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社工师考试模拟真题.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9498346 上传时间:2025-03-2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工师考试模拟真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社工师考试模拟真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个案——案例:某小区社会工作者小刘参加全国社工职业水平考试(中级),因去年已过了《政策法规》和《能力》两门,今年只考实务。小刘依照去年考试题目标出题考试方式,认真准备复习,重点学习案例分析和方案设计,还参加了不少应试培训,经常与同事交流学习体会,与高校社会系教师也多有接触,以为复习非常充分,应考很有信心。到省城参加考试时,小刘妻子也和小刘一起,帮他鼓劲加油,这让小刘很是感动。6月14日下午参加了全国考试回来后,情绪低落,说没想到全国职业考试不是标准化考试,一年一个路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但对考试失去信心,对做社工职业也失去了信心,小刘不是心痛每次报名费和路费,而是以为自己很无能,感觉很无助,试从社工助人自助实务理论出发,回答以下问题:     1、依照增能社会工作假设,小刘无助感是怎样形成?     2、在优势视角看来,请你预估小刘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3、本案中,小刘面临问题是什么?     4、假如小刘向你求援,你准备怎样处理。 注意事项:1、30分钟回答本题没为你准备思索时间,敬请谅解;2、除不给思索时间外,同时也不考虑你写字速度,答不完不要怪出题;3、答题不完整请不要参加以后各种考试 答:(一)原因分析  1.社会工作发展现实状况造成。社会工作职业认证制度刚才起步,难免对于没有接收过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一线社会工作从业人员造成一定负面影响。这种认证制度去年首次尝试,今年在原有基础上加以改进。考试模式变动给小刘带来了不适应。考试地点变动也让小刘付出了更多成本。  2.自我负向评价造成。在考证过程中,小刘付出了很多,主动备考,还得到家人支持。除了感动,更多是动力,可是考试内容与本身备考方式大相径庭。于是,小刘对考试失去信心,也对做社工职业失去了信心。  3.两次考试负面经验影响。在去年考试中,小刘顺利经过了两门课程。这对于一线社工实属不易。可能第一次小刘随便准备下就经过了两门,本身感觉很好,对于这次考试也报有很高期望。可是考试内容确实跟自己准备知识有出入。于是,这种不好经历对自己信心是个很大打击。同时,对于家人支持,小刘也因为这么考试结果,实在对不起自己家人。  (二)优势与不足  1.优势:(1)小刘是不缺乏社会工作能力,而且在从业这些年,在日常工作中,其工作能力在多年小区工作经验中也得到了增加;(2)两次考试经历是小刘宝贵经验,经过考试他能够总结出社工考试特点,这为其以后考试和工作都会提供很好方向;(3)家人支持,他妻子陪考表示支持,这是小刘考试和工作动力起源;(4)善于利用周围资源,小刘参加过培训,与同事交流,还与高校社会学系老师接触,这些资源都是小刘优势。 2.不足:心态有待调整  (三)面临问题   1.心理上失衡与情绪波动。这个问题可能是小刘现在面临首要问题。考试前期望与考试后失望形成了鲜明对比。辛劳付出,却换来这么结果。小刘心理上是无法平衡。考试前小刘已经复习准备得很充分了,可是考试时候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考试前后心理落差给小刘会带来情绪上困扰。