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0/16米后张预应力空心板张拉计算书
1. 工程概况
水牛线大修工程k0+431.241炉上桥、 K0+800长青桥位于山东省莱西市牛溪埠镇。k0+431.241炉上桥上部结构为10米后张预应力空心板,共9块, 其中中板3块, 尺寸为9960*1240*600。边板6块, 尺寸为9960*1240(1620)*600。预应力筋为φ15.2钢绞线。中板采取φ15.2-4, 边板采取φ15.2-5.混凝土采取C40, 混凝土数量47.79m3.
K0+800长青桥上部结构为16米后张预应力空心板,共36块, 其中中板30块, 尺寸为15960*1240*800。边板6块, 尺寸为15960*1240(1745)*800。预应力筋为φ15.2钢绞线。中板采取φ15.2-3和φ15.2-4, 边板采取φ15.2-4和φ15.2-5.混凝土采取C40, 混凝土数量317.88m3.
2. 预应力筋张拉力计算
依据设计要求, 每根钢绞线张拉力为1395×140=195.3KN, 则对于3-θS 15.2钢绞线, 每束张拉力为195.3×3=585.9KN。 对于4-θS 15.2钢绞线, 每束张拉力为195.3×4=781.2KN, 对于5-θS 15.2钢绞线, 每束张拉力为195.3×5=976.5KN。
因为预应力筋呈曲线部署, 张拉力为P=Pj(1-e-(kx+μθ))/ kx+μθ
3、 伸长值计算
伸长值ΔL=P·LT/APEs
式中:
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 取张拉端拉力与跨中(二端张拉)或固定端(一端张拉)扣除孔道摩擦损失后拉力平均值, 即: P= Pj(1-e-(kx+μθ))/ kx+μθ对于直线P= Pj
LT——预应力筋实际长度
AP——预应力筋截面面积
Es——预应力筋实测弹性模量
Pj——张拉控制力.
K——孔道局部偏摆系数, 塑料波纹管提议取值0.003
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摩擦系数, 塑料波纹管提议取值0.14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孔道长度(以m计), 可近似取轴线投影长度。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夹角(以弧度计)对一端张拉,
θ取曲线孔道总转角, 对两端张拉, θ取曲线孔道总转角二分之一
4、 16米桥板实际张拉力、 油压表读数、 延伸值计算
(1)实际张拉力、 延伸值计算
依据钢绞线试验汇报, 测得钢绞线弹性模量为2.033×105,详见试块汇报。对中板N2预应力筋,将其从端部向中心方向分为(1)、 (2)、 (3)段, 三段计算长度分别为(177+53)㎝、 157.1㎝、 448.75㎝.其中第一段中因所用千斤顶工作长度为34㎝, 过渡环厚度10.5cm,工作锚厚度5㎝, 限位板厚3.5cm,所以计算时应该加上上述工作长度53㎝. θ=0.157rad
对于(1)段, 张拉力为1395×3×140=585.9KN
延伸值△L1=585900×2300/(3×140×2.033×105)=15.78㎜
对于(2)段, 张拉力为
P=Pj(1-e-(kx+μθ))/ kx+μθ=585.9(1-e-(0.003×1.571+0.14×0.157))/(0.003×1.571+0.14×0.157)=585.9(1-0.97366)/0.026693=578.15KN
延伸值△L2=578150×1571/(3×140×2.033×105)=10.64㎜
对于(3)段, 张拉力为578.15KN
延伸值△L3=578150×4487.5/(3×140×2.033×105)=30.38㎜
则N2预应力筋一端延伸值为△L=△L1+△L2+△L3=56.8㎜
总延伸为113.6mm
对中板N1预应力筋,亦将其从端部向中心方向分为(1)、 (2)、 (3)段, 三段计算长度分别为(87.9+45)㎝、 139.6㎝、 552.85㎝.其中第一段中因所用千斤顶工作长度为34㎝, 过渡环厚度10.5cm,工作锚厚度5㎝, 所以计算时应该加上上述工作长度53㎝,θ=0.069811rad
对于(1)段, 张拉力为1395×4×140=781.2KN
延伸值△L1=781200×1329/(4×140×2.033×105)=9.12㎜
对于(2)段, 张拉力为
