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布兰诗歌本是德国11世纪神职人员、落魄文人和流浪学生所作的,蕴含了放荡不羁的精神以及对封建社会的无情嘲讽的诗歌集。二十世纪德国作曲家奥尔夫从这部诗稿中选取25首诗歌,谱成这部《布兰诗歌》,分“春天”、“酒”、“爱”三个主题。
初听《布兰诗歌》我便由心底产生了崇敬之感。它的节奏强烈明快,干脆利落,不断重复,由小及大,用最简单的节奏敲出了最强音节。好似阴云密布的天空中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战争即将打响,双方将士严阵以待。脚下平静的河流突然变得湍急,形成了巨大的漩涡,似要将残酷的人类吞噬进去。其旋律大开大阖,既有雄壮的呐喊,又有委婉的咏叹,在最震撼的乐章戛然而止,留下了无穷韵味,不禁让人油然而生对短暂人生的垂怜、惋惜和哀叹。
2、巴洛克音乐带有很浓的宗教色彩,它的节奏强烈、跳跃,比较强调曲子的起伏,所以很看重力度、速度的变化。巴赫被誉为西方音乐之父,是欧洲音乐殿堂的一根重要支柱。我最欣赏的是《G弦上的咏叹调》,这首乐曲以其纯朴典雅的旋律加上G弦特有的浑厚、丰满音色,使之倍受小提琴演奏家的钟爱。旋律悠长抒情,由弱而强,抒发着沉思冥想的心绪,寂静中的长音使情绪步步深入,那轻柔缓慢的旋律让人从中获得了沁人心脾的心灵涤荡。此外也不难听出他表达的对主的崇拜和虔诚的基督教信仰。另一巴洛克音乐著名作品是维瓦尔第的《四季》,其以春夏秋冬四个标题,用复杂的作曲手法展现了四季的景象,也使巴洛克音乐风格更加深入民心。
3、小提琴协奏曲是音乐体裁的一种。协奏曲在十六世纪指意大利的一种有乐器伴奏的声乐曲。十七世纪后半期起,指一件或几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竞奏的器乐套曲。小提琴协奏曲可以表现的音乐情感有很多。有的华丽而富于变化,使听者没有丝毫倦怠之感,而另一些则具有宽广气息和明朗悠扬的诗意,仿佛在歌唱青春、生命和大自然。就好比维瓦尔第的《四季》,其包含《春》、《夏》、《秋》、《冬》四个标题,构成四个相互独立却相互关联的整体,体现了作曲家的巧妙构想。维瓦尔第用复杂的作曲手法展现了四季的景象,其中蕴含的主题随着精致、优雅的旋律源源不绝地流出,对四季变换细致入微的刻画早已深藏在音乐当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
以交响乐之父海顿、音乐天才莫扎特、乐圣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在音乐史上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这是一个音乐从教堂走入宫廷,并逐步走向社会、走向民众的阶段。这一乐派的主要特征是反应人类普遍的思想要求,他们追求美的观念、强调风格的高压,给予人们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如果说巴洛克音乐是繁华的,那么古典时期的音乐则更俭省,更含蓄,更干净清楚,更节制。古典风格音乐很重视清晰的曲式和明朗的和声结构。它拥有容易上口的旋律,交响化的伴奏,音乐呈现简单、优美、动听的特质,形成了非常清晰的对位。可以说,古典时期音乐没有那么多华丽的装饰,却是最完美的和弦与最干净的展现。我个人非常欣赏莫扎特的小夜曲,以及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月光。
5、奏鸣曲在古典音乐史上,随着各个乐派的风格不同也有着不同的发展。奏鸣曲的曲式从古典乐派时期开始逐步发展完善。19世纪初,给各类乐器演奏的奏鸣曲大量出现,奏鸣曲俨然成为了西方古典音乐的主要表现方式。古典奏鸣曲多富于宗教色彩,浪漫派奏鸣曲在风格上则有明显的改变,如重视感情表达、旋律优美、和声色彩浓郁、节奏富于变化、演奏技巧有重大发展等。古典乐派严密的形式感与浪漫主义音乐情思奔放的特点都在各式奏鸣曲中得到了极大的展现。其中较为世人熟知的是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彼时贝多芬深受耳聋的折磨, 《悲怆》表现了他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用自己的音乐向命运挑战的决心,是早期奏鸣曲的杰作,明显地体现出贝多芬奏鸣曲戏剧性、英雄性、交响性的基本风格和特征。
6、标题音乐是浪漫主义作曲家将音乐与文学、戏剧、绘画等其他姊妹艺术相结合而产生的又一综合性音乐形式,其作者意图用音乐来表现自然现象和生活情景,标题音乐的名称始于李斯特,他是标题音乐的热情倡导者,《浮士德》即是他的代表作。课上主要欣赏了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田园”)。《田园》开始旋律悠扬,由双簧管呈现出明亮、浓郁而清新的乡间气氛,使人们感受到贝多芬投身到大自然后的喜悦心情。突然地,犹如狂风暴雨袭来,乐曲进入激烈的乐章。贝多芬运用第四乐章呈现了人与自然对峙的情形,充分衬托田园的单纯愉悦与自然力量之伟大。随后乐曲重新回到温和的曲风,不禁令人对恬淡惬意的田园生活产生了向往。此处,标题音乐之妙可见一斑。