加之,这次考试小刘到省城赶考,费用和开支是相当大。而且妻子也很支持自己。可是这次考试很可能会对不起自己付出以及妻子支持。所以,小刘情绪低落。   2.失去自信。信心问题应该是小刘面临主要问题。因为这次考试经历,他对考试本身失去信心也对做社工职业失去了信心。他感觉自己很无能,很无助。考试前,小刘依照去年考试题目标出题考试方式,认真准备复习,重点学习案例分析和方案设计,还参加了不少应试培训,经常与同事交流学习体会,与高校社会系教师也多有接触,以为复习非常充分,应考很有信心。但到了省城考试时候,小刘却摸不到头脑。  (四)介入   1.个人层面:(1)帮助小刘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摆脱低落情绪;(2)与小刘进行会谈,用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帮助他正确认识考证与工作、生活关系;(3)激励小刘与妻子谈心,把内心感受和想法与支持自己妻子交流;(4)激励小刘多参加社会工作考试小组,激励他对与一样经历人交流经验;(5)激励小刘继续利用身边利于考试资源。   2.人际关系层面:(1)与小刘妻子进行会谈,了解小刘考试后情况,同时强调家庭对于小刘支持主要性;(2)用家庭治疗方法,帮助小刘在家庭里寻找支持;(3)在小刘工作所在地组织社会工作考试经验交流小组,希望借助朋辈群体力量帮助小刘;(4)介绍小刘参加比较权威专业培训课程,帮助小刘找到应对考试方法。   3.环境层面:呼吁社工资格考试愈加贴近一线社会工作从业人员,提倡社会工作资格考试制度尽快规范化,比如考试地点变动提早通知考试者,呼吁社会工作资格考试教授更多走进一线社工进行培训。—— 小区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假如你是一名小区社会工作者,你所工作城市小区里有许多沉迷于网络中学生,他们往往结伴“泡”网吧,针对这些中学生行为,拟订一份小区服务方案。 答题关键点: (一)问题陈说及分析 沉迷网络中学生会晤临学业、家庭关系、个人升学、身心健康等一系列问题。 (二)方案设计 依照上述中学生行为,设计出小区服务方案,其中包含: 1.方案目标:帮助网瘾青少年消除网瘾,提升学习主动性和主动性,帮助其处理家庭关系,使其拥有健康、安全、充实小区生活环境。 2.方案实施策略: (1)为中学生提供戒除网瘾治疗; (2)充分利用小区活动室及小区学校资源,为这些中学生提供活动场所; (3)组织这些中学生成立小区志愿者队伍,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小区服务,从中取得价值感和成就感; (4)成立志愿者团体,为他们提供必要课业辅导。 3.方案执行:主要包含整合小区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进度、处理危机等。 4.方案评定:包含中学生对服务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及效果评定。       青少年、小区工作----案例1:假如你是一名社会工作者,服务于城郊接合部一个城中村,这里主要居住是外来务工人员。因为附近工厂以制造业为主,工作强度大,还经常加班,许多务工者根本就没有时间关心儿女成长,不少孩子初中毕业后不再继续读高中,而是流落社会,平日无所事事,经常在小区聚众滋生事端,如破坏公物、欺负敲诈中学生、打架斗殴等。请针对这一情况,设计一份青少年小区服务方案。   答题关键点   1.问题陈说与分析   伴随城市化不停加剧,城市中外来人口数量在不停增多,城郊接合部城中村也如同雨后春笋般地产生。其中不少家庭,父母从事重体力劳动,工作强度大、压力大,根本无暇顾及儿女学习与成长;文化程度低造成其以粗暴教养方式对待儿女。也因为家庭条件限制,不少孩子初中毕业后就辍学在家,流落社会了。他们往往平时无所事事,在小区中游荡,寻衅滋事,成了小区乃至社会团结稳定定时炸弹。   