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测量监理细则2.docx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949308 上传时间:2024-04-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71.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监理细则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测量监理细则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测量监理细则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测量监理细则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测量监理细则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目 录第1章 工程概况1第2章 测量监理依据3第3章 测量监理细则43.1 测量工作内容及测量监理目标43.1.1 全线测量工作内容43.1.2 测量监理目标43.2 监理程序53.3 施工准备阶段的测量监理实施细则73.4 地上控制测量监理实施细则73.5 车站施工测量监理实施93.5.1 测量监理目标93.5.2 施工开挖施工测量93.5.3 主体结构施工测量93.5.4 附属结构施工测量103.5.5车站施工测量监理方法103.6 联系测量监理实施细则103.7 地下施工控制测量133.8 盾构掘进测量监理实施细则143.9 变形测量监理实施细则153.10 竣工测量监理实施细则17第1

2、章 工程概况广州市珠江新城核心区市政交通项目旅客自动输送系统土建3标段由赤岗塔站及赤岗塔站广州歌剧院盾构区间(隧道里程为:YCK0+193.426YCK1+005.518,双线全长1624.319m)组成;本工程包括1个车站、1个盾构区间、2个泵房、4个洞门。根据业主及投标设计要求,赤岗塔站采用明挖法施工,区间隧道主要采用盾构法施工,泵房采用矿山法施工。本标段主要工程内容及里程见表1-1。 工程内容及里程表 表1-1工 程 名 称 里 程长 度(m)施工方法备 注赤岗塔站YCK13+639.671YCK14+822.847128.7明挖法车站宽24.135m赤岗塔站广州歌剧院区间YCK0+19

3、3.426YCK1+005.518812.092工程内容1盾构段YCK0+193.426YCK1+005.518812.092盾构法2泵房YCK0+423,YCK0+926.5矿山法3洞门 YCK0+193.426,YCK1+005.518YCK1+005.6534个本工程分赤岗塔站及赤岗塔广州歌剧院盾构区间隧道二大部分组成。赤岗塔站位于赤岗塔北侧,三号线赤岗塔站东侧,电视观光塔西侧,与三号线赤岗塔站换乘;广州歌剧院吊出井位于珠江新城核心区域,于广州市第二少年宫东侧及广州图书馆西侧。结构型式:1、赤岗塔站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车站结构为二层箱形框架结构,包括站厅层及站台层。车站外包长度128.7

4、m,内包长度125.5m,外包总高度15.19m;围护结构为800mm厚地下连续墙,支护为1道钢筋砼支撑、2道钢支撑及1道钢管换撑。2、盾构隧道盾构区间圆形隧道外径为6000mm,内径5400mm,管片厚度300mm,管片宽度1500mm,分块数为6块。管片由一块封顶块、两块邻接块、三块标准块构成,环间采用错缝拼装。管片混凝土等级为C50,抗渗等级S12。3、泵房4、洞门洞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S12。通过部分结构配筋将二衬预埋钢环与管片上的预埋钢板焊接起来,使车站结构和隧道结构连为一体,以增加洞门结构的整体性。本工程分两部施工:赤岗塔车站土建工程和盾构区间土建工程。第2章 测

5、量监理依据测量监理依据:1、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3、城市测量规范CJJ8-85;4、铁路测量技术规则TGJ101-85;5、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GB12897-19916、城市变形测量规范CJJ7-19997、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8、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CH2001-92;9、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10、本工程初步设计;11、委托监理服务合同;12、工程承包合同;13、广州市轨道交通施工测量管理细则(第二版);14、本工程监理规划;本细则为一般情况下的管理规定,如

6、果业主或当地政府有其他特殊规定时,按其规定和要求执行。第3章 测量监理细则3.1 测量工作内容及测量监理目标3.1.1 全线测量工作内容地下工程测量是一项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影响很大的专业性技术强的工作,它贯穿于整个工程的全过程。在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中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地面控制测量、地上地下联系测量、盾构掘进施工测量、地下控制测量、贯通测量、施工过程中的变形监测及竣工测量等。3.1.2 测量监理目标1、确保全线按设计要求准确就位,在线路上不产生由于施工控制测量、放样测量的误差而引起修改线路设计。2、质量指标:在任何贯通面上,地下测量控制网的贯通中误差,横向不超过50mm,竖向不超过25mm。3

