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山东省固体废物和危险化学品调查方案解读
一、 调查目的要求
首先是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固体废物和危险化学品污染防治的部署要求,摸清全省固体废物和危险化学品产生源环境状况底数,了解和掌握固体废物和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现状,建立危险废物重点监管源名单,建立健全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数据库,夯实固体废物和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工作基础。其次为了推动铅蓄电池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提高铅蓄电池生产和回收再生污染防治水平,推动废铅蓄电池回收体系建设。第三是为了加强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监测(检测机构)实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置的监管,防治实验室废弃物污染危害环境。为防范环境风险,确保环境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要求:基本掌握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工业企业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废物处理业废物、实验室废物、废铅蓄电池和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的种类、产生量、区域分布、行业分布、处置综合利用、去向等情况,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固体废物和危险化学品重点监管源名单;
二、 调查基准时间与范围
(一)基准时间
本次调查基准年为2015年,时间为1月1日至12月31日。
(二)区域范围
山东省辖济南、青岛、淄博、枣庄、东营、烟台、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日照、莱芜、临沂、德州、聊城、滨州、菏泽等17个地级市,县级单位137个(市辖区51个、县级市28个、县58个)。
三、 调查对象及内容
(一)调查对象
产生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工业企业、产生危险废物的工业企业、产生医疗废物的单位、产生危险废物的实验室、产生废铅蓄电池的单位以及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
1. 产生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工业企业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入环境的各种废渣、粉尘及其他废物,详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名录》。
主要涉及产生冶炼废物、粉煤灰、锅炉渣、煤矸石、尾矿、含硫有机废物(脱硫石膏)、电子废物、含氮有机废物、含钙废物、硼泥、赤泥、盐泥、金属氧化物废物、无机废水污泥、有机废水污泥、动物残渣、粮食及食品加工废物、皮革废物、中药残渣、矿物型废物、化粪池底泥及动物粪便、工业粉尘、有色金属、废钢铁、木屑、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其他废物等的工业企业。例如: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褐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 … …
2.产生危险废物的工业企业
主要调查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产生危险废物的工业企业。
机械加工及电镀业、金属冶炼与铸造及热处理业、塑料橡胶树脂油脂化学生产及加工业、印刷与纸浆生产及纸加工业、纺织印染及皮革加工业、化工原料及石油产品生产业、医药及农药生产业、电池使用及制造业、玻璃及玻璃制品加工业、电子电气设备制造业、金属非金属矿采选及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等行业。
3.卫生医疗单位
医院、诊所、计划生育部门、医疗教学科研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主要控制医疗、预防和保健三个环节中产生的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化学性等5大类15小类医疗废物。
4.废物处理单位
焚烧、填埋、化学处理、拆解等处理厂、污水集中处理厂、经营国家限制进口可做原料废物加工企业等企事业单位。可能产生的危险废物为含有重金属或有害废物的污泥及废药剂、焚烧残渣及废气净化收集的有害粉尘、加工国家进口可做原料废物的残余物。
5.废铅蓄电池产生单位
汽车修理厂、机动车拆解企业、电动车修理店(铺)、蓄电池门市部、废铅蓄电池回收等单位。
6.实验室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监测(检测)机构实验室。
7.产生危险化学品的企业
主要调查生产使用按照环保部《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目录》中84种危险化学品的企事业单位。
①日常工作或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含有危险化学品的企事业单位,包括:科研检测、院校化验室、摄影影视业。
