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教学反思
神木第三小学 张美云
本单元的教学通过以下措施,使得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达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一、用心地用教材
在用教材方面,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不要一味地用教材教。在例题的使用方面可以联系实际,让学生更能理解小数的意义与性质。
1.在小数的性质教学中,将例题改为人民币的认识,让学生更好理解在“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我个人认为,这样安排比教材安排的例题更为有效。
如:3.40元表示3元4角, 3.4元也表示3元4角。所以3.40 = 3.4
5.6元表示5元6角0分(也就是5.60元),所以5.6 = 5.60
这样学生很容易理解: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特别需要注意的,要讲清整数的小数点的位置,如9元表示9元0角0分即9.00,让学生理解9.00 = 9
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的变化。教材中的例题,安排孙悟空的金箍棒的长短变化来进行教学,这样安排不切实际,改为用物价的变化来教学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较为实际,学生更好理解。
如:10年前,本阜寄信,邮票每张0.08元,现在每张0.8元,邮票价格在起怎样的变化?
现在,超市肉8元/斤,30年前的肉0.8元/斤。物价在起怎样的变化……
二、突破教学的难点
1. 小数的性质,要注意将整数化为一位、二位、三位小数时,怎样表示?
81 = 81.0 = 81.00 = 81.000
2. 特别需要注意以下四点:
①扩大、缩小的表述,及扩大、缩小与小数点移动的关系。
②小数性质与算式的联系
0.08到0.8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10倍,即0.08×10
0.8到0.08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即0.8÷10
③整数缩小到原来的1/10、1/100、1/1000时,小数点的移动,这又是一个难点。
如:81÷10 81÷100 81÷1000
④紧接着用进率是10、100、1000的单位换算进行训练,一举两得。既巩固了小数点的移动教学,又完成了单位的换算教学与训练。
三、注意小数点移动的运用
小数点移动,教学任务完成后,可以与第三单元学习的简便计算结合起来,加以巩固练习。
892÷25÷4 3246÷125÷8
975÷4÷25 +20 2634÷8÷125 +30
这样安排可以扩大与简便计算知识的联系,又可以深化巩固小数点移动引起数的变化,同时还可以加深计算的训练,一举三得。
再如:《数学课本》的单价6.64元,买100本这样的书,要付多少元? 1000本呢?
四、加强概念运用的训练(注意逆向训练)
1. 小数的意义。
(1) 0.8里面有( )个0.1 ( )个0.01是0.56
78个0.001是( )
(2)一个小数,由6个1, 5个0.01组成,这个数写作( ),读作( )。
(3) 2.354中的2表示( ), 3表示( ), 5表示( ),
4表示( )。
2.小数的性质: 小数点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小数点的移动
一个小数扩大10倍后是5.6 ,这个数原来是( )。
一个数缩小到原来的1/100后是0.078 ,这个数原来是( )。
4.小数的大小排队(中下生易混,要教给学生归类的方法进行比较)
如:0.8 0.807 0.078 0.87 0.78 0.087
5. 单位的换算训练:复名数与单名数之间的互化
1米45厘米 =( )米 2.07千米 =( )千米( )米
6.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及大数用”万、亿”作单位。
五、加强概念的理解与记忆:读一读、记一记、背一背
1. P6小数的计数单位
2. P6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3. 小数的性质
4. 小数点的移动
5.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