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音版三年级下音乐教案表格模板.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9493853 上传时间:2025-03-28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9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音版三年级下音乐教案表格模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人音版三年级下音乐教案表格模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音乐第 册教学进度表 教 学 进 度 周 内   容 课时 时间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课 题 《爱祖国》 课 时 第一课时 总节数 教 学 目 标 知识 聆听《红旗颂》, 感受相同曲调因为不一样表现而产生不一样情绪。 情感 在聆听《我们走进十月阳光》等几首爱国主义题材音乐作品感染下, 深入激发我们爱国热情。 关键 经过聆听及演出音乐作品, 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难点 为了降低歌曲《一》难度, 可分两部分学唱 教具 电子琴、 录音机、 磁带、 光盘、 学具 卡片、 歌片 教学内容 老师调控 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一、 组织教学 二、 聆听《我们走进十月阳光》 三、 演出《一个母亲女儿》 四、 聆听《红旗颂》 五、 小结: 师弹琴 1.设问: “为何大家把十月称为金秋? (气候、 季节、 节日……) 2.初听 提问: “歌曲内容是什么? 表示了什么专题思想? 演唱形式? 3.出示歌片, 研究问题: 歌曲由几部分组成? 为何? 4.分段深入欣赏: (1)边看教材图形谱[1], 边―― 5.细致地聆听全歌曲 6.各人依据三段音乐, 设计三种动作, 1.谈话导入: “每个人都―――叫中国。” 2.播放歌曲范唱。 3.学唱歌曲: 低声区声音不要压, 要放松, 高音不要喊叫, 用些假声唱。 4.唱熟练、 流畅后, 能够用西藏舞基础舞步, 边跳边唱。 1.谈话: “7月1日是―――” 2.播放并弹奏其专题 3.播放第一部分。设问: (1)乐曲一开始―― (2)“红旗”专题给你什――― 4.播放第二部分。 设问: 这部分专题音调是―――5.关键讨论相同曲调表现出不一样情绪。 6.完整地聆听全曲。 并提出聆听要求: (1)要保持平静地聆听音乐环境。 大家赞红旗, 颂红旗, 用最美旋律表示对红旗颂扬。显示出我们民族伟大, 民族骄傲。 唱师生问好歌 回复问题 聆听 回复问题 再次欣赏: 边看谱边欣赏。 分小组讨论 (2)边看教材图形谱[2], 边听第――― (3)听第三部分并按曲调由自己画图形谱。 研究问题: (1)歌曲给你什么感受与启示? (2)对“我们走进明天洪流”这句词你怎样了解?  边聆听音乐边演出, 以表示对歌曲了解。 聆听歌曲 讨论歌曲内容及其表示情感。(1) 反复多听几次模仿学唱。 (2)为了降低难度, 可分为两部分学唱, 熟悉、 哼唱“红旗”专题 听后讨论以上两个问题, 如有必需还能够听一次。 聆听 回复问题 欣赏 (1)要求发表意见学生―― (2)分析两部分不一样情――― (3)有必需适度播放―――― 经过以上两部分分析、 对比, 要激发学生听全曲欲望, (2)对乐曲演绎了解, 能够各人用自己最轻易表示方法进行, 善于画画, 能够边听边用简笔画来表现乐曲意境; 设境 问题导入 结合问题来欣赏 分段赏析 谈谈这一部分形象并与第一、 二部分比较。 