该移民小区青少年可能面临主要问题以下:   ⑴ 性格比较散漫,组织性、纪律性差,可能存在攻击性行为和暴力倾向;   ⑵ 因为父母忙于为生计奔走,使得儿女缺乏必要管教和帮助;   ⑶ 因为家庭条件受限,移民儿女无法继续学业,又无一定技能以竞聘工作,造成其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对未来缺乏希望;   ⑷ 在缺乏家庭和学校管教后,朋辈群体成为其唯一精神依靠和寄托,一些不良群体影响造成其在小区中横生事端。   2.方案设计   ⑴ 方案目标:帮助改变该小区青少年生活方式,建立主动乐观生活态度;促进家长与青少年间交流与互动,促进家庭友好环境;为青少年提供必要就业辅导和技能培训,为寻找适合自己工作做好准备。   ⑵ 方案实施策略:   ①开展移民儿女小组活动,为他们提供朋辈支持和愤恨控制技巧。在移民小区中开展愤恨控制小组,在朋辈互助条件下,帮助其了解偏差行为后果以及学习愤恨控制技巧。   ②充分利用街道、居委会资源,展开技能培训班,为移我儿女提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一技之长场所。社会工作者可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定时为移民儿女提供课业辅导,使其学习必要科学文化知识。另外,移民儿女无所事事并非完全因为他们没有学习和工作动力,很大程度上是缺乏一技之长。社会工作者能够利用街道和居委会资源,定时开展技能培训班,帮助移民儿女习得一技之长,并激励他们依靠自己手艺谋生,主动就业。   ③在小区内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移民儿女为小区建设做出贡献同时提升自我效能。移民儿女因为受到社会歧视和一些不公正待遇,往往存在自卑、漠然、自我价值感低等特点。社会工作者可针对这些个性特征,将他们组织起来,一起就小区建设献计献策或者在小区中开展活动。当他们计策使得小区成为愈加好生活空间时,他们会感到自我价值提升,从而使得自卑感降低,自信心增加。另外,因为移民小区人员复杂性和流动性,是一些社会问题死角,青少年也轻易受到城市亚文化侵蚀。社会工作者也可依照这一特点,组织青少年在小区中开展比如“禁毒”知识宣传等活动。   ④开展亲子关系活动,为移民提供亲子教育指导性服务。移民儿女家长因为工作繁忙,生活压力大,无暇顾及孩子成长。他们也因为学历水平普遍较低,无法为孩子提供必要引导和支持。社会工作者可将这类家长组织起来,依照他们工作时间特点,定时开展亲子教育方面指导讲座,提升其对儿女管教关注度和沟通技巧。   ⑶ 方案执行:首先,社会工作者在方案执行中需要和参加者做好沟通与协调,激励他们按时主动地参加小区各项活动;其次,需要整合各方面资源情况,社会工作者需要做好充分准备,与各方面做好交涉;再次,在为参加者提供服务同时注意监督执行进度,出现危机及时处理;最终,激励参加者在小区中将所学进行推广,惠及更多小区居民。   ⑷ 方案评定:在方案执行过程中及其结束后,社会工作者都要对方案执行情况、参加者及其家庭组员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定,最主要是小区活动成效评定和过程评定。       老年社工---案例一   张先生,66岁,独居,患肛瘘。可独立生活,病发时,卧床不起。有固定足额退休金。有四个儿女,都在国外工作,极少回来探望他。曾经想找个伴,担心影响与儿女感情。年纪升高,记忆力下降,经常忘记关煤气,差点引发火灾。最近病情加重,生活无法自理。小区医院束手无策;大医院因老人年纪较大且心脏不太好,不能动手术。张先生经常感到孤立无援,焦虑不安。   问题:   1.在上述案例中,张先生主要面临困境有哪些?   2.针对张先生现在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怎样介入策略?    