7、、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杜绝重大测量质量事故的发生,各承包商确保不因测量工作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4、鉴于以上工作特点,为确保工程的顺利施工并达到业主的预期目的,确保以上监理目标的顺利实现,为此测量监理工作中应采取以下质量控制措施:(1)加强测量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必须制定完整可行的工序管理流程,明确各工序的质量责任,保证工序产品质量,上道工序产品不合格不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强化作业现场管理,在关键工序点,重点工序设置必要的质量控制点,实施现场检查。作业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做好质量记录。(2)执行质量负责人制度,质量负责人对作业全过程实施质量监督,对测量产品质量负全责,并有权行使“质量一票否决

8、权”。(3)坚持“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严格过程检查和最终检查。对验收中不合格产品坚决返工,并及时对质量进行跟踪,做出质量记录,产品返工完成后要进行二次验收。(4)树立规范意识,测量工作要规范化、标准化。(5)建立完善的施工测量交接制度。业主交付的测量成果(桩、点和资料),施工单位使用前必须进行复查,并采取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控制点遭到人为破坏。其它各测点的原始记录各施测单位必须妥为保存,以备必要时监理对有问题的点及数据进行抽检。(6)监理部由测量工程师主管测量监理工作,测量中重大事情的处理,必须有主管到场,并对处理意见签字认可后方能执行。(7)配备足够的仪器设备,各种仪器设备的精度必

9、须满足测量规范的要求,所使用的仪器必须有有效的检验合格证书。(8)监理部将协助业主定期召开施工测量技术会议,结合现场情况进行技术总结和交流;经常开展测量先进经验、先进方法的推广活动,使测量生产不断发展,测量质量不断提高。3.2 监理程序测量监理过程中,将按以下监理程序对整个盾构区间土建工程实施全过程监理。按 承包商按批准的测量方案实施工程师是否批准承包商编制测量方案报工程师审批是否承包商对方案进行修改与完善成果经自检后报工程师审核是否工程师审查是否合格承包商对成果进行修测、补充与完善成果上报业主审查业主测量队复测是否合格是否进入下一道工序图3.2-1 测量监理程序流程图3.3 施工准备阶段的测

10、量监理实施细则1、测量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承包商质保体系的完善程度,在施工准备阶段,测量监理的重点是对各承包商的质保体系、测量多级复核制度的落实情况、测量技术人员、设备、施测方案的设计等方面进行重点监控,以确保监理总目标的实现。2、为确保本工程隧道顺利贯通,承包商必须根据本项目的工程特点与实际情况,事先编制测量技术设计方案,其主要内容包括:控制网的布设,仪器的选用,观测方法的确定,测量精度的分析预估,保证质量的方法及措施等方面。3、本工程施工过程中,承包商须提交的专题测量方案主要有:控制网的复测与加密方案,各子项的定位测量方案,深基坑的施工监测方案,地表沉降变形监测方案,地上地下联系测量

11、方案,地下导线的布设方案,盾构机姿态、管片姿态人工监测方案,盾构机自动导向系统的人工监测方案,贯通测量方案,竣工测量方案等。4、监理方法:(1)审核承包商测量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和质量保证的组织机构是否完善;(2)审核承包商测量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制度是否健全;(3)审核承包商测量技术负责人的技术资格条件是否具备;(4)审核承包商拟投入的测量仪器及设备是否满足本工程的需要;(5)审核承包商投入本工程的测量仪器及设备的检定情况;(6)审核承包商提交的测量技术方案是否达到了工程要求,并报业主审定与备案。3.4 地上控制测量监理实施细则1、地面控制测量工作主要包括复测业主移交的GPS控制点、精密导线点、

