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天气》试题一答案
一, 填空: (30%)
1. 寒潮是一个-大规模强冷空气活动----过程, 寒潮天气关键特征是-猛烈降温-----和—大风---------。冷空气从寒潮关键区侵入中国路径有-西北路(中路)---、 --东路-----、 --西路-------和---东路加西路------等四路。
2. 长波波速公式是-- C=-β(L/2л)-------, 这表明长波波速与波长存在函数关系, 所以长波是一个-正弦波(余弦波)-----波。
3. 阻塞高压是中高纬度高空---深厚-------暖性---高压系统, 它东西两侧盛行---南北---向气流, 高压南侧有显著偏----东---风。
4. 影响中国降水天气尺度系统有---高空低槽-----、 ---地面气旋、 锋面--------、 --低空切变线----、 -低空低涡--------、 --高空冷涡、 低空急流-------等。
5. 梅雨锋与通常极锋不一样, 在梅雨锋两侧水平风速切变和---露点差—都较大, 但—温度差---并不显著。
6. 对流性稳定度判据是----------当>0为----对流性稳定---------, <0为----对流不稳定-----------, =0为----中性-----------。
7. 有利于强雷暴发生几项因子有---逆温层------、 ---前倾槽--------、 ----低层辐合高层辐散----------、 --高低空急流---------、 ---中小系统------------。
8. 季风是指---近地面层冬夏盛行风向靠近相反且气候特征显著不一样---------------现象。
二, 名词解释: (20%)
1. 超级单体风暴: 即含有单一特大垂直环流巨大强风暴云。
2. 水汽通量散度(包含表示式): 单位时间内, 单位体积内水汽辐合或辐散量。=。
3. 阻塞高压: 是中高纬度高空深厚暖性高压系统, 高压轴线从下向上向暖西北方倾斜, 至高层轴线近于垂直。阻塞高压是出现在中高纬度地域高空深厚暖性高压系统, 阻高出现有其特定地域和时间, 通常在以北。维持时间最少三天以上, 分支西风气流。
4. 赤道反气旋: 在赤道辐合带云带赤道一侧, 南半球越赤道气流向北推进, 形成气流转换带, 是一个反气旋环流, 其中由闭合反气旋中心, 即为赤道反气旋。
5. 云团: 在热带地域卫星云图上常常出现直径达4个纬距以上白色密蔽云区。
三, 综合题: (50%)
1. 简述江淮梅雨期高层(200hpa), 中层(500hpa), 低层(700hpa/850hpa)和地面 环流特征。(15%)
答: 江淮梅雨期高层(200hpa)环流特征: 梅雨开始时, 高层(100或200hpa)南亚高压从高原向东移动, 位于长江流域上空(高压脊线位于以南, 其北侧为西风急流, 南侧为东风急流。
中层环流特征:
副热带地域: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呈带状分布, 其脊线从日本南部至中国华南, 略呈东北-西南走向, 在处脊线位置稳定在左右, 在印度东部或孟加拉湾一带有一稳定低压槽存在。
中纬度巴尔喀什湖及东亚东岸(河套到朝鲜之间)建立了两个稳定槽。
高纬则为阻高活动地域。
此时长江中下游通常为副高西北西南气流与北方来冷空气交汇区, 有利于形成降水。
低层和地面环流特征: 地面图上, 在江淮流域有静止锋停滞, 在850hpa或700hpa上, 为江淮切变线之南并有一与之近乎平行低空西南风急流。雨带关键位于低空急流和700hpa切变线之间, 切变线上常有西南低涡沿切变线东移。
当中纬度西风带上有较强低槽东移时, 静止锋波动带能发展为完好锋面气旋, 并向东北方移动。
2. 试述天气尺度系统对暴雨作用。(15%)
答: 制约和影响形成暴雨中尺度系统活动; 供给暴雨区水汽; 天气尺度系统不一样性质和活动决定了暴雨特点。
3. 何谓南亚高压?南亚高压结构与副热带高压相比较有何异同?(10%)
答: 是夏季出现在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域上空对流层上部大型高压系统, 又称青藏高压或亚洲季风高压, 它是北半球夏季100hpa层上最强大最稳定控制性环流系统。
南亚高压与副热带高压结构上异同: 都是高压系统, 但前者是存在于对流层上层反气旋环流系统, 其下层为热低压, 后者是深厚暖性高压系统, 前者含有独特垂直环流, 其中心周围是上升气流, 两侧为下沉气流, 这两个方向相反垂直环流是热力直接环流, 与青藏高原热效应相关, 以后者对流层中上层, 高压脊轴南侧为下沉运动, 北侧及脊轴周围有上升运动, 在北侧又有下沉运动, 对流层下层脊轴周围为下沉运动。
4. 何谓台风?台风发生发展必需条件有哪些?(10%)
答: 发生在热带海洋上一个含有暖中心结构强烈气旋性涡旋, 总是伴有狂风暴雨, 常给受影响地域造成严重灾难, 中国和东亚地域将这种强热带气旋称为台风。近中心最大风力大于等于12级。