参考答案:   1、张先生面临着老年人常碰到一些问题:   首先,因受肛瘘困扰,病情加重,急需治疗疾病,维护健康;   其次,因为老年人心理常受身体健康情况影响,加上长久独居,张先生感到无助、焦虑,急需情绪疏导。   再次,人到老年,更感孤独寂寞,愈加向往美好婚姻家庭生活,张先生也不例外,他渴望再婚,却又有顾虑。   第四,因为记忆力衰退引发了安全问题。   2、主要介入策略   第一,针对老人疾病困扰,工作者应协调医院和小区,制订医疗方案;   第二,与老人进行沟通,倾听老人内心所想,进行心理疏导,缓解焦虑状态;   第三,教给老人健康知识,激励老人主动应对老年生活;   第三,联络小区机构和志愿者,关心老人,建立小区支持网络,并激励老人参加小区活动;   第四,帮助老人与儿女沟通,处理顾虑,使老人达成再婚;   第五,经过相关训练,帮助老人保持学习,以减缓记忆衰退。   经过以上方案,最终使老人能走出困境,安享晚年。    案例二:   案主方女士,42岁,小学文化程度,家有一子正读高中,三年前夫妇双双下岗,家庭经济负担一下子变得沉重起来,整个家庭经济收入只靠低保维持。方女士整日精打细算,节衣缩食,也仅能够勉强糊口。在生活巨大压力下,方女士失去了微笑,终日愁眉不展。她也尝试着到人才市场去寻找工作,可是,她年纪和学历使她一次又一次被用人单位拒绝。居委会为方女士介绍了家政、小区保洁等小时工,可她认为这些都是外地人干活,作为一个土生土长上海人,总要找一些稍微体面而且酬劳较高工作才行。方女士拒绝了居委会热心,可是一下子又找不到愈加好工作,于是,她只好一直呆在家中,三年来,贫困和失业使她越来越自卑,同时她也变得越来越绝望。   问题:   1.请用社会工作相关理论来分析方女士为何会陷入如此境地?   2.针对方女士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哪些介入策略帮助她走出这个低谷?   答题关键点:   1.下岗失业和贫困是方女士面临主要问题,依照“环境中人”理论,她之所以陷入如此境地,主要原因在于:   (1)本身原因:   案主问题表面看起来是因为个人爱面子,而不愿意从事一些被认为“不体面”工作(如家政、保洁工等),实际上是因为个人无法适应社会改变,造成本身被边缘化。   另外,因为方女士,人已届中年,而且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受教育水平低,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她不具备适应社会快速发展需要知识和技能,这也是她数次遭到用人单位拒绝原因所在。   (2)社会原因:案主主要问题是当今社会中一个普遍现象,问题产生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发生了结构性改变,产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国企转制,进而造成了大批工人下岗。然而,在这么大背景之下,案主依然停留于传统思维之中,从而无法适应现实社会。   2.针对案主困境,社会工作者能够采取以下介入策略   (1)个案工作介入:   案主因为现实挫折已经影响到了案主自我评价并进而影响到了案主家庭。经过个案工作方法,案主进行一对一辅导,以接纳态度与案主建立良好信任关系,倾听案主心声,缓解案主因贫困和失业带来心理压力,从社会工作专业角度出发,使案主取得同感、尊重,进而帮助案主认清自我,了解社会。基于优势视角,帮助案主发掘本身潜能,发展自我,树立起生活信心,激励案主正确面对自己问题,经过本身努力处理问题。   (2)小组工作介入:小组工作强调相互支持、共同分享、相互协作、共同成长标准。开展“下岗失业人员互助”小组活动,激励方女士参加进来,经过小组活动,使方女士取得小组组员共同支持,宣泄心理压力;同时,经过小组组员共同分享成功再就业经验,使方女士转变传统观念,愈加好适应现实社会。