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曲线巷道的施工放样.docx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949333 上传时间:2024-04-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0.48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曲线巷道的施工放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曲线巷道的施工放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曲线巷道的施工、放样 在矿山生产中特别是井下运输巷道中,由于转弯和岔道多,根据生产运输的需要,设计了许多的曲线巷道,其曲线是根据矿车行驶速度及矿车轴距等因素而设定的圆曲线巷道;半径一般在10~25米。 由于曲线巷道的起点、终点、曲线半径和转角(曲线中心角)均是设计中给定,但所设弯道处或是实体或是空间窄小,无法利用已给半径和转角标出圆的中心点,就无法给出曲线巷道弯曲的中心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只能在小范围内以直代曲,即用分段的弦线来代替分段的圆弧线,用内接多边形来代替整个圆曲线,并实地标设这些弦线来指示巷道中的掘进方向。 在实际工作中,用弦线来代替圆弧,首先要确定合理的弦长,因为如果弦长太短,则中线转折点太多,因而增加了测量工作,并将更多地占用掘进时间,影响掘进速度,如果太长又会造成弦距帮太近,施工掌握困难,导致弦的两端不能通视,因此,在工作中,当直线巷道掘进到曲线部分时,应根据直线巷道的设计长度,正确地标定出曲线起点位置,然后按导线设计中预先算得的转角B和弦长L来标定曲线巷道的中线方向。 首先根据设计弯道所给曲线起点、终点、半径及转向角(中心角)和巷道宽度在室内确定在此曲线上应选几个导线点。绘好一张比例尺为1:100的图,从图上确定划分方案,使转折点尽量少,弦两端能通视,又便于施工掌握。见图1。 根据已给弯道设计数据的始点、终点、转向角B=165045′,半径R=15米,曲线长K=43.393米,巷道宽度S=3米所绘的图纸。 (图1) 1、首先在图上根据确定合理弦长的要求,确定在此曲线上应选几个导线点。 根据等分数公式: 计算出等分角。 于是得≈51.6°。 根据转向角和等分角计算分段比值。n==≈3.2,所以取n=4,也就是在这个曲线上应选三个等分点,四条导线边。 2、确定导线的边长和水平角(即标定数据)曲线部分,如图1所示,曲线起点和终点上的水平角相等,都是 在各分点上的水平角也相等,都是。 。 曲线上的导线边长L(即等分的弦长)为:;式中:L为弦长;R为半径;为中心角;n为曲线等分个数设标定内角,则曲线起点和终点上的水平角为: 。 曲线内各等分点上的水平角为:。 计算各条边的方位角: αA1=α起+β1±180°=α起+159°16′52″。 α12=αA1+β2±180°=αA1+138°33′45″。 等分的弦长L为: 3、计算出弦长和转角等要素之后,即可到实地进行标设。 在已知点M安置仪器,按设计定出A点;仪器置A点,按计算得αA1放A-1方位;依此类据估计推放其它各条边。 在标定弦线的同时,为确保巷道规格,还要按边距数值用垂直法标出弦线与巷道两帮的位置。为此应作出曲线巷道1:50或1:100的大样图(如图2),图上绘出巷道两帮与弦的相对位置,在弦上每隔一米作弦的垂线,然后在图上直接量出每个垂足到两帮的距离,即得各位置的边距数值,以此指导和检查掘进的巷道断面规格的正确性。 (图2) 现场标设方法有三种:第一采用经纬仪法;第二罗盘法;第三钢卷尺法三种。 (1)、经纬仪法: 见图1,当巷道从直线巷道掘进到起点以后,先标定出该点。在A点安置经纬仪,后视中心线点M,拨转角即得曲线第一弦线A1方向,倒转望远镜,在顶板上标出1′点,用1′A指示A-1段的掘进方向,当A点掘进到1点位置后,再置经纬仪于A点,拨转角,用钢尺由A点量取弦长L,标出1点,然后将仪器安置于1点拨转角倒镜在顶板上定出2′点,用2′1来指示1-2段的掘进方向,余此类推。 (2)、罗盘法: 此法只能用于无铁磁物质影响的次要巷道,先根据计算的转角求出弦的方位角,并换算成磁方位角,然后进行实地标设。 (3)、卷尺法: (图3) 见图3,当巷道由M点掘进到A点,并标出该点后,为了给出A1方向,可从A点沿M方向量取L米(一般取2米)得P点,以A点及P点为圆心分别以L和dA为半径,用线交法交1′点,其中 将1′点在顶板固定,则1′A即为A1弦的方向,待掘进1点后,按弦长定出1点,再按同样方法标设出1—2的方向,此时: 以此类推,这种标设方法标定精度较低,所取弦长不易太长,一般用于次要巷道的标设。 以上论述,仅以弦线代替分段的圆弧线来论述了弯道现场标定,是现场工作积累的经验。当然还有其它更好的方法,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摸索、探讨。对于精度计算和误差分析,因距离比较近没有考虑。 六年级下册语文培优测试卷(一) 第一部分:词语积累与运用 一、将下列句中画线的俗语换成一个意义相当的四字成语。 1、人家又没有明确是说你,你去解释,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 2、他的结局,对于那种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人,也是一个极好地教训。( ) 3、再不动动脑子,还是这样干下去,肯定是井里打水往河里倒。( ) 4、让我这个大老粗在这么多人面前作报告,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 ) 二、将成语补充完整。 只许州官放火,( ) 以其人之道,(             ) 千里之行(          ) (            ),死而后已 (               ),路人皆知 天下兴亡,(           ) 三: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如果不是秋风将种子吹下茎秆,那种子不是要被酷寒所冻僵吗?是秋风,把叶子介绍给根须,使它找到了_______生命的母体;是秋风,把种子藏进了厚实的泥土,使它有了一个_______春天的温床;是秋风,把果实领进了一个个温暖的家,使它_______了生命的胚胎。 A.延伸 萌生 保持 B。延续 萌动 保持 C.延续 萌生 保存 D。延伸 萌动 保存 四、下列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提高认识 价钱便宜 解决疑难 保卫公物 B. 