数个侧轴,侧轴常比主轴长,个侧轴又形成小聚伞花序,称多歧聚伞花序; (4) 轮伞花序:聚伞花序生于对生叶叶腋成轮状排列,称轮伞花序。 5. 果实 被子植物花经传粉和受精后,花萼、花冠通常脱落,雄蕊及雌蕊柱头、花柱也枯萎,子房逐步膨大,发育结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由子房发育形成果实称真果,由花其余部分如花被、花柱及花序轴也参加果实形成,这种果实称假果。 果实组成和结构 果实是有果皮和种子组成。果皮可分为: (1)外果皮 是果实最外层,常由一列表皮细胞或表皮与一些相邻组织组成; (2)中果皮 是果皮中层,占果皮大部分,多由薄壁细胞组成,具备多数细小维管束,有含有石细胞、纤维; (3)内果皮 是果皮最内层,多由一层薄壁细胞组成,有具一至多层石细胞; 果实类型:可分为单果、聚合果和聚花果; 单果:肉质果(浆果、柑果、核果、梨果、瓠果);干果{裂果(蓇葖果、荚果、角果、蒴果)、不裂果(瘦果、颖果、坚果、翅果、胞果、双悬果)} 单果是由单雌蕊或复雌蕊所形成果实; 浆果由单雌蕊或复雌蕊、上位或下位子房发育形成果实,外果皮薄,中果皮和内果皮肉质多浆; 柑果又复雌蕊、上位资方发育形成果实; 核果是由单雌蕊、上位资方发育形成果实; 聚合果:聚合果是由1朵花中许多离生雌蕊形成果实; 聚花果:聚花果是由整个花序发育成果实; 6. 种子 种子结构通常由种皮、胚、胚乳三部分组成; 五. 植物分类概述 全世界已知植物约50万种,面对如此浩大,形态、习性各异植物,如不加以准确分类和统一命名,将难以对它们进行研究、开发与利用。学习植物分类学目标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准确判定药材原植物种类,确保药材生产、研究科学性和用药安全性 2. 利用植物之间亲缘关系,探寻新药用植物资源和紧缺药材代用具 3. 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开发利用、保护和栽培提供依据 4. 有利于国际学术交流 植物分类等级由大至小主要有:门、纲、目、科、属、种。 科拉丁词尾-ales、属拉丁词尾-a,-um,-us 种是分类基本单位或基本等级。。在药用植物专著和中草药中最惯用等级是科,属、种。 植物命名:植物种类繁多,名称亦十分繁杂,不但因各国语言、文字不一样而异,就是一国之内不一样地域也往往不一致,所以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现象普遍存在,这给植物分类和开发利用造成混乱,而且也不利于科学普及与学术交流。 国际通用学名,基本采取了1753年瑞典植物学家林奈(Carolus  Linnaeus)所倡用“双名法”作为统一植物命名法。 双名法要求,每种植物名称由两个拉丁词组成。第一个词为该植物所隶属属名,是学名主体,必须是名词,用单数第一格,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词是种加词,过去称“种”名,用形容词或名词第二格。如形容词作种加词时必须与属名(名词)同性同数同格。最终还要附定名人姓名缩写。 如人参Panax ginseng C. A. Meyer    “属名” “种加词” “定名人” 种以下分类单位,在学名中通惯用缩写,如亚种subsp.或ssp.;变种var.;变型f.等表示。其学名由属名+种加词+亚种(变种或变型)加词组成,称为三名法。比如:     (1)鹿蹄草Pyrola rotundifolia  L.  ssp.   chinensis   H.Andres                                亚种缩写  亚种加词   亚种命名人  植物分类检索表编制标准和应用     植物分类检索表是判别植物种类一个工具,通常植物态、植物分类手册都有检索表,方便校对和判别原植物科、属、种时应用。 