②生产、使用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的企业。
(二)调查内容
1.单位基本情况。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工业企业、产生危险废物的工业企业、产生医疗废物的单位、产生危险废物的实验室、产生废铅蓄电池的单位以及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单位的经营情况、主要产品情况等。
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的产生情况。
①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类别、产生源、密度、产量、物理形态、贮存量等;
②危险废物类别、产生量、密度、物理形态、产生源、产品和产量、原辅料和用量、贮存量等;
③医疗废物类别、总量、以及各类别产生量、贮存量和处置情况;
④污泥类别、产量、含水率、贮存情况等;
⑤废铅蓄电池类别、产生量、贮存情况等;
⑥实验室废物类别、名称、组分、贮存情况等;
⑦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品名、物理状态、CAS号、预期用途代码、生产能力、使用量、贮存情况等。
3.固体废物和危险化学品贮存处理处置情况。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工业企业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废物处理业废物、实验室废物、废铅蓄电池和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的处置企业信息、处置方法、废物类型、处置量等。
4.审核意见。
对调查单位填报的数据,各县级和市级环保局通过逐级审核,形成审核意见后,将数据汇总上报,保证调查数据质量。
四、 组织形式与任务分工
(一)省级环保部门
省厅成立以分管厅长为组长,固废土壤处、总量处、环评处、监测处、应急处、省固废和危化品污防中心等相关处室、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调查工作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固废和危化品污防中心,污防中心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实施、指导协调全省调查工作。
(二)市级环保部门
市级环保部门成立领导小组、工作班子,根据辖区特点,做好任务分工,指导辖区做好调查工作,并做好数据的审查和汇总工作,编制好调查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保证调查工作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
(三)县级环保部门
县(市、区)环保部门成立领导小组、工作班子,根据辖区涉及到的调查单位特点做好任务分工,组织实施指导本辖区企事业单位的调查表填报工作,做好调查表填写规范,数据真实有效的工作。
(四)各企事业单位
各调查单位应积极配合调查,成立调查工作小组,做好任务分工,指派专人负责调查和数据填报工作,针对本单位不同工序认真排查,如实登记,并积极配合各级环保部门组织的现场核查工作。
五、 调查步骤
(一) 培训准备
1.省级环保部门
全省调查动员和培训会议,对市、县环保局负责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部署全省固体废物和危险化学品调查任务和时间安排,明确调查要求和质量控制标准,学习调查方案和调查系统,明确调查工作的具体操作,为各市县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技术保障。
2.各市级环保部门
(1)准备工作
①成立工作小组:根据省级环保部门部署的固体废物和危险化学品调查任务安排,组建本市调查领导小组和工作组,明确责任和分工,向辖区内县级环保部门下发调查任务。
②制定实施方案:根据省级环保部门要求,制定切实可行、可操作性强的调查实施方案,具体要求后面会讲到。但是要针对省厅要求,制定适合本辖区开展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和危险化学品调查工作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要列出主要调查行业清单。
(2)培训
根据省级环保部门的培训要求,召集辖区各县级环保部门负责人和重点企业负责人,召开全市调查动员和培训会议,由省厅组织的技术专家组对调查工作进行培训指导,明确调查任务安排和时间要求。
3.各县级环保部门
(1)准备工作
①成立工作小组:根据市级环保部门的要求,组建本县(市、区)领导小组和工作组,做好辖区调查表的下发、回收,调查数据审核和统计,配合专家组审核,调查表的上报工作。
②制定实施方案:根据本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特点,依据调查任务要求,明确调查内容和对象,制定切实可行、可操作性强的适合本辖区实施的调查实施方案,对涉及的企事业单位进行筛选,列出调查单位清单。
(2)培训
根据实施方案,对辖区涉及的单位进行调查培训,部署固体废物和危险化学品调查任务和时间安排,指导调查表和调查系统数据的填报工作,明确调查要求和质量控制标准。
(二) 实施
1.调查的企事业单位
①成立工作小组:根据单位情况,成立配合调查的工作小组,明确人员和任务分工。
②调查工作协调会:组织各部门召开调查工作协调会,布置调查任务,要求各部门协调配合,共同完成调查工作。
③调查表的填写与录入:专人负责调查表的填写,填写完成后组织相关人员讨论,确保数据的真实无误,确认好数据后将其录入网上调查系统。
④调查表的上报:从调查系统打印出表格后,盖章后上报给环保部门。
⑤配合环保部门和专家组的现场核查工作:首先配合县级环保部门的现场核查,其次是配合市级环保部门和省厅专家技术组的现场核查工作。
2.县级环保部门