P=Pj(1-e-(kx+μθ))/ kx+μθ=781.2(1-e-(0.003×1.396+0.14×0.069811))/(0.003×1.396+0.14×0.069811)=781.2(1-e-0.0139615)/0.0139615=775.77KN
延伸值△L2=775770×1396/(4×140×2.033×105)=9.51㎜
对于(3)段, 张拉力为775.77KN
延伸值△L3=775770×5528.5/(4×140×2.033×105)=37.67㎜
则N1预应力筋一端延伸值为△L=△L1+△L2+△L3=56.3㎜
总延伸为112.6mm
一样, 对于边板, N2/N1延伸值分别为113.6mm/112.6mm
(2)油压表读数计算
根据现行规范要求, 采取以下张拉程序:
0---10%δcon---20%δcon---100%δcon(持荷2min锚固)
依据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测试中心所出具编号为A11-LX-1002检测汇报, 当千斤顶为13#、 油压表为115220#时, 回归方程为F=29.028P-17.708.当千斤顶为9#、 油压表为Y#时, 回归方程为F=29.683P-30.25. 式中F-千斤顶载荷(KN),P-送油管压力(MPa).则
3θS15.2钢束达成对应压强所对应压力表读数
千斤顶编号
压力表编号
10%σ
20%σ
100%σ
9
Y
2.99
4.97
20.76
13
115220
2.63
4.65
20.79
4θS15.2钢束达成对应压强所对应压力表读数
千斤顶编号
压力表编号
10%σ
20%σ
100%σ
9
Y
3.65
6.28
27.34
13
115220
3.30
5.99
27.52
5θS15.2钢束达成对应压强所对应压力表读数
千斤顶编号
压力表编号
10%σ
20%σ
100%σ
9
Y
4.31
7.60
33.92
13
115220
3.97
7.34
34.25
5、 10米桥板实际张拉力、 油压表读数、 延伸值计算
(1)实际张拉力、 延伸值计算
依据钢绞线试验汇报, 测得钢绞线弹性模量为2.033×105,详见试块汇报。对中板预应力筋,将其从端部向中心方向分为(1)、 (2)、 (3)段, 三段计算长度分别为(153.3+53)㎝、 104.7㎝、 223㎝.其中第一段中因所用千斤顶工作长度为34㎝, 过渡环厚度10.5cm,工作锚厚度5㎝, 限位板厚3.5cm,所以计算时应该加上上述工作长度53㎝. θ=0.1047rad
对于(1)段, 张拉力为1395×4×140=781.2KN
延伸值△L1=781200×2063/(4×140×2.033×105)=14.16㎜
对于(2)段, 张拉力为
P=Pj(1-e-(kx+μθ))/ kx+μθ=781.2(1-e-(0.003×1.047+0.14×0.1047))/(0.003×1.047+0.14×0.1047)=781.2(1-0.982358)/0.017799=767.3KN
延伸值△L2=767300×1047/(4×140×2.033×105)=7.06㎜
对于(3)段, 张拉力为767.3KN
延伸值△L3=767300×2230/(4×140×2.033×105)=15.03㎜
则N2预应力筋一端延伸值为△L=△L1+△L2+△L3=36.25㎜
总延伸为72.5mm
一样, 对于边板, 预应力钢绞线延伸值分别为72.5mm
(2)油压表读数计算
根据现行规范要求, 采取以下张拉程序:
0---10%δcon---20%δcon---100%δcon(持荷2min锚固)
依据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测试中心所出具编号为A11-LX-1002检测汇报, 当千斤顶为13#、 油压表为115220#时, 回归方程为F=29.028P-17.708.当千斤顶为9#、 油压表为Y#时, 回归方程为F=29.683P-30.25. 式中F-千斤顶载荷(KN),P-送油管压力(MPa).则
4θS15.2钢束达成对应压强所对应压力表读数
千斤顶编号
压力表编号
10%σ
20%σ
100%σ
9
Y
3.65
6.28
27.34
13
115220
3.30
5.99
27.52
5θS15.2钢束达成对应压强所对应压力表读数
千斤顶编号
压力表编号
10%σ
20%σ
100%σ
9
Y
4.31
7.60
33.92
13
115220
3.97
7.34
34.25
.10.1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