检索表式样通常有三种,现以植物界分门分类为例列检索表以下:     (1)定距检索表  将每一对相互矛盾特征分开间隔在一定距离处,而注明一样号码如1~1,2—2,3—3等依次检索到所要判定对象(科、属、种)。     (2)平行检索表  将每一对相互矛盾特征紧紧并列,在相邻两行中也给予一个号码,而每一项条文之后还注明下一步依次查阅号码或所需要查到对象。 (3)连续平行检索表  从头到尾,每项特征连续编号。将每一对相互矛盾特征用两个号码表示,如1(6)和6(1),当查对时,若所要查正确植物性状符合1时,就向下查2,若不符合时,就查6,如这类推向下查对一直查到所需要对象。     在应用检索表判定植物时,必须首先将所要判定植物各部分形状特征,尤其是花结构进行仔细解剖和观察,掌握所要判定植物特征,然后沿着纲、目、科、属、种次序进行检索。初步确定植物所属科、属、种。用植物志、图鉴、分类手册等工具书,深入查对已查到植物生态习性,形态特征,以达成正确判定目标。 三、 植物分类主要研究方法 1. 形态分类法 2. 试验分类法 3. 细胞分类法 4. 超微结构分类法 5. 数值分类法 6. 化学分类法 7. 生化与分子系统学分类法 六. 藻类植物 藻类植物是植物界中一类最原始低等植物。 通常能光合作用,是能独立生活一类自养原植体植物 植物体结构简单,没有真正根、茎、叶分化。 藻类植物繁殖方式有营养繁殖、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三种。 先锋植物之一 螺旋藻:能防治营养不良症,增强免疫力。 石莼:俗称“海白菜”或“海青菜”,能软坚散结,清热利水 甘紫菜:主要供食用,入药软坚散结,化痰利尿和降血脂 海带:大量供食用,入药具消痰,软坚散结,利水消肿之功效 昆布入药具备消痰,软坚散结,利水消肿之功 海蒿子:中药海藻主要原植物之一,习称大叶海藻,入药具胡消痰,软坚散结,利水消肿之功。 七. 菌类植物 菌类植物是一大群营异养性有机体,包含细菌门、黏菌门、真菌门三个门 细菌不含叶绿素,营寄生或腐生生活。 真菌是一类经典真核异养性植物,有细胞壁、细胞核,不含叶绿素,也没有质体。真菌贮存营养物质主要有肝糖、菌蛋白、油脂以及微量维生素,不含淀粉。 真菌门分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药用真菌大多属于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 冬虫夏草:属子囊菌亚门麦角菌科。是一个寄生于鳞翅类,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子囊菌。夏秋季节,本菌孢子囊孢子从孢子囊中放射出来以后,即断裂成许多节段,然后产生芽管,侵入寄主幼虫体内。染菌幼虫钻入土中越冬,病原菌细胞以酵母状出芽法啬体积将虫体营养耗尽而成僵虫,此时虫体内菌丝体变成坚硬菌核,翌年春末夏初自虫体头部长出各种笔形子座,并伸出土层外。子座上部膨大成子囊,子囊孢子成熟后从子囊孔口射出后又继续新寄主幼虫。带子座菌核(僵虫)即为名贵药材冬虫夏草。入药具备补肾益脾、止血化痰之功效。 灵芝(赤芝):属担子菌亚门多孔菌科。腐生菌,子实体木栓质,菌盖半圆形或肾形。入药具备补气安神,止咳平喘之功效,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冠心病、肝炎、白细胞降低症。同属植物紫芝亦作灵芝用。 猪苓:属于多孔菌科。因为不一样生长发育阶段,表面有白色、灰色和黑色三种颜色,称白苓、灰苓和黑苓,内面白色。子实体自地下菌核内生子实体由菌核上生长,伸出地面,菌柄往往于基部相连,上部多分枝,形成一丛菌盖。 八. 地衣植物门 地衣是由真菌和藻类植物结合共生复合体。组成地衣真菌绝大多数为子囊菌,少数为担子菌:与其共生藻类是蓝藻和绿藻。依照地衣生长形态,可分为三大类:壳状地衣、叶状地衣和枝状地衣。 地衣耐旱性和耐寒性很强,它们还是判别环境污染程度指示植物,也是自然界先锋植物之一。 