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分包管理效能监察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公司2008年效能监察领导小组关于开展分包管理效能监察工作的立项决定,自2008年至2009年,对公司有分包业务的所属各单位全面开展分包管理的效能监察工作。
一、分包管理效能监察目的
进一步摸清当前公司分包管理工作的情况,协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分包管理的规章制度。监督检察公司分包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加强公司对分包工作的管理力度,促进分包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分包管理效能监察范围
对全部涉及有分包管理工作的公司所属单位进行效能监察。
三、分包管理效能监察依据
1、《xxxxxxxxx劳务分包管理暂行规定》和《xxxxxxx劳务分包商资格管理办法》;
2、《xxxxxxxxxxx效能监察实施办法(试行)》、《xxx海外项目分包管理细则》、《国内工程项目管理办法》;
3、国家、xxxxxx公司的与分包管理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四、分包管理效能监察内容
1、投标单位的资质是否达到了规定的资质标准;
2、投标单位的选取是否符合规定的选取范围;
3、投标单位是否通过股份公司的资格审查取得了《合格劳务分包商资格证书》;
4、分包单位选择是否经过公开招标或公开邀请招标;
5、招标文件编制是否符合规定;
6、投标单位是否不少于三家;
7、投标单位是否按规定办理了保证金;
8、招投标工作程序和时间是否符合规定;
9、开标过程是否按规定公开;
10、是否按规定严密地组织了评标;
11、是否有能反映评标过程的评标存档记录;
12、是否设置了标底价(即内部测算控制价);
13、与入围分包单位是否按规定进行了充分的谈判,有无谈判考察过程的存档记录;
14、与入围分包单位谈判考察结果是否形成了综合评估意见书,并报公司领导,在决策会议上批准;
15、中标价格水平是否低于标底价;
16、中标价格水平是否低于同期市场价;
17、中标价格水平是否低于业主合同价;
18、与中标分包单位是否按规定签订了完整的书面分包协议;
19、分包单价包含的内容以及结算方式是否明确;
20、是否严格执行分包协议;
20、是否按规定及时完成分包协议的补充和变更;
21、是否根据公司要求编制了分包工程成本预算,标后预算和预算调整程序是否符合公司标后预算管理的有关规定;
22、各职能部门是否及时向财务部门提供各分包单位有关成本核算资料,是否执行了严格的支付审查,支付依据是否充分合理;
23、财务部门是否保留项目经理部所有对外签订的经济合同;
24、分包单位是否根据合同规定提供预付款和履约保函;
25、是否严格执行分包合同中的有关对预付款的起扣时间、起扣比例的规定;
26、对分包单位的结算,是否坚持按月或按期结算原则,有无无故拖延结算、以各种理由长期不结算、不反映、不进行账务处理,任何预估结算付款,任何超结行为的现象;
27、如存在分包工程款超支的现象,是否有真实的工程量增加和合理的单价变动支持;
28、是否建立与分包商的结算台账,并定期(一般为每季度)与分包商进行往来对账,核对债权债务,并应获得对方的签认;
29、是否执行分包价款最终结算实行清算通知书制度;
30、是否按公司有关规定对分包项目进行外账处理;
31、工程质量管理是否执行了公司的有关规定,是否有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控制措施;
32、作为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测量、实验设备的配置和使用情况是否符合要求;
33、对出现的质量问题,是否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和未能制止的原因,追究了有关人员的责任。及时在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和手段方面进行了补救;
34、工程进度管理是否执行了公司的有关规定,是否有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控制措施;
35、施工准备阶段和施工实施阶段的进度控制措施和手段是否得到了有效实施;
36、是否对未完成施工计划及时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37、是否制定了重大事故紧急预案,设置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安全工作;
38、是否相应地安排安全设备和必要的安全设施,是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39、分包单位的机械设备和物资材料管理是否符合公司分包管理的相应规章制度;
40、分包单位是否按规定上报设备总计划和物资总计划;
41、分包单位是否按照工程项目合同、进口批次、所在项目、一机一卡的分类方法对文件依次分类,进行整理和造册,立卷建档,并报送公司驻外机构归口管理;
42、分包单位是否协助公司驻外机构办理进口物资的清关、提货、退、返回等手续,做好有关文件资料的管理工作,并报送公司驻外机构归口管理;
43、分包单位是否对产权名义为公司的进口固定资产做到妥善使用、妥善保管,对进口固定资产发生进出口、被盗、丢损等情况时是否上报公司驻外机构,并向所在国海关备案、完税,及时完备相关产权手续;
44、分包单位是否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退(免)税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6]102号文件的要求办理出口设备物资核销单的申领,核销单的管理工作是否由专人负责;
45、项目实施过程的风险防范管理是否到位,内部控制是否适宜;
46、项目结束,是否实施了对分包单位的考核评价,并记录在案;
47、是否对分包管理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进行了总结;
48、对分包管理工作的建议。
五、分包管理效能监察组织方式
为切实保证分包管理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开展,在效能监察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效能监察办公室组织协调,公司有关职能部门参加,公司所属各有关单位配合。一是采用监察与审计相结合的方式,在公司派出审计组时,委托其对被审单位一并进行分包管理效能监察。二是对一些涉及金额较大或具有代表性的有分包管理工作的项目,由公司各相关职能部门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参加,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实施分包管理效能监察。执行分包管理效能监察任务的审计小组和专门工作组在公司效能监察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分包管理效能监察工作的具体实施。
六、分包管理效能监察的步骤与方法
1、2008年6月效能监察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分包管理效能监察实施方案。发出分包管理效能监察通知书,在公司所属各单位全面开展分包管理效能监察工作。
2、2008年7月至2008年8月各单位应按照公司的有关规定,针对本单位的管理情况,根据方案要求的效能监察内容进行自查,自查中要认真分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有益经验,提出管理建议,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将自查情况书面报效能监察领导小组。同时准备好相应文件资料,做好接受监督检查的相关准备工作。
3、2008年6月至2009年10月将结合审计工作小组或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对相关单位进行分包管理工作的效能监察。工作小组将根据方案中的监察内容,结合被查单位的自查报告,采用听取汇报、查阅有关资料和书面说明或报告、现场实地核查、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跟踪监督等方式对分包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出具分包管理效能监察报告,将发现的问题、存在的风险和可借鉴的经验上报效能监察领导小组。根据领导小组的指示下达分包管理效能监察建议书或决定书。被查单位根据下达的效能监察建议书或效能监察决定书组织整改,堵塞管理漏洞,强化对薄弱环节的管理,使分包管理工作规范化,以减少经营风险。并在规定的期限内,将整改情况及时上报效能监察领导小组。效能监察工作小组将通过组织专门检查组检查或委托审计工作组代查等方式,对整改的实际情况和效果不断地进行跟踪检查,督促落实。
4、2009年10月至2009年12月对分包管理效能监察工作进行总结,各有关单位应向效能监察领导小组上报书面总结报告。效能监察工作小组将总结汇总,配合有关部门完善相应规章制度。
七、分包管理效能监察的工作要求
公司各相关部门、涉及分包业务的各有关单位、效能监察工作小组应在效能监察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高度重视分包管理效能监察工作,工作中要精心认真组织,密切积极配合。严格查处分包管理工作中的违规违纪问题。严格按照国家、xxxxx与公司的有关规定进行分包管理的效能监察工作,促进分包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务必使得该项工作取得实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