①下发调查表:将固体废物调查表和危险化学品调查表以及填表说明下发到各涉及的调查单位。
②指导各单位填报调查表:根据要求,指导辖区内企业登录山东省固废管理信息系统,填报企业(单位)基本信息、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源信息、医疗废物产生源信息、危险废物产生源信息、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信息等。企业应仔细排查,填写各表,并根据纸质调查表的数据,登陆网上调研系统,进行网上填报。
③回收调查表:回收企业网上填报系统打印出的加盖公章后的表格。
④数据质量核查:对企业上报的调查数据进行检查和现场核查,保证调查数据填写规范、真实有效。
⑤总结调查表:对本次调查工作进行总结,并统计调查数据,编写辖区调查数据的质量核查情况,形成本辖区的固体废物和危险化学品重点环境管理企业名单。
⑥上报调查表:按照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调查表和调查数据及质量核查情况上报给市级环保部门。
⑦协助专家组进行现场核查:专家组进入本辖区进行现场核查时,做好协助工作,保证核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2、市级环保部门
①督促指导调查进度:督促、指导县级环保部门对本辖区固体废物和危险化学品的调查工作,保证调查工作能够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
②审核统计调查数据:对各县级环保部门上报的调查数据进行审查和现场核查,保证调查数据质量;并统计各县级环保部门上报的调查数据。
③编制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按照要求,各市级环保部门编制固体废物和危险化学品调查的工作报告、固体废物调查技术报告、危险化学品调查技术报告。
④上报省级环保部门:各市级环保单位按照省厅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调查表、调查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
3、省级环保部门
①组织专家技术小组:省级环保部门组织医药、化工、石化、造纸、有色金属等行业专家,组成专家组指导调查工作。
②进行数据审核:专家组对各市上报的调查数据进行审查和现场核查;组织各市进行数据互查。
③编制总结报告:总结本次调查工作,形成总结报告。
(三) 核查
为了保证数据的质量,对调查数据至少进行县、市、省三级核查。
1.县级环保部门
对本辖区上报的调查数据进行一一检查核对,并对所有调查单位进行现场核查,保证调查数据的真实有效性,并且对发现问题及时更正。
2.各市级环保部门
对各县级环保部门上报的调查数据进行检查核对,并对30%以上的单位进行现场核查,发现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3.省级环保部门
省环保厅组织专家对各市上报的调查数据和调查报告进行审核,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现场核查,且现场核查的单位数不能低于当地调查单位数的10%。
(四) 总结
调查表收齐后,各级环保部门对调查数据和工作进行总结。县级环保部门不用上交省厅,市级环保部门要上交省厅。
1.县级环保部门对辖区上报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摸清本辖区内固体废物和危险化学品的基本情况,建立县级固体废物和危险化学品重点监管源名单。
2.市级环保部门对县级环保部门上报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汇总分析,对调查数据进行审核、验收,编制本市调查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建立市级固体废物和危险化学品重点监管源名单。
3.省厅组织专家对各市上报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对调查数据、报告进行审核、验收,编制完成全省调查报告,建立健全全省固体废物和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管理档案和数据库。
六、 调查数据的质量控制
为了保证调查数据质量,在确定调查单位的前提下,进行调查单位、县级环保部门、市级环保部门、省级环保部门四级质量控制。
1.调查单位的确定
①各县(市、区)环保部门对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进行统计,将涉及固体废物和危险化学品的企事业单位,无论规模大小,全部纳入调查范围,并统计列出清单,不得瞒报、漏报涉及固体废物和危险化学品的单位。
②对清单中的单位,截止到2015年年底前正式投入运营以及2015年度内无生产但保持生产能力的企业,应纳入调查范围。
③在2015年年底前取缔、关闭或已不存在的企业,或者正在进行前期项目工作、完成基本建设但尚未投入试运行以及正在建设中的企业,不纳入调查范围。
调查单位清单要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单位,然后按行业列清楚。
2.调查单位自查
调查单位对本单位上报的调查数据应进行仔细核对,保证上报数据的真实性,严禁虚报、漏报和瞒报,一经发现严格依法处罚。
调查单位负责填报的人员应熟悉本单位产生的污染物种类,产生工序、产生数量、去向以及处置方式,便于准确的填报调查数据。
对填好的调查表应组织相应人员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再录入网上系统。
3.县级环保部门审查
①调查单位数量的控制
各县级环保部门应如实列出辖区涉及到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和危险化学品企事业单位名单,督促相关企事业单位认真自查、主动申报。
②调查数据书面审查
