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观 评 记 录
授课者
王晓芳
课题
《抓个性,细刻画,塑形象》
班级
七、三
记录人
孙贝贝
地点
录播室
时间
2017.3
自
评
在学习《抓个性,细刻画塑形象》片段练习时,我以“分享交流-互相点评-总结提升-修改评价”为抓手,设置了“学习目标,记心上”“回顾要点,明要求”“分享交流,析方法”“回顾梳理,谈收获”“学以致用,趋完善”“交流评价,共提高”“总结提升,再巩固”七大环节,回顾这节课,我觉得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成功的地方在于:让学生通过学习,明确了抓住个性塑造人物的方法。小组合作交流学习让学生全员参与,积极投入到课堂当中。评价语言具体灵活,因人而异,能够做到因材施教。与此同时,在分享点评,交流修改,多种评价方法综合运用的过程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提高,表达能力得到培养,评价语言更加规范得体。
不足的地方在于:
1.学生对综合运用各种刻画人物的方法还不能够熟练掌握。
2.我的引导语还不够简练,锤炼好语言能使问题的指向性更明确。
组
内
成
员
评
课
一、组内教师评课
李珍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合作探究,学会抓人物个性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能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突出人物个性
目标的叙写能体现学生行为,整个教学环节由“学习目标,记心上”“ 回顾要点,明要求”“ 分享交流 ,析方法”“ 回顾梳理,谈收获” “学以致用,趋完善” “交流评价,共提高” “总结提升,再巩固”七大环节组成,环环紧扣,使整节课浑然一体。学生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等形式学习。课件的使用有效辅助教学。
孙新丽
王老师在课堂上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交流学习,探究问题归纳方法。学生讨论非常热烈,注重学生评价学生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对抓个性塑性形的方法了解和综合运用比较熟练,这也得益于教师的前期引导、铺垫与调动做得很到位。各环节过渡自然,衔接紧密,使学生对作者情感的理解水到渠成。
候玉茜
王老师在上课时能够与学生平等对话,教给学生赏析、点评他人文章、修改片段的的方法,学生的学习很投入,气氛浓厚,回答问题争先恐后。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这方面,我觉得王老师的引导比较到位,能巧妙地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方志芹
本节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对刻画人物的手法使用单一王老师运用不同层次的学生片段为例,并用学生分享交流,点评归纳,完善修改,是学生明确各种方法,并试着塑造老师的个性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马秀丽
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选择的教学内容有助于目标的达成。课堂设计环环相扣,学生活动有效性强,看出老师备课精心,很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处理方法。体现出教师本身较高的素养。
丛研
王老师授课期间,学生们都能认真参与。师生互动很有默契,学生的表现非常积极。小组合作交流时,组员在小组中都能各抒己见,从学生修改自己的片段,自我评价及小组互评交流中,可见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掌握得很到位。
课堂上学生的学习习惯非常好。无论是教师的讲解,还是小组的研讨,大家都注意记笔记。
二、综合评价
王老师问题设计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设计中对重难点的处理合乎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对他人片段练习的评价能力的培养。
教学流程清晰自然,过渡语的设计能很好地将各个环节串联起来。课堂的容量适当,对于时间的安排较为合理。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和评价及时而恰当,有力地推进了课程的进展。
本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师生的互动配合默契,学生的参与度广。教师能面向全体。课堂上,教师能熟练合理地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很好地为教学服务,在课堂交流及学生合作学习时,恰当的PPT展示,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文意,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选择的教学内容能有助于目标的达成。教师的语言生动且富有表现力,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教学进程。学生的学习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交流研讨都非常积极,课堂的学习气氛非常浓厚。
三、修改建议
建议学生交流的时候不可中间打断再分析,可以等到大家听完后再交流。或者可以用实物投影直接出示那么学生就会看得更清晰,直观效果会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