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走进绘本故事教学设计
祝萌萌
学习目标:
1. 通过阅读指导,让学生学会读绘本
2. 从故事的寓意中受教育
3. 通过阅读激发读书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 谈话导入
大作家郑渊洁和小朋友曾经有这样一段对话,我请两位同学来读一下:
“叔叔,你希望有人敲门吗?”
“希望。”
“那我去敲门,你会开吗?”
“当然会。”
“我要是晚上敲门呢?”
“我讲故事给你听,你讲故事给我听。”
“那——我怎么才能找到你呢?”
“我就在书中等你。”
是啊,“我就在书中等你。”这是作者与读者心灵的约定,作家永远静静的守候在他的书中,等待着我们,当我们展开书页,其实就是走进了作家的心田,去赴一个不见不散的约会。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绘本故事,与作者进行一次心灵的约会吧!
二、 范例导读
1、 读封面,感受基调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读一本书,请你说说书名——《爱心树》。再看一看,封面上还有它的英文名字是——TheGivingTree。Giving的中文意思是什么?(给予)你能从封面上读出“Giving”所表达的意思吗?(插画上是一棵大树,正微微弯曲着身子,碧绿、柔软的枝条犹如一只温软的手,正给一个穿背带裤的小男孩一只红红的苹果。)
2、读装帧,感受价值
说说你对这本书的第一反应,对于我们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本书是不是有点浅显了?
(出示装帧)读读各界对这本书的评价
——2005年度十佳童书
美国教育部评选的百部最受教师和孩子喜爱的书之一
看了这本书,孩子会更爱妈妈
这样的一本书,你们想读吗?
3、 请同学朗读,要读出意味,读出爱的味道。并思考:
1) 男孩小的时候与大树快乐的玩耍,你想到了什么?
2) 男孩在成长的过程中,他向大树索要了哪些东西?
3) 面对男孩的不断索要,大树是如何表现的?
4) 当男孩老了,非常疲倦地坐在树墩上时,大树为什么很快乐?
5) 这个男孩渐渐地长大,直到变得苍老、佝偻时,文中为什么始终称他为男孩?
三、流泻心声,笔录所思
1、你发现了吗?在整个故事中,大树和男孩都有了一些变化?在这些变化当中,有什么是一直没有变化的吗?你觉得这样的不变好不好?你想对大树和男孩说些什么呢?
2、你还想到了谁?你觉得生活中的那棵树是谁,那个男孩又是谁?你想说些什么呢?你能否把心中的感动写下来?
四、课堂结束
在这个脚步匆匆、信息云集的世界里,绘本是一种别致的快餐,它古老又新鲜。让我们带着对寓言的热爱,对书的热爱,,读更多的书。最后,“我就在书中等你!”让它成为我们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也希望它成为我们班阅读的口头禅,让我们真诚的对自己、对同学、对老师说:我就在书中等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