对三年级学生有一定难度, 宜用听唱法 谈话法导入 边聆听边讨论 (这步骤是本教学内容关键, 要细致引导点拨, 让学生从音乐中取得体验。) 善于用动作演出, 能够用不一样动作表现各段音乐发展。当然还能够发明愈加好方法来表现。 课后反思 课 题 《爱祖国》 课 时 第二课时 总节数 教 学 目 标 知识 在演唱《只怕不抵御》, 聆听《救国军歌》中, 感受队列行进音乐特征并进行演出。介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情感 在聆听《救国军歌》等几首爱国主义题材音乐作品感染下, 深入激发我们爱国热情。 关键 经过聆听及演出音乐作品, 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难点 学生对抗日战争时期历史背景了解, 经过歌演出表现出来 教具 电子琴、 录音机、 磁带、 光盘、 学具 卡片、 歌片 教学内容 老师调控 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一、 组织教学 二、 复习歌曲《一个母亲女儿》 三、 聆听《救国军歌》 四、 演出《只怕不抵御》 五、 小结: 师弹琴 放伴奏曲 1.初听《救国军歌》 设问: 为何提出“枪口对外”? 2.再听歌曲《救国军歌》 设问: 这首歌在音乐上有什么特点? 3.老师归纳学生讨论, 4.在歌曲《救国军歌》音乐声中, 5.老师介绍这首歌是冼星海从法国归国后于1936年开始创作救亡歌曲最成功作品之一。 1.“在抗日救亡歌曲中, 冼星海还专为------” 2.播放范唱。设问: 谁能把歌词内容记住? 听后, 说说歌词与歌曲情绪。 3.出示板书歌词、 4.学唱歌曲: (1)板书1—10小节歌谱, 老师范唱曲与歌各一次。 (3)老师范唱11—17小节三遍, 并提问: 谁记忆力最好, 能正确地唱出? (6)老师示范歌曲最终一句[5小节方法同(3)]。 (7)学生自学全歌。 5.演出歌曲: (1)认真地聆听范唱、 深入体验歌曲情绪。(3)分组讨论老师巡视指导。 (4)分组展示结果, 6.综合演出: 爱祖国是一个永恒专题, 以表示我们中华儿女对我们伟大祖国最真挚感情, 最高尚祝福。 唱师生问好歌 全体学生随音乐齐唱 师生交流搜集到相关抗日战争历史背景, 从而深入了解歌词“枪口对外”含义。 引导学生在音调、 节奏上、 风格上……去讨论。 音调高昂激越, 节奏铿锵有力, 风格是进行曲队列歌曲。 做队列方整队伍行进步伐操演, 在歌词第二段时, 可改变队列方向或改变队列。 谈话导入 聆听 回复问题 再听一遍歌曲范唱。 (2)学生自学, 学会后相互唱给旁座同学听, 并相互纠正。 (4)用以上方法再学唱第二乐段10小节。 (5)把第一、 二乐段连起来完整唱并在歌谱需要唱强部位涂上实心黑圆点。 要求: 先学会唱同学帮助有困难同学, (2)有感情歌唱《只怕不抵御》(背唱)。 设计歌演出, (包含动作、 伴奏等), 评选二组歌演出A组与B组。 次序能够由学生自编, 但要包含本单元学过内容, 设境 复习巩固 课前要求学生到图书馆及网上搜集相关抗日战争时期历史背景及音乐作品。 老师要指导学生, 步伐要表现音乐特征——威武、 雄壮, 展示抗日队伍勇敢前进形象。 情景激趣 从直观学习歌曲 (能够看谱, 从实际出发, 老师随时调控自己示范次数, 大致估量75%—80%学生已掌握即收。) 帮助她人过程也是巩固自己学习结果过程, 最终达成能背唱。 培养学生创编能力 学生互评 培养学生 以突出单元专题--爱祖国。如: ---- 课 后 反 思 课 题 《老师歌》 课 时 第一课时 总节数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掌握并比较常见单纯音符、 休止符时值, 及听辨曲调, 为学习音乐基础知识打下较扎实基础。 