九. 苔藓植物门 苔藓植物是绿色自养性陆生植物,常见植物体分两种类型:一个是苔类,分化程度比较浅,保持叶状体形状,另一个是藓类,植物体有假根和类似茎、叶分化。 具备显著世代交替。孢子体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配子体上,这是区分于其余陆生高等植物最大特征之一。 地钱:属于苔纲地钱科。繁殖方式分营养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全草能解毒,祛瘀,生肌;用于治疗黄疸性肝炎。 十. 蕨类植物门 蕨类植物门植物又称羊齿植物,是高等植物中具备维管组织,但比较低等一类植物。具备显著世代交替现象。孢子体远比配子体发达,具备根茎叶分化和较原始输导系统,这些特征有别于苔藓植物。产生孢子,不产生种子,这些特征有别于种子植物。具备独立生活配子体和孢子体,这点和苔藓植物及种子植物均不一样。所以蕨类植物是介于苔藓植物和种子植物之间一类植物。 蕨类植物有小型叶与大型叶两种类型,小型叶为原始类型;蕨类植物叶仅能进行光合作用而不产生孢子囊和孢子称为营养叶,产生孢子囊和孢子叶称为孢子叶或能育叶。 石松(伸筋草):全草能祛风散寒,舒筋活血,利尿通经。 海金沙:攀缘草质藤本,全草能清热解毒,利湿热,通淋。孢子入药称海金沙,利水通淋,清热解毒。 金毛狗脊:多年生树状草本,根状茎粗大,顶端连同叶柄基部,密被金黄色有光泽长柔毛。根茎入药,称狗脊,能补肝肾,强腰膝,祛风湿,利关节。 粗茎鳞毛蕨(东北贯众):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壮,连同叶柄残基入药,称绵马贯众,有小毒。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可驱绦虫,并用于治流行性感冒等。 槲蕨(骨碎补):附生植物,根茎肉质,粗壮,横走,入药称骨碎补,能补肾,强骨,祛风湿,活血止痛。用于治疗肾虚腰痛、耳鸣耳聋及跌打损伤、骨折、斑秃等。 十一. 裸子植物门 裸子植物特征:介于蕨类植物与被子植物之间,孢子体发达、花单性,胚珠裸露(裸子植物主特征,是与被子植物最大区分点),不形结果实、配子体非常微小、具颈卵器结构、常具备多胚现象。 银杏科:落叶乔木,叶簇生。叶片扇形,2裂。雌雄异株,雄球花葇荑花序状;雌球花具长柄,柄端有2个杯状心皮,又称珠托;种子核果状,外种皮肉质,成熟时橙黄色,被白粉,味臭。银杏:又称公孙树,白果树,最古老孑遗植物,种子(白果)有敛肺,定喘,止带,涩精功效。 松科:常绿或落叶乔木,多含树脂。马尾松:松花粉能燥湿,收敛,止血;松香能燥湿祛风,生肌止痛;松节能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树皮能收敛生肌;松叶能明目安神,解毒。 麻黄科:草麻黄:草本状矮小亚灌木。雌雄异株。麻黄是闻名世界中药,为我国特产,有主要药用价值。能发汗,平喘,利尿; 为提取麻黄碱主要原料。根能止汗。全草有小毒,大剂量可引发人、畜中毒。主要植物还有:木贼麻黄,中麻黄。 十二. 被子植物门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最进化、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类群。已知被子植物有 l万多属,20多万种,占植物界二分之一。我国有2700多属,约3万种,是药用植物最多类群。 被子植物主要特征:具备真正花;胚珠包藏在心皮形成子房内;具双受精现象;孢子体高度发达 被子植物门两个纲区分 器官 双子叶植物纲 单子叶植物纲 根 直根系 须根系 茎 维管束环列,具形成层 维管束散生,无形成层 叶 网状脉 平行脉 花 通常为5或4基数 3基数 花粉粒具3个萌发孔 花粉粒具单萌发孔 胚 2片子叶 1片子叶 需要重点掌握科及其主要药用植物: 蓼科:草本,茎节常膨大,单叶互生,托叶包于茎节形成托叶鞘,花单被,子房上位,瘦果或小坚果,常包于宿存花被内。