小组活动开展,也能够使方女士拓展人际网络,获取更多资源。在小组活动中,也能够帮助方女士取得更多关于下岗职员政策法规,使其更清楚自己所处社会现实,明确自己出路和方向。经过小组活动,发展案主本身面对问题和处理问题能力,增加其摆脱贫困可能性。   (3)整合小区资源,提供相关就业信息,以及开展相关再就业培训和相关职业培训,提升案主知识技能,增强她职业能力,使其愈加好适应社会需求。      案例三:   小轩是本市重点高中直升班中尖子生,数理化成绩突出,为人彬彬有礼,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他。在一次数学竞赛中,小轩认识了同一赛组女生淑玲,两人因共同兴趣走很近,经常一起学习并产生了好感。在面临高考关键时刻,淑玲以学业繁重没有时间为由,突然不再与小轩来往。为此,小轩情绪波动很大,精神状态很差,无心学习。家长和班主任都很担心,情急之下,小轩母亲前来寻求社工小D帮助。问题:   1.在上述案例中,小轩主要面临困境有哪些?   2.针对小轩现在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怎样介入策略?   3、指出上述案例中“四个基本系统”   答案关键点:   1、服务对象小轩正处青春年少阶段,在这一阶段渴望与同龄人发展适当人际关系。小轩和淑玲产生好感,而淑玲却突然不再理会小轩,使得小轩心理情况受到很大影响,消沉、厌学。   2、针对小轩问题,社会工作者能够采取一下介入策略:   (1)服务对象因为人际交往受挫已经包括本身精神情况并进而影响到学习。经过个案工作方法,与小轩进行一对一辅导,以接纳态度与小轩建立良好信任关系,倾听他心声,缓解服务对象因人际交往受挫而带来心理压力,从社会工作专业角度出发,使案主取得同感、尊重。进而对案主进行人际交往辅导,培养良好交往动机和交往品质,并拓展其人际交往能力。   (2)与淑玲进行沟通,了解与小轩断交真正原因。开展人际交往辅导小组,小组工作强调相互支持、共同分享、相互协作、共同成长标准。激励小轩和淑玲,经过小组活动,分享正确人际交往经验,学习正确处理与同龄人关系,对同伴交往采取正确态度。   (3)家长和班主任主动关心服务对象小轩,不只关心其学习,而是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尤其人际交往方面进行关注,引导小轩正确处理与同伴关系;必要时进行经验分享,以供借鉴。   3、改变媒介系统:社会工作者   服务对象系统:小轩、小轩母亲   目标系统:小轩、小轩母亲、淑玲、班主任   行动系统:社会工作者、班主任、小轩母亲    关于案例分析答题技术:   关于案例分析服务对象困境分析,主要从服务对象本身(如生理、心理、社会、角色饰演,工作出现问题等),他家庭关系问题,(如父母儿女弟兄姐妹关系问题),家庭外人际关系(如同学同事邻居关系问题等),服务对象与环境关系,以及环境或国家政策原因而造成服务对象本身资源不能发挥等方面来分析。   关于主要介入策略,依然从这些角度来入手。   1.如针对服务对象自己,应该……,主要利用个案工作一些方法,(详细参考下面总结)。   2.针对他家庭(如父母儿女弟兄姐妹等)应该……,(主要利用个案工作联合家庭治疗或结构家庭治疗法等)。   3.假如服务对象有几个人,具备相同问题或者能够相互支持,能够使用小组工作方法,基本小组类型是支持小组和成长小组。4.针对服务对象环境和小区,应该……,主要利用小区工作方法,另外,能够回答小区提供资源或组织小区志愿者上门怎么服务等。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案例三   某市民政部门一个安置接收退伍军人单位中,有几个新近安置退伍士兵,经常出现情绪问题。经过几次谈话,他们问题主要集中在:刚从部队上退伍田家,一下子无法适应现在生活;而且现在还没有找到适宜工作,担心街坊邻居看不起自己,所以情绪时常低落。