反映情况 身体强大 发扬风格 灌溉稻田 C. 发现问题 远大理想 参观演出 改正错误 D. 改善生活 天气晴朗 安排工作 工作认真 五、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反义词。 (1)春天对( )正如秋天对( ) (2)简单对( )正如复杂对( ) (3)详细对( )正如简略对( ) (4)( )对湖水正如( )对海洋。 (5)保护环境是( )的,破坏环境是( )的。 第二部分 阅读部分 梦结束的地方 有人做过统计,迄今为止,大约有五百人成功地等上了珠穆朗玛峰顶,亦大约有五百人在攀登过程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无论这个统计数字属实与否,都不折不扣地表明,攀登珠穆朗玛峰生死系于一线,代价极其残酷。 因攀登珠穆朗玛峰而遇难的勇士净庚华去世后,笔者走进他的独居,目睹的是一个痴迷登山者的世界:墙上贴满了登山明星的照片、珠峰风景画、挂满了登山爪、登山靴、滑雪杆。他用13年的漫长岁月做准备,为此放弃了婚烟,离开了心爱的女儿,甚至不惜失去性命。 无限风光,唯有触天者才领略得到吧!一位朋友成功地登上了海拔6400米的一座山峰,我问他,那种高处不胜寒的峰巅之感一定惊魂动魄吧?没有一丝尘埃的繁星,广袤深邃如宝石样的天宇,还有洁白无暇的冰雪,一定让人的肺腑都透明了!朋友却一本正经地摇头道:“完全不是这样的,冰天雪地的山头上能有什么吸引力?天幕、繁星、晶莹的冰雪,那是使人塑造的仙境。当时的情形根本不浪漫,巨大的风裹着彻骨风寒,满眼白茫茫的,就这些。” 真就这些,这么令人失望吗?答案如此肯定。那么,为什么要登山呢?不要命地登那么高的山,想证明什么?英雄气概?挑战极限的能力?我费解而又焦急地望着朋友。朋友悠悠地说:“那一刻,我只觉得一颗心从喉咙里咯噔一下子回到胸膛里去了,就像做了个痛苦而又漫长的梦,我终于可以释怀了。” 那是梦结束的地方,高耸入云。这梦扯着生命的脚步,一路跋涉,万水千山,赴汤蹈火。( )那座山叫什么名字,在地壳上,在实验室中,( )在书本里,( )充满了诱惑。 明白了吗?生命原来是梦想的一架梯子,可以一直延伸到梦想成真的那一刻,只要你永不放弃。 1.“梦结束的地方”指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第五自然段括号处选择恰当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 还是 那 B.即使 只要 就、 C.如果 那么 就 D.无论 还是 都 3.第三自然段,朋友说“当时的情形根本就不浪漫”。这里的“浪漫”指(用原文里的话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说“不浪漫”的原因是(用原文句子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4自然段中,朋友说:“我终于可以释怀了。”这里的“释怀”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终于可以释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第6自然段与文题“梦结束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关系,在文中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的理想是什么?你怎么实现它?(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穿透灵魂的微笑 非洲的一座火山爆发了,随之而来的泥石流狂泻而下,迅速扑向座落在山脚下不远处的一个小山庄。农舍、良田、树木,一切的一切都没有躲过被冲毁的(劫难 困难)。 滚滚而来的泥石流惊醒了睡梦中的一个十四岁的小女孩。流进屋内的泥石流已上升到她的颈部。小女孩只露出双臂、颈和头部。及时赶来的营救人员围着她一筹莫展。因为对遍体鳞伤的她来讲,每一次拉扯无疑是一种更大的(伤害 危害)。此刻房屋早已倒塌,她的双亲也被泥石流夺去生命,她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 当记者把摄像机对准她时,她始终没有叫一个“疼”字,而是咬着牙微笑着,不停地向营救人员挥手致谢,两臂做出表示胜利的“V”字形。她(坚信 相信)政府派来的营救人员一定能够救她。可是,营救人员倾尽全力也没能从固若金汤的泥石流中救出她。小女孩始终微笑着挥着手一点一点地被泥石流(淹没 掩盖)。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脸上流露着微笑,手臂一直保持着“V”字形。那一刻仿佛漫长如一个世纪,在场的人含泪目睹了这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世界静极,只见灵魂独舞。 死神(          )可以夺去人的生命,(        )永远夺不去生死关头那“V”字所蕴含的信念和精神!常常在生命边缘蕴含着震撼世界的力量,让人生所有的苦难如轻烟般飘散。 世界上最坚硬不屈的就是那在苦难中的微笑着、痛苦着、高扬信念旗帜的灵魂。 1、 在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词。 2、 在“(      )”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写近义词:蕴含(    ) 震撼(    ) 一筹莫展(  ) 遍体鳞伤 (    ) 4、“V”字形代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是怎么理解“世界静极,只见灵魂独舞”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再读一读题目,思考:为什么说小女孩的微笑是“穿透灵魂”的呢?请写一写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穿透灵魂的微笑》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请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作文积累与运用 题目:我与_______的较量。 友情提示:生活与学习中经常有较量,有的是明的,有的是暗的,有时与人,有时与物……请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一篇作文,字数在500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