情感 经过本课几首作品表现了老师在孩子心目中是多么光辉而高尚。 关键 经过歌曲学习及欣赏, 让学生感受老师爱 难点 掌握并比较常见单纯音符、 休止符时值 教具 电子琴、 录音机、 磁带、 光盘、 学具 卡片 教学内容 老师调控 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一、 组织教学 二、 复习歌曲 三、 聆听《飞来花瓣》 四、 演出《甜甜秘密》 五、 小结 师弹琴 放伴奏曲 1.假如说本课其它三首歌曲都是孩子们歌声表示对老师一片敬意话, 2.欣赏《飞来花瓣》。 要求: 首先明白歌名《飞来花瓣》含义; 其次, 明白歌词专题思想。 4.再欣赏《飞来花瓣》。 设问: (1)歌曲演出形式是独唱, 重唱, 齐唱? 5.讨论为何采取混声合唱形式。 1.这一群学生是怎样把自己秘密告诉自己老师? 请听《甜甜秘密》范唱。2.按节奏朗诵歌词--有感情地按节奏朗诵歌词。 5.学唱第二乐段: (2)分句跟唱第二乐段歌曲 →分句跟唱第二乐段曲调。 6.完整地唱全歌。 唱师生问好歌 全体学生随音乐齐唱 那这首歌是广义, 是过去学生寄来赤诚思念写给老师问候与答卷, 聆听 3.全班师生讨论题材与内容。 (2)歌曲为何采取这么演唱形式? 分小组讨论6.复听《飞来花瓣》。要求: 从内容、 形式进而感受并体验作品所表示情感。 3.学生在老师指导下, 学唱第1—4小节曲调。 (1)范唱第二乐段歌曲。7.师生讨论以怎样情绪演唱《甜甜秘密》 8.有感情地、 投入地演唱《甜甜秘密》。 设境 复习巩固 是全社会大家对老师祝福 边听边研究探讨 带问题欣赏加深乐曲了解 7.完成书本上作业要求。 4.跟唱第5—8小节曲调→唱好第1—8小节曲调, →有感情地唱好第一乐段歌曲。 (3)唱好第二乐段曲调 → 唱好第二乐段歌曲。 课 题 《老师歌 》 课 时 第二课时 总节数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掌握并比较常见单纯音符、 休止符时值, 及听辨曲调, 为学习音乐基础知识打下较扎实基础。 情感 经过本课几首作品表现了老师在孩子心目中是多么光辉而高尚。 关键 经过歌曲学习及欣赏, 让学生感受老师爱 难点 掌握并比较常见单纯音符、 休止符时值 教具 电子琴、 录音机、 磁带、 光盘、 学具 卡片 教学内容 老师调控 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一、 组织教学 二、 复习歌曲 三、 聆听《我爱米兰》 四、 演出《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五、 小结 师弹琴 放伴奏曲 1.假如说本课其它三首歌曲都是孩子们歌声表示对老师一片敬意话, 2.欣赏《我爱米兰》。 要求: 首先明白歌名《我爱米兰》含义; 其次, 明白歌词专题思想。 4.再欣赏《我爱米兰》。 设问: (1)歌曲演出形式是独唱, 重唱, 齐唱? 5.讨论为何采取混声合唱形式。 1.这一群学生是怎样把自己秘密告诉自己老师? 请听《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范唱。2.按节奏朗诵歌词--有感情地按节奏朗诵歌词。 5.学唱第二乐段: (2)分句跟唱第二乐段歌曲 →分句跟唱第二乐段曲调。 6.完整地唱全歌。 唱师生问好歌 全体学生随音乐齐唱 那这首歌是广义, 是过去学生寄来赤诚思念写给老师问候与答卷, 聆听 3.全班师生讨论题材与内容。 (2)歌曲为何采取这么演唱形式? 分小组讨论6.复听《我爱米兰》。要求: 从内容、 形式进而感受并体验作品所表示情感。 3.学生在老师指导下, 学唱第1—4小节曲调。 (1)范唱第二乐段歌曲。7.