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公开课:月下好景致
——描写训练
扬州树人学校 韩乃国
教学目标:通过名家记叙文片段的分析,理解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并努力运用于写作实践。
教学重点:
1.明确描写的目的是美化文章,突出中心。
2.描写位置的选择。
教学难点:围绕中心,选择描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缘起:前一段时间,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描写训练,同学们作文语言有了一定的改观。但老师也发现同学们对于为什么要描写,什么时候运用描写,还是不太明确。
苏东坡在《记承天寺夜游中》写道:庭下如积水空时,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本来普通的竹子与松柏,因为有了月光的浸染,就显得特别静谧,诗人赏月的欣喜也被充分地表现出来。描写就好比记叙文中的明月,有了描写,本来普通的叙事就变得吸引人,作者的感情也充分地表达出来。
今天,我们来讨论这两个问题。
二、拨云见月——明确概念
1.展示概念: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扣住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把人物或景物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以突出中心。
2.师生对话讨论概念中的关键词:生动形象的语言、人或物的特点、突出中心。
板书
生动形象的语 方式
人或物的特点 关键
突出中心。 目的
3.以“庭下如积水空时,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为例,明确三个关键词:生动形象的语言、人或物的特点、突出中心。
三、静心观月——赏析名家片断
1.展示莫言《大风》片段。
《大风》写幼时与爷爷割草,归途遭遇一场飓风,最后整车草全部被卷走,只剩上一棵老茅草夹在车榫缝里,而爷你与风抗争的刚毅一直激励着我。这个片段就是其中最精彩的一个场景。
2.找出不同的描写类型。
3.选择美点体会描写的概念,突出使描写生动形象的实用方法:比喻、细节、褒贬色彩的词语、心理感受或评价。
4.选择描写角度。
5.合理安排叙事中的描写。
同学们,看片段中环境是什么时候写?……动作呢?细节呢?……
板书:
人物出场有______环境
人物初见画______外貌
展现内在用______语言(神态)
人物做事抓______动作(细节)
物品出现要______状物
强调感受加______心理
四、妙笔画月——课堂练习
1.展示缺少描写的学生作文片段。
2.明确叙事中心。
3.寻找描写位置。
4.强调使描写“生动形象”的方法和选择合理描写角度的方法。
5.小组分工及要求。
6.练习。
7.组织展示。
8.例文展示
结束语:
同学们,记叙文是一种以记叙和描写为主的文体,运用描写是写记叙文的基本要求。我们不但要运用描写,还要明白抓住人物或景物典型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描写才是有效的描写。
五、课后练笔。
上周作文选一个片段,用今天所学方法,进行片段修改。
教后记:
以描写的概念为纲,帮助学生认识描写的目的和学会选择合适的描写点。总体上,比较流畅,学生的配合也不错。但没有能够大胆让学生放开来讨论,学生的活动不够充分,读的分量不足。小组讨论之后,有两个小组没有给他们展示的机会,其实可以从前面压缩部分时间来挤出一点时间的。
总的来说,基本完成预定的目标。但教无止境,以后的作文训练,要踏踏实实,要优化结构,让训练更有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