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尊敬的作者:
您好!
本人是《科技创业月刊》杂志社内编辑,您或您的朋友如需发表文章,还请您推荐一下《科技创业月刊》杂志!
《科技创业月刊》是国家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中国技术市场管理促进中心和湖北省科技厅联合主管,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主办的财经、科技类学术期刊。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2272 国内统一刊号:CN42-1665/T 国内邮发代号:38-142
中国创业投资类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湖北省优秀科技期刊。
栏目有:区域发展、创新论坛、资本纵横、创业经济、投资理财、经营之道、产经透视、管理论评、科学评价、人力资源、法制园地、教育园地、理论视野、案例研究、应用技术。
*联系方式:湖北省武汉市洪山路2号湖北科教大厦D座14楼《科技创业月刊》杂志社
邮编:430071 编辑:张俊明
电话:027-87842436 手机:13476186228 传真:027-87822960
投稿邮箱:kejichuangye@ QQ咨询投稿:1060172196
博客征稿地址:
职称论文、基金项目文章、课题论文、您的同事、朋友、学生如需发表文章,请推荐,本刊欢迎来稿!审稿期3-7天!
另外:本人还认识一些其他学术期刊编辑,可代理发表,有需要请联系
《机电信息》《现代园艺》《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科技与生活》《企业导报》《中国外资》《财经界》《价值工程》《教育教学论坛》《新课程》《新课程学习》《教师》《都市家教》《经营管理者》《青年文学家》《南昌教育学院学报》《亚太传统医药》《时珍国药》(08北大核心)《电脑与信息》《理论月刊》(08北大核心)
以上杂志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可查!投稿请注明期刊名称!联系人:张编辑
投稿邮箱:jmzhang1986@
电话:13476186228
QQ:526922560
文章为PDF转换过来的,有些乱码,请核对PDF版!
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l孙志明【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对策近年来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中悄然兴起,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不但给全社会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也给高校人才培养指明了道路。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提出了“创业教育”(enterpriseeducation)这一全新教育概念。指出创业教育对于培养个人的首创和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等技能非常重要。我国的创业教育始于20世纪末,1998年清华大学成立创业研究中心,举办了第一次创业计划大赛。2004年,教育部确定了9所高校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作了许多创业教育方面的探索。2005年8月,KAB创业教育项目引入我国,它是国际劳工组织为培养大中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而专门开发的课程体系。尽管我国政府一直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在高校中也开展了创业教育,相比国外教育发达的国家,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目前虽取得一些成绩,但仍然比较落后,大学生创业成功者较少,失败者较多,凸现出高校在创业教育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创业教育认识不到位,自主意识缺乏。创业教育的探索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走向深化的必然趋势和重要标志。应当是一种深层的根本性教育体制,而不是枝节性、表层的教育环节。部分高校领导、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对开展创业教育认识不够全面,存在认识不足、片面,缺乏急迫性和自觉性等误区。认为开展创业教育就是因为就业困难,才需要鼓励毕业生创业,没有把创业教育视作总体性、根本性、系统性的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入,开展工作只停留在表面上。我国高等院校目前的在校生中独生子女多,依赖性强,家长和个人都缺乏创业意识,这是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据调查,大学生有创业意识的不足1O%,而实际创业的,包括在校创业和毕业后创业的比例不足5%。而真正创业的大学生,自身素质制约着他们自主创业步伐,在长期的应试教育,大学生ffJ普遍缺乏基本的理财技能、沟通技能和风险意识。很多大学牛之所以自主创业,是在就业压力下的被动选择。这种消极的选择动机,使大学生们的创业带有很强的盲目性和冲动性。其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薄弱,课程资源偏少。由于创业教育涉及内容广泛,如何培养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已经成为制约创业教育向纵深发展的瓶颈之一。目前对于高校来说,冰一方面创业教育专职教师与研究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已有的师资大多缺乏创业实战经验或投资经历,不熟悉企业的运营管理。还有部分教9币专业进修机会少,教学技能相对欠缺,基本只局限于第二课堂的地位,自然对大学生创业的指导作用十分有限。另一方面,成功的创业者或企业家普遍缺乏学术背景和授课经验,尽管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却缺乏组织协调、制度保障,教学效果有待改善。和发达国家相比,由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业都尚处初始阶段,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尚未深入,创业教育基础条件比较薄弱。