师生讨论以怎样情绪演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8.有感情地、 投入地演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设境 复习巩固 是全社会大家对老师祝福 边听边研究探讨 带问题欣赏加深乐曲了解 7.完成书本上作业要求。 4.跟唱第5—8小节曲调→唱好第1—8小节曲调, →有感情地唱好第一乐段歌曲。 (3)唱好第二乐段曲调 → 唱好第二乐段歌曲。 课 题 《爱和平》 课 时 第一课时 总节数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从聆听《小小白鸽》中深入了解人声分类常识——每一类人声还能够细分为高、 中、 低三个声部。 情感 白鸽是和平象征, 所以称“和平鸽”。让全世界儿童高唱《每人伸出一只手》、 《各国儿童心连心》, 大家团结友爱, 合作友谊, 全世界人民共同心愿——和平一定能实现。 关键 经过歌曲学习让学生感受爱感受和平 用八个音按组合节奏组合编自己歌, 唱一唱 教具 电子琴、 录音机、 磁带、 光盘、 学具 卡片 教学内容 老师调控 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一、 组织教学 二、 复习歌曲 三、 聆听《小小白鸽》 四、 演出《每人伸出一只手》 五、 小结 师弹琴 放伴奏曲 1.白鸽虽小, 它作用可大着呢, 你能说说白鸽作用吗? 3.再欣赏《小小白鸽》。 设问: (1)你听了《小小白鸽》, 在音乐声中你取得什么感受? 4.板书歌谱, 边看谱边听录音。 设问: 歌曲节奏有什么特点? ××××|××××| 请你用“××××|”节奏轻轻地为歌曲伴奏。 5.聆听《小小白鸽》, 学生可作自由选择: 1.导入: 有句名言, 团结就是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 再听一次范唱。问题: (1)歌曲分几部分? (2)速度有什么改变? 5.按教材提醒排练集体舞, 也可重新设计演出。 唱师生问好歌 全体学生随音乐齐唱 2.听赏《小小白鸽》。 设问: 小白鸽在歌唱什么?  (2)歌曲引子与尾声音乐使你想到什么? 6.演出《小小白鸽》。 选择部分同学跟着音乐歌唱、 舞蹈、 画画…… 7.小结: 让和平鸽带着和平祝福飞向远方。 2.聆听范唱: 要求听清歌曲内容。 设问: “白色手”是哪个洲人种? 3.学唱歌曲: 4.轮唱与齐唱。能够让学生自己来处理轮唱与齐唱, 以及两部分不一样情绪处理唱法。要尊重学生二度创作。 设境 复习巩固 总而言之, 要演出出热烈气氛, 以表现世界儿童大团结。 课 题 8.《爱和平》 课时 第二课时 总节数 教 学 目 标 知识 经过欣赏《欢乐颂》让学生了解人声分类 情感 白鸽是和平象征, 所以称“和平鸽”。让全世界儿童高唱《每人伸出一只手》、 《各国儿童心连心》, 大家团结友爱, 合作友谊, 全世界人民共同心愿——和平一定能实现。 关键 经过歌曲学习让学生感受爱感受和平 难点 用八个音按组合节奏组合编自己歌, 唱一唱 教具 电子琴、 录音机、 磁带、 光盘、 学具 卡片 教学内容 老师调控 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一、 组织教学 二、 复习歌曲 三、 聆听《欢乐颂》 四、 演出《友谊花开万里香》 五、 小结 师弹琴 放伴奏曲 1.设问: 你是否知道德国有位大作曲家名叫贝多芬? 谁能举出她作品名称? 3.再听《欢乐颂》。 4.复听《欢乐颂》。 5.讲解混声合唱, 各声部组成, 介绍人声分类(二)。 1.播放范唱 提问: 歌中唱了什么内容?--- 2.播放范唱曲 3.师弹琴 4.师范唱 5.师伴奏 6.为歌曲伴奏 7.演出 大家团结友爱、 合作、 友谊, 唱师生问好歌 全体学生随音乐齐唱 2.