12、精密水准点,布设为满足工程需要而加密的施工控制网,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定线测量及专项调查与测绘。2、工程开工前,业主应向相关承包商和驻地监理工程师提供首级控制网点,各方签署交接桩文件纪要。承包商接桩后,必须对首级控制网进行复测和对桩点进行保护,复测情况及保护措施报告须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并于接桩后15天内上报给业主审定。3、地面首级控制网检测无误后,承包商应根据检测的控制点再进行施工专用控制网的布设,以保证施工测量及隧道贯通测量的顺利进行,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分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林工:重点看看下面的红色序号,我怕改错了;你最后改好后,我再弄目录)(1)平面控制网的加密1)业主移交提供的首级

13、控制点的密度与数量并不一定能满足施工的需要,为了施工的便利,承包商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布设施工加密控制网,以满足施工放样、隧道贯通测量等测量工作的需要。2)施工平面控制网的等级及技术要求应根据设计文件及测量规范确定,一般应按照精密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执行,精密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见下表所示(表3.4-1):表3.4-1平均边长(m)导线总长度(km)每边测距中误差(mm)测距相对中误差测角中误差(”)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全长相对闭合差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mm)级全站仪级全站仪3503561/600002.5461/350008注:n为导线的角度个数;全站仪的分级标准见下表(表3.4-2):表

14、3.4-2级 别测角中误差(”)测距中误差(mm)11+110-6D23+210-6D65+510-6D注:表中D是测距的边长,以km为单位。3)导线应沿线路方向布设,并应采用附合导线或多个结点的导线网形式。4) 精密导线测距边在进行严密平差前应根据规范要求进行高程归化和高斯投影改化,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严密平差,并按规定进行精度评定。(2)施工高程控制网的加密1)在对业主提供的首级高程控制点进行复核的同时,承包商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沿线路走向布设施工专用高程控制网。施工专用高程控制网应布设成附合路线、闭合路线或结点网,高程控制点必须布设在沉降影响区域以外且能长久保存的地方。2)施工专用高程控制

15、网应采用城市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其路线高程闭合差应在mm(L为线路长度,以km计)之内,并采用严密平差法进行平差。3)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对控制网进行复测。4、监理方法:(1)参与业主主持的对承包商进行交接控制点的工作,并签署交接桩文件纪要。(2)审核承包商的首级控制点复测方案、作业过程及复测成果,检查承包商对控制点的保护措施。(3)审查承包商的加密控制测量方案,跟踪承包商的测量过程,根据承包商外业观测记录计算复核控制测量测角、测距、高差测量精度,抽检控制点的测量数据,检查加密点的成果资料,并报业主审定与复测。(4)审查承包商的线路地面定线测量方案,复核与抽检线路中线点的数据及放样精度。(

16、5)审查承包商对线路沿线的专项调查与测绘作业方案,抽检地下管线、重要建筑物的调查情况。(6)审核承包商提交的地面测量成果资料,并报业主审定与复测。3.5 车站施工测量监理实施 根据施工特点,车站施工测量应包括:基坑围护结构施工测量,施工开挖施工测量,主体结构施工测量,附属结构施工测量等,其具体监理实施方法分别如下。3.5.1基坑围护结构施工测量 采用地下连续墙围护基坑时,其施工测量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地下连续墙的地面中心线应依据精密导线点或加密点进行放样,放样误差应在5mm之内;2、 内外导墙应平行于地下连续墙中线,其放样允许误差为5mm;3、 连续墙槽施工中应测量其深度、宽度和铅垂

17、度;4、 连续墙竣工后,应测定其实际中心位置和设计中心线的偏差,偏差值应小于30mm。3.5.2施工开挖施工测量 采用自然边坡的基坑,其施工测量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 根据设计图纸,其边坡线位置放样允许误差为50mm;2、当连续墙及其冠梁施工完成后,即将基坑轴线及线路中线设放到冠梁上,随时指导开挖,检查宽度和深度,其放样误差控制在5,其中各轴线间应相互检测,轴线误差为3mm;3、基坑开挖至底部后,应采用附合路线形式将线路中线引测到基坑底部;基底线路中线纵向允许误差为10,横向允许误差为5mm。3.5.3主体结构施工测量当基坑开挖至设计深度,将平面及高程控制点传递到基坑后,以这些控制点作依

