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合同范本之劳动合同四十七条模板.docx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9500506 上传时间:2025-03-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同范本之劳动合同四十七条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合同范本之劳动合同四十七条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协议四十七条 【篇一: 劳动法释义第四十七条】 劳动法释义第四十七条 【找法网 新劳动法解读】第四十七条 经济赔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 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 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 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经济赔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 设区市级人民政府公布当地域上年度职员月平均工资三倍, 向其支付经济赔偿标准按职员月平均工资三倍数额支付, 向其支付经济赔偿年限最高不超出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协议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 【解读】本条是相关怎样计算经济赔偿要求 一、 计算经济赔偿中工作年限 劳动者在单位工作年限, 应从劳动者向该用人单位提供劳动之日起计算。假如因为多种原因,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未立刻签署劳动协议, 不影响工作年限计算。假如劳动者连续为同一用人单位提供劳动, 但前后签署了几份劳动协议, 工作年限应从劳动者提供劳动之日起连续计算。如劳动者甲自在某企业工作, 期间劳动协议一年一签, 一直工作到。最终一份劳动协议期满后终止, 用人单位依法支付经济赔偿时, 计算工作年限应从算起, 共四年。假如劳动者为同一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多年, 但间隔了一段时间, 也前后签署了几份劳动协议, 工作年限标准上应从劳动者提供劳动之日起连续计算, 已经支付经济赔偿除外。总而言之, 本条“在本单位工作年限”要求, 不能了解为连续多个协议最终一个协议期限, 标准上应连续计算。当然, 伴随劳动协议法实施, 用人单位利用短期劳动长久用工现象将会降低, 这关键是劳动协议法要求了两个方法, 一是连续签署两次固定时限劳动协议, 劳动者能够要求签署无固定时限劳动协议;二是劳动协议期满终止, 用人单位也要依法支付经济赔偿。 依据劳动部1996年相关终止或解除劳动协议计发经济赔偿金相关问题请示复函中要求, 对于因用人单位合并、 吞并、 合资、 单位改变性质、 法人改变名称等原所以改变工作单位, 其改制前工作时间能够计算为“在本单位工作时间”。 另外, 依据劳动协议法第九十六条第三款要求, 在劳动协议法施行前签署, 试行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协议, 依据劳动法和原相关国家要求计算经济赔偿。在劳动协议法施行前签署, 试行后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协议, 依据劳动协议法第四十六条要求应该支付经济赔偿, 经济赔偿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计算;本法施行前根据当初相关要求, 用人单位应该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赔偿, 根据当初相关要求实施。 二、 计算标准 经济赔偿计算标准为: 经济赔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 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 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 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经济赔偿。劳动协议法相关经济赔偿计算标准延续了中国以往做法。依据劳动法第二十八条授权, 1994年12月3日, 劳动部颁布了《违反和解除劳动协议经济赔偿措施》, 要求了计算经济赔偿时, 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经济赔偿金。工作时间不满一年按一年标准发给经济赔偿金。劳动协议法增加了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 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 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经济赔偿。 三、 计算基数 计算经济赔偿时, 工作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相关一个月工资是劳动者本人月工资、 本企业职员月平均工资还是当地月平均工资, 在劳动协议法制订过程中进行了讨论和研究, 最终要求月工资是指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协议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之所以如此要求, 关键有以下考虑: 第一, 保持制度延续性, 原有要求有不足, 合适进行修改。《违反和解除劳动协议经济赔偿措施》第十一条要求, 本措施中经济赔偿金工资计算标准是指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协议前十二个月月平均工资。用人单位依据本措施第六条、 第八条、 第九条解除劳动协议时, 劳动者月平均工资低于企业月平均工资, 按企业月平均工资标准支付。根据该要求, 月平均工资在不一样情形下有不一样内容, 这么要求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护低收入劳动者权益, 但失之于设计过于复杂, 不利于劳动者掌握。同时也与其她国家和地域做法不一样。所以, 劳动协议法统一了月平均工资内容, 这么便于操作, 一目了然。第二, 讲究公平性, 平衡劳动协议双方权利义务。劳动协议法要求月平均工资为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协议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 这么要求首先保护了劳动者正当权益, 有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年限比较长, 最初工资可能比最终工资要低得多, 考虑到物价等原因, 所以劳动协议法要求了以最近十二个月平均工资为标准。其次也考虑到用人单位实际情况。劳动者经济 赔偿应与劳动者本人工资收入相适应。通常来说, 某一岗位工资受市场规律调整, 有工作岗位工资水平很高, 有工作岗位工资水平较低。某一个地域, 不一样企业之间有着很大差异。假如要求以企业职员平均工资或者当地平均工资为标准, 将对用人单位显著不公。 四、 计算封顶 在劳动协议法制订过程中, 有意见认为有些高端劳动者, 工资收入较高, 谈判能力较强, 在劳动关系中并不总处于弱势地位, 假如完全适用经济赔偿要求, 用人单位负担太重, 也表现不出经济赔偿性质和特点, 提议劳动协议法作出调整。这种见解有一定合理性, 现在最迫切问题是怎样愈加好保护处于弱势地位低端劳动者基础劳动权利, 对于高端劳动者, 能够经过法律强制性要求和市场调整并举方法, 保护其正当劳动权益。但考虑到中国还没有将劳动者区分不一样群体, 并适用不一样法律先例, 在立法技术上也较难处理, 所以劳动协议法并没有将高端劳动者排除在保护范围之外, 但在经济赔偿部分对高端劳动者作了一定限制。即从工作年限和月工资基数两个方面作了限制, 要求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 设区市级人民政府公布上年度职员月平均工资三倍, 用人单位向其支付经济赔偿标准按职员月平均工资三倍数额支付, 向其支付经济赔偿年限最高不超出十二年。 【篇二: 劳动协议法解读87条和47条】 劳动协议法解读87条和47条: 违法解聘法律责任 第八十七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要求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协议, 应该依据本法要求支付赔偿金。 第四十七条: 经济赔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 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 按一年计算; 不满六个月, 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经济赔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 设区市级人民政府公布当地域上年度职员月平均工资三倍, 向其支付经济赔偿标准按职员月平均工资三倍数额支付, 向其支付经济赔偿年限最高不超出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协议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 【解读】 本条是相关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要求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协议应该负担法律责任要求。