个他人情况严重到一连几天不愿走出家门,自己一个人待在家中;还有个他人因为此事影响到家庭其余组员健康。小区主任了解到情况后,让社会工作者小张来负责此事。   问题:   1.什么是安置社会工作?   安置社会工作是指在退伍安置领域所开展社会工作。安置社会工作将社会工作知识、技巧、态度以及价值观应用于退伍安置工作中,帮助安置对象实现角色转变,愈加好地适应环境,顺利地度过军地转化过渡期。   2.小张能够采取哪些社会工作方法来处理问题?   小张能够采取个案工作法、小组工作法和小区工作法等方法来处理问题。   1).在安置社会工作中,个案介入意在增强退伍军人等安置对象自我能力,提升社会再适应能力,士以应对新工作和新生活压力。介入详细方法有抚慰、激励,对成飞绩认可,帮助其恢复信心,疏导情绪,调整心理等。   2).开展小组工作,除了帮助其处理情绪问题外,不但能够帮助安置对象充分利用正式社会支持网络,比如了解更多相关政策、认识安置机构功效和运作方式等,更主要是,3)小组工作还能为其提供一个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   小区工作方法除了号召政策上支持外,还能够整合小区资源,多渠道、多元化帮助他们处理问题。   3.上述案例中,对于情绪有问题退伍军人组织起来开展小组活动,应该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小张在开展小组活动时,应该考虑以下策略:   (1)激励他们以主动心态面对社会现实;   (2)必定自己优点,认识自己优点,树立自信心;对于自己不足之处,要勇于面对并加以改过;   (3)利用周围社会资源,丰富自己,增加自己文化知识和生活阅历;   (4)增强人际交往技巧,改进人际关系,使周围人能喜欢自己,增强自信;   (5)重新认识并接纳自己,全方面评定自己,树立正确、主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社会工作师考试中级实务题例题 一、医务社会工作(20分)   小安是一名精神病患者,日后因病退学,经治疗后出院,不过朋友和同学纷纷疏远了他,邻居也常在背后指指点点,小安本身性格就比较内向,现在愈加精神焦虑,陷入了情绪困扰,不得不经常吃药,不过小区缺乏对应康复机构。小安日后又进入了精神卫生中心进行治疗,如今病情基本得到控制,他非常想尽快就业,但又缺乏专业技能。   小安父母精神压力也很大,没有信心也缺乏照料小安技巧,非常需要专业力量介入。   问题:   1、从社会支持起源看,小安康复哪些支持存在不足?   2、小安及家人需要分别有哪些?   3、整合小安及家人需要,社会工作者怎样设计“出院计划”内容? 参考答案:1、社会支持起源看,小安康复支持不足:   社会支持包含正式支持系统和非正式支持系统,正式包含社会工作者,医生等专业助人者,非正式系统包含家庭、朋友、同事、邻居等。案例上看,小安缺乏社会工作者和医生专业支持,同时非正式系统同辈、邻居及小区支持也不足。(我答题时,好像在专业社工和医生正式支持上没答)   2、小安需要:(我是结合青年人和生命历程需要角度)1)医疗康复需要,2)教育需要3)就业需要4)家庭生活需要5)社会交往需要6)恋爱婚姻需要7)价值实现需要小安家人:1)情绪疏导技巧指导,压力释放需要2)提供实用医疗康复知识、技能、资源需要3)了解小安精神物质需求指导和沟通技巧需要4)小区支持网络和资源提供   3、出院计划:目标-帮助病人回家或转到小区服务机构   详细包含-评定、给病人和家眷情绪和教育性辅导、协调各项服务,包含居家照料、营养服务、与病人医疗保险企业打交道。转介服务为病人出院后寻找小区资源提供辅导、日间治疗、照料者服务等有利于病人维持健康情况。(我答题时,是用通用过程模式计划模块做,基本就是满足上面需要,然后加了实施和评定两步)   二、小区社会工作(20分)   某小区因开发新建筑,出入人员多而杂,近期频频发生入室偷窃事件,社会工作者发觉该小区很多退休老年人,文化水平比较高,参加意识强烈,决定建立老年志愿者团体。   