主要药用植物有大黄、何首乌、虎杖、拳参、萹蓄、金荞麦、辣蓼、杠板归、蓼大青等。 大黄根茎入药能泻热通便;何首乌块根入药生用能通便,解疮毒,制首乌能补肝肾,乌须发,强筋骨;虎杖根茎和根能清热利湿,收敛止血。 毛莨科:草本,叶片多缺刻或分裂,花多两性;雄蕊和心皮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子房上位,聚合蓇葖果或聚合瘦果。主要生药有黄连、川乌、附子、草乌、白芍、赤芍、升麻、白头翁、威灵仙等。 华黄连:多年生草本。根状茎黄色,味苦。叶基生,叶片坚纸质。根茎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同属三角叶黄连、峨眉野黄连和云南黄连亦作中药黄连用。 乌头(川乌):多年生草本。块根倒圆锥状,有母根、子根之分。根有大毒,通常经炮制后。母根入药称“川乌”,能祛风除湿,温经止痛。子根称“附子”,能回阳救逆,温中散寒,止痛。 芍药:栽培种根去栓皮干燥后作“白芍”入药,能养血敛阴,柔肝止痛。野生种根不去栓皮作“赤芍”入药,能散瘀活血,止痛,泻肝火。同属牡丹根皮(牡丹 皮)能清热凉血,散瘀通经。 木兰科:木本,体内常具油腺体,单叶互生,通常全缘,托叶环(痕)显著,花单生,辐射对称,花被3基数,雄蕊和心皮多数,分离螺旋排列在延长花托上,子房上位,聚合蓇葖果或聚合浆果。主要药用植物有厚朴、五味子、南五味子、辛夷、八角茴香等 厚朴:树皮和根皮能燥湿健脾,温中下气,化食消积。 中华五味子(北五味子):果实(五味子)能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并用于治疗肝炎。同属华中五味子,果实入药称南五味子,功效同北五味子。 十字花科:草本,花瓣4,十字形排列,四强雄蕊;子房上位,由2心皮合生,侧膜胎座,中央有心皮边缘延伸隔膜分成2室。主要生药有板蓝根、大青叶,白芥子、黄芥子、独行菜、播娘蒿、莱菔子等 菘蓝:根入药称板蓝根,叶入药称大青叶,二者均能清热解毒,凉血。叶另含有靛蓝,可加工成“青黛”,功用同大青叶。 蔷薇科:草本、灌木或乔木,常具托叶,花两性,辐射对称,花托呈各种类型:凸起、平展或下凹;花萼下部与花托愈合呈盘状、杯状、坛状、壶状萼筒;萼片、花瓣多各为5 ,蓇葖果、瘦果、核果及梨果。主要生药有金樱子、地榆、苦杏仁、乌梅、桃仁、山楂、 枇杷叶和木瓜等 蔷薇亚科: – 金樱子:果实和根能收敛涩精,固肠止泻。同属月季花能活血调经。 – 玫瑰花能行气解郁、凉血止痛。 – 掌叶覆盆子:落叶灌木。福建有分布。果实(覆盆子)能补肾益精。根能止咳,活血消肿。同属有悬钩子、插田泡。 梅亚科 – 杏: – 梅:核果密生短绒毛。近成熟果实(乌梅)能敛肺,涩肠,生津,安蛔。 – 桃:叶披针形,果核具粗凹纹。种子(桃仁)能活血祛瘀,润肠通便。 – 郁李:幼叶对折式,果实无沟。种子(郁李仁)能润燥滑肠,下气利水。 苹果亚科 – 山里红:果实(山楂)能消食化滞,并能降血脂。 – 贴梗海棠:果实(皱皮木瓜)能舒筋活络,和胃,祛湿。 – 枇杷:常绿小乔木。枇杷叶能清肺止咳,降逆止呕。 豆科:叶互生,多为复叶,有托叶;花多数为蝶形花,雄蕊10,二体;心皮1,子房上位;荚果。分为三个亚科:含羞草亚科、云实亚科和蝶形花亚科。主要药用植物有合欢、含羞草、决明、皂荚、狭叶番泻、乌拉尔甘草、膜荚黄芪、槐、补骨脂、野葛、农吉利、广金钱草等 含羞草亚科:木本、藤本。叶多为二回羽状复叶。花辐射对称,雄蕊多数。荚果。 – 合欢:树皮(合欢)有安神,活血,消肿止痛作用;花能安神,理气解郁。 – 含羞草: 云实亚科:木本、藤本。花两侧对称;萼片5,花冠假蝶形,荚果。 – 决明:种子(决明子)能清肝,明目,通便,降压,降血脂。同属望江南亦药用 – 皂荚:果实(皂荚)扁条形,紫棕色。入药能祛痰开窍,散瘀消肿。棘刺(皂荚刺)能活血消肿,排脓通乳。 – 紫荆:树皮(紫荆皮)能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瘀解毒。 – 狭叶番泻:干燥叶(番泻叶)入药,能泻热行滞、通便。 • 蝶形花亚科:草本、灌木或乔木。单叶、三出复叶或羽状复叶;花两侧对称;花萼5裂;蝶形花冠,花瓣5。荚果。 – 乌拉尔甘草(甘草):多年生草本。根与根茎味甜,根状茎圆柱状,多横走;主根粗长,外皮红棕色或暗棕色。全株被白色短毛及刺毛状腺体。羽状复叶。花蓝紫色,荚果镰刀状或环状。根及根茎能补脾,润肺,解毒,调和诸药。同属光果甘草、胀果甘草亦作“甘草”用。 – 膜荚黄芪:多年生草本。主根粗长,圆柱形。奇数羽状复叶,两面被白色长柔毛。蝶形花冠黄色。荚果膜质,膨胀,具长柄,被黑柔毛。根(黄芪)能补气固表,托疮生肌,利水。同属蒙古黄芪亦作黄芪用。 – 槐:落叶乔木。奇数羽状复叶。荚果连珠状。花蕾(槐米)、花(槐花)均能凉血止血,并可提取芦丁;果实(槐角)能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同属苦参能清热噪湿,利尿,杀虫。 – 野葛: 藤本,全体被黄色长硬毛。块根肥厚。三出复叶。花冠蓝紫色。根(葛根)能解表清热,透疹止泻,生津止渴,并有增加脑冠状动脉血流量作用;未完全开放花(葛花)能治头痛、呕吐和解酒毒。 芸香科:乔木或灌木,叶或果实上常有透明油点(腺点),多含挥发油。复叶或单身复叶。花辐射对称,两性。雄蕊与花瓣同数或为其倍数。蓇葖果、蒴果、核果或柑果。主要药用植物有橘、黄柏、吴茱萸、白鲜、芸香、花椒、两面针、枸橘、香橼、九里香等 大戟科:常含乳汁,花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杯状聚伞花序;无花瓣或稀有花瓣;有花盘或腺体,子房上位,蒴果。主要药用植物有巴豆、蓖麻、大戟、狼毒大戟、甘遂、续 随子(千金子)、地锦、一叶楸、乌桕、叶下珠等 五加科:木本,叶多互生,掌状复叶、羽状复叶,或为单叶(多为掌状分裂)花瓣分离,雄蕊5-10,生于花盘边缘,花盘生于子房顶部,子房下位;浆果或核果。主要生药有些人参、西洋参、三七、刺五加、五加皮、竹节参、珠子参、通草、龙牙楤木、树参(半枫荷)等 人参: Panax ginseng C. A. Mey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芦头)结节状;主根粗壮,肉 质。掌状复叶,小叶常5.伞形花序顶生;核果浆果状,成熟时鲜红色(习称“亮红 顶”)。分布于东北。一年生人参具1枚三出复叶(习称三花),2年生者具1枚五出复 叶,俗称“巴掌子”,以后每年递增1枚五出复叶,三年生两片复叶,叫“二甲”。四 年生三片复叶,叫“灯台”。五年增加到四片复叶,叫“四品叶”。六年复叶数增加 为五片,称“五品叶”。有少数情况长出第六片复叶,称“六品叶”。人参含多个 人参皂苷(ginsenoside)。根为著名滋补强壮药,能补气固脱,生津安神。 三七:多年生草本。掌状复叶3~6枚轮生于茎顶,小叶3~7,中央一片最大,伞形花序顶生效果状核果扁球形成熟时红色。主要栽培于云南,广西,福建也有栽培。根(三 七,田七)能活血散瘀,止血,消肿,止痛,滋补强壮。 西洋参:形态与人参近,原产北美。根性凉,能补肺降火,养胃生津。 伞形科:草本、常含有挥发油而有香气。茎中空,叶柄基部常扩大成鞘状,花小,两性或杂性,多辐射对称,复伞形花序或单伞形花序,花瓣5,雄蕊5枚,子房下位,心皮合生,2室,每室胚珠1,花柱2,双悬果。主要生药有当归、川芎、柴胡、白芷、小茴香、羌活、独活和前胡等 华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多年生草本,全株有特异香气。主根粗短, 有数条支根。茎直立,有纵棱。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叶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