18、据,设放线路中线及各轴线和高程点于基坑四面的墙上,再以这些控制点指导各项施工。施工放样主要有:墙板边线,梁、柱中线及预埋件位置。1、结构底板绑扎钢筋前,依据线路中线,在底板垫层上标定出钢筋摆放位置,放线允许误差为10。2、结构边、中墙模板支立前,按设计要求,依据线路中线放出边墙内侧和中墙中心线,放样偏差控制在10。3、顶(中)模板安装过程中,将线路中线点和顶板宽度测设在模板上,并测量模板高程,其高程测量误差控制在+100之内,中线测量误差控制为10,宽度测量误差控制在1510之内。4、梁柱中线放样。根据线路中线和轴线控制点,用经纬仪或全站仪,把梁柱中线放样到实地上,并检查其施工误差,放样误差为

19、10。5、预埋件位置放样。先按图纸算出预埋件的平面位置,然后根据线路中线和轴线控制点,用经纬仪或全站仪,把坐标设放到实地上。其精度控制为5。3.5.4 附属结构施工测量附属结构放样包括:钻孔桩中线放样,开挖轴线放样,结构中线放样,变形缝位置放样等。其方法和精度与主体结构施工放样相同。3.5.5 车站施工测量监理方法1、 审核明挖区间施工过程中施工放线报验单,复核墙板边线,梁、柱中线及预埋件的平面位置及标高等;2、 审核车站包括盾构区间的始发井、泵房、洞门的施工放线报验单,复核梁、柱、板、边墙、预留孔洞、轴线等的平面位置及标高等;3、 地下车站地下导线及水准在施工完第一块底板后、至整个车站长度的

20、1/2处及车站底板结构完工时进行检测;暗挖车站参照矿山法区间执行;4、 明挖区间地下导线及水准在施工完第一块底板后、至整个车站长度的1/2处及车站底板结构完工时进行检测;暗挖车站参照矿山法区间执行;5、 地面车站地面加密控制点或百米桩中线点进行检测。3.6 联系测量监理实施细则本盾构区间,联系测量的主要内容有地面趋近导线测量、趋近水准测量、竖井定向及高程传递测量、地下趋近导线测量及地下趋近水准测量等工作。1、趋近导线及趋近水准测量(1)地面趋近导线及趋近水准应附合在高等级控制点上。近井点应与GPS点或高等级控制点通视,并应使定向具有最有利图形。(2)趋近导线应参照如前所述的精密导线测量的技术要

21、求进行施测,并进行严密平差,地面趋近导线全长不应超过350m,近井点的点位中误差应小于10mm,相邻两导线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应小于8mm。(3)趋近水准应参照城市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施测,其近井水准附合或闭合路线的闭合差应小于mm(L为线路长度,以km计)。2、定向测量定向测量的方法主要有:铅垂仪、陀螺经纬仪联合定向法;联系三角形定向法;导线定向法及钻孔定向法。(1)铅垂仪、陀螺经纬仪联合定向法1)采用此法进行定向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应采用级以上全站仪,其标称精度不应低于2”,3mm+210-6D;陀螺经纬仪一次定向精度应小于20”; 铅垂仪投点中误差应在3mm以内;全站仪测定铅垂仪纵轴

22、坐标的中误差应在3mm以内;从地面近井点通过竖井定向,传递到地下近井点的坐标相对地面近井点的允许误差应10mm以内。2)铅垂仪投点时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铅垂仪的支承台(架)与观测台应严格分离,互不影响作业;铅垂仪的基座或旋转纵轴应与棱镜旋转纵轴同轴,其偏心误差应小于0.2mm;全站仪独立三测回测定铅垂仪的纵轴坐标互差应小于3mm。3)陀螺经纬仪定向方法应采用手动逆转点法、中天法等,也可采用半自动或全自动定向方法,定向时符合下列规定:独立三测回零位较差不应大于0.2格;当绝对零位偏移大于0.5格时,应进行零位校正,观测中零位读数大于0.2格时应进行零位改正;测前、测后各三测回测定的陀螺经纬仪两常

