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七年级上册历史自测题.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65766 上传时间:2025-03-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80.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历史自测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自测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人类社会在文明形成的过程中,地理环境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影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生活在   A.珠江流域   B.长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渭河流域 2.“他们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请问“他们”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人 3.盐城地区居民的主食是大米。下列远古居民中为该作物的培植作出了重要贡献的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4.古希腊神话中常有众神参加人间战争。传说在中国古代,也有一场“风伯御风,雨师行雨”的战役,最终炎黄部落大败蚩尤部落。该战役发生在 A.牧野 B.涿鹿 C.长平 D.马陵 5.今年寒假,小米和家人将一起去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们应该选择去 A.黄帝陵 B.大禹陵 C.秦始皇陵 D.中山陵 6.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她的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 A.秦始皇 B.齐桓公 C.启 D.禹 7.下列历史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桀 ②汤 ③盘庚 ④周武王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④①③② D.③①②④ 8.河北省有《燕赵都市报》,山东省有《齐鲁晚报》,山西省有《三晋都市报》,湖北省有《楚天都市报》。这些报纸的得名与下列制度有关的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9.春秋时期,诸侯争霸。通过城濮之战,最终问鼎中原的是 A.宋襄公   B.齐桓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 10.假如你给李冰画像,可以选择的历史场景是 A.上书国君请求变法 B.任用白起围困赵军 C.主持修建都江堰 D.任用管仲为相改革 11.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依据商鞅变法的措施可以获得奖励的是 ①书读得好的人 ②农业生产搞得好的人 ③仗打得好的人 ④生意做得好的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2.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经济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主要原因是 A.社会稳定 B.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封建制度的建立 13.“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这一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 B.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C.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 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14.老子被称为“哲学之父”、“智慧之父”。下列选项与老子主张相符的是 A.提出“仁”的学说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兼爱”、“非攻” D.提出“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15. 第十一届全运会是山东历史上承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广的一次国家级综合运动会,全运会的开幕式充分展示了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的文化特色。这里的“圣人”指的是 A.孔子 B.庄子 C.墨子 D.韩非子 16.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加强和巩固统治,经常出巡全国。现在许多地方还存有秦始皇出巡时留下的石刻,如著名的泰山上的石刻。泰山石刻上的文字最有可能是 A.甲骨文 B.小篆 C.大篆 D.金文 17.史书记载,董仲舒死后,汉武帝有一次经过他的墓地,特意下马。汉武帝如此尊重他,主要是因为董仲舒 A.率领军队攻打匈奴 B.推动实现大一统 C.完成出使西域的任务 D.主张削弱侯国实力 18. 秦始皇、汉武帝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帝王。下列关于秦皇汉武共同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开国皇帝        B.都加强中央集权 C.都是有名的暴君   D.都推行儒学教育 19.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 A.中华文明起源时期 B.社会变革与诸侯争霸时期 C.首次大一统时期 D.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时期 20.纸张让那些精彩的、有影响力的文字传承下来,也是传递文明、促进文化交流的通用书写材料。下列人物中为此作出重要贡献的是 A.黄帝    B.仓颉    C.蔡伦  D.华佗 21.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先生的这句名言评价的是 A.《论语》  B.《诗经》   C.《史记》   D.《道德经》 22.下列关于南北朝石窟艺术的表述,说法正确的是 ①继承了秦汉以来的艺术传统 ②云冈石窟是著名代表 ③吸收佛教艺术的优点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 23.汉字是公认的人类历史上形态最美、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下列作品中,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是 A B C D 24.顾恺之不仅擅长绘画,文章和诗也写得很好。时人称之有“三绝”,即才绝、画绝和痴绝。以下属于其代表作的是 A.《步辇图》 B.《洛神赋图》 C.《天王送子图》 D.《清明上河图》 25. 下列中国古代历史发展分期,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秦汉时期 ②春秋战国时期 ③夏商西周时期 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A.③①②④ B.③①④② C.③②④① D.③②①④ 二、材料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9分,第27题7分,第28题9分,共25分。 26.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材料二 秦朝疆域图 材料三    胡人汉服图 汉人胡食图 请回答: ⑴材料一反映的是战国时期哪一思想家的主张?(1分) ⑵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依据材料二,写出秦朝为巩固统一在地方行政制度上采取的措施。(2分) ⑶在汉代,我国的疆域继续扩大。西汉哪一行政机构的设立标志着新疆地区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分) ⑷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2分)顺应这一历史现象,北魏哪一统治者进行了改革?(1分)列举其改革措施。(2分,任意两点)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 丝绸之路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它是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古代陆上商贸通道,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东起中国古都长安(今西安)……并可直达古代罗马,总长达7000多公里。 材料二 公元前1世纪,欧洲罗马共和国执政官恺撒,曾穿一身丝袍出现在罗马大剧院,轰动一时。后来,身着中国锦衣绣服,成为罗马上层社会的风尚。 材料三 为弘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沟通与交流,把丝绸之路打造成中国名片,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举办“重走丝绸之路”系列文化活动。今年进行第一季——中国和土耳其双边文化交流,该活动对中土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具有积极意义。 ——2013年10月18日 人民网 请回答: ⑴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丝绸之路的线路图。(2分)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做出最大贡献的是谁?(1分) ⑵材料二中所说的罗马“只有上层社会才能穿上中国的锦衣绣服”,这客观上反映了当时中国什么样的状况?(2分) ⑶阅读材料三,说明举办“重走丝绸之路”系列文化活动的现实意义。(2分) 28.某校七年级同学组织关于“中国古代经济文明”的专题学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孟子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 材料二 秦朝灵渠 材料三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 请回答: ⑴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在发展经济时已关注到什么问题?(2分) ⑵水利工程的修建推动农业发展。灵渠的兴修对当时经济发展起了什么作用?(2分) ⑶依据材料三找出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原因。简要概括江南经济开发产生的影响。(4分) ⑷如果要了解更多的古代经济知识,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搜集资料?(1分)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B C B A D A C C C B B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A B B B C C C D C B D 二、材料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9分,第27题7分,第28题9分,共25分。 26.9分 ⑴韩非子。(1分) ⑵建立郡县制。(2分) (3)西域都护。(1分) (4)民族融合。(2分)北魏孝文帝。(1分)说汉话、穿汉服等。(2分,任意二点措施即可) 27.7分 ⑴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2分)张骞。(1分) ⑵中国的纺织技术高超;中国丝织品质量好;中国的强盛等。(2分,任意一点) ⑶利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促进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2分) 28.9分 ⑴注意保护环境;或注意可持续发展。(2分,任意一点) ⑵灵渠兴修,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促进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2分) ⑶中原人民南迁。(2分)江南地区的开发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基础。(2分) ⑷上网查询;去图书馆;去遗址实地考察等。(1分,任意一点)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