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大江口中学下期劳技课教学计划
164班 执教老师: 蒋陈超
劳动技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关键课程之一, 搞好劳动技术课教学工作能够使学生掌握简单劳动方法。提升劳动技能, 培养她们热爱劳动高尚品质。特制订科学合理教学计划。
一、 掌握基础知识情况
1、 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很好, 但不爱动手操作, 劳动态度需端正
2、 劳动课受条件限制, 缺乏参与实践活动机会。
二、 班级基础情况分析
本校学生整体素质很好。大多数同学热爱劳动, 多部分学生不爱动手操作, 劳动态度不端正。
三、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劳动课内容分为三部分; ①自我服务和家务劳动; ②手工编织手工制作; ③生活小常识; 4手工制作; 。这些内容不仅注意适应七年级学生年纪特点和接收能力, 而且含有思想性、 科学性、 实践性和趣味性。本学期共有16周, 每七天一节课。
四、 教学目
1、 使学生掌握部分简单劳动方法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自立能力和耐心细致性格
3、 提升学生对劳动生活学习态度
4、 培养学生爱科学, 用科学创新精神。
五、 本学期教方法
1、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习惯。
2、 认真钻研学习《新课程标准》, 备好每一节课。
3、 主动进行劳动课课堂教学改革, 提升课堂效率。
4、 改革劳动课评价制度
5、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 老师采取灵活教学方法, 充足调动学生热爱劳动爱好。
6、 常常引导学生参与合适社会实践活动, 培养她们大胆创新, 勇于竞争实践能力。
六。教学进度
一周一课时一节内容
9月5日
大江口中学下期劳技课教学计划
163班 执教老师: 蒋陈超
一、 教学内容:
① 种植多个观赏植物; 种植油菜花
② 自我服务和家务劳动;
③ 生活小常识,
这些内容不仅注意适应中学生年纪特点和接收能力, 而且含有思想性、 科学性、 实践性和趣味性。
二、 本学期劳技课教学目
1、 使学生掌握部分简单种植方法。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自立能力和耐心细致高尚品质。
3、 提升学生对劳动生活学习态度和爱好。
4、 培养学生爱科学, 爱生活, 用科学创新精神。
三、 本学期教学工作安排
1、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好习惯。
经过了解, 班上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儿女, 过惯了饭来张口, 衣来伸手坏习惯, 面对这种情况, 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好思想教育, 告诉她们劳动发明了人, 劳动是最光荣, 讲部分热爱劳动小小说, 来培养她们热爱劳动好习惯。
2、 主动进行劳动课课堂教学改革, 提升课堂效率。
劳动课教学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传授, 更要重视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和多种能力培养。所以在课堂上要充足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引导学生掌握劳动和种植方法, 学会总结规律, 在学生掌握了简单劳动和种植方法同时, 学会创新, 给学生发明一个宽松友好学习气氛,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 提升了技能, 陶冶了品德。
3、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 老师采取灵活教学方法, 充足调动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爱好。
4、 常常率领学生参与合适社会实践活动, 培养她们大胆创新, 勇于竞争实践能力。
总而言之, 在本学期教学中, 要以以上总体计划来完成劳技课教学工作, 全方面提升学生素质, 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9月5日
大江口中学下期劳技课教学计划
162班 执教老师: 蒋陈超
一、 指导思想:
以培养学生全方面发展、 实施创新教育工程为关键, 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为关键, 真开展劳动技术教育, 促进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 形成初步劳技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 工作关键
1、 结合语文、 综合实践 、 科学学科教学, 以劳动实践为主, 以培养学生劳动观念、 养成良好劳动习惯为目, 重视劳动技术教育与相关学科整合。
2、 开展劳动实践活动, 率领学生走出课堂, 亲历劳动过程, 在劳动中增加技能, 学会劳动。
三、 学生情况分析
九年级学生思维活动仍然以形象思维为主。顺应这一年纪阶段学生生理和心理特征, 提倡用可感而形象技术作品来引导、 来组织学生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技术作品表现形式多个多样。经过作品制作, 学生能够取得材料认识、 工具利用、 操作程序、 技术要领等方面知识和技能, 还能够经过作品引导学生设计、 评价以及作品宣传等活动。
四、 预期目标
经过一部分简单手动制作学习,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让学生在实践中动手, 在活动中创新, 陶冶学生情操,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提升学生素质。经过部分简单生产劳动学习, 使学生初步学会部分基础劳动知识和技能, 逐步培养学生正确劳动观念, 良好劳动习惯和热爱劳感人民思想。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培养, 让学生在实践中动手, 在活动中创新, 在广泛接触社会中增加才能。
五、 具体方法
1、 利用综合实践课, 对学生进行自己动手、 讲科学经验教育;
2、 指导学生开展技术探究活动, 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操作能力;
3、 开展课堂小组活动, 成立综合实践组、 科学组、 手工组等, 培养其团体合作精神;
4、 结合具体情况, 率领学生参与校内外有意义实践活动,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
9月5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