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8.2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学反思
因为这节课是一节省级异地教学课,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大了解,而且是在现场抽签的方式决定课题的情况下,本人在选择教学手段方面,首选操作性强又生活化的教学手段,还要考虑到如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如何把生活融进课堂不失乐趣又接地气,同时,要结合新课程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在整节课的准备过程,本人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上网搜索了不少法律案例,学习了不少的法律网页,使我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素养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促进了我的教师专业化成长。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八第二框内容包括(求助有路、敢打官司)两目,理论性比较强。在设计本节内容时,本人比较注重调动学生的参与,利用声音、视频,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注意,达到激趣的目的。整节课以逛“法律集市”为主线,穿插有奖竞答,规划集市,以案说法,争做普法大英雄,法律礼包大放送,学生整节课都处于积极的参与状态,兴奋激动的状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有序。
本课的设计思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应该体现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的要求,这样的课堂教学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感,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宗旨。所以在设计本节课时积极创设情境,以儋州市普法创新途径“法律集市”(儋州市结合儋州农村墟日赶集的习俗,率先在全省推出“法律集市”活动。利用农村墟日赶集日,组织开展法律知识有奖竞答活动,用贴近生活、群众喜爱的形式进行普法)作为主线索,创设六个情境:一.走进法律集市,了解法律知识.二.法律集市之有奖竞答 三.助力”双创” 规划法律集市 四.以案说法 五.争做普法大英雄 六.法律礼包大放送 六个环节例贯穿整节课。既做到了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突出探究式学习,激发和提升学生的体验,注重学生的互动合作,在学生的互动活动中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又做到了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尊重学情,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猜想、去探究、去思考分析、去讨论、去判断、去寻求解决途径;而且还确保了学生思考问题,发表意见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并自觉的迁移运用。使课堂气氛活跃,诱发了一个又一个教学高潮,形成了教学亮点。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切实培养了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了“三维”目标。
本课亮点:
“法律集市”贯穿整节课,思路清晰而富有特色。结合参赛地儋州的实例,创设有趣,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快乐轻松地参与课堂教学。如整一堂课以儋州市普法新途径“法律集市”作为主线索,在选用案例的时候也选用与儋州有关的新闻事例,这样做体现了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原则,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有可操作性,趣味性,把一些难懂的知识点变成可视可玩的东西,秉持的理念是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传送,体现思想品德课的特色。里面有法律集市,有公益视频,有法律礼包,这些都在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做到了知情行结合,并不是传统的传授知识,而是让他们在玩中去体验,让他们认为原来我们还可以这样学知识,完全去除了“教”的痕迹。
3、从教材的编写看,这节内容是很多的,但是这节课大胆地进行了教材处理,学生能看得懂的,老师不大讲,不拘泥于教材,老师所起的作用是“穿针引线”。
4、:“助力双创”内容联系实际,可操作性强,学生学以致用,自己动手规划集市,很好地进行了知识迁移。
5、法律礼包大放送这个环节的设置,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多彩,引人入胜。从丰富的普法网站到当地法律援助中心、司法局等有关部门的电话机地址,特别是 “现场或电话咨询”,兴奋暴涨,课堂气氛达到高潮,树立依法维权的情感得到升华。
不足之处:
1、由于备课的时间较紧,在环节的设置上,可以再优化一些。比如各环节的名称长短不一,不容易让人记住而削弱了记忆性,可以更精美些。比如,可以把各环节的题目设为:走进法律集市、抢购法律货物、学法助力双创、案情你评我议、争当法律英雄、法包激情放送,这样更生动形象,让人印象深刻。
2、本课有些知识点较难理解,在上课过程中老师没有过多的解释知识点,只是简单的点到为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