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画杨桃》说课稿
港口镇中心小学 陈美弟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画杨桃》。课文主要讲图画课上, “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通过这件事,既启发我们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结果,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同时又教育我们要尊重他人的多元理解,要设身处地地去看待事物。
二、说教具
在本课教学中,我利用实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学得轻松,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三、说教法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这样教得生动,学得轻松,更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
增强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四、说学法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这节课我引导学生按“看看—找找—读读—说说”的步骤进行探究。即引导学生用心看,想象着说,认真读,仔细找。
五、说教学过程。
为此我主要安排以下(4)个环节。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2、再读课文,形成话题。3、围绕话题,品读课文。4、走出文本,读读写写。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第一步,引入课文学习。简单介绍杨桃,拉近文本和学生生活的距离,让学生也进入美术课堂,一起去看看小主人公是怎样画杨桃的。然后出示课题,齐读
第二步,要求学生大声读课文,读准字音,圈出生字新词。
第三步,教师出示词语:【叮嘱 审视 轮流 和颜悦色 教诲 受用】先要求学生读准这些词语,再请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其大致意思,最后让学生选用词语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2、再读课文,形成话题。
第一步:请同学再读课文,想想我在课堂上是如何画杨桃的。
第二步:从学生找到的(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这句话入手,请学生用结合其中的一个字或一个词来谈谈感受,找出关键词—老老实实,通过理解引导学生形成话题:如何理解“实事求是”其中涵义。
3、围绕话题,品读课文
这部分我重点要突破“我作画的态度”、“同学态度的转变”以及“老师的言行举动”这三大板块,逐层挖掘“实事求是”的内涵。
在第二板块:同学们态度的转变。这个板块我打算用对比朗读形式进行突破。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不像!”
“它像什么?”“像五角星!”
“现在你看看还像杨桃吗?”“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像……五……五角星。”
“好,下一个。”
(在此处的教学中,我预设引导学生抓住标点符号来理解同学们的心理。第一段话中同学们的答句后面都是感叹号,表示想当然不假思索的语气;第二段话语中多了两处省略号,说明同学们的回答支支吾吾,结结巴巴,迟迟疑疑。)
鼓励学生个性化朗读,预设学生能抓住神态,手势,重点词、标点、语势等进行朗读,学生互相评价,提高朗读能力。这节课的设计力图使课堂充满琅琅的读书声,体现语文课应有的激荡的情感味和率真的儿童味,唤醒童真童心。
体会这是个循循善诱的好老师,他要创设机会,既保护我幼小的心灵不受伤害,又要让其他学生自己发现错误,自己教育自己,让学生心悦诚服。)
4、走出文本,说说写写。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再引领学生走出文本,回归现实,让学生联系实际写下自己的理解。这是对文本的运用,也是对文本的升华。
我想对作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对曾经嘲笑过“我”的孩子们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对循循善诱的老师说:--------。
总结
当别人的想法同自己不一样时,不要轻易下结论,要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去看的;自己也应实事求是,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样我们就能在生活中科学、客观地处理问题。
附板书设计:
11.画杨桃
父亲 是什么样 就画成什么样
我 认认真真看 老老实实画
老师 相信自己的眼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