7、浪漫主义乐派产生在十九世纪初,这个时期艺术家的创作上表现对主观感情的崇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幻想。 浪漫主义音乐在古典主义音乐的基础上有了新的探索,强调音乐要与诗歌、戏剧、绘画等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相结合,提倡一种综合艺术。这一时期产生了很多描写大自然的作品,其作品多富于想象力,强调个人主观感觉,展现人内心深处理想的境界,也正是这种自由而强烈的音乐风格深深地吸引了我。舒伯特是我较早接触的一位欧洲伟大作曲家。《鳟鱼》亲切自然,清新可人,《小夜曲》轻柔如云,平静似水。作为早期浪漫主义乐派的代表人物,舒伯特的音乐散发着亲切、单纯、敏感的气息,蕴含一种低调的华丽,使钢琴唱出了新的抒情风格。
8、歌剧序曲指歌剧、舞剧等开幕前演奏的短曲,亦称“开场音乐”,由管弦乐队演奏,其使命在于综合地叙述全剧发展的重要关键场面,奏出剧中代表主角发旋律,它仿佛是剧情的缩影。意大利伟大的歌剧作曲家一生创作了27部歌剧,包括《茶花女》《奥赛罗》等为人熟知的作品,被誉为歌剧之王。他的歌剧以题材的社会性,现实性,人物和环境的质朴真实,音乐,戏剧的紧密结合,声乐歌唱的主导地位和变化丰富的动人旋律而著称。管弦乐效果较丰富,容易引起听者的共鸣,留下无穷韵味。
如果有时间的话,真应该静下心来聆听一些优秀的歌剧,而短小浓缩的歌剧序曲更适合像我这样对西方的器乐更敏感些的人。聆听威尔第的歌剧能使人们回到19世纪的意大利,真切感受那个时期社会的复杂。
9、浪漫主义民族乐风
民族乐派是指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活跃于欧洲乐坛,与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文化运动密切联系的一批音乐家。他们在艺术上主张创造出具有鲜明民族特性的新音乐,经常采用本国优秀的民间音乐素材去表现具有爱国主义的英雄主题,借以激发本国人民反抗封建和外族统治。民主性、人民性、民族性,始终是他们艺术活动的鲜明标志。民族乐派的作曲家,与中、后期的浪漫乐派,处在同一个时期。以民族乐派总的风格来看,它是隶属于浪漫乐派的。只是由于民族乐派更加突出和强调本民族音乐的特点,它才单独作为一种音乐流派。它的出现不仅繁荣了本国近代专业音乐,在本国民族民主运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且也丰富和发展了19世纪全欧洲的音乐文化,对以后的音乐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0、印象主义音乐产生于十九世纪末,是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而出现的 一种音乐流派。印象主义音乐带有一种完全抽象的、超越现实的色彩,在听觉感受、意识和心灵体验上都超越了传统,是音乐进入现代主义的开端。法国音乐家德彪西和拉威尔是公认的印象主义音乐的集大成者。本节课主要欣赏了德彪西的钢琴曲作品。他的音乐中带有强烈的主观和客观交织的色彩,主观感受并不被激情所左右,而要求诉谙纯客观的、准确的表达。而作品的主旨思想并不在音乐中直接加以表现,而是通过客观化了的感觉渗透出来,于是作品中给人留下印象的,常常是那种强烈的色彩感、线条感、形状感和动感。因此,在印象派的音乐中,富有色彩效果的和声远比旋律重要,具和声效果和灵动之感的钢琴便十分适宜表现印象主义的风格。
11、现代主义音乐泛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象主义音乐以后,直到今天的全部西方专业音乐创作。和浪漫主义及其以前的西方传统音乐相比,现代音乐有了非常大的变化,风格也十分多样化。在现代的经济、政治、科学以及其他艺术思潮的影响下,在音乐艺术本身内在规律的作用下,西方传统音乐的基本法则相继被一一打破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各个作曲家所采纳的途径、手段不同,因而流派之间、作曲家之间以及作品之间都呈现出比历史上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复杂的面貌。在以往的历史时期中,总有一种占统治地位的主要音乐风格,而在20世纪中,几种不同的、甚至相对立的音乐思潮平行发展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2
斯特拉文斯基 春之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