23、数平均值较差不应大于15”;三测回间的陀螺方位角较差不应大于25”;两条定向边陀螺方位角之差的角值与全站仪实测角较差应小于10”;每次独立三测回测定的陀螺方便角平均值较差应小于12”。独立三次定向陀螺方位角平均值中误差应小于8”。(2)联系三角形定向法每次联系三角形定向均应独立进行三次,取三次的平均值作为一次定向成果。1)井上、井下联系三角形应满足下列要求:两悬吊钢丝间距不应小于5m;联系三角形应尽量布设成伸展形状,角度d及e应接近于零,在任何情况下其定向角d都应小于3;b/a的数值应大约等于1.5;付递方向时应选择经过小角e的路线。2)系三角形边长测量应采用检定过的钢尺,读数时应估读至0.1

24、mm,每次应独立进行测量三测回,每测回往返三次读数,各测回较差在地面上应小0.5mm,在井下应小于1mm。地上与井下测量同一边的较差应小于2mm。3)角度观测应采用级以上全站仪或DJ2级光学经纬仪,用全圆测回法观测四测回,测角中误差应控制在4”以内。4)各测回测定的地下起始边方位角较差不应大于20”,方位角平均值中误差应控制在12”以内。(3)导线定向法1)从地面向地下采用导线测量的方法进行定向,其垂直角应小于30。2)导线定向时应采用具有双轴补偿功能的全站仪。当采用光学经纬仪进行定向时,应严格检查仪器横轴的倾斜误差,当横轴倾斜误差较大时,必须进行横轴倾斜改正,导线定向的距离必须进行对向观测。

25、3)导线定向测量应按照如前所述的精密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作业,定向边中误差应控制在8”以内。3、高程传递测量传递高程的测量方法有:悬垂钢尺法;水准测量法;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法。将地面上的高程传递到地下去时,必须先对地面上的近井水准点进行稳定性检查,确认其高程数据无误时,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1)悬垂钢尺法1)悬垂钢尺法传递高程,就是将检定过的钢尺一端悬挂在架子上,其零端放入竖井中,并在该端挂一重锤(一般为10kg),一台水准仪A安置在地面上,另一台水准仪安置于隧道中,两台水准仪同时进行观测,再经过计算,则可将地面上的高程数据传递至井下近井水准点。2)传递高程时,每次应独立观测三测回,每测回

26、应变换仪器高度,三测回所测得的地上、地下水准点的高差较差应小3mm。(2)水准测量法及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法1)当明挖施工或暗挖施工通过斜井进行高程传递测量时,可采用水准测量方法,或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其测量精度与地下施工控制水准测量相同。2)监理方法:审查承包商的联系测量施测方案,审核承包商的测量方法、测量仪器精度及预测误差是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并报业主审定与备案;旁站联系测量的全过程,审查承包商是否按批准的测量方案进行施测,施测时的操作方法是否规范,抽检测站点数据,并与承包商的原始数据进行比较,以此为依据对承包商的测量成果做出评价;检查承包商联系测量的计算方法及成果是否达到了设

27、计及规范要求;联系测量成果上报业主审定与复测。3.7 地下施工控制测量1、地下施工控制导线测量(1)当隧道掘进100150m时,应布设地下施工控制导线。(2)地下施工控制导线点应布设在隧道的两侧墙壁上,采用强制对中标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直线隧道应每100m左右布设一点,曲线隧道应每60m左右布设一点,以竖井定向建立的基线边为坐标和方位角起算依据。(3)地下施工控制导线测量应采用级以上全站仪进行测量,左、右角各测二测回,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较差应小于6”,边长往返观测各二测回,往返观测平均值较差应小于7mm。(4)施工控制导线最远点点位横向中误差应25mm以内。(5)每次延伸施工控制导线

