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8年人教版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愚公移山》导学案4.docx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948797 上传时间:2024-04-0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人教版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愚公移山》导学案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8年人教版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愚公移山》导学案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8年人教版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愚公移山》导学案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愚公移山学案(正式)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2.理解本文的寓意。3.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4.在感悟的基础上进行迁移、深化,学习愚公精神。学习重点1.积累文言词语,培养语感。2.学习本文的人物形象的现实意义。学习难点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净无为。后汉班固汉书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早已散佚。今本列子是东晋人搜集有关的古代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

2、歧路亡羊、人有亡者、杞人忧天、齐人攫金等。2.寓言常识: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寓言,就是把一定的道理寄托在故事之中,情节比较简单,篇幅较小,寓意深刻而含蓄。它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3.愚公村,位于河南省济源市境内的王屋山下,是一个仅有42户人家的小山村,是愚公的故乡。过去由于耕地少,这里的人靠种粮食只能解决温饱,如今他们改变了昔日开山种地的传统,转向开发山地资源。村里半数以上的农户靠种植食用菌、编织苇席、加工药材获得收入,70%的农户购置了机动三轮车成了运输专业户,人们的生活越过越红火。预习导学1.阅读“知识链接”,了解相关文学常识。2

3、.读通课文:结合课下注释中的注音大声朗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画出停顿不准的句子。3.读懂课文要求: 结合课下注释,小组内合作疏通文意;不会的做好记录。重点字词做好标记。4.预习检测(1)列子,名 ,又名 , 国人,战国前期 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净无为。相传列子就是他所作,但早已散佚。今本列子是东晋人搜集有关的古代资料编写而成的,里面保存了不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如 、 、 等。(2) 给加点的字注音。太行( )王屋 冀( )州之南 惩( )山北之塞( ) 荷( )担 孀( )妻始龀( ) 穷匮( ) 一厝( )朔东 高万仞( )箕畚( ) 雍( )南(3)理

4、解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通“ ”, 。 甚矣,汝之不惠:“ ”通“ ”, 。河曲智叟亡以应:“ ”通“ ”, 。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通“ ”, 。指通豫南:“ ”通“ ”, 。 无陇断焉:“ ”通“ ”, 。(4)结合课文,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河阳 古义: ;今义: 。 汉阴 古义: ;今义: 。曾不能损 古义: ;今义: 。 投诸渤海之尾 古义: ;今义: 。山之一毛 古义: ;今义: 。 虽我之死 古义: ;今义: 。惧其不已 古义: ;今义: 。(5)翻译下列各句(注意落实加点的字词)年且九十 惩山北之塞 杂然相许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且焉置土石 箕畚运

5、于渤海之尾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甚矣,汝之不惠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何苦而不平 如太行、王屋何 其如土石何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第一课时导学要点:1.预习检查;2.疏通文意。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听读课文:注意朗读节奏、字音,并作勾画批注。2.结合注解,逐字逐句理解字义、句义,并将不理解的字词句,标注“?”。3.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归纳每一段的意思,并在书上做批注。二、课后作业第二课时导学要点:1.研读各段;2.理解寓意和现实意义。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一)逐段阅读课文,思考并完成下列各题。1.首段一开始极言两山的高大,用意何在? 2.课文第

6、二、第三段:请排出移山的人物表。作者这样介绍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不同的人物对待移山有不同的态度,愚公妻子与智叟的话差不多,他们的态度一样吗?孙子和“遗男”态度又怎样? 愚公是移山的积极倡导者,他对移山的态度自然很坚决,那么,他和智叟的分歧在什么地方?各用什么观点来看待移山这个问题? 3.分析课文第四段。有人说这个故事最后还是靠神仙的力量把两座大山搬走的,这样看来,愚公还是无能的,你同意吗? (二)深入探讨1.有人说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也有人说愚公“很愚”,智叟“很智”,你的看法如何呢? 2.对这篇寓言故事的思想意义应怎样认识? 3.本文的艺术特征(1)课文用神话结尾有什么深意? (2)对比、衬托手法: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这些对比有什么作用? 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这些衬托有什么作用? 4.用几个词或一句话概括什么是“愚公精神”? 二、课后作业:学完课文了,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500字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