台风发生发展必需条件:
热力条件 台风发生发展根本一条上要有足够大海面或洋面, 同时海水温度必需在以上;
初始扰动 时条件不稳定大气不稳定能量得以释放使其转变为发展台风动能, 必需有一个开启机制, 这就是低层初始扰动。
一定地转偏向力作用。
对流层风速处理切变要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天气》试题二答案
一, 填空: (30%)
1. 广义长波调整应包含两方面内容: 一是---长波位置改变------------,另一是-----长波波数改变--------------。
2. 阻塞高压是中纬度高空---深厚--------暖性-----高压系统, 它东西两侧盛行---南北--向气流, 高压南侧有显著偏---东---风。
3. 寒潮是一个---强冷空气---------过程, 寒潮天气关键特征是---猛烈降温-----和---大风----。中国寒潮中短期天气形势可归纳为---小槽发展型------, ---横槽型----和----低槽东移型-------三大类型。
4. 据统计, 中国多年侯平均大雨带, 5月中旬至6月上旬停滞在---华南-----, 称为---华南前汛期盛期------, 6月上旬至月7上旬停滞在---长江中下游------, 称为----江淮梅雨-----, 7月中旬至8月上旬停滞在----华北、 东北---------。
5. 地形对降水影响可归纳为地形---动力-----作用, 地形---云物理-----作用和地形---摩擦----作用。
6. 飑中系统包含----雷暴高压------, -----飑线--------------------, ----飑线前低压-----,-----尾流低压--------。
7. 下面为 A,B,C,D 四站同时观察统计: A.龙卷; B雷雨; C冰雹; D小阵雨, 试按各测站积雨云顶高度和强度将测站名填入下列不等式--A-->----C--->----B---->----D-------
8. 东亚地域是全球一个关键季风区。在东亚南部低层, 冬季盛行---东北----季风, 夏季盛行---西南-----季风。
二, 名词解释: (20%)
1. 大气长波: 长波波长为3000~10000公里, 相当于50~120个经距, 全纬圈约有3~7个波, 振幅通常为10~20个纬距, 平均移速小于10个经距/日, 水平尺度可大到于地球半径相比拟, 亦称为行星波。
2. 上游效应: 上游地域长波改变快速影响下游系统改变。比波本身及平均西风风速都快。
3. 水汽通量: 单位时间里经过与空气运动方向垂直单位面积水汽量。
4. 热带辐合带: 南北半球两个副热带高压之间气压最低、 气流汇合地带, 也是热带地域关键、 持久大型天气系统, 有时甚至能够围绕地球一圈。
5. 对流性不稳定含义及其判据: 实际大气中常会发生整层空气被抬升情况, 气层被抬升后, 它本身会发生改变。设气层上干而下湿, 则原来为稳定, 甚至绝对稳定气层(), 经抬升后也变为不稳定气层, 判据为: (<0或<0)对流性不稳定, (>0或>0)对流性稳定。
三, 综合题: (50%)
1. 简明说明阻塞高压与寒潮冷高压关键区分。(温压场结构, 活动特点等)(10%)
答: 阻塞高压为出现在中高纬度地域高空深厚暖性高压系统, 地面为变性冷高压, 对流层顶为冷中心, 阻高出现有其特定地域和时间, 通常在以北。维持时间最少三天以上, 分支西风气流。寒潮冷高压是寒潮全过程中冷锋后地面高压, 多数属于热力不对称系统, 高压前部有强冷平流, 后部则为暖平流, 中心区温度平流趋近于零, 是热力和动力共同作用形成。
2. 什么叫西南涡?西南涡天气有何特点?(10%)
答: 通常是指形成于四川西部地域700hpa或850hpa上含有气旋性环流闭合小低压, 直径通常在300----400公里左右。
天气特点: 低涡在原地或移出, 绝大部分(95.5%)都有降水, 雨区关键分布在低涡中心区和低涡移向右前方; 低涡天气有日改变, 通常夜间或清晨比白天坏些; 当西南涡东移发展时, 雨区不停扩大和东移, 往往形成暴雨; 同时往往引发地面锋面气旋发身发展, 产生大风、 低云、 恶劣能见度等。
3. 指出图中有可能出现冰雹等强烈对流性天气区域(用Δ表示)并说明理由。(15%)
答: 原因以下: 低层有暖湿气流输送, 槽后有干冷空气, 造成不稳定; 高空急流有抽气作用, 有利于地面气压降低发展; 地面冷锋前抬升暖锋前空气爬升。所以在高低空迭加区周围易出现强对流天气。
4. 分析下图中台风受力情况, 并指出台风未来移动方向(用箭头标出力和移向, 说明力名称)(1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天气》试题三答案
一, 填空(30%)
1. 影响中国寒潮冷空气源地有三个分别是---新地岛以西洋面--------, ----新地岛以东洋面-----, ---冰岛以南洋面--------------------。