初听《欢乐颂》。 思索问题: 你能听辨出多个声音类别? ---- 边听边一一板书领唱及各声部进入声音类别名称。 聆听 回复问题 有感情地朗诵歌词 师生接唱 生轻声跟唱 生随音乐唱熟 加入老师提供打击乐器 分组分别演出 全世界人民共同心愿——爱和平一定能实现。 设境 复习巩固 要求感受庄重而宏伟气势。 以听为主 评选优异小组 课后反思 课 题 《家乡美》 课 时 第一课时 总节数 教 学 目 标 知识 认识高音“ ”。用已掌握从低音“ ”到高音“ ”十三个音列及各单纯音符时值组合, 自由创作4至8小节自己歌。 情感 “黄土高坡”、 “洞庭鱼米”、 “山”、 “水”、 “阳光”、 “全都认识我”, 因为我们爱家爱乡爱祖国。让我们以火热激情体验歌颂家乡美, 并自豪地唱唱、 画画、 说说自己家乡, 赞美自己家乡。 关键 认识高音“ ”。用已掌握从低音“ ”到高音“ ”十三个音列及各单纯音符时值组合, 难点 自由创作4至8小节自己歌。 教具 电子琴、 录音机、 磁带、 光盘、 学具 卡片 教学内容 老师调控 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一、 组织教学 二、 复习歌曲 三、 欣赏《黄土高坡》、 《洞庭鱼米乡》 四、 演出《山里孩子心爱山》 五、 创作活动 师弹琴 放伴奏曲 1.播放乐曲 提出问题: 这两首歌反应地域、 地域在哪里? 为何? 3.(1)西北—粗犷、 豪放。 (2)中南—细腻、 抒情。) 4.分别欣赏。能够依据学生喜爱程度, 合适多放几遍。 唱? 你能模仿其中几句吗? 唱一唱。 5.寻求书本上图形谱, 哼唱第一句曲调。 1.大家对自己家乡有说不尽眷恋之情, 因为这里有养育自己土地。(1)朗诵歌词。设问: 可分为几句? (四句)3.学唱第一乐段。 4.学唱第二乐段: (1)听唱曲调, 分句学唱。 (2)填入歌词。 1.创作幅度从学生实际水平出发, 不要作划一要求, 能够4小节也能够是6小节、 8小节。 3.书面展示与演唱展示相结合。推荐好创作进行演出, 激励自荐演唱。 唱师生问好歌 全体学生随音乐齐唱 2.讨论: 两首歌地域、 地域。从歌唱内容上, 从音乐风格上去展开讨论。 (1)《黄土高坡》。(2)《洞庭鱼米乡》。 设问: 给你什么感受? 歌唱是什么专题? 是哪一声部 假如你喜爱唱, 下课后能够向我要歌谱去抄一下, 自己学唱。 2.设问: (1)为何山里孩子心爱山? (2)歌曲情绪是怎样? 5.完整地唱好全歌。 6.分组讨论演唱形式: 齐唱、 领唱、 对唱、 分组唱、 分男女声部唱…… 2.学生们相互可多交流, 创作曲调能够唱, 也能够奏, 相互试唱试奏、 修改推荐与自荐相结合把学生创作在教室周围张贴, 大家参观展示。 设境 复习巩固 (不告诉歌名)。 引导 分析 赏析 带着问题去学 7.分组演出, 评出最好方案, 给予表彰。 老师主动巡视指导, 发觉优异创作, 如有学生能词曲一并创作, 更要加以表彰激励。 重在参与, 增强自信心。 课后反思 课 题 《家乡美》 课 时 第二课时 总节数 教 学 目 标 知识 认识高音“ ”。用已掌握从低音“ ”到高音“ ”十三个音列及各单纯音符时值组合, 自由创作4至8小节自己歌。 情感 “黄土高坡”、 “洞庭鱼米”、 “山”、 “水”、 “阳光”、 “全都认识我”, 因为我们爱家爱乡爱祖国。让我们以火热激情体验歌颂家乡美, 并自豪地唱唱、 画画、 说说自己家乡, 赞美自己家乡。 关键 经过歌曲向大家介绍自己及对家乡热爱 难点 选择适宜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具 电子琴、 录音机、 磁带、 光盘、 学具 卡片 教学内容 老师调控 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一、 组织教学 二、 复习歌曲 三、 聆听《乡下阳光》 四、 演出《全都认识我》 五、 综合艺术活动: 唱唱、 画画、 说说自己家乡 师弹琴 放伴奏曲 1..