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要求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协议行为关键包含以下两种: 一、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第四十二条要求, 在法律明确要求不得解除劳动合 同情形下解除劳动协议, 即(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验, 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疗或者医学观察期间; (二)患职业 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定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三)患病或者负伤, 在要求医疗期内; (三)女职员在孕期、 产期、 哺乳期; (四)在本单位连续 工作满十五年, 且距法定退休年纪不足五年; (五)法律、 行政法规要求其她情形。为了保障处于特定情形下劳动者权益, 本法要求用人单位在上述情形下, 不得以劳动协议法第四十条、 第四十一条为由解除劳动协议, 不然就应该根据本条要求负担对应法律责任。二、 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协议时, 没有遵遵法定程序。劳动协议法第 四十一条要求: “有下列情形之一, 用人单位在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 能够解除劳动协议: (一)劳动者患病 或者非因工负伤, 在要求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工作; (二)劳动者被证实不能胜任工作, 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 仍不能胜任工作; (三)劳动协议签订时所依据客观情况发生重大改变, 致使劳动协议无法推行, 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 未能就变更劳动协议内容达成协 议。”在出现上述三种情形时, 用人单位虽有权解除劳动协议, 但应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如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 同时没有遵遵法定程序, 未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 仍属于本条要求“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要求解除或者终止劳动 协议”情况, 应该根据本条要求负担对应法律责任。 【篇三: 劳动协议法第八十七条】 相关法规: 释义标题: 中国劳动协议法 中国劳动协议法释义 第七章 法律责任 法条内容: 第八十七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要求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协议, 应该依据本法第四十七条要求经济赔偿标准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释义内容: 【释义】 本条是相关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要求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协议法律责任要求。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要求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协议行为关键包含以下两种: (一)用人单位违反本法第四十二条要求, 在法律明确要求不得解除劳动协议情形下解除劳动协议 包含以下情形: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验, 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疗或者医学观察期间; (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定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3)患病或者负伤, 在要求医疗期内; (4)女职员在孕期、 产期、 哺乳期; (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 且距法定退休年纪不足五年; (6)法律、 行政法规要求其她情形。为了保障处于特定情形下劳动者权益, 本法要求用人单位在上述情形下, 不得以劳动协议法第四十条、 第四十一条为由解除劳动协议, 不然就应该根据本条要求负担对应法律责任。 (二)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协议时, 没有遵遵法定程序 劳动协议法第四十条要求: “有下列情形之一, 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 能够解除劳动协议: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 在要求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 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工作;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 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 仍不能胜任工作; (三)劳动协议签订时所依据客观情况发生重大改变, 致使劳动协议无法推行, 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 未能就变更劳动协议内容达成协议。”在出现上述三种情形时, 用人单位虽有权解除劳动协议, 但应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如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协议时没有遵遵法定程序, 未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 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 仍属于本条要求“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要求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协议”情况, 应该根据本条要求负担对应法律责任。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协议法要求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协议, 应该负担法律责任是, 依据劳动协议法第四十七条要求经济赔偿标准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即用人单位应该根据劳动者在该单位工作年限, 每满一年支付两个月工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但假如劳动者在该单位工作年限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应按一年计算; 假如劳动者在该单位工作年限不满六个月, 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赔偿金; 假如受到支付经济赔偿十二年限制劳动者在该单位工作年限超出十二年, 用人单位向其支付赔偿金不超出经济赔偿最高年限十二年; 假如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 设区市级人民政府公布当地域上年度职员月平均工资三倍, 用人单位应该根据职员月平均工资六倍数额支付赔偿金。还需要注意是, 这里所称劳动者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协议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 经过提升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协议成本,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协议行为, 同时也是对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要求侵犯劳动者权益一个处罚性赔偿, 表现了对劳动者权益有力保障。不过,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要求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协议, 劳动者要求继续推行劳动协议, 用人单位同意继续推行, 能够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因为, 本条要求赔偿金目是对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要求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协议一个处罚, 也是对劳动者一个赔偿, 如劳动者要求继续推行劳动协议, 用人单位同意继续推行, 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则能够激励用人单位纠正违法行为, 促进劳动协议得以继续推行, 保障劳动者正当权益。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合同范本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