对辖区上报的调查表进行书面审查,重点审查调查表填写是否规范、各项数据是否可靠,逻辑关系是否合理,发现差错及时返回调查单位更正。
③现场核查
各县级环保部门应对本辖区内所有调查企业进行现场核查,现场调阅调查对象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批复文件、企业各类证件、台账、“三废”监测报告等文件资料,对统计报表中的填报内容进行逐一核实,重点核实企业基本信息、产品、原辅料等重点指标,从源头上把好填报质量关,确保调查数据客观、真是、有效。
④惩处
对不合格的调查表,返回调查单位,令其重新填报。
4.市级环保部门对数据的质量控制
①调查单位核对
对县级环保部门上报的企业名单和调查表进行100%核对,避免企业遗漏。
②数据审查
对各县级环保部门上报的调查数据进行检查核对,重点审查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调查表数据逻辑关系是否合理、格式是否正确,保证上报数据的真实可靠性。
③现场核查
组织专人小组,从县级环保部门上报的调查表中,随机抽取30%以上的调查单位进行现场核查,根据行业、企业生产工艺、规模、技术路线、原辅材料等指标,对调查数据进行核对,保证调查数据的质量。
④惩处
对于核查不合格的辖区,要求其重新发表,重新填报。
5.省级环保部门对数据的质量控制
①数据审查
省级环保部门组织医药、化工、石化、造纸、有色金属等行业专家,组成专家组,对各市上报的调查数据,根据行业、企业生产工艺、规模、技术路线、原辅材料等指标,分析研究、审核确认数据的科学性、规范性。此外,组织各市调查小组对上报的调查数据进行各市之间的互审。
②现场核查
根据数据资料的审核情况,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实施现场核查,现场核查不能低于当地调查单位数的10%。
③惩处
对于核查不合格的辖区,要求其重新发表,重新填报。
七、 调查数据的审核和验收程序和要求
对于调查数据的审核和验收,采取三级审核验收的方式进行。即:县级环保部门进行一级审核验收,对所有的调查数据进行审核验收;市级环保部门进行二级审核,对县级上报的调查数据进行核查;省级环保部门进行三级审核,组织专家组对市级环保部门上报的数据进行核查。
1.县级环保部门
审核:对辖区涉及到的所有调查单位的调查表进行书面检查和现场核查,重点审查表格是否填写规范、各项数据是否可靠、逻辑关系是否合理,以及现场调阅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批复文件、企业各类证件、台账、“三废”监测报告等文件资料,对统计报表中的填报内容进行逐一核实,核实企业基本信息、产品、原辅料等重点指标,确保调查数据客观、真是、有效。
验收:审查结果,整个辖区调查表不合格率≤20%,则通过验收,但须将不合格的调查表发回更正;若整个辖区调查表不合格率>20%,则认为数据不合格,所有企业重新填报。
2.市级环保部门
审核:从县级环保部门上报的调查表中,从每个县(市、区)内的调查表中随机抽取50%的调查表进行书面审查,重点审查调查表的填写是否完整、规范、准确和合理。从书面审查的50%的单位中抽取60%的单位进行现场核查,重点核查企业基本信息、产品、原辅料等重点指标与调查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合理,数据是否可靠。
验收:审核结果,各县级单位调查表抽查不合格率数≤20%,则通过验收,但须将不合格的调查表发回更正;调查表抽查不合格率数>20%,则认为本地区该调查数据不合格,应将该地区上报的调查表全部发回重新填写。
3.省级环保部门
省级环保部门组织专家小组对各市级环保部门上报的调查数据进行抽查和现场核查,并组织各市之间进行互查。
审查:省厅组织医药、化工、石化、造纸、有色金属等行业专家,组织专家组,对各市环保局审核汇总上报的数据,根据行业、企业生产工艺、规模、技术路线、原辅材料等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审核确认数据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省厅组织各市调查小组对上报的数据进行交叉互审,确保数据的准确规范。
专家组根据数据书面审查情况,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现场核查,现场核查数量不低于当地总单位数的10%。
验收:调查数据按行业分类分别进行,对于某一行业调查表抽查不合格率≤20%,则通过验收,但须将不合格的调查表发回更正;调查表抽查不合格率>20%,则认为本地区该行业调查数据不合格,应将该地区上报的调查表全部发回重新填写。
八、 调查工作报告的编制
调查工作报告至少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工作概述:简要介绍本次调查工作的目的意义、主要调查过程和时间安排等。
2.调查对象和范围的基本情况:调查区域的基本情况、调查对象的数量和行业分布情况。
3.调查的组织形式:工作机构、组织形式、调查对象的清查与确定、数据的质量保障等。
4.调查结果分析:简单分析一下调查结果,重点行业企业分布情况,重点行业企业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种类、数量及行业分布情况,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和危险化学品处置、利用、贮存和流向情况等。
5.存在的问题: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
6.工作意见建议:对本市切实做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和危险化学品管理工作的建议。
7有关附件:调查汇总表、调查数据质量情况、现场核查情况报告等。
九、 固体废物调查技术报告的编制