欣赏歌曲《乡下阳光》。3.板书歌谱(最少歌词), 让学生看着谱再听一遍。 4.假如你认为好听, 能够跟着录音轻轻哼唱。 5.这首歌曲非常朴素而口语化, 有些歌词能够细细品味。如“脸上夏天难擦掉”、 “乡下阳光多透明”……我们再聆听一遍。 1.老师范唱 2.学唱曲调: (1)老师范唱一次曲调。 (3)分组接唱曲调。 (4)分组交换学唱乐句, 3.学唱歌曲: (1)填上歌词 (2)讨论用什么情感来演唱这首歌曲? (3)老师归纳学生意见: 4.推荐与自荐相结合, 5.分组选择适宜打击乐器, 并编创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1.这一活动在本单元第一课时就部署, 给学生作为开放式教学内容。 2.各人按自己专长赞美自己家乡。 3.推选一位节日主持人, 推选一位节目策划人, 在老师指导下先了解各人准备情况, 唱师生问好歌 全体学生随音乐齐唱 2.讨论: 两首歌地域、 地域。从歌唱内容上, 从音乐风格上去展开讨论。 (1)《黄土高坡》。(2)《洞庭鱼米乡》。 设问: 给你什么感受? 歌唱是什么专题? 是哪一声部独 感受歌曲内容与情调。 (2)分组分句学唱曲调。 相互纠正错误之处, 直至全班学生都能唱全曲。 发表意见学生不仅要讲而且要唱几句来表示。 用亲切地自豪地情绪来演唱。请部分学生独唱。 6.完整地演出歌曲。领唱、 齐唱用打击乐伴奏。 让学生经过家长、 亲友、 图书馆、 网上等寻求与自己家乡相关资料。 能唱则唱、 能演就演、 能画就拿起笔、 能说敞开地说, 然后按排次序, 唱、 演、 讲、 画穿插进行, 有声有色有讲有演, 开个热热闹闹班级联欢会。 设境 复习巩固 (不告诉歌名)。 从歌词入手 以学生自认为主, 老师分配为辅。 老师要指导、 要学生唱出每小节强拍, 标●。表彰唱得好小组。 评出最好独唱奖 培养学生查阅搜集能力 一个专题: 赞美自己家乡。 课 题 《家乡美》 时 第一课时 总节数 教 学 目 标 知识 认识高音“ ”。用已掌握从低音“ ”到高音“ ”十三个音列及各单纯音符时值组合, 自由创作4至8小节自己歌。 情感 “黄土高坡”、 “洞庭鱼米”、 “山”、 “水”、 “阳光”、 “全都认识我”, 因为我们爱家爱乡爱祖国。让我们以火热激情体验歌颂家乡美, 并自豪地唱唱、 画画、 说说自己家乡, 赞美自己家乡。 关键 经过歌曲向大家介绍自己及对家乡热爱 难点 选择适宜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具 电子琴、 录音机、 磁带、 光盘、 学具 卡片 教学内容 老师调控 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一、 组织教学 二、 复习歌曲 三、 聆听《乡下阳光》 四、 演出《全都认识我》 五、 综合艺术活动: 唱唱、 画画、 说说自己家乡 师弹琴 放伴奏曲 1..欣赏歌曲《乡下阳光》。3.板书歌谱(最少歌词), 让学生看着谱再听一遍。 4.假如你认为好听, 能够跟着录音轻轻哼唱。 5.这首歌曲非常朴素而口语化, 有些歌词能够细细品味。如“脸上夏天难擦掉”、 “乡下阳光多透明”……我们再聆听一遍。 1.老师范唱2.学唱曲调: (1)老师范唱一次曲调。 (3)分组接唱曲调。 (4)分组交换学唱乐句, 3.学唱歌曲: (1)填上歌词 (2)讨论用什么情感来演唱这首歌曲? (3)老师归纳学生意见: 4.推荐与自荐相结合, 5.分组选择适宜打击乐器, 并编创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1.这一活动在本单元第一课时就部署, 给学生作为开放式教学内容。 2.各人按自己专长赞美自己家乡。 3.