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曲线巷道的施工、放样在矿山生产中特别是井下运输巷道中,由于转弯和岔道多,根据生产运输的需要,设计了许多的曲线巷道,其曲线是根据矿车行驶速度及矿车轴距等因素而设定的圆曲线巷道;半径一般在1025米。由于曲线巷道的起点、终点、曲线半径和转角(曲线中心角)均是设计中给定,但所设弯道处或是实体或是空间窄小,无法利用已给半径和转角标出圆的中心点,就无法给出曲线巷道弯曲的中心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只能在小范围内以直代曲,即用分段的弦线来代替分段的圆弧线,用内接多边形来代替整个圆曲线,并实地标设这些弦线来指示巷道中的掘进方向。在实际工作中,用弦线来代替圆弧,首先要确定合理的弦长,因为如果弦长太短,则中线转
2、折点太多,因而增加了测量工作,并将更多地占用掘进时间,影响掘进速度,如果太长又会造成弦距帮太近,施工掌握困难,导致弦的两端不能通视,因此,在工作中,当直线巷道掘进到曲线部分时,应根据直线巷道的设计长度,正确地标定出曲线起点位置,然后按导线设计中预先算得的转角B和弦长L来标定曲线巷道的中线方向。首先根据设计弯道所给曲线起点、终点、半径及转向角(中心角)和巷道宽度在室内确定在此曲线上应选几个导线点。绘好一张比例尺为1:100的图,从图上确定划分方案,使转折点尽量少,弦两端能通视,又便于施工掌握。见图1。根据已给弯道设计数据的始点、终点、转向角B=165045,半径R=15米,曲线长K=43.393
3、米,巷道宽度S=3米所绘的图纸。(图1)1、首先在图上根据确定合理弦长的要求,确定在此曲线上应选几个导线点。根据等分数公式: 计算出等分角。于是得51.6。根据转向角和等分角计算分段比值。n=3.2,所以取n=4,也就是在这个曲线上应选三个等分点,四条导线边。2、确定导线的边长和水平角(即标定数据)曲线部分,如图1所示,曲线起点和终点上的水平角相等,都是在各分点上的水平角也相等,都是。曲线上的导线边长L(即等分的弦长)为:;式中:L为弦长;R为半径;为中心角;n为曲线等分个数设标定内角,则曲线起点和终点上的水平角为:。曲线内各等分点上的水平角为:。计算各条边的方位角:A1=起+1180=起+1
4、591652。12=A1+2180=A1+1383345。等分的弦长L为:3、计算出弦长和转角等要素之后,即可到实地进行标设。在已知点M安置仪器,按设计定出A点;仪器置A点,按计算得A1放A-1方位;依此类据估计推放其它各条边。在标定弦线的同时,为确保巷道规格,还要按边距数值用垂直法标出弦线与巷道两帮的位置。为此应作出曲线巷道1:50或1:100的大样图(如图2),图上绘出巷道两帮与弦的相对位置,在弦上每隔一米作弦的垂线,然后在图上直接量出每个垂足到两帮的距离,即得各位置的边距数值,以此指导和检查掘进的巷道断面规格的正确性。(图2)现场标设方法有三种:第一采用经纬仪法;第二罗盘法;第三钢卷尺法
5、三种。(1)、经纬仪法:见图1,当巷道从直线巷道掘进到起点以后,先标定出该点。在A点安置经纬仪,后视中心线点M,拨转角即得曲线第一弦线A1方向,倒转望远镜,在顶板上标出1点,用1A指示A-1段的掘进方向,当A点掘进到1点位置后,再置经纬仪于A点,拨转角,用钢尺由A点量取弦长L,标出1点,然后将仪器安置于1点拨转角倒镜在顶板上定出2点,用21来指示1-2段的掘进方向,余此类推。(2)、罗盘法:此法只能用于无铁磁物质影响的次要巷道,先根据计算的转角求出弦的方位角,并换算成磁方位角,然后进行实地标设。(3)、卷尺法:(图3) 见图3,当巷道由M点掘进到A点,并标出该点后,为了给出A1方向,可从A点沿
6、M方向量取L米(一般取2米)得P点,以A点及P点为圆心分别以L和dA为半径,用线交法交1点,其中 将1点在顶板固定,则1A即为A1弦的方向,待掘进1点后,按弦长定出1点,再按同样方法标设出12的方向,此时:以此类推,这种标设方法标定精度较低,所取弦长不易太长,一般用于次要巷道的标设。以上论述,仅以弦线代替分段的圆弧线来论述了弯道现场标定,是现场工作积累的经验。当然还有其它更好的方法,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摸索、探讨。对于精度计算和误差分析,因距离比较近没有考虑。六年级下册语文培优测试卷(一)第一部分:词语积累与运用一、将下列句中画线的俗语换成一个意义相当的四字成语。1、人家又没有明确是说你,你去
7、解释,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2、他的结局,对于那种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人,也是一个极好地教训。( )3、再不动动脑子,还是这样干下去,肯定是井里打水往河里倒。( )4、让我这个大老粗在这么多人面前作报告,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 )二、将成语补充完整。只许州官放火,( )以其人之道,()千里之行()(),死而后已(),路人皆知天下兴亡,()三: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如果不是秋风将种子吹下茎秆,那种子不是要被酷寒所冻僵吗?是秋风,把叶子介绍给根须,使它找到了_生命的母体;是秋风,把种子藏进了厚实的泥土,使它有了一个_春天的温床;是秋风,把果实领进了一个个温暖的家,使
8、它_了生命的胚胎。 A延伸 萌生 保持 B。延续 萌动 保持 C延续 萌生 保存 D。延伸 萌动 保存 四、下列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提高认识 价钱便宜 解决疑难 保卫公物B反映情况 身体强大 发扬风格 灌溉稻田C发现问题 远大理想 参观演出 改正错误D改善生活 天气晴朗 安排工作 工作认真五、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反义词。(1)春天对( )正如秋天对( )(2)简单对( )正如复杂对( )(3)详细对( )正如简略对( )(4)( )对湖水正如( )对海洋。(5)保护环境是( )的,破坏环境是( )的。第二部分 阅读部分 梦结束的地方 有人做过统计,迄今为止,大约有五百人成功地等上了珠
9、穆朗玛峰顶,亦大约有五百人在攀登过程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无论这个统计数字属实与否,都不折不扣地表明,攀登珠穆朗玛峰生死系于一线,代价极其残酷。 因攀登珠穆朗玛峰而遇难的勇士净庚华去世后,笔者走进他的独居,目睹的是一个痴迷登山者的世界:墙上贴满了登山明星的照片、珠峰风景画、挂满了登山爪、登山靴、滑雪杆。他用13年的漫长岁月做准备,为此放弃了婚烟,离开了心爱的女儿,甚至不惜失去性命。 无限风光,唯有触天者才领略得到吧!一位朋友成功地登上了海拔6400米的一座山峰,我问他,那种高处不胜寒的峰巅之感一定惊魂动魄吧?没有一丝尘埃的繁星,广袤深邃如宝石样的天宇,还有洁白无暇的冰雪,一定让人的肺腑都透明了!
