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十四-邹忌讽齐王纳谏.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97615 上传时间:2025-03-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四-邹忌讽齐王纳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十四-邹忌讽齐王纳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一)   教学重点:   1.积累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通过体会文言语句的语气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3.通过仔细品味,体会邹忌的讽刺艺术。   教学难点:   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唐朝名臣魏征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   二、《战国策》介绍   《战国策》是经汉代刘向整理的一部历史散文著作。又名《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   三、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准停顿。   四、阅读分析课文第一段   1.“徐公何能及君也”中的“及”与“虽悔之,亦无及己”的“及”是否相同?   答:不同。前者是赶得上的意思,后者是来得及的意思。   2.“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中的“若”是何意?若还有哪些用法?   答:“若”是如、比得上的意思;与前文的“及”意思相同。“若”的用法还有:①你(若毒之乎)②如果(若业为吾所有)③好像(仿佛若有光)④像(其急若此)。   3.“自以为不如”中“以为”的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吗?   答:相同。都是认为的意思。   4.段中“美”有几种用法?   答:两种。“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是意动用法,认为美的意思,前面的都是美丽、潇洒的意思。   5.吾孰与城北徐公美”中“孰”是何意思?   答:“孰”的意思是“谁”;“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中的“孰”就是这个意思,他的用法还有:①哪、哪里(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是者乎)②仔细(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③同“熟”(徐公来,孰视之)。   6.这一段开头写邹忌的外貌起何作用?   答:其作用是引出后文关于“美”的讨论。结合后文也可以表现邹忌的谦虚之意。   7.邹忌的妻子、小妾、客人为什么都说邹忌比城北徐公美丽呢?   答:因为他们或偏爱邹忌,或畏惧邹忌,或有求于邹忌,都怀有私心。   8.邹忌与徐公比美而自认不如,这使他产生了什么想法?   答:他懂得了人们之所以夸耀他是因为他们各有私心。   小结:本段写邹忌通过询问别人,自己与徐公谁更美丽而反思,识破恭维之词。为下文进谏作准备。   五、联系实际叙述一件生活小事,谈谈你的感想。   略,学生发挥,让学生去感悟生活。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自译课文第一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第一堂课内容(抽查翻译情况)。   二、阅读分析第二段:   1.“于是入朝见威王”中“于是”与现代汉语是否相同?   答:相同,表承接。   2.“今齐地方千里”中“地方”的意思和现代汉语是否相同?   答:不同。这里是土地方圆的意思,现代汉语是“中央”一词的相对的意义。   3.“由此观之”的“之”作何理解?   答:助词,无意义。   4.邹忌是怎样分析“王之敝”的?   答:他采用类比推理,由平凡小事推到治国之道,由自己推及齐威王,由妻子推到宫妇,由小妾推到朝廷之臣,由来客推到四境之内的百姓。这种逻辑性强的推理,说服力强,浅显易懂,表明邹忌不光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也是一个善于纳谏的人。   5.能采用类比推理的方法阐明一个道理吗?   略,主要训练学生的推理能力。   小结:这一段写邹忌采用类比推理法进谏,表现了邹忌对齐王的忠诚尽责。   三、分析阅读第三段:   1.本段中三个“下”字,各应怎样理解?   答:第一个是发布的意思,第二个是下等的意思,第三个也是发布的意思。“下”的用法还有:①向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②下面(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③落下(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④拍(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⑤下车(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⑥攻下(皆下之)。   2.本段中两个“上”的意思应怎样理解?   答:“受上赏”的“上”是上等的意思;“上书”的“上”是奉上呈上的意思。此外,上的用法还有:①上面(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②皇上(上以无隐,益重之)③天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3.“时时而间进”中“间”的意思是什么?它还有哪些用法?   答:“问”的意思是间或、断断续续地;它的用法还有:①夹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②参与(肉食者谋之,汝何间焉)③一会儿(扁鹊见蔡桓公,居有间)④时间(奉命于危难之间)。   4.本段中包含一个成语,请找出来,然后用它造一个句子。   答:“门庭若市”,造句略。主要抓住形容进谏的人多这个意思。   5.邹忌劝谏齐王成功了吗?   答:成功了。   6.齐王是否发扬了邹忌的“自省”精神?他是怎样做的?   答:齐王发扬了邹忌的“自省”精神,积极鼓励大臣和百姓进谏,实行了开明政治。   小结:本段写齐王纳谏,表现了齐王宽厚的胸怀。反过来,也说明了邹忌的讽谏很有效。   四、阅读最后一段:   1.“皆朝于齐”的“朝”是什么意思?前文中的三个“朝”字又如何讲解?   答:这个“朝”是朝见的意思。“朝服衣冠”的“朝”是早上的意思,读zhāo;“于是入朝见威王”的“朝”和“能谤讥于市朝”的“朝”都是朝廷的意思。   2.齐威王纳谏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答:取得了“战胜于朝廷”的效果。   小结:这一段写齐国的兴盛,显示了邹忌讽谏齐王的巨大作用。   五、布置作业:   1.练习一、二、三。   2.完成补充练习:同步训练。   附:板书设计   邹忌讽齐王纳谏   妻私我→ 宫妇左右私王   妾畏我→ 朝廷之臣畏王   客有求→ 四境之内有求于王   (联想)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