推选一位节日主持人, 推选一位节目策划人, 在老师指导下先了解各人准备情况, 唱师生问好歌 全体学生随音乐齐唱 2.讨论: 两首歌地域、 地域。从歌唱内容上, 从音乐风格上去展开讨论。 (1)《黄土高坡》。(2)《洞庭鱼米乡》。 设问: 给你什么感受? 歌唱是什么专题? 是哪一声部独 感受歌曲内容与情调。 (2)分组分句学唱曲调。 相互纠正错误之处, 直至全班学生都能唱全曲。 发表意见学生不仅要讲而且要唱几句来表示。 用亲切地自豪地情绪来演唱。请部分学生独唱。 6.完整地演出歌曲。领唱、 齐唱用打击乐伴奏。 让学生经过家长、 亲友、 图书馆、 网上等寻求与自己家乡相关资料。 能唱则唱、 能演就演、 能画就拿起笔、 能说敞开地说, 然后按排次序, 唱、 演、 讲、 画穿插进行, 有声有色有讲有演, 开个热热闹闹班级联欢会。 设境 复习巩固 (不告诉歌名)。 从歌词入手 以学生自认为主, 老师分配为辅。 老师要指导、 要学生唱出每小节强拍, 标●。表彰唱得好小组。 评出最好独唱奖 培养学生查阅搜集能力 一个专题: 赞美自己家乡。 课后反思 课 题 《风箱谣》 课 时 第一课时 总节数 教 学 目 标 知识 能用欢快、 活泼情绪, 有感情地演出《风箱谣》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编创活动 情感 聆听《风箱谣》感受乐曲意境 关键 经过学习歌曲, 掌握十六分音符时值长短, 并能在实践活动中利用 难点 聆听《风箱谣》并展开想像、 联想、 即兴创作认为专题音响作品 教具 电子琴、 录音机、 磁带、 光盘、 打击乐器 学具 节奏卡片、 教学内容 老师调控 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一、 组织教学 二、 复习上学期歌曲 三、 演出《风箱谣》 四、 聆听《哩哩哩》 五、 小结 师弹琴 师伴奏 1.问题导入: 播放歌曲范唱 2、 讲解十六分音符时值 3、 放范唱 4、 学唱曲调: 5、 师伴奏 6、 引导学生自己为歌曲第二部分选择适宜打击乐器 1.为欣赏导入 师弹琴 2.聆听《哩哩哩》第一部分 设问:(1)这段曲调熟悉吗? 它源于哪一首民歌? (2)这段曲调给你情绪有什么感受? 唱师生问好歌 全体齐唱 回复问题 听歌曲范唱 模仿歌曲中 先复习四、 八分音符时值经过比较让学生了解 再聆听并感受歌曲情绪 分小节学唱 有感情地学唱歌词,唱好歌曲. 表现学生自主性,尊重她们创作 随老师琴声视谱哼唱 《哩哩哩》曲调 3.欣赏柳琴形状与音乐特征 4.看着书上图形谱完整地聆听全曲 5.揭示曲名《哩哩哩》,介绍延边地理位置 6.再次完整地聆听全曲 设境 复习巩固 激趣 在歌曲模仿其节奏,从模仿实践中感受“×”长短 学习曲调: 分两部分学唱, 即前16小节和后16小节 在尝试实践基础上选择最好方案 可听两遍 比较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速度改变 引导学生知道《风箱谣》 从乐曲名称(标题)及三部分速度改变,即兴用动作来表示对乐曲感受与了解 课 题 《风车谣》 课 时 第二课时 总节数 教 学 目 标 知识 能用欢快、 活泼情绪, 有感情地演出《风车谣》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编创活动 情感 聆听《风车谣》感受乐曲意境 关键 经过学习歌曲, 掌握十六分音符时值长短, 并能在实践活动中利用 难点 聆听《哩哩哩》并展开想像、 联想、 即兴创作认为专题音响作品 教具 电子琴、 录音机、 磁带、 光盘、 打击乐器 学具 节奏卡片、 教学内容 老师调控 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一、 组织教学 二、 复习上学期歌曲 三、 演出《风车谣》 四、 聆听《哩哩哩》 五、 小结 师弹琴 师伴奏 1.