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说课标说教材演讲稿库伦旗六家子镇学校-王元元各位领导、评委和同仁:大家好!我是来自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六家子镇学校的语文老师-王元元。我要研说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教材。我研说的流程是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说课标包括课程总体目标与内容和学段目标与内容;说教材包括编写特点、编写体例及目的、内容结构、立体式整合;说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说课标一、课程总体目标与内容: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因为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从三个方面来归类。课程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
2、体提高,共有10条。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概括为价值导向方面;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信心,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发展语言和思维能力,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属于语文能力方面的要求;五大版块分别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使用工具书这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二、学段目标与内容: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又分4个学段目标,我具体研说一下第四学段的目标与内容。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1.识字与写字目标与内容:能熟练地使用工具书独立
3、识字,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在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行楷字。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2.阅读目标与内容:学会多种阅读方法,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要求,对实用文章和古诗文诵读的要求,以及对语文知识、信息素养和课外阅读的要求。3.写作目标与内容:写作要有真情实感,注重写作过程中的各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能对文章进行缩写、扩写和改写。每学年不少于14次作文,45分钟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4.口语交际目标与内容:学习文明得体地交流,耐心地倾听,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做到清楚、连贯、不偏题。学会复述、转述和演讲。5. 综合性学习目标与内容:能在学习和
4、生活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并制定计划,写出报告。关心国内外重大事件,学会查找和分析资料。说教材一、 编写特点:1. 内容结构的稳定性。本册教材共包括主题单元、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和附录四部分。每个单元又包括阅读和写作两部分,每两个单元后面安排一次综合性学习,这样稳定的结构易于师生更好地把握教材。2. 体裁多样,文质兼美。课文的体裁有散文,如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朱自清背影;有小说,如孙犁芦花荡、李森祥台阶等;有诗歌,如诗四首等。课文精心选取了经典的文章,以第五单元为例,有反映我国古代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桃花源记,有谈到知识分子处世立身态度的陋室铭和爱莲说,有表达了忧国忧民思想感情的大道之行也,
5、有赞美古代艺术家聪明才智的核舟记等。二、编写体例及目的:1.本册教材的编写体例是由主题单元、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和附录四部分组成。课外古诗词背诵也是贯穿整个新教材始终的一个版块,有十首古诗词供学生背诵,在背诵中,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诗词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体现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本册教材的名著导读有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三部组成。名著导读和课外古诗词一样,都是新教材的亮点,是最能体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教学手段。附录是以书法和书法欣赏为一个部分,汉语知识为另一个部分。这充分体现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所要求的: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
6、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汉语知识的简化,与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所提倡的“淡化语法”是一致的。2.单元编写体例。主题单元共有6个,每个单元前都有单元导读,概述了本单元的主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学习要求。每个单元由5篇课文组成,每课包括导语、课例、研讨与练习、读一读,写一写四部分。课文导语有时是对这一课的总述,有时设置了疑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研讨与练习重在理解巩固内容,拓展延伸,检验教学效果。读一读,写一写体现了教材对字词积累的重视。写作包括写作导引和写作实践两部分。写作导引介绍了写作的相关知识,写作实践自由选题,为学生提供广阔空间。每两个单元安排一次综合性学习,重在培养学
7、生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实践能力。三、内容结构:教材努力突出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特点,以语文和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版块组织单元。共有6个,分别是战争、挚爱、建筑园林名胜古迹、科学知识、人生哲理和山水游记。本册教材六个单元共有30篇课文,共有精读课文16篇,略读课文14篇,其中第三、四单元是教学的重点,而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馆、大自然的语言一直都是以前教材的重点篇目,在教学时应加以注意。在这里,我详细说一下第三单元的内容要求。 与以前的教材相比,说明文已经从第四册提前到了新教材的第三册,阅读的量由以前的三个单元 15篇课文减少到两个单元10篇课文,并在单元
8、设置上,把说明文单元安置在两个记叙文单元和两个文言文单元中间,与以前教材第四册前三个单元都是说明文相比,更为合理,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另一点变化是,本册教材是新教材中第一次将文言文收编在两个单元中,后面的教材也相应地都有了两个单独的文言文单元。四、立体式整合: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既包括横向整合,也包括纵向整合。通过整合可以让知识更加系统,加强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1.横向整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阅读部分为新闻、小说等记叙文,要求对作品中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体验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阅读质量和速度。第二单元阅读部分为回忆性小说、散文,要求要熟读这些
9、课文,从中了解各种表达方式。第三单元阅读部分为说明文,本要求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要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第四单元阅读部分科技文,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要注意说明的顺序和方法,要学会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按要求筛选信息。第五六单元阅读部分为文言文,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2.纵向整合这套教材阅读部分的编排,外在线索是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内在线索是阅读能力的发展。七年级上、下册为第一阶段,侧重培养一般的阅读能力,比如把握文意、理清思路、体验情境、揣摩语言、筛
10、选信息、质疑问难、发表见解、作出评价等。八年级上、下册为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结合记叙文、说明文的文体、语体的特点,培养阅读记叙文、说明文的能力。九年级上、下册为第三阶段,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结合文学作品和议论文的文体、语体的特点,培养欣赏文学作品和阅读议论文的能力。以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说明文阅读为例,七年级上下册不涉及说明文的学习,只培养学生记叙文的一般的阅读能力;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等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说明方法。九年级上下册在七八年级记叙文、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开始接触议论文,如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1、说建议一、教学建议:1.课标教学建议。不同的教学内容要求也不一样。课标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1)按规范书写汉字是汉字教学的基本要求,因此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2)阅读教学的本质是对话的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理解。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3)写作要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4)口语交际的设计要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5)综合性学习主题的确立应贴近现实生活,突出学生的自主性。2.我的教学建议:根据课标建议,结合教学实际,我有以下建议。(1)重视积累,加
12、强训练。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打好扎实的基础。可以通过随课听写、课前积累等方式来积累词汇、丰富语言。抓住各种时机,将阅读和写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做到随文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在学完伤仲永之后,要求学生写一写由方仲永想到了什么?在学完丑小鸭之后,让学生写写丑小鸭的现实意义。通过小练笔这种形式,加大训练量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2)培养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开展各种活动,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我是这样做的,每学期安排学生利用假期时间阅读课外书籍,开学第一时间举办读书交流会、并写好读书笔记等,通过开展这样的活动,大大激发了
13、学生的阅读兴趣。二、评价建议:1.课标评价建议。(1)识字写字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2)阅读方面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3)写作方面要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4)口语交际的评价侧重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表达能力。(5)综合性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在活动中提出和探究问题及展示成果的能力。2.我的评价建议。依据课标评价建议,结合教学经验,我有以下几点建议。(1)突出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进行评价。知识能力的评价要注重考察学生的知识积累情况,如课堂作业、试卷检测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可以把学生的课堂发言、日记、作文等作为评价的依
14、据。(2)评价主体要多元化。既要教师评价,又要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自我反思。在学校我担任两个班的语文教学,每次学生写完作文后要求两个班级互相交换批改作文,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欣赏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3)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除了测试外,还可以通过课堂发言、即席讲话、主题板报、手抄报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课程基本理念中的第四点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为此,教学时要积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1.课程资源包括教材、工具书、教学视频等课堂教学资源和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等课外学习资源。2.首先要立足课堂教学资源,利用好教材和配套学习资料,其次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课外学习资源。如课外图书、各种宣传栏、标牌广告、校园文化等。在开展的课前朗读、主题演讲、书法比赛、征文比赛、绘画比赛等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总之,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不足之处恳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