问题:   1、本案例中,小区工作任务目标和过程目标分别是什么?   2、本案中,在小区工作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应该采取哪些主要步骤完成上述目标?   3、本案中,社会工作者应掌握哪些专业技术? 参考答案:1、本案是关于小区治安问题和小区老人工作,小区社会工作任务目标,小区和居民包含老人社会功效发展,依靠居民自己力量实现小区治安和居民出行安全。   过程目标包含:1)改变认知,了解小区治安问题及原因,宣传相关知识2)动员老人参加小区活动,参加小区治安维护工作3)老人志愿者小组对小区治安进行巡查,确保居民安全和出行。   2、组织老人志愿者团体实现以上步骤:(我答案好像跑题了,不知道能还有分不):首先建立专业关系,然后共同约定小组活动方案,包含小组目标确实立:小区治安和居民出行安全维护小组招募:小区健康有闲老人小组计划:志愿巡查小组长安排下,按时间和计划进行巡查方案实施:志愿者老人按计划进行巡查方案评定居民效果评定,计划执行过程和效果评定。   书上内容:利用联合会谈方法调整纠纷-以小组工作手法帮助居民学习法制与安全知识,提升法制与安全意识-创伤辅导。   3、专业技巧:疏导情绪,倾听及引导倾听,同感及引导同感,接纳,调整非理性信念,行为改进等   三、矫正社会工作(20分)   小刘,父母离婚后随父亲和姐姐生活,家庭条件较差。父亲脾气不好,造成父子关系担心。,因严重犯罪被判入狱,但在狱中表现良好,数次被减刑,假释出狱,回到小区。   不过回到小区后,小刘父亲对其置之不理,不予照料,甚至数次指责小刘败坏家风,造成父子关系愈加恶化。小刘很想找一份工作,但无一技之长,想做生意,又缺乏本钱,为此,小刘苦恼不已,情绪异常,社会工作者介入时,甚至表现出抵触心理。   问题:   1、小刘面临问题和需要有哪些?   2、本案中,社会工作者在和小刘建立专业关系过程中需要利用哪些技巧?   3、选择题:以下符合矫治社会工作价值伦理是()   详细选项省略,大致是个别化、可塑性、接纳等几个方面详细阐述。 参考答案:1、本案包括矫正社会工作问题,假释人员小刘需要是1)基本生存条件保障需要2)教育就业权益保障需要3)再社会化需要   问题是1)难得社会民众同情2)功效恢复与重建难度3)身份造成社会资源网络边缘化结合案例简单分析   2、建立专业关系技巧:同感、真诚、温暖和尊重、主动主动。   3、选择a/b/c/e   四、妇女社会工作(24分)   芬是普通农村妇女,其丈夫没有固定工作,有酗酒习惯,而且酒后经常对芬施虐,甚至毒打。芬是家庭经济支柱,有一女儿,正因为芬生下是女儿,所以她丈夫和婆婆都认为是她错。   芬经常和同村好姐妹们诉苦,不过他们都认为要顾及面子,家丑不可外扬,大都选择忍气吞声。芬曾无奈之下向妇联和派出所民警求援,不过却拒绝了他们实质帮助。   有段时间,芬因为不堪苦恼,几乎想自杀,她自己也越来越以为这就是她命,天生注定,不可改变,生女儿也是她错。   问题:   1、依照增能社会工作假设,芬无力感是怎样形成?   2、在优势视角看来,芬资源主要有哪些?   3、本案中,怎样利用女性主义社会工作基本标准?   4、从个人、小组、小区等三个层面,分析处理芬问题简明策略。 参考答案:1、增能理论假设:1)个人无力感因为环境排挤和压迫产生,根源于受压迫群体自我负向评价和与外在互动过程形成负面经验,宏观环境障碍使他们难以在社会中行动2)社会环境存在直接间接障碍,使人无法发挥自己能力,但这种障碍能够改变3)每个人都不缺乏能力,个人能力能够经过社会互动不停增加4)服务对象都是有能力和价值,社会工作者作用经过共同活动帮助对象去除环境压制和无力感,使其取得能力并正常发挥他们社会功效5)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是合作性搭档关系。所以,芬无力感起源于家庭环境排挤和压迫,在家庭结构和互动中负面经验,另外芬社会环境能提供帮助和支持也有限。