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政治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9502085 上传时间:2025-03-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政治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 课标要求: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基础内容, 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 (2)知道“始皇帝”来历和郡县制建立基础史实, 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及其影响。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史实, 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特点。 (4)了解明朝内阁、 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 认识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影响。 课前自主复习: 一、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 ————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1、 分封制: (1)目: 。 (2)含义: 。 (3)内容: ①周王: 。 ②同姓亲族: 。 ③异姓封国: 。 (4)作用: ①以周王名义“ ”、 “ ”建立新国家, 扩大了 。 ②诸侯国与王室 , 周王确立了 , 统治效果 。 ③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 ”等级序列。 (5)局限: 知识拓展: 分封制实质及其利弊 分封制实质上是一个周王室宗法血缘关系, 联协议姓及异姓贵族建立起来武装驻防网, 以维持周王对各族人民统治。 分封制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家族内部及家族之间矛盾, 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生产力发展, 使周天子确立了天下共主地位, 同时扩大了疆域。更关键是, 因为打破了殷商时代各方国聚族而居血缘政治状态, 为未来向成熟地缘国家发展奠定了基础, 促进了作为中华民族主体华夏族生长聚合。 因为经过分封建立起来是一个用宗法血缘关系建立起来政治军事同盟, 各诸侯国保持了相对独立性, 含有较强离心力, 所以, 王室军事实力一旦减弱, 就肯定形成诸侯割据局面, 危及统一和安定。 2、 宗法制: (1)关键: (2)目: 。 (3)含义: 。 (4)内容: ①大宗、 小宗体系: 。 ②大宗、 小宗关系: ; 。 (5)作用: ①经过血缘亲疏, 。 ②有利于 。 知识拓展: 对宗法制认识 宗法就是宗族之法或宗庙之法。处理同一宗族内部组员之间亲疏、 等级和世袭继承权力制度就是宗法制。特点: (1)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 家族等级关系与政治隶属关系合一。 (2)与分封制相辅相成, 宗法制能够处理诸侯之间在权力、 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矛盾。 (3)嫡长子继承制是关键, 严格嫡庶长幼之分, 亲疏之别。 (4)大宗与小宗含有相对性。 (5)族权与王权统一, 家与国同构, 周天子确立天下共主至尊地位。 (6)只适适用于姬姓, 但经过婚姻关系和“赐姓、 胙土(授土)和命氏”又将异性诸侯纳入其中。(7)实际上形成一个凝固、 僵化、 含有稳定隶属关系多层次宝塔式等级秩序。 3、 礼乐制度: 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工具。 (1)含义: 是各级贵族 准则。 (2)实质: 是维护 必不可少工具。 4、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特点: 是以宗法制为关键政治制度体系, 带有浓厚部族色彩。 ① 神权与王权结合; ②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③ 最高执政集团还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知识拓展: 分封制和宗法制关系 二者互为表里, 相辅相成。 ①宗法制是分封制实施法则, 使政治隶属关系与血缘关系紧密结合。 ②分封制则是宗法制具体表现。 二、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1、 背景: 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 2、 确立: (1)特点: ①权力高度集中 ②权力高度集中标志表现为: 、 (2)内容: ①皇帝制度: ; ②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制 三公及职能 九卿及职能 ③地方官制: 郡县制 。 ④官吏选拔和考察制度: ⑤法律制度: 秦律 (3)影响: (评价) ①主动影响: 打破了……奠定了……; 有利于社会稳定、 封建经济发展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②消极影响: 权力高度集中也带来了很多弊端, 轻易形成暴政, 激化社会矛盾; 封建社会后期, 消极作用显著, 阻碍了社会进步。 注意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度是内在地将君主集权标准结合在一起, 而君主集权与中央集权是两个不一样概念: 一个是政体, 表现君臣关系; 一个是国家结构形式, 表现中央与地方关系, 表现为中央严格控制地方, 地方必需严格服从中央政令。 三、 中央集权制度成熟 1、 三省六部制确立及其演变 (1)背景: 秦朝确立皇权为中心政治体制 ; (2)确立及演变: ① 隋唐: 确立。 内容: 名称及职责 ; 影响: a. ; b. 。 ② 宋: “二府三司”制 ; ③ 元: “一省”制 。 (3)影响: 2、 选官制度发展 (1)秦代军功爵制度: (2)汉朝察举、 征辟: 察举制: 征辟制: 影响: (3)隋唐科举制: 开创 完善 评价: 主动 消极 3、 监察制度完善 (1)内容: 秦汉: 隋唐: 明清: (2)评价: 主动性: 不足: 四、 中央集权制度发展 1、 加强中央, 减弱地方 (1)西汉: 背景: ①西汉初年政治体制 ; ②王国问题 。 方法: 汉景帝 汉武帝 (2)北宋: 背景: ①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 ; ②北宋建立方法 。 方法: ①收精兵: ; ; ②削实权: ; ; ③制钱谷: 。 影响: ①进步性: ; ②不足: 。 (3)认识: ①主动: 打击诸侯王势力, 减弱武将军权, 分割地方官权力, 中央集权加强。 ②消极: 权力过于集中, 轻易造成政治腐败; 地方权力过于分散, 官僚机构臃肿, 办事效率低下。 2、 加强皇权, 减弱相权 (1)丞相制度废除: 背景: 。 废除: ; 影响: 。 (2)内阁与军机处设置: 内阁设置: ①设置 ; ②职权演变 。 军机处设置: ①直接目 ; ②设置 ; ③影响 。 关键问题梳理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 (1)中央政治制度演变 a.汉朝: 中外朝制度 b.魏晋南北朝: 初步确立三省体制 c.隋唐: 三省六部制 d.北宋: “二府三司” e.元朝: 一省、 二院(宣政院, 枢密院) (2)地方行政制度改变 : a.汉初: 郡国并行制 b. 汉朝中后期: 监察制度; 州郡县制 c.隋朝: 州县两级制 d.唐朝前期: 道州县制 e.唐朝后期: 设置节度使 f.北宋: 路州县制 g.元朝: 行省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