问题导入: 播放歌曲范唱 2、 讲解十六分音符时值 3、 听范唱 4、 学唱曲调: 5、 师伴奏 6、 引导学生自己为歌曲第二部分选择适宜打击乐器 1.为欣赏导入 师弹琴 2.聆听《哩哩哩》第一部分 设问:(1)这段曲调熟悉吗? 它源于哪一首民歌? (2)这段曲调给你情绪有什么感受? 唱师生问好歌 全体齐唱 回复问题 听歌曲范唱 模仿歌曲中 先复习四、 八分音符时值经过比较让学生了解 再聆听并感受歌曲情绪 分小节学唱 有感情地学唱歌词,唱好歌曲. 表现学生自主性,尊重她们创作 随老师琴声视谱哼唱 《哩哩哩》曲调 3.欣赏柳琴形状与音乐特征 4.看着书上图形谱完整地聆听全曲 5.再次完整地聆听全曲 设境 复习巩固 激趣 在歌曲模仿其节奏,从模仿实践中感受“×”长短 学习曲调: 分两部分学唱, 即前16小节和后16小节 在尝试实践基础上选择最好方案 可听两遍 比较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速度改变 引导学生知道《哩哩哩》 从乐曲名称(标题)及三部分速度改变,即兴用动作来表示对乐曲感受与了解 课后反思 课 题 编创与活动 课 时 第三课时 总节数 教 学 目 标 知识 认识低音“5 6 7”, 掌握“5-5”八个音音高与唱名唱好《风箱谣》, 并试用“5-5”八个音即兴创作4小节曲调, 唱自己歌。 情感 在感受、 体验认为题材作品基础上, 进行即兴创作演出活动, 以表示我们一片爱心 关键 歌曲《风箱谣》节奏较复杂, 音程跳动大所以视唱全曲曲谱有相当难度, 所以本课采取听唱法学唱。 难点 用“5-5”八个音, 创作4小节自己歌 教具 电子琴、 录音机、 磁带、 光盘、 打击乐器 学具 卡片 教学内容 老师调控 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一、 组织教学 二、 复习已学过音高 三、 听辨音练习 四、 演出《风箱谣》 五、 聆听《风箱谣》 六、 小结 师弹琴 师伴奏 师弹奏范唱 师弹奏 师弹奏 师范唱 设问: 你听后给你印象最深是哪几句? 听录音范唱 要求: 你能把你印象最深几句模仿唱一唱吗? 关键处理几句难唱地方, 老师给予指导纠正 歌曲唱会后学唱曲谱, 播放录像同时播放录音《风箱谣》设问: 刚才我们看到听到是什么场景? 设问: 这段音乐表示了当初场面怎样气氛?音乐关键利用什么节奏型表现这种气氛? 设问: 这段音乐与第一段音乐比较 唱师生问好歌 全体齐唱学过音阶歌 让学生跟着视谱哼唱 然后把缺乏音填上 填完后跟琴唱准全曲 感受歌曲情绪与内容 回复问题 聆听跟随录音、 看着歌谱哼唱歌曲。 相互交流已经会唱几句 完整地唱全歌, 激励学生随音乐即兴演出 要求能流畅地唱谱 选择适宜打击乐器编创伴奏音乐 完整地演出歌曲 听听二胡音色, 聆听第一段专题 再随专题哼唱一次 聆听第二段专题再随这专题哼唱一次 回复问题 再听第二乐段 回复问题 完整地听全曲边听边看书本上插图 复听全曲, 边听边用节奏乐器伴奏。 设境 复习 尤其注意“567” 以巩固“5、 7”高音听觉 这既是加强识谱训练, 又是听便校对 激励学生勇于尝试自己视唱 节奏复杂有难度, 所以采取听唱法学唱 唱、 演、 伴奏 多听多感受 结合问题来欣赏 总结能力培养 观察力与模仿力培养 课后反思 课 题 《歌唱春天来了》 课 时 第 课时 总节数 教 学 目 标 知识 认识低音“5 6 7”, 掌握“5-5”八个音音高与唱名唱好《歌唱春天来了》, 并试用“5-5”八个音即兴创作4小节曲调, 唱自己歌。 情感 在感受、 体验认为题材作品基础上, 进行即兴创作演出活动, 以表示我们一片爱心 关键 歌曲《歌唱春天来了》节奏音程跳动大所以视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