现行高校教学计划中有关创业教育课程太少,内容有限且缺乏系统性与整合性,没有形成完善的学科体系和统一、科学的创业教育教材。部分高校虽然已经开设了一些创业课程,但大都以选修课、讲座、报告等形式居多,没有被纳入必修课范围。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与各专业核心课程之间内容缺乏联系,创业教育的学科体系尚未建立,学生缺乏必要的创业知识。第三,创业教育缺乏支持体系,创业实践不足。虽然创业教育得到—r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仍然是“走过场”居多。创业教育绝不仅仅是某个大学的事情,创业教育作用发挥的程度更多是取决于一个完善的创业教育支撑体系。近几年,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些旨在鼓励、指导大+基金项目:河南省2010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IOBSHO12)、2010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0 QN 033)、2010年河南工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201OGJYJB51)阶段性研完成果。66经济导刊2011/02
l丰刨、J的鼓励政策,这些政策人多作层面的实施圃『J,优惠措施存实践E落实。大学~l-:OJ业缺乏启动资金,但道狭窄,同时办理贷款、减税等业务杂。工商、税务、银行等方面针对高:生创办业的优惠政策还剑何,企.事、投融资制度对大学牛创业也还·步加大支持力度。Jl业教育非常强凋吱际操作和伏践经.是人学牛创业之前缺乏实践锻炼的机}以演习某地、吱习基地等台严重不足。要学校、企、【的人力支持,但很少有意提供机会让大学生学j1实际的企业]经营运作。山于缺少刨业实践半台,就缺乏创、lk锻炼机会,大多教学巾只;本一ft学习,达也是高校大学生创业率:要原因之。而国大多数高校的仓IJ都是南学生处和委负责,难看出前创业教育仪仪是为了毕业分配而服皎大学,1吨IJ教育的对策业教育是一项具有特定目标的系统j二的实施必须贳穿于高等教育的各个阶盖德、智、体、美、劳等方面。Jr展创教育,以创业教育促进学生仝面全面成/j‘,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合行动,甚至需要社会人环境的支持。先,重视刨业教育地位,培养创业意以。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应高度重视创业教育,并对其进行合理定位,转变整个社会的传统教育观念。设立々门的创业教育管理和指导机构,同时转变管理观念,从传统的教学质量管理转变为教学创新管理,积极鼓励教帅和学生在教学过程巾的创新行为。管理的萤点也要从监督和检杏转变为服务和支持,重点是对刨新行为的服务支持。高校的教学管理必须服从于创、I教育的理念,树立白上创业不仪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更是大学生成才模式的新观念。创业教育内容十分丰富,重点是要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通过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凭借自己的知识、智慧和胆识去创发挥个人所长的事;教育学生要深刻理解创业的含义,对自主创、f成功的先进典型进行J泛宣传,为同学们树立榜样,引导人学生增强自主创业的信心和勇气。要对学/卜组建创业团队给予指导和帮助,鼓励和扶植更多具备自土刨、条件的人学生脱颖而出。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体系。创业教育发展、实施需要有一支高素质教帅队伍。借鉴其他国家的一些经验,我高校应该加强教师培训T:作,拓展来源粟道,促进创业帅资队伍的多元化。通过各种途径建立一支勇于创新和实践,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的创业教育指导教师队伍。一方而,通过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刨业组织、协会的活动,和企家交流创业经验等方式,辛碰撞富教师的创业经验;鼓励~iJ,lk导师参与~ihlk·线实践、业咨询与研究活动,增加其伙践管经验;另一方面,高校可从政府部门、j二商企、、创业成功人上中邀睛人员组建“创业指导讲师”,形成创业导师数据库,参与iJ}投仓1.业课程,刘‘各项创业实践活动进干亍指导和教学,并通过台效的砰f和反馈机制完善创业导师库系统构建。高校应当‘对目前市场的人才需求和经济形势,根据学校自身的定他,建立有特色的创、lk教育课程培养体系,断强化学生创业中所需要的专、I知识和能力,课样要涵盖创业构思、融资、设立、管理等方面;同时创、I教育应沣重伏验教学,J_十腱多次、环节的实践活动,把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践活动既要加惯教学讣划内的实践环节,还曼加强教学计划外的实践活动如校园文化活动、义化指导服务、如J披能竞赛等。既曼注重学牛的}卞参与,还要注重教师的指导,要走向会、服务社会。第,政府加大支持,营造创业环境。创造良好的大学生创、『环境离不开政策环境的支持,圈家应尽早完善和落伙仓I.业政策,T商登记、税收、小额贷款等方而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优惠政策,并建立}H保基金的补偿机制,以提高担保基金的担保和代偿能力。各级地方政府u占合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产业结构调整,出台有利十高校大学生门土创、f的优惠政策,鼓励人学牛自卞创业。建专健全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引导人学牛征社会安全的保护下走向备行各业、止向农村、走向基层、走向丰刨业。高校也应创造条f4':,加人刨业载体建设力度,扩大对创业实践基地的投入,从经费l给予保证;努力为大学生性供々门的场地十开展创业实践,广泛建:学生刨,Ik基地。并依托』:业园、经济技术升发、人学科技园区、高新技术同区等资源,建发一批有特色、可持续发展的创业孵化荩地,鼓励人学生创、业入创业同区,组织更多的学生到企业实践,提高创、I教育_r: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作者为河南工业大学科研管理科科长、副教授)2011102经济导刊6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