28、测量前,应对已有的施工控制导线前三个点进行检测,选择稳定的施工控制导线点进行施工控制导线延伸测量。(6)地下施工控制导线在隧道贯通前最少应测量三次,重复测量的坐标值与原测量的坐标值较差应小于10mm。2、地下施工高程控制测量(1)地下施工高程控制测量应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进行施测,并应从地下趋近水准点开始起算。(2)监理方法:1)审查承包商提交的地下控制测量方案,审核方案中所采用的方法是否能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并报业主审定与备案;2)旁站承包商控制测量的全过程,检查承包商是否按批准的测量方案进行施测;3)复测地下控制点的数据,并以此为依据对承包商的地下控制测量成果做出评价;4)检查承包商的测量

29、成果是否达到了设计及规范的要求;5)地下控制测量成果报业主审定与复测。3.8 盾构掘进测量监理实施细则1、盾构法掘进隧道施工测量工作包括洞内施工导线测量、施工水准测量、隧道中线测量、盾构始发位置测量、盾构拼装测量、盾构姿态测量、衬砌环片测量及自动导向系统准确性的人工监测等。2、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盾构机掘进过程中隧道中线平面和高程位置的允许偏差均不能大于50mm。为控制盾构机的掘进方向,各盾构机均配备了一套自动导向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激光经纬仪、激光接收靶、控制箱、计算机及其它配套设备组成。3、该系统的主要工作原理:首先由固定在隧道上方的激光经纬仪(已根据后视参考点确定自身位置)发出的激光束被固

30、定在盾构机前体上方的激光接收靶接收到,根据激光束的照点位置,可以确定激光接收靶的水平位置和竖直位置,根据激光接收靶内的双轴测斜传感器,可以确定激光接收靶的俯仰角和滚转角,激光经纬仪可以测得其与激光接收靶的距离。以上数据随推进千斤顶和中折千斤顶的伸长值及盾尾与管片的形式显示在控制室的屏幕上,通过对盾构机当前位置和设计位置的综合比较,盾构机操作手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操作方法尽快且平缓地逼近设计线路。如此往复操作,就可以在每环的掘进中很好地控制住盾构机的掘进方向,使之与设计线路的偏差保持在较小的允许范围内。4、导向系统的控制和检测激光经纬仪第一次定位采用人工测量,随后的定位可由自动导向系统自己确定,激光

31、经纬仪与激光接收靶的距离一般为100200m,为了确保该自动导向系统的准确性,将利用人工测量对其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其主要测量内容为:(1)导向系统的正确性与精度复核,主要包括对导向系统中的TCA仪器和棱镜位置进行测量与复核。(2)盾构机掘进时的实时姿态测量。主要包括盾构机与线路中线的平面偏离值、高程偏离值、纵向坡度、横向旋转和切口里程的测量,各项测量误差应满足规范要求。(3)施工中对导向系统进行检核,保证初衬砌环的中心偏差和环片在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的姿态正确。(4)施工中的成环管片环位置和姿态测量。(5)盾构机姿态测量,提供瞬时盾构机与线路中线的平面、高程偏离值、盾构机的旋转角度。5、

32、盾构掘进中测量监理的重点:(1)盾构机DTA数据计算和输入。由于设计图纸仅提供线路的平面、高程参数,指导隧道掘进的主要数据为隧道中心线的三维空间坐标(DTA),DTA数据的计算要进行中线偏移值及隧道外轨加高值的设置,所以DTA数 据的正确计算是保证隧道正确掘进的关键。(2)自动导向系统准确性的人工监测是确保隧道正确掘进和贯通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承包商对自动导向系统准确性的人工监测方法、监测频率是项目监理部的重要监理内容,监理要求不大于100m的掘进距离须进行一次人工监测。(3)监理方法: 1)审查承包商提交的盾构施工测量专题技术方案,并报业主审定与备案;2)复测承包商地下施工导线测量、水准测量