10、朋友却一本正经地摇头道:“完全不是这样的,冰天雪地的山头上能有什么吸引力?天幕、繁星、晶莹的冰雪,那是使人塑造的仙境。当时的情形根本不浪漫,巨大的风裹着彻骨风寒,满眼白茫茫的,就这些。” 真就这些,这么令人失望吗?答案如此肯定。那么,为什么要登山呢?不要命地登那么高的山,想证明什么?英雄气概?挑战极限的能力?我费解而又焦急地望着朋友。朋友悠悠地说:“那一刻,我只觉得一颗心从喉咙里咯噔一下子回到胸膛里去了,就像做了个痛苦而又漫长的梦,我终于可以释怀了。” 那是梦结束的地方,高耸入云。这梦扯着生命的脚步,一路跋涉,万水千山,赴汤蹈火。( )那座山叫什么名字,在地壳上,在实验室中,( )在书本里,(
11、 )充满了诱惑。 明白了吗?生命原来是梦想的一架梯子,可以一直延伸到梦想成真的那一刻,只要你永不放弃。1.“梦结束的地方”指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_2.给第五自然段括号处选择恰当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 还是 那 B.即使 只要 就、C.如果 那么 就 D.无论 还是 都3.第三自然段,朋友说“当时的情形根本就不浪漫”。这里的“浪漫”指(用原文里的话来回答)_。他说“不浪漫”的原因是(用原文句子来回答)_。4.第4自然段中,朋友说:“我终于可以释怀了。”这里的“释怀”的意思是_。他“终于可以释怀的原因是_。5.短文第6自然段与文题“梦结束的地方“是_关系,在文中起的作用是_
12、。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是_。6.你的理想是什么?你怎么实现它?(3分)_穿透灵魂的微笑非洲的一座火山爆发了,随之而来的泥石流狂泻而下,迅速扑向座落在山脚下不远处的一个小山庄。农舍、良田、树木,一切的一切都没有躲过被冲毁的(劫难 困难)。 滚滚而来的泥石流惊醒了睡梦中的一个十四岁的小女孩。流进屋内的泥石流已上升到她的颈部。小女孩只露出双臂、颈和头部。及时赶来的营救人员围着她一筹莫展。因为对遍体鳞伤的她来讲,每一次拉扯无疑是一种更大的(伤害 危害)。此刻房屋早已倒塌,她的双亲也被泥石流夺去生命,她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 当记者把摄像机对准她时,她始终没有叫一个“疼”字,而是咬着牙微笑着,不停地
13、向营救人员挥手致谢,两臂做出表示胜利的“V”字形。她(坚信 相信)政府派来的营救人员一定能够救她。可是,营救人员倾尽全力也没能从固若金汤的泥石流中救出她。小女孩始终微笑着挥着手一点一点地被泥石流(淹没 掩盖)。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脸上流露着微笑,手臂一直保持着“V”字形。那一刻仿佛漫长如一个世纪,在场的人含泪目睹了这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世界静极,只见灵魂独舞。 死神( )可以夺去人的生命,( )永远夺不去生死关头那“V”字所蕴含的信念和精神!常常在生命边缘蕴含着震撼世界的力量,让人生所有的苦难如轻烟般飘散。 世界上最坚硬不屈的就是那在苦难中的微笑着、痛苦着、高扬信念旗帜的灵魂。1、 在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词。2、 在“( )”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3、写近义词:蕴含( ) 震撼( ) 一筹莫展( ) 遍体鳞伤 ( )4、“V”字形代表_,“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是指_5、你是怎么理解“世界静极,只见灵魂独舞”这句话的? _6、请再读一读题目,思考:为什么说小女孩的微笑是“穿透灵魂”的呢?请写一写你的理解:_7、读了穿透灵魂的微笑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请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_第三部分:作文积累与运用题目:我与_的较量。友情提示:生活与学习中经常有较量,有的是明的,有的是暗的,有时与人,有时与物请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一篇作文,字数在50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