(这是综合能力内容,我增能理论基本没答上)   2、优势视角包含个人优势,比如她吃苦耐劳,勤劳,是家里经济支柱,照料婆婆和女儿,比较有能力   个人缺失,情绪不良、消极、认命等不良认知,   环境优势,社工服务机构在其所在村服务   环境缺失,家庭关系不良,同辈支持不足,村妇联和派出所认知不足,帮助有限等   3、女性主义社会工作基本标准:(个人认为不是重点,完全没看,证实只要是书上就要复习)   一,认可女性是独立个体,有独特生活经验   二,认可社会上权力分配不均及资源不足现象,使妇女处于不利地位   三,将妇女困境提到社会改革层面,使妇女问题为个人和社会运作失调结构,而不应将问题个人化。   4、个人层面:情绪疏导,改变认知,优势视角重建自信,重新规划人生,技能培训,职业培训,家庭治疗小组层面:妇女发展小组,支持小组,共同发展等   小区层面:建立社会支持网络,争取资源和政策——   五、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危机介入(16分)   某班20余名同学结伴春游,不幸碰到山体滑坡,三名同学遇难,后三人遗体被找到,同学们大声痛哭,情绪失控。学校关于部门也紧急进行了处理。   问题:   请以危机介入基本标准为依据,设计以学生为对象危机干预内容。    危机介入标准:1)及时处理2)限定目标3)输入希望4)提供支持5)恢复自尊6)培养自主能力   对学生介入结合上面内容即可 社会工作介入策略 介入策略 形式 内容 介入方法 直接方法 个案、小组、小区 间接方法 社会工作行政 社会工作督导 社会工作研究 介入系统 微观、中观、宏观 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小区 介入行动 直接介入 对服务对象直接提供服务 间接介入 改变环境工作 • 案例分析答题关键点 • 答题关键点: • 一、问题陈说和分析 • 二、方案设计 • 1、目标/目标 • 2、实施策略(个案、小组、小区) • 3、方案执行 • 4、方案评定 • 注意:也有可能将一个实务介入过程完整展现后分析其成功策略、功效。 方案设计题答题关键点分析 • 1、问题陈说与分析 • 一是问题工作列表 • 问题主要是认识需要处理社会问题。哪一服务人群?问题是什么?在哪里发生?何时发生?服务对象感受。潜在问题和显在问题。 • 二是分之法 • 确定全方面性问题,造成全方面性问题明确问题、造成这些问题详细原因。 • 需要评定:本案例中服务对象已满足和未满足需要。 • 可利用资源:本身资源、系统资源、环境资源。 • 确定要处理问题,并确定先后次序。 • 2、服务方案设计(个案、小组、小区服务方案) • (1)目标(介入总体要达成方向和最终结果) • (2)目标(每一阶段要改变或实现指标,并确定先后次序) • (3)方案实施策略(做什么?) • (从理论层面上提出介入计划) • 策略一:能够从服务内容入手:个人、家庭、小区等 • 策略二:能够从服务方法入手:个案、小组、小区方法等 • 策略三:能够从介入形式入手 • (1)直接介入(对服务对象直接提供服务) • (2)间接介入(由社会工作者代表服务对象服务,改变环境工作) • 3、方案执行(介入行动)(怎样做) • 答题关键点:依照案例详细情况从实务层面提出详细行动,调动各方资源,在政策、制度框架内连接问题和服务,回应计划内容,确定详细操作步骤,要兼顾处理问题优先次序,充分利用各方优势。 • 4、方案评定 • (1)评定内容 • ——服务对象改变情况 • ——工作目标实现程度 • ——服务介入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及其余如时间等) • ——工作者角色实现情况 • (2)评定方法 • ——服务对象满意度 • ——同行评定 ——服务机构评定评论,观念,各有不一样做好自己那份就好 •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