33、成果;3)审查承包商提交的DTA数据,检查其数据计算方法及计算结果的正确性;4)审查承包商自动导向系统准确性的人工监测方法、监测频率及监测成果。建立各区段的盾构机管片、盾构机姿态实时监测系统,复核承包商的监测结果,确保盾构机的正确掘进。3.9 变形测量监理实施细则本工程变形测量的主要内容有:深基坑的变形监测。1、深基坑的变形监测内容深基坑的变形内容应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确定,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地下管线、地下设施、地面道路和建筑物的沉降及位移;(2)围护桩地下桩体的侧向位移(桩体测斜)、围护桩顶的沉降及水平位移;(3)围护桩、水平支撑的应力变化;(4)基坑外侧的土体侧向位移(土体测斜);(5

34、)坑外地下土层的分层沉降;(6)基坑内、外的地下水位监测;(7)地下土体中的土压力与孔隙水压力;(8)基坑内坑底回弹监测。(9)监测方法:1)沉降观测一般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观测。沉降观测的基准点应埋设于施工影响及变形范围之外。2)位移监测一般采用极坐标法,监测前应布设独立的变形监测网,网的精度应按国家二等平面控制网的技术要求进行施测,工作基点应位于变形影响范围之外,并能长久保存。3)地下水位、分层沉降的观测,首次必须测取水位管管口和分层沉降管管口的标高,从而可测得地下水位和地下各土层的初始标高。在施工过程中,可按需要的周期和频率,测得地下水位和地下各土层标高

35、的每次变化量和累计变化量。地下水位和分层沉降的报警值,应由设计人员根据地质水文条件来确定。4)测斜管的管口必须 每次用经纬仪测取位移量,再用测斜仪测取地下土体的侧向位移量,再与管口位移量比较即可得出地下土体的绝对位移量。位移方向一般应取直接的或经换算过的垂直基坑边方向的的分量。应力、水压力、土压力的变量的报警值同样由设计人员确定。5)监测数据必须填写在为该项目专门设计的表格上,所有监测的内容都须写明:初始值、本次变化量、累计变化量。工程结束后,应对监测数据,尤其是对报警值的出现,进行分析,绘制曲线图,并编写工作报告。因此,记录好工程施工中的重大事件是监测人员必不可少的工作。(10)监理方法:1

36、)审核并批准承包商提交的变形监测专题技术方案并报业主审定与备案;2)审查其变形网的布设方案,变形观测点的布设位置,变形观测作业的技术要求,变形观测的精度、频率是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3)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BJ/T8-97)要求,正天气情况下,宜选择最佳观测时段观测;经与承包商协商,每周期观测在固定的观测时段进行,有利于监理人员的检查与监督;4)抽查承包商的测量数据,审核承包商提交的监测资料及数据分析结论;5)重要建筑物变形观测旁站;6)对敏感建、构筑物观测点进行实地复测。3.10 竣工测量监理实施细则竣工测量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要求包括:1、线路中线测量以施工控制导线点为依据,利用区间施工控

37、制中线点组成附合导线。中线点的间距直线上平均150m左右,曲线上除曲线元素点外不应小于60m,中线点组成的导线应采用级全站仪,左、右角各测一测回,左、右角之和与360之差应小于5”,测距往返各二测回。2、隧道净空断面测量;以测定的中线点为依据,直线段每6m,曲线上包括曲线元素点每5m应测设一个结构横断面,结构断面可采用全站仪进行施测,测定断面里程误差允许为50mm,断面测量精度允许误差为10mm。3、监理方法:(1)审查并批准承包商提交的竣工测量方案,并报业主审定与备案;(2)旁站承包商的施测过程,检查其是否按批准的方案进行施测;(3)检查承包商提交的数据资料;(4)实地抽检部分数据资料,并以此为依据,对承包商的测量成果进行评价;(5)组织承包商向业主移交施工控制点。4、组织承包商向业主移交施工控制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测绘测量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