调查技术报告至少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概述:简要介绍调查涉及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单位,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种类和数量、处理处置、流向等基本情况;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危险废物的种类和数量、处理处置、流向等基本情况。
2.调查数据质量控制:调查过程中的质量保证过程、方法及数据质量核查情况。
3.调查数据分析:根据所得调查数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①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单位现状,包括分析本辖区内产生固体废物单位的数量、区域和行业分布等情况;
②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现状,包括分析本辖区内固体废物种类、成分以及产生量、产生区域和行业分布等情况;
③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情况,包括本辖区内固体废物的产生量、综合利用量、贮存量、处置量和请到丢弃量以及区域和行业分布等情况;
(2)危险废物
①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现状,包括分析本辖区内产生危险废物单位的数量、区域和行业分布等情况;
②危险废物产生现状,包括分析本辖区内危险废物种类、成分以及产生量、产生区域和行业分布等情况;
③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情况,包括本辖区内危险废物的产生量、综合利用量、贮存量、处置量等以及区域和行业分布等情况。
4.结论:根据对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得出调查工作的基本结论
5.意见建议:针对调查工作中发现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环境管理中的问题,提出整顿和加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工作的建议。
5.附件:调查行业企业清单、调查数据汇总表、数据验收报告。
十、 危险化学品调查技术报告的编制
调查技术报告至少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概述:简要介绍调查涉及的危险化学品产生企业,危险化学品产生企业的种类和数量、危险化学品种类和数量等基本情况。
2.调查数据质量控制:调查过程中的质量保证过程、方法及数据质量核查情况。
3.调查数据分析:
根据所得调查数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①危险化学品产生企业现状,分析本辖区内产生危险化学品的企业数量、区域和行业分布等情况;
②危险化学品产生现状,分析本辖区内危险化学品种类、产生量、产生区域和行业分布等情况;
③危险化学品处理处置现状,分析本辖区内危险化学品的产生量、综合利用量、贮存量、处置量等以及区域和行业分布等情况。
4.结论:根据对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得出危险化学品调查工作的基本结论。
5.意见建议:根据调查过程中发现的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的问题,提出加强和完善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
6.附录:调查行业企业清单、调查数据汇总表、数据验收报告等。
十一、 调查方案的制定要求
1.市级环保部门
调查方案至少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调查目的、目标
根据本辖区行业特点,制定针对本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和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的调查目标。
②调查范围
根据本辖区情况,列清调查区域范围。
③调查对象及内容
根据本辖区的行业特点,明确本辖区的调查对象,列出调查行业清单;在满足省级调查任务要求的前提下,添加利于本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和危险化学品管理的其它调查内容。
④组织形式与任务分工
成立领导小组、工作班子,做好任务分工,负责组织实施本辖区调查工作。
⑤调查步骤和时间安排
做好详细的调查实施步骤,明确时间安排,确保调查工作能够按时圆满完成。
⑥质量控制和监督
做出适合本市调查工作质量控制的措施方法,确保调查数据的真实可靠;做好调查工作的指导监督。
2.县级环保部门
调查方案至少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调查目的、目标
根据本辖区企事业单位特点,制定针对本县(市、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和危险化学品情况的调查目标。
②调查范围
根据本辖区企业情况,明确调查范围。
③调查对象及内容
根据调查要求,列出调查企业清单,明确本辖区的调查对象;在满足市级调查任务要求的前提下,添加利于本县(市、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和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的其它调查内容。
④组织形式与任务分工
成立领导小组、工作班子,明确责任分工,组织实施好本辖区的调查工作。
⑤调查步骤和时间安排
做好详细的调查实施步骤,明确时间安排,确保调查工作能够按时圆满完成。
⑥质量控制和监督
做出适合本县(市、区)调查工作质量控制的措施方法,确保调查单位填报的数据真实有效;指导监督调查工作的进行。
1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