2. 长波公式是- C=-β(L/2л)------, 波群速为---合成波振幅最大值移速------, 重合在基础西风气流上一切长波传输速度比纬向风速---小------, 通常是波长较长移得-----慢------, 波长较短移得---快------。
3. “P”坐标水汽通量散度表示式是------------------, 它是由---水汽平流-------和---风散度--------两部分组成。
4. 在降水预报中, 垂直运动条件分析, 可用低层---风向风速-------和----非地转风----大致估量对流层中低层垂直运动; 在高层用---涡度平流------来分析判定---高层辐散----从而估量垂直运动。
5. 形成对流性天气条件有----水汽条件---, ----不稳定层结条件----, ---抬升力条件-----, 其----水汽---条件所起作用, 不仅是成云致雨原料, 而且是影响大气层结---稳定度---关键条件。
6. 冷涡雷暴关键出现在冷涡---南----部及---东南-----部位, 因为这个部位靠近----太平洋高压------。
7. 考虑台风内力对台风移动影响, 当台风内有上升运动时, 台风将有向---西----内力, 当气流水平辐散时, 台风将有向---东----内力, 当气流作气旋式旋转时, 台风将有向---北---内力。
8. 季风是指---近地面层冬夏盛行风向靠近相反且气候特征显著不一样---------------现象。在东亚南部低层, 冬季盛行---东北----季风, 夏季盛行---西南-----季风。
二, 名词解释: (20%)
1. 切断低压: 西风带长波槽不停发展加深, 在高空冷槽南端形成一个孤立闭合冷性低压。
2. 东风波: 在副热带高压南侧对流层中下层东风气流里, 常存在一个槽或气旋性曲率最大区, 呈波状形式自东向西移动热带波动。
3. 极地高压: 500hpa 图上有完整反气旋环流, 能分析出不少于一根闭合等压线, 有相当范围单独暖中心与位势高度场配合, 暖性高压主体在北纬70度以北, 高压维持在3天以上。
4. 降水率(并写出表示式): 是单位时间内降落在地面单位面积上总降水量, 称为降水率或降水强度, 表示式为: I=。
5. 低空切变线: 通常把出现在低空(850hpa和700hpa面上)风场上含有气旋式切变不连续线。
三, 综合题: (50%)
1. 简明说明寒潮天气特点, 寒潮中期过程类型和寒潮中期预报关键系统。(10%)
答: 寒潮天气特点: 猛烈降温和大风, 有时还伴有雨、 雪、 雨淞或霜冻。
寒潮中期天气过程类型: 倒Ω流型, 极涡偏心型, 大型槽脊东移型;
寒潮中期预报关键系统: 两个大洋上暖性高压脊, 即大西洋暖脊和太平洋东部阿拉斯加暖脊。
2. 何谓梅雨?梅雨期500hpa基础环流形势特点是什么?(15%)
答: 每年夏初, 在湖北宜昌以东之间江淮流域常会出现连阴雨天气, 这期间湿度大, 日照短有时有大到暴雨。因为这一时期正是江南梅子黄熟季节, 故称梅雨。
500hpa环流形势特点:
副热带地域: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呈带状分布, 其脊线从日本南部至中国华南, 略呈东北-西南走向, 在处脊线位置稳定在左右, 在印度东部或孟加拉湾一带有一稳定低压槽存在。
中纬度巴尔喀什湖及东亚东岸(河套到朝鲜之间)建立了两个稳定槽。
高纬则为阻高活动地域。长江流域处于西南暖湿气流与北方冷空气交汇带。
3. 影响水汽局地改变有哪些因子?请写出对应方程并应用相关项定性说明图中A 处未来湿度改变。(图中虚线为等比湿线)(10%)
答:
等号右端第一项为比湿平流, 第二项为比湿垂直输送, 第三项为凝结蒸发, 第四项为湍流扩散。以上四项为影响水汽局地改变因子。因为比湿平流作用, 图中A处未来比湿将增加。
4. 简明说明台风流场特点, 并比较台风和温带气旋热力结构关键差异。(15%)
答: 台风内低空风场水平结构大致分三层:
台风大风区, 亦称台风外圈, 外围风力可达15m/秒, 向内风速急增;
台风旋涡区, 亦称台风中圈, 是围绕台风眼分布一条最大风速带, 宽度平均为10~20km, 是台风破坏力最猛烈最集中区域;
台风眼区, 亦称台风内圈, 风速快速减小或静风。
垂直方向上台风可分为三层:
流入层 从地面大约到3km以下对流层下层, 尤其是1km 以下行星边界层内右显著向中心辐合气流;
中层 从3km到7~8km层, 气流关键是切向, 而径向分量很小;
流出层 指中层以上到台风顶部对流层高层, 气流关键是向外辐散。
台风区低层温度水平梯度很小, 台风中上层, 温度水平梯度是在随高度(上升气流上限以下)增大, 台风眼中等温线向上凸起。呈暖心结构。温带气旋指是西风带中地面图上由两种不一样气团组成(冷气团在北, 暖气团在南)有锋面存在其中天气尺度低压, 又称锋面气旋。温带气旋在生成和发展阶段温压场为不对称, 在锢囚阶段会变为冷性低涡。中心强度及环流不如台风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