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群文阅读】
知 人 论 世
——猜 悟 诗 歌 的 思 想 情 感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金家中学校 许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入情入境朗读诗歌的方法。
(2)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热爱祖国灿烂文化,感悟诗歌中诗人情感的抒发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习得方法,感悟古诗词通过炼字抒发的情感。
2、难点:学生学以致用,自主赏读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杜甫《望 岳》、陆游《游山西村》。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诵读法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流程
(一)、直接导入:开门见山提出知人论世
(二)、授之以渔:
1、何为知人论世
2、例析“知 人 论 世”
(1)、同人不同时期作品赏
如梦令 ------李清照(早期) 声声慢------李清照(晚期)
结论:境遇不同,诗情有别
(2)、边塞诗组诗赏析
盛唐,中晚唐,宋代边塞组诗
结论:时代不同,情怀迥异
(3)、诗人不同,诗风各异
李白——豪放飘逸 杜甫——沉郁顿挫
三曹——苍凉雄健 陶渊明——朴素自然
苏轼:慷慨豪迈,旷达乐观 辛弃疾:气势宏伟豪放悲壮
李清照 词婉约凄切、缠绵悱恻 李商隐:清丽俊逸朦胧隐晦
陆游: 明朗流畅、悲壮爱国 ……
结论:我们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
1、知晓时代背景、诗人际遇;(方向)
2、简析诗中所写景、事、物、人;(血肉)
3、猜悟诗人诗人写作本意和所抒情感。(灵魂)
这就是知人论世猜悟情感的诗歌欣赏方法。
(三)小试牛刀:尝试运用以上学法,师生合学师生合作学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结合背景,小组诵读《《登幽州台歌》》,初知情感。
2、运用所学方法,圈点批注能体现诗情的人事景。
3、小组交流,班内发言,师生互评。
(四)学以致用:
1、学生独立运用以上学法,自主学习杜甫《望 岳》、陆游《游山西村》
2、小组汇报,师生互评。
(六)教师寄语,诗歌阅读六法:
1:知人论世悟诗意(结合作者生活时代及其个人生平推测诗意)
2:把握形象抓主体(诗中着力表现的能体现词人情感的形象)
3:察言(颜)观色看特点(透过诗中描写形象的词语看形象特点)
4:关联组合顾前后(句不离篇,诗中任何语词都服务于主要形象的特点)
5:字里行间觅诗情 (作者直接表达情感的词句)
6:洞察慧心品诗味(感受诗人隐藏的情感,体会其艺术匠心)
(六)诗歌群文推荐:
《登高》唐·杜甫
《与诸子登岘山》唐·孟浩然
《登飞来峰》宋·王安石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毛泽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